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考点一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10年10考)1.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的主要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轮胎受热爆炸属于________变化,火药燃烧爆炸属于________变化;灯泡通电发光、放热属于________变化,镁条燃烧发光、放热属于________变化。考点二 常见仪器的识别(10年10考)分类 仪器及名称反 应 容 器 能直接 加热需垫石棉 网加热存放仪器加热仪器计量仪器过滤、注入 液体的仪器夹持仪器取用仪器其他仪器考点三 基本实验操作(10年10考)操作名称 操作示意图 操作名称 操作示意图闻药品气味 取用块状固体 药品(2018.6B)固体药品的称量 [2014.22(2)] 取用较多液体 (2018.6C)读取液体体积 (2019.5B) 滴加试剂 (10年4考)加热固体 加热液体 (10年2考)仪器的连接 (2013.8C) 检查装置气密性 (10年4考)过滤 (10年3考) 蒸发 (10年4考)浓硫酸的稀释 (2013.8A) 测定溶液的pH (10年3考)酒精灯的使用 (10年2考) 振荡试管【归纳总结】玻璃棒的作用及目的(10年2考)实验 玻璃棒的作用 目的稀释浓硫酸 搅拌 加快散热,防止液体沸腾外溅固体溶解 搅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过滤 ________ 防止液体外溅或冲破滤纸蒸发 搅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考点四 实验室意外事故处理(10年7考)1. 若不慎将燃着的酒精洒在桌面上,应立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浓酸溅到皮肤上,应立即________________,再涂________________溶液;浓碱溅到皮肤上,应立即________________,再涂________溶液。3. 浓酸流到实验台上,先加碳酸氢钠溶液,再用水冲洗,最后用抹布擦干;浓碱流到实验台上,先加稀醋酸,再用水冲洗,最后用抹布擦干。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考点一 空气的成分及用途(10年3考)1. 氮气:体积分数约为________。化学性质不活泼,常用作____________。(10年2考)2. 氧气:体积分数约为________。可供给呼吸和支持燃烧。(2018.4D)3. 二氧化碳:体积分数约为0.03%。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且密度比空气大,常用于________;固态二氧化碳俗称________,常用于____________;二氧化碳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可用作气体肥料。4. 稀有气体:体积分数约为0.94%。化学性质很不活泼,可用作保护气;由于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所以可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5.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10年2考)(1)实验装置(10年2考)(2)反应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3)实验现象:红磷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停止,装置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烧杯中的水沿导管进入集气瓶,其体积约占集气瓶中原空气总体积的________。(4)实验结论: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________。(5)误差分析:实验结果偏小的可能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种即可,下同)。实验结果偏大的可能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注意:实验室不能用木炭代替红磷,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考点二 空气污染与防治(10年4考)1. 目前计入空气质量评价的主要污染物:________、________、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PM10)、细颗粒物(PM2.5)和臭氧等。(10年2考)2. 目前环境问题:二氧化氮和二氧化硫过多排放会引起的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固体污染物(如PM2.5、PM10)导致的环境问题是雾霾,二氧化碳过多排放导致的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___。注意:二氧化碳________(填“属于”或“不属于”)空气污染物。3. 防治措施①加强大气质量监测;②改善环境状况;③使用清洁能源;④工业废气处理达标后再排放; ⑤积极植树、造林、种草等。考点三 氧气的化学性质(10年3考)1. 与硫反应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燃烧现象:在空气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氧气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注意:实验时需要在集气瓶中加入少量水或氢氧化钠溶液,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2. 与铁丝反应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2019.19(1)]现象:在空气中加热细铁丝时,细铁丝只红热,不燃烧;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注意:实验时需要在集气瓶底铺一层细沙或加入少量水,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19.19(1)]3. 与碳反应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氧气不足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氧气充足时)。现象:在空气中__________________,在氧气中________________。4. 与镁反应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燃烧现象:在空气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氧气中更剧烈。总结:氧气能与大多数物质反应,说明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________(填“活泼”或“稳定”)。考点四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10年10考)1.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______和________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催化剂________(填“能”或“不能”)改变生成物的质量。2. 催化作用:在化学反应中,催化剂起加快或减慢化学反应速率的作用。(10年5考)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考点一 构成物质的微粒(10年4考)1. 物质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构成的,分子是由________构成的。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有________________等,由原子构成的物质有________________等,由离子构成的物质有________等。2. 分子的性质(10年2考)(1)分子的________和________都很小。(2)分子之间有________;如6 000 L氧气可装入容积为40 L的钢瓶中。(3)分子在__________,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速率越________(填“快”或“慢”),如酒精挥发、湿衣服在夏天比冬天晾干得快等。(4)同种物质的分子,________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________不同。3. 分子运动现象的探究(10年2考)(1)实验装置(2)实验现象:过一段时间,可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分子与原子的关系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由分子构成的物质,______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________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同时也说明__________在化学变化中可分,________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分。考点二 原子的结构(10年10考)1. 原子的构成原子在原子中,质子数________(填“>”“=”或“<”,后同)核电荷数________核外电子数________原子序数。2. 原子结构示意图(10年8考)(1)元素种类 最外层电子数 得失电子趋势 化学性质 结论金属元素 一般____4个 原子易____电子 不稳定 __________ 决定了元素 的化学性质非金属元素 一般____4个 原子易____电子 不稳定稀有气体元素 ____个(氦2个) 不易得、失电子 ________(2)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3. 相对原子质量=,单位为“1”,通常省略不写。考点三 元素及元素周期表(10年10考)1. 不同元素的本质区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元素周期表(以碘元素的一格为例)(10年10考)参考答案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考点一 1. 有无其他物质生成 2. 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 3. 物理 化学 物理 化学考点二 ①试管 ②烧杯 ③锥形瓶④集气瓶 ⑤酒精灯 ⑥托盘天平⑦量筒 ⑧漏斗 ⑨长颈漏斗 ⑩分液漏斗 铁架台 玻璃棒 水槽考点三 【归纳总结】加速溶解 引流防止因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考点四 1. 用湿抹布盖灭 2. 用大量水冲洗 3~5%的碳酸氢钠 用大量水冲洗 硼酸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考点一 1. 78% 保护气 2. 21%3. 灭火 干冰 人工降雨(或作制冷剂) 5. (2)4P+5O2点燃 2P2O5(3)产生大量白烟,放出热量 〖(1)/(5)〗(4)〖(1)/(5)〗 (5)红磷的量不足(或装置没有冷却至室温就打开弹簧夹等合理即可)点燃红磷后燃烧匙伸入集气瓶的速度较慢(或弹簧夹未夹紧等合理即可)注意:木炭燃烧会产生气体,瓶内压强无明显变化考点二 1. 二氧化硫 一氧化碳2. 酸雨 温室效应加剧 注意:不属于考点三 1. S+O2点燃 SO2 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热 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热 注意:吸收反应生成的SO2,防止其污染空气2. 3Fe+2O2点燃 Fe3O4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 注意:防止生成的高温熔融物溅落,炸裂瓶底 3. 2C+O2点燃 2CO C+O2点燃 CO2 红热、无烟、无焰 剧烈燃烧,发出白光 4. 2Mg+O2点燃 2MgO 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热量 总结:活泼考点四 1. 质量 化学性质 不能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考点一 1. 分子 原子 离子 原子氢气、氧气、水(合理即可) 铁、铜(合理即可) 氯化钠、硫酸铜(合理即可)2. (1)质量 体积 (2)间隔 (3)不断地运动 快 (4)化学性质 化学性质3. (2)Ⅲ中A烧杯内的溶液变为红色 (3)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4. 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生成新分子的过程 分子 原子 分子 原子考点二 1. ①正 ②正 ③中子 ④核外电子 ⑤负 = = = 2. ①核内质子数 ②原子核 ③电子层 ④各层电子数 ⑤最外层电子数 (1)< 失去 > 得到 8 稳定 最外层电子数考点三 1. 质子数(或核电荷数)不同2. ①质子数 ②金属 ③非金属 ④相对原子质量 ⑤相对原子质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