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5.1 北方地区一、单项选择题1.同样是高原地形,自然景观却不尽相同。下列自然景观描述与其对应的地形区组合正确的是A.“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黄土高原B.“地势平坦、草原辽阔”——内蒙古高原C.“千沟万壑、支离破碎”——云贵高原D.“石芽、峰林、溶洞广布”——青藏高原2.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有一组分镜头:“草原的深秋充满寒意,干燥的牛粪可以让炉火烧得更旺一些。炉火上翻滚着乳白色的浆液,这是世代居住于此的蒙克一家早餐中永远的主角——奶茶。”据此判断,蒙克一家最有可能居住在( )A.内蒙古大草原 B.东北三省 C.四川盆地 D.台湾地区3.北京有著名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上百所高等院校,有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等各类科学研究机构,有全国藏书最多的国家图书馆,有中央电视台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还有许多著名的博物馆、展览馆、体育场馆等,这表明北京是我国的A.政治中心 B.文化中心 C.国际交往中心 D.交通中心4.下列关于北京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春季干旱多风,夏季高温多雨,秋季晴爽宜人,冬季寒冷干燥B.荟萃了众多的名胜古迹和人文景观,是世界上拥有世界文化遗产最多的城市C.是我国的政治、文化、对外交流中心D.北京的地势东南高西北低5.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降水较少,且集中于夏季,灌溉水源不足,春旱严重。从长远来看,持续发展农业的必由之路是A.南水北调 B.跨流域调水 C.兴修水库 D.发展节水农业读黄河流域含沙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6.黄河甲乙丙丁四段中,河水含沙量迅速增加的是A.甲 B.乙 C.丙 D.丁7.导致含沙量迅速增加的人为原因是A.流经土质疏松的黄土高原 B.裸露的黄土在雨水和河水的冲刷下流失C.河水流速缓慢导致泥沙大量沉积 D.不遵循自然规律,过度开发导致植被破坏8.下列对我国首都北京的说法错误的是( )A.北京是我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B.北京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C.北京应大力发展工业,以提升经济地位D.北京有颐和园、天坛等名胜古迹9.下列关于黄河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发源于青海省巴颜喀拉山北麓 ②下游河段江阔水深,便于航运③防洪是治理黄河的首要任务 ④流经“塞上江南”——宁夏平原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10.不同地区,自然条件不同,造就了不同的自然景观,形成了人们不同的生产与生活方式。下列描述语中,表示我国北方地区的是( )A.风吹草低见牛羊 B.旱地麦浪泛金黄C.四季有花常见雨 D.青稞美酒锅庄舞11.我国北方地区大部分气候属于A.热带季风气候 B.温带大陆性气候 C.亚热带季风气候 D.温带季风气候12.下列关于黄土高原的叙述,错误的是( )A.安塞腰鼓、西府秦腔、陕北民歌等是黄土文化风情B.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是土地荒漠化C.煤炭资源尤为丰富D.窑洞是当地居民的传统民居13.防风林可以减轻风力对农田的侵蚀.如果在华北平原营造防风林,防风效果最佳的种植走向是A.东西向 B.西北-东南向 C.南北向 D.东北-西南向14.关于下列省级行政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A.①省是我国壮族的主要分布区 B.②省位于暖温带C.③省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 D.④省农作物一年一熟15.黄土高原地区的人口、农业主要集中分布在A.黄土塬 B.黄土梁 C.黄土峁 D.黄土川读东北三省地区图,完成下面小题。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河流①是乌苏里江 B.山脉②是大兴安岭C.③处有亚洲最大的淡水湿地 D.城市④是沈阳17.关于我国东北地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是我国重要的粮食基地,有“北大仓”之称B.“山环水绕、沃野千里”是对本区准确的描述C.植被以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土壤以紫色土为主D.主要包括黑、吉、辽三省18.图中数字代表的地理事物表述正确的是( ) A.①为黄土高原 B.②为东北平原C.③为小兴安岭 D.④河被誉为“黄金水道”19.2016 年 5 月 23 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到黑龙江省考察调研,首站来到伊春市。伊春是全国重点国有林区,素有“祖国林都”“红松故乡”美誉。伊春位于小兴安岭林区,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从地理分区看,这里位于我国的北方地区B.从纬度位置看,这里属于北寒带地区C.从海陆位置看,这里位于我国黑龙江省的中北部,与北京相比,距离海洋较远D.从生产特色看,这里是我国著名的林区,林业是其特色产业20.房屋墙体厚实,室内有壁炉或火坑,窗小或有双层窗。这种房屋主要分布在( )A.炎热多雨区 B.寒冷干燥区 C.温暖多雨雪区 D.温暖湿润区21.北京有许多国际组织代表机构、100多个外国大使馆,以及众多的海外企业代表机构和外国新闻机构驻京记者站。这表明北京的城市职能之一是A.全国的政治中心 B.全国的文化中心 C.全国的经济中心 D.国际交往的中心22.下列关于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农业的说法,错误的是A.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降水主要集中在春季B.灌溉水源不足,春旱严重C.为缓解华北平原淡水资源不足的状况,采取了南水北调等跨流域调水措施D.北方农业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发展节水农业二、非选择题23.回答下列问题:(1)东北三省成为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的条件: 、 、 、 .(2)东北三省资源型城市的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 、 、 、 、污染严重等问题.(3)东北三省是全国生产石油最多的地区,主要油田有 、 、 .24.东北地区曾是共和国的长子。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东北地区的重工业在民国时期就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其中B处是辽中南工业基地,是新中国建立初期由国家重点投资建设的重工业基地。但自改革开放以来,东北地区经济增速位列全国各省倒数,为此,2018年9月国务院作出关于深入推进实施新一轮东北振兴战略 的重大决定。 材料二:东北区域地图图一 图二(1)指出A山脉名称并说明其地理意义有哪些。(2)东北地区的辽中南工业基地是我国重要的重工业基地,结合图文材料分析其有利因素。(3)从我国区域发展的宏观格局看,东北地区属于我国四大地区之一,四大地区划分的依据是什么?农业与自然环境关系最密切,根据图一、图二分析东北地区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农业生产基地的原因。试卷第1页,共3页试卷第1页,共3页参考答案:1.B2.A3.B4.D5.D6.C7.D8.C9.C10.B11.D12.B13.D14.D15.D16.C17.C18.A19.B20.B21.D22.A23.(1)地形平坦;天然肥沃;地广人稀;气候雨热同期;(2)土地污染;水污染;能源枯竭;土地塌陷;(3)大庆油田;辽河油田;吉林油田24.(1)大兴安岭;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地势二三级阶梯分界线;东北平原与内蒙古高原分界线;温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大陆性气候分界线;(任答其二即可)(2)矿产资源丰富(原料,能源);铁路交通发达,濒临渤海,海运便利;开发历史久,工业基础好;国家政策支持;人口稠密,劳动力充足(任答3点即可)(3)根据全国各地的自然条件、经济基础、发展水平和对外开放程度。东北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适宜农作物生长。(地形、气候)答案第1页,共2页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