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课后题思考题及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课后题思考题及答案

资源简介

部编九年级历史下册课后题思考题及答案
第一课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
P5 【课后活动】1.结合所学知识,想一想:为什么在19世纪初,拉丁美洲会出现波澜壮阔的独立运动?
殖民者残酷的殖民统治和经济掠夺激起拉丁美洲人民的强烈不满;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
2. 印度民族大起丈产生了什么影响?
打击了英国殖民者,反映了印度民族意识的觉醒。
第2课 俄国的改革
P9 【课后活动】
1.下列各项中,哪些属于彼得一世改革的措施?在正确选项后的括号里画√。
向西方学习( √ )加强中央集权( √ )
创建新式常备军( √ )废除农奴制( )
推行文化教育( √ ) 提倡西方的生活方式( √ )
列宁曾指出,经过1861年改革,“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得一干二净”。 你如何理解列宁所说的这句话?
俄国废除农奴制后,农民为了购买土地,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变得一贫如洗。他们有可能成为靠出卖劳动力维持生活的人。
第3课 美国内战
P12 【研读】:《宅地法》如何促进美国西部开发?
《宅地法〉允许满足条件的美国公民购买、耕种西部土地,鼓励人们向西部移民,
促进了美国西部开发。
P13 【问题思考】
有人说,美国内战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障碍。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说明理由。
这种说法有道理。但不准确。内战爆发前,美国南方实行的是奴隶制种植园经济,奴隶主主要以农产品交换英国的工业品,主张降低关税。这与北方工业资产阶级的要求相抵触。内战结束后,美国统一了国内市场,大批被解放的黑人奴隶成为自由劳动力。国家采取保护性的关税政策,为美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提供了保障。这些都极大地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但是,美国社会内部仍然存在着阻碍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
P13 【课后活动】 1.以下对19世纪中期美国南北方的描述,哪些是正确的?
北方工业发达,希望提高关税 ( √ )
南方希望多出口棉花,换取廉价工业品 ( √ )
北方主张在西部新增加的土地上建立蓄奴州
南方主张在西部新增加的土地上建立自由州
2.根据上述材料,你认为,林肯作为总统,他在内战中的首要目标是什么。
目标:首要目标维护家的统一。
第4课 日本明治维新
P16【课后活动】
1.制作《中日近代历史大事对照年表》写出在以下年代中国和日本发生的大事。 1840-1860年:
中国: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日本:受到美国及其他西方国家的侵略。
1861-1880年:中国:开始洋务运动。日本:倒幕运动,开始明治维新。
1881-1900年: 中国:甲午中日战争、戊戌变法、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日本:对外侵略扩张。
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有哪些?明治维新产生了哪些影响?
(1)主要内容:
①政治上: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②军事上: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③经济上:推行地税改革,以“殖产兴业”为口号,大力发展近代经济。④社会生活上:提倡“文明开化”,向西方学习,改造日本的教育、文化和生活方式。
(2)作用(影响):
①对日本:使日本迅速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实现了富国强兵,开始跻身于资本主义强国之列。但是,明治维新保留了大量旧制度的残余,军国主义色彩浓厚,日本强大起来后,很快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第5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业
P22【课后活动】
1.下列各项中,哪一项是最早研制成功的汽车,飞机的发动机?请在正确答案括号里面画√
蒸汽机()电动机()发动机()内燃机( √ )
2.想一想:制造汽车需要哪些基础工业部门的配合?汽车工业的发展可以带动哪些行业的发展?
制造汽车需要采矿业、制造业的配合。汽车工业的发展可带动配件制造业、石油开采业、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第6课 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
P26【材料研读】
想一想;为什么作者认为“在这里,文明创造了自己的奇迹,而丈明人则几乎又变成野蛮人”?
一方面,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使工业化国家的人口快速增长。大众文化水平提高,城市化进程加快;另一方面,工业革命后,西方国家加快了殖民掠夺的步伐,给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带去了灾难。
P27【课后活动】
1.以下对工业化影响的表述,哪些是正确的?在正确选项后的括号里画√,错误的画×。
工业化使人口越来越集中于城市 ( √ )
工业化导致人民文化水平下降 ( × )
工业化带来了环境的变化 ( √ )
2.结合课文,想一想:大众教育的发展对西方国家产生了哪些影响? 提高了西方国家的大众文化水平,促进了社会的发展。
第7课 近代科学与文化
P29 【问题思考】
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中提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中提出了进化论的观点。进化论认为:物种都处于不断变化之中,经历了由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演变过程;生物的发展和进化不是由神的意志或生物本身的欲望决定的,而是遗传变异、生存斗争和自然选择的结果;人类也是进化来的,不是上帝创造的。
P32【课后活动】
1.学生根据不同爱好,自愿组成文学、音乐和美术3个小组,分别以巴尔扎克、贝多芬和梵高三人的某一作品为对象进行研究,然后介绍小组的体会和看法。
2.查阅资料,了解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出版后,引起了怎样的轩然大波。
攻击达尔文的文章连篇累牍,不断有人给达尔文写恐吓信件,而赫胥黎则是达尔文的坚决拥护者。保守派与进化论学者的大战不可避免,于是在牛津大学图书馆召开的科学促进会年会上,双方展开了大辩论。
第8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
P38【课后活动】
1.判断以下表述是否正确,在正确选项后的括号里画√,错误的画×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欧洲已经是世界经济的中心 (√)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西方列强争霸的结果 (√ )
工业革命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 )
三国同盟的建立促使了三国协约的形成 (√)
2.结合上述材料和你对第一次世界大战性质的认识,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的英德矛盾进行说明。
从19世纪中后期开始,德国经济飞速发展。大约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的工业生产超过英国,但它占有的殖民地却很少。为了得到进一步发展,德国需要从海外获得大量原材料和市场,这严重损害了英国的利益。英德矛盾日益激化。
第九课 列宁与十月革命
P41【材料研读】 结合所学知识,想一想:十月革命对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传播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推动了中国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发展。
P42【课后活动】 1.下列各项中,哪些与十月革命的爆发有关?请在正确选项后的括号里画√°
临时政府掌握政权 (√)
俄国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
全国食品极度短缺 (√)
工兵代表苏维埃掌握武装 (√)
2.查阅资料, 了解列宁在十月革命关键时刻发挥的重要作用.
1917年二月革命后,列宁结束了长期的流亡生活于4月3日(公历4月16日)回到了俄国。针对俄国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在著名的“四月提纲”中,为党和无产阶级制定了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的纲领和革命和平发展的策略路线,接着,他在布尔什维克党第七次代表会议上所作的报告中又进一步发挥了“四月提纲”中的原理,从4月到7月90天的时间里,列宁一面领导中央委员会的工作,一面直接指导《真理报》编辑部的工作。先后写了150多篇文章和几本小册子,宣传布尔什维克党的策略方针,从而武装了布尔什维克,增强了他们对革命的必胜的信念。由于布尔什维克党领导并制定了正确的方针政策,特别是列宁的亲自领导及人民群众和革命战士的英勇奋战,十月革命取得了胜利。
第10课 《凡尔赛条约》与《九国公约》
P45【材料研读】 材料中的“一个公约”指什么?你如何理解这句话?
“一个公约”指《九国公约》。《九国公约》表面上宣称尊重中国的主权、独立与领土完整,但实际上是肯定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地位。《九国公约》为美国扩大在中国的势力范围提供了便利,使日本独霸中国的企图未能实现,维持了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中国的局面。
P46【课后活动】
1.华盛顿会议最大的获益者是( C )
A.中国 B.日本 C.美国 D.英国
2.你怎样理解上述这些话的含义?与你的同学讨论: 《凡尔赛条约》最大的问题是什么?
凯恩斯认为:协约国提出的赔款政策对德国来说过分苛刻,他预言德国无法支付巨额赔款。而且,凯恩斯认为,《凡尔赛条约》是胜利者强加给失败者的掠夺性条约。
劳合·乔治认为:德国是一个有着很强经济实力和军事力量的国家,它不可能长期忍受《凡尔赛条约》的压制与束缚,一旦德国恢复过来,它必然会摆脱条约对它的种种束缚。作为一个弥漫着复仇情绪和具有军国主义传统的国家,德国会选择发动战争。
《凡尔赛条约》最大的问题是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它激起了德国人的复仇心理,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埋下了隐患。
第11课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P49【问题思考】苏联是如何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迅速变成强大的工业国的?
苏联完成第一个、第二个五年计划,从落后的农业国变成了强大的工业国。
P51【课后活动】
1.以下表述,哪些是正确的?在正确选项后的括号里画√,错误的画×。
新经济政策从苏维埃俄国的国情出发,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 (√)
在列宁的领导下,苏联开始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 (×)
为了加速工业化建设,斯大林加快实行农业集体化 (√)
1936年,苏联宣告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
2.查阅资料,看一看苏联在第一个、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取得了哪些成就。
答案在P48-49:两个五年计划期间,苏联建成6000多个大企业.建立了拖拉机、汽车、飞机制造以及化工、电力等部门,修建了几千千来铁路,兴建了钢铁煤炭基地和石油基地。两个五年计划完成后,据苏联统计,苏联的工业总产值已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
第12课 亚非拉的民族民主运动
P55【课后活动】
1.以下表述,哪些是正确的?在正确选项后的括号里画√,错误的画×。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埃及是法国的殖民地 (×)
1922年,英国承认埃及完全独立 (×)
墨西哥的1917年宪法改变了国家的落后状况 (×)
卡德纳斯改革为墨西哥社会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 (√)
2.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卡德纳斯改革的主要内容。
打击寡头势力,确立中央集权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体制;推行土地改革,在全国范围内分配土地,打破少数人占有大量±地的局面;将服务业和大型工业收归国有,谋求民族经济的独立与发展;发展教育,提高人民的文化水平;等等。
第13课 罗斯福新政
P59【材料研读】
(1)想一想: 1928年,胡佛为什么能够说出如此自信的话? 因为1928年,美国的经济呈现出一片繁荣的景象。
P61【材料研读】(2)你如何理解这段话?
罗斯福认为,要使美国走出经济大危机,就要先解决美国人民的就业问题。政府要加强对经济的干预,推行“以工代赈”。
P62【课后活动】
1.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可以用“3R”来概括:Recovery(复兴)、Re1ief(救济)、Reform(改革)。教科书介绍的哪些史实可以说明这三方面的内容?
Recovery(复兴):通过《紧急银行法案》,对银行业进行整顿,恢复银行信用;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恢复工业生产;通过《农业调整法》,稳定农产品价格;等等。
Relief(救济):建立应急的救济机构,利用过剩物资救济失业家庭;推行“以工代娠’,为失业者提供就业机会;等等。
Reform(改革):通过《社会保障法》,建立社会保障制度;通过《全国劳工关系法》,在—定范围内维护工人的合法权益;等等。
2.1933年,罗斯福在就职演说中强调: “我们应该恐惧的唯一东西,就是恐惧本身……”根据这句话,结合所学知识,你能理解经济大危机时人们的心理吗?
能。经济大危机开始后,很多人倾家荡产,甚至背上沉重的债务。人们没有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感到前途渺茫。
第14课 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
P66【课后活动】
1.以下表述,哪些是正确的?在正确选项后的括号里画√,错误的画×。
1929年爆发的经济大危机加剧了德国的社会矛盾 (√)
纳粹党通过政变取得了政权 ( ×)
日本的法西斯势力以军部为核心 (√)
法西斯国家主要有德国、日本和意大利 (√)
2.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国的处境与日本的处境有何相同之处?德国法西斯专政与日本法西斯专政有何不同之处?
相同之处: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在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德国作为战败国受到战胜国的制裁,因而有强烈的复仇情绪;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迅速扩张,后来,日本的扩张受到美国等国的干涉,日本的不满情绪高涨。
不同之处:德国依靠纳粹党夺取政权,建立法西斯专政; 日本的法西斯势力以军部为核心,日本在发动侵略战争的过程中建立法西斯专政。
第15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
P72【课后活动】
1.下列历史事件,哪些发生在l941年?在正确选项后的括号里画√,错误的画×。
德国入侵苏联 (√)
日本偷袭位于珍珠港的美国海军基地 (√)
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 ×)
雅尔塔会议召开 ( ×)
2.阅读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书籍,谈一谈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的灾难。
这次战争给人类造成前所未有的破坏和灾难。战争历时六年多,遍及世界各地,损耗了大量财富,夷平了许多城市和村庄,无数生灵涂炭。在当今世界上,各国人民之间只有加强友好合作,团结互助,才能有力地遏制霸权主义和新殖民主义,有效地遏制住恐怖主义,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促进世界经济的共同繁荣,促进人类文明的共同进步,这样才能最终避免战争。
第16课 冷战
P75【材料研读】 你如何理解这段话?
丘吉尔认为,欧洲已经被—道“铁幕”分为两部分。“铁幕”以西是资本主义世界,“铁幕”以东是社会主义世界。
P76【问题思考】 为什么说德国分裂是冷战的产物?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英等国与苏联的关系发生变化。冷战开始后,德国问题便成为冷战的焦点。美、英、法、苏等国在各自的占领区内推行有利于本国的政策。德国逐渐分裂为两个不同的经济、政治实体。1949年,德国正式分裂。德国分裂是英、美、法、苏等国将自己的意志强加在德国人民头上的结果,是冷战的产物。
P78【课后活动】
1.下列各项中,哪些发生在1949年?在正确选项后的括号里画√,错误的画×。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成立 (√)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成立 (√)
北大西洋公约纽织成立 (√)
沙条约组织成立 (×)
2.冷战有哪些表现形式?
冷战的表现形式主要有:政治对抗;军备竞赛;意识形态和经济上的对立;局部热战;等等。
第17课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P82【课后活动】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国家和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利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美国的援助;政府制定了适当的经济政策;原来的工业基础比较好;等等。
第18课 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
P86【课后活动】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改革首先发生在 B
A.斯大林时期 B.赫鲁晓夫时期 C.勃列日涅夫时期 D.戈尔巳乔夫时期
第19课 亚非拉国家的新发展
P89【问题思考】
世界资本主义殖民体系虽然崩溃了,但亚非拉国家的发展道路仍不平坦,为什么?
世界资本主义殖民体系虽然崩溃,但亚非拉国家只是获得了政治独立。世界上仍然存在着的不合理的旧的经济秩序对这些国家不利。此外,大部分亚非拉国家的科学技术水平落后,没有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它们需要继续依赖外国,继续受制于人,所以它们的发展道路仍不平坦。
P90【课后活动】
1.万隆会议的举办国是( C )
A.印度 B. 埃及 C.印度尼西亚 D.阿尔及利亚
第20课 联合国与世界贸易组织
P93【材料研读】 联合国的首要宗旨是什么?
维持国际和平及安全。
P94【问题思考】
经济全球化的原因有哪些?
高速发展的科技大大缩短了世界各国之间的时间、空间距离;冷战结束后,世界各国积极寻求国际合作;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生产力的大幅提高;等等。
P95【课后活动】
1.下列表述,哪些是正确的?在正确选项后的括号里画√,错误的画×。
联合国安全理事会担负着维护国际和乎与安全的主要责任 (√)
安理会成员国拥有否决权 (×)
根据安理会的决议,联合国可以派出维和部队(√)
世界贸易组织与联合国成为支撑、协调世界经济和政治的两大支柱(√)
第21课 冷战后的世界格局
P100【材料研读】
你认为世界多极化进程面临的主要挑战是什么?
美国利用自己强大的经济、军事实力,企图建立以美国为主导的“单极世界”。
P101【课后活动】
1.对冷战后世界格局的理解,错误的是( )
A.两极格局不再存在 B.新的世界格局已经形成
C.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 D.出现了多极化的发展趋势
答案:B
2.想一想: 中国主张建立的新型国际关系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中国主张在国际关系中弘扬平等互信、包容互鉴、合作共赢的精神,共同维护国际公平正义。
第22课 不断发展的现代社会
P105【问题思考】
为什么说环境恶化也是经济和社会问题?
人类为了快速发展经济,开采大量自然资源,加速了环境恶化。环境恶化不仅会破坏地球生态,也会给人类的经济、生活造成极大的消极影响。因此,环境恶化也是经济和社会问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