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0张PPT)这是我们熟悉的田字格,田字格在我们书写的时候起到什么作用?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言有物而行有格也。这两句诗中的“格”是什么意思?条件、限制、规格……规范、标准……第一单元 青春时光第三课 青春的证明第2课时 青春有格学习目标1.理解“行己有耻”的含义,理解“行己有耻”对我们提出的要求。2.理解“止于至善”的含义,理解“止于至善”对我们提出的要求。第一目 行己有耻三分钟自主学习 发现问题1.如何理解“行己有耻”2.“行己有耻”的要求(做法)3.掌握增强自控力的方法和技巧行己有耻新课探究1.如何理解“行己有耻”?这个视频告诉我们什么样的道理?这句话告诉我们要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行己有耻”简单地说是一个人行事,凡自己认为可耻的就不去做。朱熹说:“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不做社会的负数,家长和同学们应该怎么做?在我们的生活中除了要遵守道德、法律等规则以外,我们还要遵守纪律、规章制度等规则来约束自己的行为。“行己有耻”要求我们树立底线意识,触碰道德底线的事情不做,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有人认为,只要不被发现,说谎、欺骗也是可以的。你如何看待这一观点?为什么?活动一:出谋划策“我”该怎么办?帮“我”出出主意?不看,不管有没有老师我们都要遵守考试纪律。抄还是不抄?“行己有耻”更需要我们磨砺意志,拒绝不良诱惑,不断增强自控力。为什么?① 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②需要我们有知耻之心,不断提高辨别“耻”的能力。③“行己有耻”意味着我们能真诚面对自我,闻过而终礼,知耻而后勇。(明白自己的过错才能最终到达“礼”的境界;知道羞耻并勇于改过是一种值得推崇,夸耀的品质.)④要求我们树立底线意识,触碰道德底线的事情不做,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⑤需要我们磨砺意志,拒绝不良诱惑,不断增强自控力。2.“行己有耻”的要求(做法)①增强“我不要”的力量;②增强“我想要”的力量;③加强自我监控。方法与技能3.掌握增强自控力的方法和技巧:第二目 止于至善三分钟自主学习 发现问题4.如何理解“止于至善”。5. “止于至善”的要求(做法)。观看感动中国人物以后,你如何理解止于至善?是一种“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实践过程,是一种向往美好、永不言弃的精神状态。2004年底,印度洋突发海啸灾难。一对中年夫妇走进青岛市红十字会,他们说是要替朋友为印度洋海啸灾区的灾民捐款五万元,当工作人员问其姓名时,他们留下了“微尘”的化名。在青岛市红十字会记录中,“微尘”在非典期间捐款两万元,在新疆喀什地震时捐款五万元,为白血病儿童捐款一万元,向湖南灾区捐款五万元……这位热心公益事业、化名“微尘”的好心人,多次捐款且数额较大,却一直不愿露面。于是,“微尘”这两个字成为青岛公益事业的一个符号。在青岛,“微尘”正在凝聚更多的爱心,越来越多的市民在捐款后也留下了“微尘”“小小微尘”“微粒”的名字。现在,“微尘”已经超越了一种称谓,成为不留姓名无私奉献公益事业的群体、诠释爱心的精神符号和青岛公益事业的固定品牌。(2)谈谈你对材料的感悟,并说一说你以后打算如何做?行善在于心,在于行动。我们要从点滴小事做起,积少成多,积善成德。“微尘”(1)每个人都可以从点滴小事做起,积少成多积善成德。(2)在生活中寻找“贤”,将他们作为榜样。(3)“止于至善”,要求我们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4)以修身为本,行走在“至于至善”的路上,是对青春最好的证明,也是青少年的最好选择。5.“止于至善”的要求(做法)课堂小结青春有格行己有耻止于至善行己有耻的含义行己有耻的要求止于至善的含义止于至善的要求随堂训练1.2016年9月份开学后,发生了多起针对学生的诈骗案。古人云“行己有耻”,人应该对自己的不良行为有羞耻之心,而在这些诈骗分子的眼里,受骗人的死活不会触动他们,良心和耻感不在他们的考虑之列。“行 己有耻”要求我们 ( )①要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 ②需要我们有知耻之心,不断提高辨别“耻”的能力 ③要求我们树立底线意识,触碰道德底线的事情不能做,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 ④更需要我们磨砺意志,拒绝不良诱惑,不断增强自控力A.①②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C2.“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止于至善” ( )①是人的一种精神境界,我们应该有自己的格调,有我们的“至善”追求 ②是一种“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实践过程,是一种向往美好、永不言弃的精神状态 ③要求我们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通过自省和慎独,端正自己的行为 ④是说每个人都能止于至善A.①②③ B.①③④C.①②③④ D.①②④A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详情请看: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3.2青春有格 同步训练教师版一、单选题1.一个国家最好看的风景,就是这个国家的年轻人。习近平总书记给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全体“90后”党员回信中高度赞扬了青年一代。作为这个国家中奔涌的后浪,我们把握青春,刻画新风景应当( )①继承前人智慧,提升自我 ②敢于放飞梦想,奋进自强③怀揣家国情怀,止于至善 ④追求生活享受,以我为主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对自强不息、止于至善等内容的认识。①②③:分析题干联系教材内容可知,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我们应该努力学习,不断提升自我,做更好的自己,要敢于放飞人生梦想,自强不息,朝着梦想不断努力,同时我们要从点滴小事做起,积少成多,积善成德,努力追求止于至善的人生境界,所以①②③正确;④:一味追求生活享受,以自我为中心是虚度青春光阴的表现,所以④错误;故本题选A。2.孔子认为,“行己有耻”是“士”之第一要义。可见,知廉明耻、崇廉弃耻对立身做人是何等重要。当一个人的行为与道德准则不相符时,就应有一种羞耻感,有了这种羞耻感,自己才能在为与不为之间作出选择。这说明“行己有耻”需要我们( )A.拒绝不良诱惑 B.树立底线意识C.增强自控能力 D.磨砺坚强意志【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行己有耻。B:题干中孔子的话,说明了我们要树立羞耻之心,一些必要的规则不能违背,树立底线意识,触碰道德和法律的事情坚決不做,故B正确;ACD:不符合题意,故排除ACD;故本题选B。3.清初大儒顾炎武在《日知录·廉耻》中提到:“(礼义廉耻)四者之中,耻为尤要。”“人之不廉而至于悖礼犯义,其原皆生于无耻也。故士大夫之无耻,是谓国耻。”这启示我们( )A.懂荣辱,守纪律,一切按照父母老师的要求去做 B.明道德,学法律,牢固树立为人处世的底线意识C.展风采,显个性,大胆尝试感到新奇的新鲜事物人 D.言必信,行必果,答应别人的事情必须全部做到【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知耻。B:题干礼义廉耻要求我们要有知耻之心,知耻要求我们树立底线意识,不做耻的事情,B正确;A:一切按照说法过于绝对,A错误;C:题干不是要求大胆尝试新鲜事物,C不符合题意;D:题干未涉及诚信,强调要知耻,D错误;故本题选B。4.孔子说:“行己有耻。”意思是说,一个人行事,凡自己认为可耻的就不去做。下列行为符合“行己有耻”要求的是( )①公共场所打电话尽量小声,以免影响他人 ②不随手乱扔垃圾,将垃圾扔到垃圾箱③上课时讲笑话,活跃课堂气氛 ④男女同学交往注意尺度,举止得体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行己有耻。①②④:行己有耻要求树立羞耻之心,提高辨别耻的能力,知荣辱,懂廉耻。①②④都是有羞耻之心的表现,符合行己有耻的要求,符合题意;③:错误,上课时要遵守纪律,不能讲笑话;故本题选A。5.2020年初,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席卷全国。无数人不顾自身安危,奋勇前行,那些“最美逆行者”让我们心生敬意,更激发许多人心中向善的力量。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榜样不仅是一面镜子,而且是一面旗帜 ②榜样能够消除生活中的一切丑恶现状③好的榜样昭示着做人、做事的基本态度 ④向榜样学习,社会就会变得更加美好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止于至善。①③④:根据所学,榜样不仅是一面镜子,而且是一面旗帜,好的榜样昭示着做人、做事的基本态度,激发我们对人生道路和人生理想的思考,给予我们自我完善的力量,善于寻找好的榜样、向榜样学习、汲取榜样的力量,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国家就会变得更加美好。据此,①③④说法正确;②:说法过于绝对化,②错误;故本题选C。6.下列行为不能体现“止于至善”的是( )A.老李为人热情,经常主动帮助邻里街坊解决各种困难B.某市出租车司机自发组成“爱心车队”,免费接送孤寡老人、残疾人C.小张由于上课不认真听讲,完不成作业,小王就主动将作业借给他抄D.某地发生7.8级地震,人们纷纷为该地捐款救灾【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止于至善。ABD:因为“经常主动帮助邻里街坊解决各种困难”“免费接送孤寡老人、残疾人”是与人为善,“爱心车队”捐款救灾是奉献行为,符合止于至善的要求,ABD被排除;C:主动将作业借给他人抄袭,是对同学学习的不负责,不符合止于至善的要求,C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7.“止于至善”是一种“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实践过程,是一种向往美好、永不言弃的精神状态。下列古语与之相符的是( )A.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B.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C.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D.羞恶之心,义之端也【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止于至善。C:止于至善是人的一种精神境界,是一种“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实践过程,是一种向往美好、永不言弃的精神状态。C体现了从点滴小事做起,积善成德,符合题意;A:诗句意思是说:学业只有努力才能取得成功,办事要多思考,不可做事随便,与题干无关;B:诗句意思是说要正确认识自己,就要实事求是、全面客观,既看到自己的优点,又看到自己的缺点,与题干无关;D:意思是要做到行己有耻,与题干无关;故本题选C。8.隐瞒出境史、造成密切接触者被隔离观察的郭某鹏,于2020年4月3日,被郑州市二七区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一年零六个月。他的欺瞒行为警示我们,要做到“行己有耻”就应在行动前( )A.抵制不良诱惑,磨砺坚强意志 B.提高识耻能力,进行监督调节C.审查自身愿望,树立底线意识 D.做到闻过而终礼,知耻而后勇【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对“行己有耻”的认识。ABCD:依据题文描述,郭某鹏因为期满行为被判处有期徒刑,警示我们要做到“行己有耻”就应该在行动前审查自身愿望,树立底线意识,故ABD不符合题意;C说法正确;故本题选C。9.从一位好人的凡人善举,到一群先进典型的大爱传递;从一座城市的好人频现,到一个社会的崇德向善……有着强大好人基因的河南,通过“中原好人”建设,道德高地正在冉冉崛起。这告诉我们( )A.立志做大事,实现“止于至善” B.端正自己的行为,“止于至善”C.放弃自我追求,一心只为奉献 D.把每个人都培养成“中原好人”【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止于至善。B:河南通过“中原好人”建设,使大爱得到传递,使整个社会崇德向善,使道德高尚地正在冉冉崛起,这告诉我们应端正自己的行为,“止于至善”,故B说法符合题意;A:题干与立志做大事无关,故A说法错误;C:不能放弃自我追求,一心只为奉献,也要自我追求,故C说法错误;D:把每个人都培养成“中原好人”,说法过于绝对,故D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10.青春有格。下列哪些属于我们该有的品格( )①自觉遵守规则,做到“行已有耻”②"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要从点滴小事做起,积少成多,积善成德③要做到"止于至善”,必须亲自去当一名志愿者④生活中,要友善、诚信、平等待人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③④【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青春有格。①②④:青春有格就要做到“行己有耻”,追求“止于至善”。①是“行已有耻”的要求,②④是“止于至善”的要求。①②④说法正确;③:“止于至”要从小事做起,做志愿者是“止于至善”的形式之一,③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二、判断说理题11.培养自尊自爱的品质就要肯定自我,多看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忽略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判断:(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错误 自尊自爱的心理品质是在对自我价值认识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培养自尊自爱的品质就要看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同时,也要看到自己的缺点,努力把缺点转化成优点,从而提升自我价值,维护自尊自爱的形象。【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对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认识和理解。题文中认为,培养自尊自爱的品质就要肯定自我,多看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忽略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依据教材知识,这一观点是错误的,多看自己的优点和长处,这是自信的表现,但注意也不是忽略自己的缺点和不足。题文中对自尊自爱的心理品质的认识错误,应该是自尊自爱的心理品质是在对自我价值认识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培养自尊自爱的品质就要看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同时,也要看到自己的缺点,努力把缺点转化成优点,从而提升自我价值,维护自尊自爱的形象。据此作答。三、简答题12.央视一套播放了“感动中国”人物之一,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河南省南阳市镇平县高丘镇黑虎庙小学教师张玉滚。他十几年如一日,坚守在大山深处,不忘初心,只为改变山里娃的命运,托起大山的希望,被称为“乡村教育守望者”。2018年8月,中共中央宣传部授予张玉滚“时代楷模”称号。对偏远的山村来说,每一所学校就是一堆火,每一个教师就像一盏灯。火焰虽微也能温暖人心,点燃希望,灯光虽弱,却能划破夜空,照亮未来。(1)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请你谈谈榜样具有什么作用?(2)你打算怎样向张玉滚学习,有一个“止于至善”的青少年?【答案】(1)①榜样不仅是一面镜子,而且是一面旗帜;②好的榜样昭示着做人、做事的基本态度,激发我们对人生道路和人生理想的思考,给予我们自我完善的力量;③善于寻找好的榜样、向榜样学习、汲取榜样的力量,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国家就会变得更加美好。(2)①从点滴小事做起。“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积少成多、积善成德。②善于从生活中寻找好的榜样,向榜样学习。③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检视自身的不足,不盲目自责,积极调整自己,通过自省和慎独,端正自己的行为。【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榜样的作用、止于至善的要求等知识的理解与运用,需要学生有一定的基础知识识记能力,在此基础上,结合材料分析作答。(1)本题考查榜样的作用。联系教材知识,从好的榜样昭示着做人、做事的基本态度,给予我们自我完善的力量;善于寻找好的榜样、向榜样学习、汲取榜样的力量等方面作答即可。(2)本题考查如何做到止于至善。联系教材知识,从点滴小事做起;善于从生活中寻找好的榜样;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通过自省和慎独,端正自己的行为等方面作答即可。四、分析说明题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榜样力量无穷 亲近服务社会】2021年6月“中国好人榜”有104位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的身边好人光荣上榜。上榜好人中,有五年手织260件毛衣为福利院、山区孩子送温暖的江苏“毛衣奶奶”顾金珍:有勇教两名落水儿童不幸牺牲的重庆“85后”老师王红旭;有50年间每次徒步七、八里崎岖山路将农家菜免费送给山上部队的浙江普通农妇叶关英;有拄拐坚守在讲台40多年,潜心教学关注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的安徽乡村教师李强;有自制10余项照护用品,精心护理病呆老伴余生的湖北好妻子范成芬……这些在我们身边的普通人用实际行动践行新时代文明风尚,鼓舞着更多人做身边好人。(1)青少年向好人榜的榜样学习有何积极意义?(2)向好人榜的榜样学习,你准备怎么做?【答案】(1)从个人成长的角度:榜样不仅是一面镜子,而且是一面旗帜;好的榜样昭示着做人、做事的基本态度,激发我们对人生道路和人生理想的思考,给予我们自我完善的力量。从国家和社会的角度:善于寻找好的榜样、向榜样学习、汲取榜样的力量,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国家就会变得更加美好。(2)“行己有耻”:①有知耻之心,不断提高辨别“耻”的能力;②真诚面对自我,闻过即改,知耻而后勇;③树立底线意识,触碰道德底线的事情不做,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④磨砺意志,拒绝不良诱惑,不断增强自控力。“止于至善”:①从点滴小事做起,积少成多,积善成德;②善于寻找好的榜样,向榜样学习,汲取榜样的力量;③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检视自身的不足,不盲目自责,积极调整自己,通过自省和慎独,端正自己的行为。【解析】【分析】背景素材:中国好人榜考点考查:行己有耻、止于至善的相关知识能力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述事物核心素养:心理健康(1)第一步:审设问。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公民个人,需要调用认识自己,做更好的自己的有关知识。第二步:审材料。有效信息:材料中我们身边的好人榜,他们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他们能够激发我们对人生道路和人生理想的思考,也有利于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国家就会变得更加美好。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得分点:我们要积极向榜样学习。(2)本题考查行己有耻、止于至善的相关知识,依据教材知识作答即可。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3.2青春有格 同步训练学生版一、单选题1.一个国家最好看的风景,就是这个国家的年轻人。习近平总书记给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全体“90后”党员回信中高度赞扬了青年一代。作为这个国家中奔涌的后浪,我们把握青春,刻画新风景应当( )①继承前人智慧,提升自我 ②敢于放飞梦想,奋进自强③怀揣家国情怀,止于至善 ④追求生活享受,以我为主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孔子认为,“行己有耻”是“士”之第一要义。可见,知廉明耻、崇廉弃耻对立身做人是何等重要。当一个人的行为与道德准则不相符时,就应有一种羞耻感,有了这种羞耻感,自己才能在为与不为之间作出选择。这说明“行己有耻”需要我们( )A.拒绝不良诱惑 B.树立底线意识C.增强自控能力 D.磨砺坚强意志3.清初大儒顾炎武在《日知录·廉耻》中提到:“(礼义廉耻)四者之中,耻为尤要。”“人之不廉而至于悖礼犯义,其原皆生于无耻也。故士大夫之无耻,是谓国耻。”这启示我们( )A.懂荣辱,守纪律,一切按照父母老师的要求去做 B.明道德,学法律,牢固树立为人处世的底线意识C.展风采,显个性,大胆尝试感到新奇的新鲜事物人 D.言必信,行必果,答应别人的事情必须全部做到4.孔子说:“行己有耻。”意思是说,一个人行事,凡自己认为可耻的就不去做。下列行为符合“行己有耻”要求的是( )①公共场所打电话尽量小声,以免影响他人 ②不随手乱扔垃圾,将垃圾扔到垃圾箱③上课时讲笑话,活跃课堂气氛 ④男女同学交往注意尺度,举止得体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5.2020年初,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席卷全国。无数人不顾自身安危,奋勇前行,那些“最美逆行者”让我们心生敬意,更激发许多人心中向善的力量。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榜样不仅是一面镜子,而且是一面旗帜 ②榜样能够消除生活中的一切丑恶现状③好的榜样昭示着做人、做事的基本态度 ④向榜样学习,社会就会变得更加美好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6.下列行为不能体现“止于至善”的是( )A.老李为人热情,经常主动帮助邻里街坊解决各种困难B.某市出租车司机自发组成“爱心车队”,免费接送孤寡老人、残疾人C.小张由于上课不认真听讲,完不成作业,小王就主动将作业借给他抄D.某地发生7.8级地震,人们纷纷为该地捐款救灾7.“止于至善”是一种“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实践过程,是一种向往美好、永不言弃的精神状态。下列古语与之相符的是( )A.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B.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C.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D.羞恶之心,义之端也8.隐瞒出境史、造成密切接触者被隔离观察的郭某鹏,于2020年4月3日,被郑州市二七区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一年零六个月。他的欺瞒行为警示我们,要做到“行己有耻”就应在行动前( )A.抵制不良诱惑,磨砺坚强意志 B.提高识耻能力,进行监督调节C.审查自身愿望,树立底线意识 D.做到闻过而终礼,知耻而后勇9.从一位好人的凡人善举,到一群先进典型的大爱传递;从一座城市的好人频现,到一个社会的崇德向善……有着强大好人基因的河南,通过“中原好人”建设,道德高地正在冉冉崛起。这告诉我们( )A.立志做大事,实现“止于至善” B.端正自己的行为,“止于至善”C.放弃自我追求,一心只为奉献 D.把每个人都培养成“中原好人”10.青春有格。下列哪些属于我们该有的品格( )①自觉遵守规则,做到“行已有耻”②"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要从点滴小事做起,积少成多,积善成德③要做到"止于至善”,必须亲自去当一名志愿者④生活中,要友善、诚信、平等待人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③④二、判断说理题11.培养自尊自爱的品质就要肯定自我,多看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忽略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判断:(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三、简答题12.央视一套播放了“感动中国”人物之一,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河南省南阳市镇平县高丘镇黑虎庙小学教师张玉滚。他十几年如一日,坚守在大山深处,不忘初心,只为改变山里娃的命运,托起大山的希望,被称为“乡村教育守望者”。2018年8月,中共中央宣传部授予张玉滚“时代楷模”称号。对偏远的山村来说,每一所学校就是一堆火,每一个教师就像一盏灯。火焰虽微也能温暖人心,点燃希望,灯光虽弱,却能划破夜空,照亮未来。(1)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请你谈谈榜样具有什么作用?(2)你打算怎样向张玉滚学习,有一个“止于至善”的青少年?四、分析说明题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榜样力量无穷 亲近服务社会】2021年6月“中国好人榜”有104位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的身边好人光荣上榜。上榜好人中,有五年手织260件毛衣为福利院、山区孩子送温暖的江苏“毛衣奶奶”顾金珍:有勇教两名落水儿童不幸牺牲的重庆“85后”老师王红旭;有50年间每次徒步七、八里崎岖山路将农家菜免费送给山上部队的浙江普通农妇叶关英;有拄拐坚守在讲台40多年,潜心教学关注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的安徽乡村教师李强;有自制10余项照护用品,精心护理病呆老伴余生的湖北好妻子范成芬……这些在我们身边的普通人用实际行动践行新时代文明风尚,鼓舞着更多人做身边好人。(1)青少年向好人榜的榜样学习有何积极意义?(2)向好人榜的榜样学习,你准备怎么做?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21感动中国人物~3.mp4 3.2青春有格.pptx 3.2青春有格同步训练-学生版.doc 3.2青春有格同步训练-教师版.doc 行己有耻,不做社会的负数!~1.mp4 让座~1.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