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时11 化学反应限度班级_______学号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学习目标]1、认识可逆反应的进行有一定的限度,知道可逆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能达到平衡状态;2、通过日常事例和具体实验理解可逆反应的限度问题;3、在分析交流中善于发现问题,敢于质疑,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及与人合作的团队精神;4、发展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从化学的视觉认识自然、环境、能源和社会的关系。一、以下事实中说明氯水中含有哪些微粒?现象说明所含微粒呈黄绿色加入石蕊试液,溶液先变红加入石蕊试液,变红后又褪色加入AgNO3产生不溶于HNO3的白色沉淀因为氯气与水发生了____________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有些反应只能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化学反应的限度FeCl3 溶液与KI溶液反应程度实验实验现象结论①FeCl3与KI溶液反应②在反应①的溶液中加CCl4震荡,静置③取②的上层清液,滴加KSCN溶液(一)可逆反应1、定义:在___________下,__________________既__________________的反应。可逆反应中,反应物___________完全转化为生成物,即可逆反应有一定限度。下列不属于可逆反应的是( )A.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盐酸与次氯酸B.N2与H2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生成NH3,同时 NH3又可分解为N2和H2C.电解水生成H2和O2,氢气和氧气转化成H2OD.SO2溶于水和H2SO3分解在一定条件下把3mol H2与1mol N2置于密闭容器中反应能得到2mol NH3吗?把2mol H2和1mol O2 混合气体引燃能得到2molH2O吗?为什么?分析合成氨反应中正逆反应的速率,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二)化学平衡状态1、定义:__________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进行到一定程度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在变化,反应达到平衡状态。2、化学平衡状态的特点? 化学平衡状态的特点可用五个字概括(1)逆:必须是_________反应。(2)等:达到平衡状态时__________________相等。(3)动:化学平衡是一种_______平衡,在平衡状态下反应_________。(4)定:化学反应达到平衡时反应化合物的组成_______(5)变:当反应条件改变时,原化学平衡状态被_____,一段时间后,会达到___________。 某温度和压强下的密闭容器中,2SO2+O2 2SO3时间(min)物质的量浓度(mol/L)010203040506070SO210.70.50.350.20.10.10.1O20.50.350.250.180.10.050.050.05SO300.30.50.650.80.90.90.9(1)此条件下进行到什么时候达到了这个反应的限度?(2)此时的反应是否停止了?(3)此时为何3种物质的浓度保持不变?[学业测试]选择题1.在一定条件下,NO和O2反应为可逆反应,使NO和O2在一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反应开始时,正反应速率最大,逆反应速率为零B.随着反应的进行,正反应速率逐渐减小,最后为零C.随着反应的进行,逆反应速率逐渐增大,最后不变D.随着反应的进行,正反应速率逐渐减小,最后不变2.对可逆反应:A+BC,下列条件的改变一定能使化学反应速率加快的是 ( ) A.增加A的物质的量 B.升高体系的温度 C.增加体系的压强 D.减少C的物质的量3.对于可逆反应M+NQ 达到平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M、N、Q三种物质的浓度一定相等 B.M、N全部变成了QC.反应混合物中各成分的百分组成不再变化 D.反应已经停止4.在一定温度下,反应A2(g) + B2 (g)2AB(g)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 ) A.单位时间生成n mol A2同时生成n mol AB B.容器内总压不随时间变化 C.单位时间生成2n mol AB同时生成n mol B2 D.单位时间生成n mol A2同时生成n mol B25.合成氨反应为:3H2+N22NH3,其反应速率可以分别用v(H2)、v (N2)、v (NH3)表示,则正确的关系式是 ( )A.v(H2)=v (N2)=v (NH3) B.v (N2)=v(H2) C.(NH3)=3/2 v(H2) D. v(H2)=3 v (N2) 6.在一定温度下,向2 L某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 X气体和2mol Y气体,发生如下反应:X(g)+2Y(g)2Z(g),5min时测得Z的物质的量为1.2mo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此时Y的浓度为0.6mol/L B.5min 内v (X)=0.06mol/(L·min) C.容器内X、Y、Z的浓度之比为1:2:2,则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D.单位时间消耗0.1 molX同时生成0.2molZ,则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7.对于反应2SO2+O2 2SO3,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2体积SO2和足量O2反应,必定生成2体积SO3B.其他条件不变,增大压强可缩短达到平衡的时间 C.平衡时,SO2的消耗速率必定等于O2生成速率的2倍D.平衡时,SO3的必是O2浓度的2倍8.100 ml 6mol·l-1H2SO4与过量的铁粉反应,在一定温度下,为了减缓反应进行的速率,但又不影响生成H2的总量,可向反应物中加入适量的 ( )A.Na2CO3溶液 B.Na2SO4溶液 C.盐酸 D.K2SO4固体9.下列有关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100 mL 2 mol/L的盐酸与锌反应时,加入适量的氯化钠溶液,生成氢气的速率不变B.用铁片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时,改用铁片和浓硫酸可以加快产生氢气的速率C.二氧化硫的催化氧化是一个放热反应,所以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减慢D.汽车尾气中的CO和NO可以缓慢反应生成N2和CO2,减小压强,反应速率减慢10.某学生用纯净的Cu与过量浓HNO3反应制取NO2,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对图中曲线的描述正确的是 ( )A.OA段表示开始时,反应速率稍慢B.AB段表示反应速率较快,可能因为产物有催化作用C.BC段表示反应速率最快,在该时间内收集到的气体最多D.OC线表示随时间增加,反应速率逐渐增大二、填空题11.高空中氧气受阳光中紫外线照射,通过下面反应形成臭氧:①O2=2O? ②O2+O=O3 则(1)写出以上①②反应的总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氧气与臭氧互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1995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于致力于研究臭氧被破坏问题的三位科学家,他们研究发现氟氯烃破坏臭氧的机理是按链反应进行的。CF2Cl2可在紫外线作用下产生Cl原子,对臭氧层有长久的破坏作用。据统计,一个氟氯烃分子可以破坏数万个臭氧分子,这个循环包括下面三个化学方程式,请补充化学方程式②。①CF2Cl2==Cl+CF2Cl;②_________________;③O+ClO==Cl+O2写出以上②、③反应的净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上述反应过程中,Cl是__________(填序号)。A.反应物 B.生成物 C.中间产物 D.催化剂12.把在空气中久置的铝片5.0 g投入盛有 500 mL 0.5 mol?L-1硫酸溶液的烧杯中,该铝 片与硫酸反应产生氢气的速率与反应时间可用如图的坐标曲线来表示,回答下列问题:(1)曲线由0→a段不产生氢气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2)曲线由a→b段产生氢气的速率较慢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曲线由b→c段,产生氢气的速率增加较快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曲线由c以后,产生氢气的速率逐渐下降的主要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某温度时,在3 L密闭容器中, X、Y、Z三种物质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所示。由图中数据分析:(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反应开始至2 min末,X的反应速率为 ;(3)该反应是由 开始反应的。 (填 “正反应”、“逆反应”或“正、逆反应同时”)参考答案:11.(1)3O2O3 (2)同素异形体 (3)O3+Cl==O2+ClO,O+O3==2O2,D12.(1)Al2O3+3H2SO4==Al2(SO4)3+3H2O (2)反应温度较低,氧化物未全部溶解,铝与硫酸接触不充分 (3)反应放热,使温度升高,速率加快 (4)硫酸浓度随反应进行而降低14.(1)Y+2Z3X (2)0.067 mol·L-1·min-1 (3)正、逆反应同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