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电阻》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学习电阻的概念、电阻的单位及其换算关系.2.知道电阻的大小跟导体的种类等因素有关.二、能力目标1.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电阻及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概括的能力.2.通过学生探究活动,研究电阻大小与材料种类、长度、横截面积的关系,渗透研究问题的一种方法——控制变量法.●教学重点电阻概念的建立.●教学方法 实验法、观察法、●教具准备 多媒体●教学过程引入新课1、舞台灯光的亮度需要调节,2、收音机的音量需要调节,3、电扇的转速也需要调节……你知道这些是如何实现的吗?原来是通过改变电路中电流大小来实现的。你能发现这句话中隐含的问题吗?二、进行新课那么怎样才能改变电路中电流的大小呢?活动1:探究改变电路中电流的大小实验器材与电路图思考:1、你是通过什么来比较电流的大小?2、你有几种方法来改变电流大小?归纳总结1、电路中接入同一导体时,改变电池的节数,即改变导体两端的电压可以改变电路中电流的大小。2、保持电路两端电压相同时,改变连在电路中的导体,也可以改变电路中电流的大小。为什么电压相同时,选用不同的导体,电路中的电流会不同呢?原来导体在导电的同时还存在着对电流的阻碍作用。不同的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一般也不同。电阻概念的建立1、概念:物理学中用电阻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2、电阻的符号:R3、电路中符号:4、电阻的单位:欧姆,简称欧,符号为 “Ω”5、常用单位: kΩ(千欧), MΩ( 兆欧 )6、换算关系:1 MΩ=1000 kΩ 1 kΩ=1000 Ω7、说明:导体的电阻越大,它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就越大。电路中的电流就越小,灯就越暗。反之,如果在同一电路中接入不同的导体发现电路中的电流越小,或灯越暗, 那么它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就越大,导体的电阻也就越大。也就是说,不同的导体其电阻也不同。你知道什么样的导体才称为不同的导体吗?你能说说看吗?那么你认为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有哪些呢?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温度活动2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思考:1、你认为要用什么方法来探究该实验?2、在实验中你是根据什么现象判断导体的电阻大小呢?具体怎么判断呢?3、你需要怎样的一些导体?4、你还需要哪些实验器材?5、会设计实验的电路吗?实验结论:板书设计1、影响电路中电流大小的因素2、电阻:概念: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叫电阻.符号:单位:电阻在电路图中的符号:3、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PAGE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