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4张PPT)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唐高祖 李渊在隋末农民大起义中,原镇守太原的隋朝官僚李渊趁机起兵反隋。隋炀帝被杀后,618年,李渊称帝,建立唐朝,定都长安,随后消灭了各支起义军和割据势力,平定了全国。时间:人物:都城:唐朝建立618年李渊 (唐高祖)长安(陕西西安)一、唐朝的建立玄武门之变唐高祖李渊即位后,李建成为太子,常驻宫内处理事务,为文官集团代表。李世民为秦王,继续率领武将集团带兵出征,功劳也最大。太子自知战功与威信皆不及世民,心有忌惮,就和弟弟齐王李元吉联合,一起排挤和陷害李世民;同时李世民集团亦不服太子,双方持续明争暗斗。经过长期的斗争,为了挽回局面,最终李世民搏命一击,在玄武门杀死了自己的长兄皇太子李建成和四弟齐王李元吉,李世民逼迫唐高祖李渊立自己为新任皇太子,并继承皇帝位,是为唐太宗,年号贞观。李世民通过玄武门之变,夺取了大权。626年李世民即位,次年改年号“贞观”他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唐太宗。“贞观”两字取自《易经·系辞下》“天地之道,贞观者也”。理学家朱熹解释为:贞,正也;观,示也。“贞观”以正示人”皇帝(李渊)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秦王(李世民)唐太宗 李世民贞观初年社会现状如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人口减少,经济凋敝;受到了隋末农民战争的破坏。材料一:“(贞观)初期,茫茫千里,人烟断绝,鸡犬不闻,道路萧条。”材料一:“秦始皇平六国,隋炀帝富有四海,既骄且逸,一朝而败,吾亦何得自骄也?言念于此,不觉惕焉震惧。”材料二: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今魏徵逝,一镜亡矣。——《贞观政要》出现原因吸取隋朝灭亡的历史教训,勤于政事。虚心纳谏,从善如流,广纳贤才,知人善任。房玄龄善于谋略,杜如晦敢于决断房谋杜断正确认识君民关系,重视人民的力量。材料二: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唐太宗在明君贤臣的配合下,贞观时期推行了一系列革新措施政治:1.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明确中央机构的职权及决策程序隋:确立三省六部制唐:完善三省六部制直到清末,六部制基本沿袭唐朝三省六部制示意图审核政令执行政令起草政令政治:2.制定法律,减轻刑法;人死了不能再活,执法务必宽大简约太宗规定,杀一个死囚,,得向皇帝报告三次,而且,实行死刑之日,皇帝不能进酒肉,不能欣赏歌舞。目的是在行刑前的最后一刻让皇帝进行冷静思考,以免错杀无辜3.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进士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天下英雄尽入吾彀(gou)中矣4.严格考查官吏的政绩太宗亲自选派都督、刺史等地方官,并将其功过写在宫内屏风上,作为升降奖惩的依据经济:减轻劳役,鼓励发展农业生产军事:出兵反击东、西突厥,加强西域的统治。(设置安西都护府)民族关系: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被尊奉为“天可汗”政治清明经济发展文教昌盛国力增强贞观年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文教昌盛、国力增强。史称 “贞观之治”。三、治国效果评价唐太宗“贞观之治”局面的出现说明唐太宗是一位贤明君主,但他也曾为了当皇帝而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那么在你的心目中,唐太宗还是不是一位明君?为什么?评价历史人物要一分为二,看他是否推动了历史的进步14岁,初入宫廷为太宗才人26岁,太宗驾崩,入寺为尼28岁,再度入宫,为高宗昭仪32岁,高宗废后,被立为后51岁,与高宗并称二圣,共同临朝67岁,改唐为周,自立为帝82岁,政变退位,病逝中国历史上唯一女皇帝(624-705年)四、女皇武则天1.打击敌对的官僚贵族2.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殿试制度政治:阅读课文,说说武则天统治时期有哪些治国措施?二、女皇武则天3.继续推行贞观以来减轻人民负担的政策和措施,重视生产。经济:朕在位期间,社会经济得以持续发展,人口持续增长,边疆得到巩固和开拓。为后来“开元盛世”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被成为“贞观遗风”郭沫若称她的统治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无字碑”为何无字,千多年来,人们对此有种种说法,归纳起来主要有五种:一说功高德大无须说,二是自知罪孽深重不便说,三是功过是非留给后人说,四是称谓不统一不便说,五是信奉佛教万事皆空不用说。乾陵无字碑武则天墓碑,通高7.53米,宽2.l米,厚1.49米,但碑中不见唐代所刻一字千秋功过,后人评说唐玄宗李隆基是武则天的孙子,他即位后,稳定政局,励精图治,重用贤能,在贤相姚崇和宋璟的辅佐下,实行了一系列改革。三、开元盛世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杜甫《忆昔》三、开元盛世①请大家解释一下这几句诗的意思。②诗中描绘了当时社会什么样的情景 唐玄宗采取了哪些措施促使盛世局面的实现?整顿吏治,裁减冗员发展经济,改革税制注重文教,编修经籍政治:经济:文化:三、开元盛世 唐太宗 武则天 唐玄宗政治经济用人形成局面唐太宗、武则天、 唐玄宗治国策略完善三省六部制,减省刑罚打击敌对的官僚贵族整顿吏治,裁剪冗员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继续推行减轻人民负担的政策和措施,重视发展生产发展经济,改革税制增加科举考试科目;严格考查各级官吏的政绩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殿试制度,不拘一格选拔人才重用贤能;重视官吏考核贞观之治政启开元,治宏贞观开元盛世概括三位皇帝治国策略有哪些相同之处?哪些做法值得借鉴?对比归纳 励精图治,善于用人,发展经济,重视生产对比归纳隋朝的科举制度到唐朝时期才逐步完善。隋唐时期为完善科举制度作出贡献的皇帝有哪些呢 各有哪些主要贡献 注重考查人才的学识,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设进士科,科举制正式确立增加科举考试的科目,鼓励士人报考,进士科成为最重要科目首创殿试和武举将诗赋作为考试内容唐高祖(李渊)武则天(第一女皇)建立唐朝(618年)唐太宗(李世民)贞观之治贞观遗风唐玄宗(李隆基)开元盛世鼎 盛政启开元治宏贞观课堂小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七下2我的课件.pptx 视频《唐宫夜宴》再现大唐之美.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