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4.1电阻》教案学习目标:1.经历改变电路中电流大小的各种尝试,初步体会改变电流大小的两类途径.2.初步形成电阻的概念,知道电阻是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物理量.会读写电阻的单位及换算关系.3.经历探究影响电阻大小因素的活动,会用“转化”的思想寻找比较电阻大小的正确方法;会有意识地用“变量控制”的思想去寻找合适的导线、设计恰当的电路、统筹规划合理的实验步骤.学习重点:1.准确理解电阻的作用,能用“转换法”来表示导体电阻的大小.2.运用控制变量法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学习难点:1.电阻产生的微观原因的理解;2.探究影响电阻大小因素实验的设计、操作和结论归纳.课前准备:1.搜集并观察家中的各种导线,可以发现这些导线所选用的材料、粗细往往不一致.为什么在不同的环境中要使用不同的导线呢?2.阅读课本p.83“活动14.1尝试改变电路中电流的大小”,了解实验器材后思考:图14-1所示电路中,可以用哪些方法来改变电路中电流的大小?3.阅读课文后,完成以下填空:(1)导线在导电的同时还存在对电流的_______作用,物理学中用______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一定的电压下,导体的电阻越大,导体中的电流就________.(2)电阻的大小与导体的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有关,电阻是_________本身的一种性质.(3)国际单位制中,电阻的单位是_______,符号是_______,常用的单位还有_____、__________.(4)“220V40W”的白炽灯,未接入电路时电阻约为_________,正常工作时电阻约为____________,两种状态下阻值不等说明电阻的大小还与导体的______有关.(5)控制变量法是解决复杂问题的一种有效方法.回顾曾做过的实验,哪些实验中用到了控制变量法?(6)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________,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_________,导电能力介于二者之间的物体叫做___________.课堂教与学一、创设情境1.讨论:请同学们观察所带来的各种电线,说说你们的“发现”并一个提出你最感兴趣的问题.(指名答.)我的发现有:一般电线内部是金属,外部包有一层塑料.有的导线中间金属由是若干细股导线组成,有的导线中间的金属是由一根较粗的金属丝组成.导线中间的金属绝大多数是铜,很少用铁、不锈钢等常见的金属.金属丝还有粗细的区别.我的问题是:为什么普通电线内部的金属多用铜制成,可否采用其他常见金属材料来代替铜?2.设疑:为什么不能用铁或普通不锈钢材料来代替铜呢?待我们学习了电阻的知识后就能解释了.二、新授1.完成活动“14.1尝试改变电路中电流的大小”,观察到不同导体对电流的作用不同,建立电阻概念.(1)介绍实验器材和电路图.本次活动用到的器材有干电池两节;小电灯一个,规格是“3.8V 0.3A”;开关一个;镍镉合金丝、康铜合金丝等不同的金属丝;电流表一个,选用0~0.6A的量程.本实验使用的电路是如图14-1所示的电路.请一个同学叙述一下该电路中,开关闭合后电流的流动情况.(2)讨论.问题:联系前面所学的知识,大家思考以下,我们可以用哪些方法来改变电路中电流的大小?指名答:方法一、改变电池的节数,比如第一次将一节干电池接入电路,第二次将两节电池串联接入电路.方法二、可以换用不同的金属丝.(3)观察.播放视频,要求学生观察不同情况下电灯的亮暗程度和电流表的示数.(4)分析和归纳.学生复述实验现象——指出两种方法都可以改变电流的大小.(5)引起新的思考.改变电池的节数,实质就是改变电压的大小,而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所以电路中电流的大小将随之改变.换用不同导线时,电源电压是保持不变的,为什么不同的导体接入同一个电路中也会导致电流大小不同呢?(6)解释.学生思考一会儿后,教师相机讲述:科学家发现,导体在导电的同时还存在对电流的阻碍作用,第二步实验中,虽然电压相等,但是由于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不同,于是造成了电路中电流的不同.基于这样的思考,科学家建立的一个新的概念——电阻,用它来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相同的电压下,导体的电阻越大,即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大,电路中的电流将会越小;反之,电流越大.板书:2.介绍电阻产生的微观原因和比较方法.(1)教师讲解电阻产生的微观原因.导体是容易导电的物体,其内部有大量的自由电荷,这些自由电荷受到电压的作用,将会定向移动产生电流.但除了自由电荷,导体内部还有其他只能在各自平衡位置上作无规则振动的微粒.这些其它微粒的存在,对自由电荷的定向移动将起阻碍作用,于是从宏观上来看,导体对电流就产生了阻碍作用.这就是电阻产生的微观原因.从电阻产生的微观原因可以看出:导体之所以有电阻,之所以对电流有阻碍作用,与导体的微观结构有关,与导体的外部因素无关.因此:①其他微粒的排列及运动情况就是形成电阻的根本原因.②电阻是由导体内部的因素决定的,与外在的因素无关.板书:(2)教师讲解电阻大小的比较方法.从刚才的视频可以看出:在电压不变时,镍镉合金丝中的电流较小,康铜合金丝中的电流较大,那么:镍镉合金丝和康铜合金丝谁电阻更大?(镍镉合金丝)由此你找到了比较不同导体电阻大小的方法吗?学生思考后,指名回答:取相同的电压,比较电流的大小,电流的电阻小,电流小的电阻大.在物理上,人们常用的数值表示电阻的大小,这个方法与我们刚才的分析是一致的,并且它是一种定量比较,因而更准确.板书:3.介绍电阻的单位.(1)学生阅读课本p.84最后两段,思考课前准备第3题的第(3)小题.(2)指名回答,教师板书:4.讲解电阻的应用.(1)制成一定阻值的用电器,用于发热、分压、限流等.例如电烙铁、收音机、电视机内的色环电阻.(2)制成可变电阻,用于调节电流、电压等,例如收音机、电视机中的调节音量、音色的旋钮.5.完成“活动14.2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的方案设计.(1)提出问题:电阻有大小,其大小与那些因素有关?(2)猜想:从日常生活中骑自行车、步行时要受到阻碍的情况类比,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可能有哪些?(材料的种类、长度、横截面积)(3)设计实验:A.学生独立思考以下问题:①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较多,应用什么方法去研究?②如何通过实验较导体电阻的大小?③怎样设计实验来探究导体电阻的大小与每一个因素的关系?④实验中要用到那些器材?⑤应该用怎样的电路图去完成实验?B.学生回答,教师引导、点拨,摘其要点板书.C.教师播放动画,巩固刚才的讨论,讨论确定实验步骤.D.设计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接入导体 长 度 横截面积 电流大小 电阻大小A(镍铬合金线) L SB(镍铬合金线) 2L SC(镍铬合金线) L 2SD(康铜合金线) L SE.商定分析数据的方法.将A、B两根导线接入的现象进行比较,得出电阻大小与长度的关系;将A、C两根导线接入的现象进行比较,得出电阻大小与横截面积的关系;将A、D两根导线接入的现象进行比较,得出电阻大小与材料种类的关系.(4)方案整合.观看素材库中的动画——《14-动画-1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swf》,对整个操作过程形成完整的印象.三、小结:四、巩固练习:1.电阻是导体对电流的__________,在电压不变时,导体的电阻越大,导体中的电流越___.2.自由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电流时,会受到导体内部其他微粒的______________,因而产生了对电流的阻碍作用.3.0.3kΩ=_____MΩ=_____Ω 1600Ω=_____kΩ=____MΩ4.如果某定值电阻两端电压为10V时,通过的电流为0.2A,则它的电阻为_____ Ω;如果它两端电压为4V时,它的电阻为_____Ω;如果它两端电压为0V时,它的电阻为_____Ω.课后练习与拓展:《限时独立作业》—27.1.电阻的含义: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用符号R表示.导体的电阻越大,它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就越强.2.电阻的产生:导体内存在其他微粒,它们对自由电荷的定向移动有阻碍作用.3.比较电大小阻的方法:取相同的电压,比较电流的大小.4.电阻的单位:主单位:欧姆 欧 Ω 读作omiga.常用单位:千欧(kΩ) 兆欧(MΩ)换算:1 kΩ=1000Ω 1 MΩ=1000 kΩ=106Ω5.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1)方法:控制变量法、转换法.(2)电路图:略.电阻作用产生大小单位决定因素控制变量法类比法转换法方法PAGE5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