资源简介 9.3《公正司法》 导学案【素养目标】政治认同:公正司法作为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之一,对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科学精神:通过学习牢固掌握公正司法的内涵、具体表现和基本要求。法治意识:司法公正是社会公正的最后防线,推进公正司法,必须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问题导学】什么是公正司法?哪些具体表现?如何推进司法公正?【思维导图】【知识梳理】一、公正司法的内涵1.含义:公正司法,就是要在 的过程和结果中坚持和体现 。 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具体就法院的审判而言,公正司法既要求法院的审判过程做到 和 ,也要求法院的审判结果体现 和 。2.公正司法的具体表现(1)司法的 。程序的公正意味着当事人 平等、司法过程严格依据诉讼法进行。通过 公正,可以最大化实现结果公正,有效保护公民的程序权利,从而使得审判结果可以更好地得到人们的认可和尊重。(2)司法的 。 的公正,意味着法律适用准确,案件事实清楚,裁判结果合法合理。只有结果公正,才能有效解决案件纠纷,惩罚违法者,救济受害者,法律的公平正义正是通过一个又一个公正的判决而得以实现的。二、推进公正司法1.推进公正司法,必须确保 和 依法 行使。各级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要支持法院、检察院 公正行使职权。任何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都不得让司法机关做违反 、有碍 的事情,任何司法机关都不得执行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违法干预司法活动的要求。2.推进公正司法,必须坚持以 为根据、以 为准绳,做到事实认定符合客观真相、办案结果公正、办案 公正。3.推进公正司法,必须坚持人民司法为 ,依靠人民推进公正司法,通过公正司法维护人民权益。构建 、动态、透明、 的阳光司法机制,推进审判公开、 公开,依法及时公开司法依据、程序、流程、结果和生效法律文书,杜绝 。4.推进公正司法,必须加强 司法保障。强化诉讼过程中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知情权、陈述权、 等的制度保障。健全落实罪刑法定、 、非法证据排除等法律原则的法律制度。【重难点解析】1.如何落实审判独立,推进公正司法(1)推进公正司法,必须确保审判权依法独立行使。建立符合审判独立需求,不受行政机关影响的人民法院经费来源及保障制度。(2)推进公正司法,必须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做到事实认定符合客观真相、办案结果公正、办案程序公正。(3)推进公正司法,必须坚持人民司法为人民,依靠人民推进公正司法,通过公正司法维护人民权益。(4)推进公正司法,必须加强人权司法保障。(5)探索并建立符合审判独立的法官职业待遇及保障制度,解除法官的后顾之忧,为法官努力钻研业务,提高审判能力和水平提供保障。(6)探索并建立符合独立审判对审判员素质要求的,沟通律师、法官、检察院三大法律职业共同体在职业经历上的互通渠道,建立符合独立审判对审判员素质要求的法官来源制度。(7)改革法官的任免方式,在不具备实行法官终身制条件的情况下,根据独立审判及司法公信的要求,适当提高初任法官的任职年龄,延长法官退休年龄。【拓展视野】程序公正与结果公正司法公正包括结果公正和程序公正。结果公正是指司法裁判应以事实为依据,并且适用法律正确。程序公正是指过程的公正。结果公正是司法公正的根本目标,程序公正是司法公正的重要保障。结果公正与程序公正共同构成司法公正的核心要素,二者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关系。其中,结果公正是程序公正的最终目的,程序公正是实现结果公正的重要手段和保障。司法独立司法独立原则,在我国又称独立行使职权原则,刑事诉讼法第5条规定: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人民检察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检察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这一规定确立了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依法独立行使职权的原则。人民法院上下级之间的关系是监督关系,而不是领导关系。每个人民法院的审判活动各自独立,上级人民法院对下级人民法院监督只能通过第二审程序、死刑复核程序以及审判监督程序来进行,上级法院不能直接指示下级法院如何办理具体案件。与人民法院不同的是人民检察院的上下级之间是领导关系,全国检察机关作为一个整体独立行使检察权。在刑事诉讼中,上级人民检察院有权对下级人民检察院的办案工作作出指示,下级人民检察院应当服从。3.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在独立行使职权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国家法律的规定,不得实施违反法律程序和规则的行为。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在依法独立行使职权过程中,必须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必须接受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监督并向其报告工作,这是由我国的政治体制所决定的。司法公开关于司法公开的具体含义,最高人民法院明文界定为六个方面,即立案公开、庭审公开、执行公开、听证公开、文书公开和审务公开。我国确立了司法文书“以公开为原则,以不公开为例外”的基准。司法公开只有作为一项强制性的法律义务,才能够起到增强司法公正和权威的预期效果。【随堂练习】1.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下列表述符合法治精神的是( )①“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 ②“国王创造法律,而非法律创造国王” ③“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 ④“一次不公正的审判,其恶果甚至超过十次犯罪”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解析:①②强调的是“人治”而不是“法治”,与题意不符;③强调法律、立法的重要性;④强调的是公正的审判,即司法机关要公正司法,严格执法。③④都符合法治精神。故选D。答案:D2.2018年5月29日,贵港市中级人民法院对被告人许红兵等16人涉黑一案作出终审判决。该判决定罪准确,适用法律正确,量刑适当,审判程序合法。这一事例体现了建设法治国家应做到( )①科学立法 ②严格执法 ③公正司法 ③全民守法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解析:该判决定罪准确,适用法律正确,量刑适当,审判程序合法说明贵港市中级人民法院严格执法、公正司法,维护了社会公平正义,②③符合题意;科学立法的主体是立法机关、全民守法的主体是所有社会成员,均与题意不符。故选C。答案:C3.司法公正是司法工作的灵魂,是依法治国的重要标志。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要求司法机关必须“严格公正司法”。下列选项不符合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精神和要求的是( )A.司法机关必须坚持结果公正和程序公正相结合,做到法律效果、政治效果和社会效果相统一B.司法机关必须进一步提高办案效率,坚持公正与效率兼顾C.司法机关为了保障判决有效执行,应对当事人实行“一站式服务”,即谁立案谁审判谁执行D.司法机关为了加强审判监督,可主动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新闻媒体旁听重大疑难案件审判解析:本题为逆向选择题。司法公正是司法工作的灵魂,司法工作人员必须自觉用司法公正理念指导司法工作,坚持结果公正和程序公正相结合,做到法律效果、政治效果和社会效果相统一,A正确;公正与效率都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因此司法机关必须进一步提高办案效率,坚持公正与效率兼顾,B正确;司法民主包括司法主体民主、程序民主和司法目的民主三个方面,司法民主又体现在人民直接参与司法,也就是说可以通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媒体等参与司法来监督司法,D正确;司法机关保障判决有效执行,应当在完善执行法律程序等方面做出努力,而且对当事人实行“一站式服务”,即谁立案谁审判谁执行,违背了司法机关内部的分工协调原则,C错误,故选C。答案:C4.在2019年两会上,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对“昆山反杀案”“赵宇见义勇为案”等热点案件作出回应,提出“依法支持公民通过正当防卫同犯罪行为作斗争,保护见义勇为”, 强调“法不能向不法让步”。这有利于( )①捍卫社会的公平正义 ②鼓励公民同不法行为作斗争③树立良好的社会价值导向 ④消除全社会的违法犯罪行为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解析:“法不能向不法让步”的做法有利于捍卫社会的公平正义、鼓励公民同不法行为作斗争、树立良好的社会价值导向,①②③ 符合题意;消除全社会的违法犯罪行为的表述错误,④排除。故选A。答案:A【习语金句】革命理想高于天,理想信念之火一经点燃就会产生巨大的精神力量。红军将士视死如归、向死而生、一往无前、敢于压倒一切困难而不被任何困难所压倒的崇高精神,永远值得我们铭记和发扬。——习近平2021年4月25日至27日在广西考察时的讲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