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电阻》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道电阻是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大小的物理量;2、知道电阻及其单位,能进行电阻的不同单位之间的变换;3、知道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二、重点、难点分析本节课的重点为电阻的概念;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而难点是电阻大小的影响因素。三、教学方法通过采用控制变量法探究决定电阻的大小的因素四、教学设计(一)引入新课老师展示堵车的图片,旅游时人们难以前行的图片,以及水在小河里往前流的图片,让学生感知阻碍,并引导学生分析电流在导线中流的时候受不受阻碍?从而导入新课。(二)讲授新课1、在物理学中,用电阻来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导体的电阻越大,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大。不同的导体,电阻一般不同。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2、导体的电阻通常用字母R表示,在国际单位制里,电阻的单位是欧姆,简称欧,符号是Ω。比较大的单位有千欧(kΩ),兆欧(MΩ)。换算关系:1kΩ=1000Ω1MΩ=106Ω。符号:3、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不同的导体接入电路时,对电流的阻碍作用不同,也就是电阻一般不同,那么有哪些因素影响导体电阻大小呢?让学生进行猜想。活动: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1)思路:让学生能够熟练的掌握控制变量法在实验中的应用,并由电流表的读数变化总结出电阻与材料、横截面积、长度和温度的关系。(2)目的:通过实验找出导体电阻与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的关系。(3)器材:电源、开关、导线、电流表、电阻大小演示板(4)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5)设计电路图:(6)交流设计实验方案(7)实验并记录实验 选择导体 电流大小 电阻大小 结论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温度 分析与归纳:电阻的大小与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材料和温度有关,因此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4、课堂小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五、板书设计1、电阻的概念: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2、电阻的符号:R3、电阻的单位:欧姆;简称:欧;符号:“Ω”4、常用单位:千欧(kΩ)兆欧(MΩ)1 kΩ=103Ω 1 MΩ=106Ω5、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属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