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4张PPT)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8.经济体制改革学习目标1.知道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内容。2.知道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措施及意义。3.了解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情况,认识改革对于中国发展的重大意义。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第01部分材料一 “中国有百分之八十的人口住在农村,中国稳定不稳定首先要看这百分之八十稳定不稳定。城市搞得再漂亮,没有农村这一稳定的基础是不行的。”----邓小平材料二:头遍哨子不买账,二遍哨子伸头望,三遍哨子慢慢晃;到了田头忘了带锄,再去回家逛一逛。材料三:凤阳地多不打粮,碾子一住就逃荒,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②人民公社体制集中劳动,统一经营 ,吃“大锅饭”,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①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农村的稳定是中国稳定的基础。③靠天吃饭,农民非常贫困。为什么改革先从农村开始?1、改革的背景:2、改革的目的:为了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3、最先改革的地点和时间:安徽凤阳小岗村“大包干”契约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以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每户的全年上交和公粮,不在(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我们干部作(坐)牢割头也干(甘)心,大家社员也保证把我们的小孩养活到十八岁“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的都是自己的。” ——农民分户经营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保证国家集体自负盈亏4、推广:农民领取联产承包责任制合同书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5周年国庆游行时的标语“联产承包好”到1983年,已基本在全国农村普遍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领取联产承包责任制合同书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5周年国庆游行时的标语“联产承包好”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把土地长期承包给农民使用,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人民公社制度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所有制劳动方式经营方式分配方式土地公有统一经营自主经营大锅饭土地公有,农民拥有土地的使用权集中劳动以家庭为单位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注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没有改变土地公有制,农民对土地承包只有使用权和经营权,没有所有权。5、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含义:6. 意义(积极影响):1979年10月,小岗村打谷场上一片金黄,经计量,当年粮食总产量66吨,相当于全队1966年到1970年5年粮食产量的总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带来了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均有很大提高。7. 乡镇企业发展:自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民积极性提高了,生产的农产品越来越多,卖不掉,怎么办?农民从“大锅饭”里解放了,富余劳动力越来越多,怎么办?农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的一条新路——农村乡镇企业花卉生产基地茶叶生产基地绿色蔬菜基地广东乡镇企业时间内容形式土地 归属影响启示 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50---19521953---19561958---19781978年开始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农业生产合作社“一大二公”把土地长期包给各户使用(包干到户)农民所有(私)集体所有(公)集体所有(公)集体所有(公)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解放了生产力,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利)提高生产力(利)挫伤了生产积极性,农业生产停滞。(弊)激发了农民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提高了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利)①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②实事求是,尊重客观经济规律③经济政策的制定必须遵循客观经济规律。建国以来,农村生产关系有过哪几次调整?合作探究一1.背景:2.目的:3.实施:(2)完成: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政府实行 改革开放政策。改革先从农村开始。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1)开始:1983年,基本在全国农村普遍实行。4.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意义: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带来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均有很大提高。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第02部分1. 背景:材料一:北京天桥百货商场的股份制改革北京天桥百货商场成立于20世纪50年代,是新中国第一面“商业红旗”,得到过很多荣誉称号,是当时著名的国营企业。后来,企业效益开始下滑,那个时候的商场,总经理只有10元钱的审批权,就连修个厕所都要向上级申请拨款,企业没有经营自主权。材料二:1984年上半年,沈阳这个东北老工业重镇仅根据冶金、轻工、化工等11个工业局测算,就有43户集体企业亏损严重,资不抵债。在“大锅饭”、“铁饭碗”的思想影响下,这些企业的工人们没有事做,却没有人发愁着急,因为工资照发不误。——王晓倩《新中国第一家公有制企业破产案》依据材料说说,改革前的国有企业存在什么问题?政企不分,企业没有自主权吃“大锅饭”,职工没有积极性是不是需要改革?城市企业的出路在哪里?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在经济体制上形成了一种同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不适应的僵化的模式。这种模式的主要弊端是:政企职责不分,条块分割,国家对企业统的过死,忽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和市场的作用,分配中平均主义严重。这就造成了企业缺乏应有的自主权,企业吃国家“大锅饭”、职工吃企业“大锅饭”的局面,严重压抑了企业和广大职工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本来应该生机盎然的社会主义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活力。——《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计划经济体制国有企业国家工人企业政企职责不分管的过多过死吃“大锅饭”劳动积极性低没有经营自主权缺乏活力计划经济体制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2、原因3. 改革依据: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4. 内容(措施):(1)把原来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所有制形式)改革的重点是国有企业。外资企业合资企业私营经济个体经济集体经济单一公有制经济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竞争4. 内容(措施):(2)对国有企业实行政企分开,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经营管理方式)国有企业政企不分,企业缺少经营自主权放权让利,扩大企业生产经营自主权改革前改革后4. 内容(措施):(3)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分配方式)5. 中心环节:增强企业活力6. 作用(意义):1984年7月,商场进行股份制改革,正式成立北京天桥百货股份有限公司。首批发行的300万元股票,很快就被认购一空。股份制改革后,商场有了资金,有了经营自主权,经营规模和效益都大幅提升。看看北京天桥百货股份有限公司的变化:意义:大大调动了企业、职工的积极性,增强了企业的活力。①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单一公有制经济国有企业政企不分职工吃企业的大锅饭职工积极性提高企业活力增强扩大企业自主权②政企分开,实行经营责任制③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个体经济、私营经济、混合所有制(中外合资企业)经济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改革前改革后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第03部分计划经济:又称指令型经济,是根据政府计划调节经济活动的经济运行体制。生产什么,怎样生产,为谁生产都根据政府指令完成。计划经济体制名词解释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计划经济体制 市场经济体制所有制结构职权划分利益分配单一公有制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政社合一、政企不分政社分开,扩大农民生产自主权;政企分开,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平均主义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1.邓小平南方谈话1992年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不管黑猫白猫,能捉老鼠的就是好猫”2.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3.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特点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不同宏观调控4.意义:知识拓展内容: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环节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内涵前提: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目的:解放、发展社会生产力实质: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有利于实现经济的协调发展和稳定高速增长,对现代化建设有巨大推动作用,使中国的经济实力明显增强。2.明确提出:4.初步建立:1992年,中共十四大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5.作用:有利用实现经济的协调发展和稳定高速增长,对现代化建设有巨大推动作用,使中国的经济实力明显增强。1.含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2000年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初步建立3.基本框架确立: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本课小结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目的: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实施: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意义: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带来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均有很大提高深化改革意义:有利于实现经济的发展和高速增长。深化改革:1992年提出,1993年通过决定经济体制改革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时间:1984年10月,加快城市改革。内容: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中心环节:增强企业活力意义:企业有了经营自主权,增强了企业活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背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政府实行改革开放政策。1.是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也是一场攻坚战的是( )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废除人民公社制度C.建立经济特区 D.国有企业改革D本课练习2.1984年刚上任青岛电冰箱厂厂长的张瑞敏说:“欢迎我的是53份请假报告,上班八点钟来,九点钟走人,十点钟时,随便往大院里扔一个手榴弹也炸不死人。”出现这一情景的原因是( )①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职工缺乏积极性 ②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职工下海经商 ③分配中平均主义现象严重 ④企业吃国家的“大锅饭”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D3.1993年4月1日起,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快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通知》精神,取消了粮票和油票,实行粮油商品敞开供应。从此,伴随城镇居民近40年历程的粮票、油票等各种票证就此谢幕,象征着一个新时期的来临。这个来临的“新时期”是( )A.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B.社会主义道路探索时期C.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期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D4.下表为我国20世纪70年代末至21世纪初市场化指数的变化统计:关于这些变化发生原因的准确表述是(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B.国有企业改革增强了企业活力C.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年份 1979 1980 1983 1985 1988 1992 2003指数 24.9% 30% 40% 50% 60% 63.2% 73.8%C5.1984年3月24日,55位厂长、经理联名在报纸上发出“请给我们‘松绑’”的呼吁。他们要求“松绑”就是迫切要求( )A.设立经济特区B.优先发展重工业C.扩大国有企业自主权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国家发改委:今年我国将从五方面推进经济体制改革.mp4 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课件.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