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2节 溶液组成的表示教学目标1.从日常生活经验和图例了解溶液的组成,溶质与溶剂的概念,并交流与讨论常见的溶液中溶质与溶剂。2.通过探究活动了解溶液的质量关系,学习用质量分数表示溶液的组成。3.通过例题学习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进一步理解溶质质量分数的概念。4.与同学协作配置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初步培养合作能力。学情分析溶液的组成的表示主要内容有:溶液的组成定性表示:溶液=溶质+溶剂,溶液的组成定量表示:溶质的质量分数。这一节是对溶液知识的深化,学生将认识到除了水这一种常见的溶剂外,汽油、酒精等也是常见的溶剂;学生还将认识到,定量表示溶液的组成,是溶液知识运用到生产生活实际和科学实验的必要前提。重点难点1、重点:(1)掌握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方法,认识溶质、溶剂与溶液三者的辨证关系。(2)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3)初步学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2、难点:(1)涉及溶质质量分数的各类计算。(2)溶液的配制。教学过程【导入】学习活动1:关于溶液的组成[交流与讨论]溶质、溶剂的概念:结合溶液的概念可知溶液都是混合物,即所有的溶液都是由被溶解的物质(溶质)和溶解溶质的物质(溶剂)组成的。要能结合生产、生活实际,能说明常见溶液中的溶质与溶剂,试完成课本P11的“交流与讨论”。【活动】学习活动2:定量认识溶液的组成[创设情景]溶液中含有溶质、溶剂,人们往往还需要知道溶液组成中各种物质间的质量关系。如生活中茶的“浓”或“淡”就是粗略地表示溶液的组成情况。【导入】[交流与讨论]问题1:什么溶质质量分数,为什么要引入这个概念 你知道它的表示意义吗 问题2:将3g蔗糖溶解在20g水中,或将5g蔗糖溶解在50g水中,所得溶液哪个更甜 说说你的判断依据。【活动】活动3:关于溶液的配制1.关于溶液配制的过程:当溶质为固体时,如蔗糖的水溶液的配制步骤为:计算、称量、溶解。2.溶液配制时所用的仪器:根据上述过程,结合课本P12有关图片可知溶液配制过程中所要用到的仪器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讲授】活动4:关于溶液组成的简单计算[交流与讨论]观察课本例题,试说说你所知道的有关溶液组成的物理量及它们的相互关系,理解溶液组成计算的依据。【测试】[课堂练习与反馈]完成课件相应的练习:在农业生产上,有时用质量分数为10%-20%食盐溶液来选种。如果要配制150kg质量分数为20%的食盐溶液,则需要食盐和水各多少克 【讲授】[归纳与小结]1.理解溶液组成中涉及的物理量,能根据它们的相互关系进行溶液组成的计算;特别注意质量、体积和密度间的相互关系。2.在涉及化学反应时,要注意结合物质的变化过程,全面分析物质及溶液的变化(含定性与定量),特别注意其中的气体(或沉淀物)产物的分析。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