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 青藏地区 同步练习(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5.4 青藏地区 同步练习(含答案)

资源简介

5.4 青藏地区
一、单项选择题
1.青藏地区的雅鲁藏布江两岸的农业属于
A.平原农业 B.灌溉农业 C.河谷农业 D.原始农业
正在修建的川藏铁路起于四川省成都市,向西穿越山高谷深的横断山区进入西藏,经藏南至终点拉萨。读“川藏铁路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2.川藏铁路沿线地区分布的主要少数民族是 (  )
A.维吾尔族 B.哈萨克族 C.蒙古族 D.藏族
3.川藏铁路经过的地形区有 (  )
①四川盆地 ②横断山脉 ③云贵高原 ④青藏高原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4.舌尖上的美昧∶高原的深秋充满寒意,好客的扎西一家端出青稞酒和糌粑招待来自远方的客人。据此判断,扎西一家是( )
A.蒙古族 B.回族 C.藏族 D.壮族
5.有“世界屋脊”之称的地区是(  )
A.南方地区 B.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6.如下图所示,拉萨和成都纬度相近,但气温差异很大。这主要是因为
A.拉萨和成都的经度差大
B.拉萨的植被比成都的稀疏
C.拉萨的海拔比成都的高
D.拉萨的植被比成都的稀少
7.阅读中国四个城市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完成小题。与下图①②③④对应的城市依次为( )
A.北京、乌鲁木齐、上海、拉萨 B.上海、乌鲁木齐、北京、拉萨
C.上海、拉萨、北京、乌鲁木齐 D.北京、拉萨、乌鲁木齐、上海
某中学地理小组绘制了一幅思维导图,解释某地形区自然地理要素的作用与影响。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8.图中序号与其填入的内容合适的是( )
A.①海拔低,一马平川 B.②辐射强,太阳能资源丰富
C.③冬暖夏热,日温差小 D.④湖泊星罗棋布,沟壑纵横
9.对人类的生产生活而言,该地区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是( )
A.地形复杂多样 B.昼夜温差大
C.高寒缺氧低气压 D.太阳辐射强
10.下图是来自“世界屋脊”的“高原之舟”,其生活区域的气候是(  )
A.热带季风气候 B.高原山地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 D.温带大陆性气候
11.我国青藏地区具有独特的景观。下列对该地区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地势崎岖,岩溶地貌分布十分广泛
B.草场广布,有我国海拔最高的牧场
C.雪峰连绵,地处我国的第三级阶梯
D.林场广布,是我国著名的红松之乡
12.拉萨市的气候类型是( )
A.温带大陆性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
C.高原山地气候 D.热带季风气候
读我国四大区域及部分山脉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3.关于图中山脉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大兴安岭大致位于我国湿润与半湿润地区分界线上
B.武夷山脉的主要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
C.喜马拉雅山脉的众多山峰终年积雪,冰川广布
D.天山山麓最典型的农业类型是河谷农业
14.不同地区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特点差异很大,下列叙述与我国南方地区相符的是( )
A.民居屋顶坡度较小,墙体较厚
B.河流流量小,汛期短,泥沙含量大
C.水运是当地人们常用的一种运输方式
D.当地的一些剧种,如梆子、秦腔,唱腔高亢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读下图,完成以下问题。
15.我国少数民族个数最多,同时也是白族、景颇族等民族集中居住的省级行政区是图中的
A.① B.② C.③ D.④
16.图中各族同胞的下列说法,与实际相符的是
A.①——我们住竹楼,过泼水节
B.②——我们在高原河谷放牧牦牛
C.③——我们在草原赛马、摔跤
D.④——我们打着腰鼓唱着信天游
17.上图中,唯一一个属于北方地区的省区是
A.① B.② C.③ D.④
某旅游拍摄小组来到青藏高原,发现这里主要的生产方式是牧业生产, 据此回答以下各题:
18.青藏地区发展牧业的有利条件有
①草场面积大
②海拔高、阳光强烈,适合牧草生长
③耕地面积小
④牧草的营养成分高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9.牦牛、藏绵羊和藏山羊是青藏地区的主要畜种,因为它们
①耐寒
②对牧草的需求不大
③能适应缺氧的高原环境
④能适应低气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017年6月17—23日,国家电网在青海省首次尝试以太阳能、风能及水能等100%清洁能源供电一周。此次尝试为国家电网首次在省级范围的清洁电力供应尝试,这标志我国在新能源电力供应上又迈出了新的一步。据此读图回答以下各题。
20.青海省发展水电的优越条件有(  )
①地域广,土地辽阔 ②冰川积雪广布,为河流补给水源 ③人口增长快,电力需求不断增长 ④河流湍急,水能蕴藏量大 ⑤峡谷发育,多良好坝址
A.①②⑤ B.②③④ C.②④⑤ D.①③④
21.与青海省相比,沿海经济发达省区实现全部清洁能源供电面临的主要困难是(  )
A.火力发电量大,消费比重高 B.人口众多,人均耗电量大
C.开发条件差,清洁能源利用率低 D.电力需求量大,能源资源不足
22.某同学暑假时在青藏地区旅游,最有可能感到的不适是(  )
A.日照强,气温高——中暑 B.阴雨连绵——感冒
C.海拔高,缺氧——呼吸困难 D.风沙大——行走困难
23.对人类生产生活而言,青藏地区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是( )
A.太阳辐射强 B.日照时间长
C.森林草原茂密 D.低温、缺氧、地势崎岖
24.中国海拔最高的省级行政区是
A.内蒙古自治区 B.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C.西藏自治区 D.青海省
这里有绵延的雪山,无边的草原,成群的牦牛,胆怯的羚羊,湛蓝的天空,虔诚的喇嘛,这里也是我国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地区。据此回答以下各题。
25.上述材料是下列什么地区的写照( )
A.青藏地区 B.西北地区 C.南方地区 D.北方地区
26.对人类生产生活而言,该地区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是( )
A.太阳辐射强 B.日照时间长
C.森林草原茂密 D.低温、缺氧、地势崎岖
27.为促进区域发展,我国在该地区已建成的著名工程是( )
A.南水北调 B.青藏铁路 C.西气东输 D.西电东送
28.“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某同学沿下图的线路出发了。在某地,他喝了糌粑酒,酥油茶。该地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9.下列关于拉萨和乌鲁木齐两个城市共同点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都位于我国西部地区 ②都是温带大陆性气候
③都是民族自治区首府 ④都是新亚欧大陆桥上重要的门户
A.②④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二、非选择题
30.读三江源头及其附近地区简图,回答下列各题
(1)河流A是____________,发源于____________省,注入____________洋。
(2)铁路线B是我国的____________铁路(南段),它的修建将结束____________自治区无铁路的历史。
(3)三江源头自然保护区位于____________省,三江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三条大河。
(4)图中所示地区主要能源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清洁能源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地热。
3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南半岛第一大河湄公河,源于中国境内的澜沧江。昌都、景洪、万象、巴色和金边都是澜沧江一湄公河沿岸城市。(如图《澜沧江一湄公河流域示意图》)
【材料二】湄公河流域内各地每年都要经历一次强度和历时不同的干旱。2015年底至2016年初,湄公河流域遭遇百年大旱。应湄公河沿岸国家的请求,中国自3月15日至4月10日通过中方境内景洪水电站对下游实施应急补水,帮助缓解旱情。
(1)上图为该流域内三城市的气候资料图。其中②表示上图中哪一城市的气候资料?请说明判断理由。(只判断,不说明理由不得分)
(2)据图分析,湄公河流域内的干旱主要发生在什么季节?发生干旱的自然原因什么?
【材料三】综合新闻:
★2019年3月1 8日至24日,中国和东南亚湄公河流域国家举办了第二届澜湄周活动,增友情,促合作。共建“一带一路”带来了中国与湄公河流域国家合作的新发展。澜湄六国“同饮一江水,命运紧相连”。澜湄合作旨在深化六国睦邻友好合作,促进区域社会经济共同发展,建设澜湄国家命运共同体。
★泰中罗勇工业固执行董事、商级顾问徐根罗说,湄公河流域国家资源丰富,但许多商品仍处于空白状态,中国许多优势产业可以和这些国家进行产能合作,填补这一地区的技术、产品空白,推动湄公河流域的工业化进程。
(3)结合材料,试从区域经济发展原则的角度,分析中国与湄公河流域国家合作的合理性。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2.D
3.D
4.C
5.D
6.C
7.B
8.B
9.C
10.B
11.B
12.C
13.C
14.C
15.B
16.C
17.D
18.C
19.C
20.C
21.D
22.C
23.D
24.C
25.A
26.D
27.B
28.D
29.B
30.(1)澜沧江 青海 太平洋
(2)青藏 西藏
(3)青海 长江 黄河 澜沧江  
(4)石油 天然气 太阳能 水能
31.(1)昌都 昌都位于青藏高原,地势高,冬冷夏凉,冬季气温低于零摄氏度,其他城市冬季气温均在零摄氏度以上(冬季气温是判断的主要依据,一定要写到)
(2)冬季春季(写一个)湄公河流域冬季、春季降水明显减少,且气温较高
(3)只有因地制宜地考虑不同地区的特点,采取适应当地条件的发展策略和方式,才能实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了更好地发挥各地的优势,不同区域还可以开展合作,实现互利共赢。澜沧江┅湄公河流域上下游国家互动合作,在水资源问题上互帮互助。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统筹国内外区域开发与国际经济合作。湄公河流域国家发挥自己资源丰富的优势,而中国利用自己的优势产业与这些国家进行产能合作,填补这一地区的技术、产品空白,推动湄公河流域的工业化进程。(观点和材料)
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