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6.2日益严峻的资源问题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行为我们倡导的是A.大量使用农药化肥 B.向河道中排放大量工业污水C.生活中大量使用洗涤剂 D.一水多用,推广节水器具2.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的实施主要是为了解决( )A.资源分布地区不均衡的问题 B.资源人均占有量少的问题C.环境日益恶化的问题 D.资源科学利用不够的问题3.“低碳生活”已成为人们生活方式中出现的热词。所谓低碳生活方式,是通过日常生活的每个细节改变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是指环保、健康的生活方式。实践低碳生活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要从小事做起。如:少看电视1小时,减少0.096 kg的碳排放量;少开小车1公里,减少0.22 kg的碳排放量;少丢1 kg垃圾,减少2.06 kg的碳排放量。上述材料中所举事例告诉我们的低碳生活方式应该是( )①节约用电 ②低碳出行,尽量步行﹑少开车 ③旧物多次利用﹑分类回收废弃物 ④搞好家庭﹑社区环境卫生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4.人口老龄化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达到或超过7%,下图为中国与世界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统计与预测。根据预测,到2050年中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高于世界大约( )A.10% B.20% C.25% D.30%5.“开源”是解决自然资源短缺问题的重要措施,而研制自然资源的替代品是“开源”的方法之一。下列选项能体现这一方法的是( )A.淘米用过的水,再用来浇花 B.发展水电、风电等代替火电C.刷牙时关上水龙头 D.发展节水农业6.下列黄河流域开发利用方式,合理的是( )A.全流域投放营养物质,提高鱼类产量 B.扩大流域周边围网养殖规模C.严禁未经处理的污水直接排入 D.大量引黄灌溉,种植水稻7.日本稀土资源贫乏,除了进口,日本一直在研制海底勘察机器人,寻找海底的稀土资源,此外,还运用科技手段在废电脑、废手机等垃圾中回收多种稀有金属。美国石油、稀土资源很丰富,但它用立法等手段保护本国的矿产资源和环境,其50%的石油来自中东,100%的稀土原料来自中国、印度、墨西哥。美、日两国应对资源危机的做法警示我们( ) ①要珍惜我国的资源,做到资源的合理利用 ②加强立法,坚持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 ③依靠科学技术,做到“开源”与“节流”并举,实现可持续发展 ④利用国际贸易,转嫁资源开采带来的环境问题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8.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美国教授欧拉率领研究团队,首次将二氧化碳直接转化为甲醇燃料。这项研究成果有利于( ) ①开发利用新能源 ②缓解资源短缺 ③跨区域调配资源 ④根治环境污染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某林场原来靠大量砍伐树木赚钱,每年的经济效益很低,后来林场领导改变思路,通过开发生态旅游项目来寻求发展。两年下来,一棵树没砍,却实现综合经济效益近千万元。据此回答下面小题。9.该林场的举措体现了( )A.可持续发展战略 B.法律意识增强C.资源人均意识增强 D.科教兴国战略10.该林场没有砍树,综合效益反而更高。这说明( )A.经济发展无须开发利用资源B.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将更加促进经济发展C.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一棵树也不能砍D.其他林场都应全部模仿这个林场的做法11.随着垃圾分类的不断深入,杭州将建成全国首个体验式垃圾分类实践基地,在这座基地中,可看到一个废弃易拉罐经过拆解、分类和加工等工序后被重新制作成一件艺术品的全过程。这个过程( )A.可以缓解资源短缺局面 B.是促进经济发展的有效手段C.提高资源利用率,循环利用资源 D.保护环境不受到更多的污染12.关于我国国情叙述错误的是( )A.我国有56个民族 B.我国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千米C.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不足,人均丰富 D.我国是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日前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2015~2016年度调水顺利结束,工程惠及北京、天津、石家庄、郑州等沿线18座大中城市,4000多万居民喝上了长江水。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题。13.南水北调工程能够反映出我国水资源的特点是( )A.地区分布不均衡 B.季节分布不均衡C.年际变化大 D.总量大,人均少14.下列关于南水北调工程的说法错误的是( )A.南水北调工程中线经过的地形区主要是华北平原B.南水北调工程中线方案的调水起点是丹江口水库C.南水北调工程东线方案的主要优势是南高北低,方便引水D.南水北调工程可以缓解北方严重缺水的状况15.据估测,我国各大外卖平台每日的订单总量已经超过5000万单。假设每个订单只用一个塑料袋和一个塑料餐盒,各订餐平台每天产生的废弃塑料面积达300万平方米,大约相当于422个足球场。要解决这一问题, 消费者应当A.坚决抵制外卖,从源头上杜绝浪费 B.加强对外卖行业的规范和管理C.完善政策法规,打击过度包装行为 D.对外卖包装尽量进行二次使用16.下列关于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之间关系的图示,正确的是A. B.C. D.17.乡愁是后院沿着泥瓦飘飘的炊烟,是十八弯弯向家门口的山路,是妈妈手里的糯米团,是后院那棵永不结果的龙眼树……“留得住绿水青山,记得住乡愁”的理念反映了我国( )①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已发生变化 ②目前开展的各项工作都不得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③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积极践行可持续发展战略 ④我们只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③④18.下列对图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 A.国有经济地位日益巩固 B.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消失C.能源的利用率不断提高 D.科技水平位居世界前列19.读我国耕地、水资源和人口对比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耕地资源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 B.我国南、北方水土资源匹配合理C.我国北方人口众多,水资源丰富 D.我国人地矛盾最突出的是南方地区20.下表是我国主要资源在世界上的排名(144个国家中)。表格说明( )名称 总量排名 人均占有量排名土地面积 3 110耕地面积 4 126森林面积 5 107草地面积 2 76淡水面积 6 55矿产(45种) 3 30①我国既是资源大国,又是资源小国 ②我国资源形势严峻 ③我国环境问题不可逆转 ④严重的资源形势影响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A.①②③ B.①②④C.②③④ D.①②21.循环经济(资源→生产→消费→再生资源)与传统经济(资源→生产→消费→废弃物排放)相比,其优势体现在( )①保护环境,创造美好家园 ②节约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率③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④彻底解决我国资源短缺的矛盾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2.下列行为有利于资源保护的有( ) ①在节假日买贺卡送老师和同学 ②拒绝购买过度包装的商品③使用一次性筷子 ④购物使用环保袋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④ D.②③④二、非选择题23.读两幅漫画,回答下列问题(1)给两幅漫画配上合适的名字。(2)这两幅漫画反映的问题是什么。(3)下列与人口增长过快无关的是A.毁林开荒,过度放牧B.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C.人口老化,劳动力短缺D.就业困难,住房紧张答案解析部分2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材料一图一、图二分别反映了哪一问题?对此我国政府正采取哪些国策?材料二:入冬以来,中国许多地方出现严重雾霾天气,PM2.5大大超标,其中以北京及其周边地区最为严重,在最近一周,北京出现了一年来最严重的雾霾天气。(2)请将序号填入空白框内,以反映它们之间的因果关系。①PM2.5形成 ②大气污染 ③汽车尾气排放④煤烟尘 ⑤人们生命健康 ⑥社会经济发展材料三:河南铁腕治理大气污染成效显现, 2017年,河南共办理环境违法行政拘留案件931起,991人被拘,下达罚款3.2亿元。河南省政府表示“坚持把治理大气污染作为重大民生的政治工程来抓,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3)河南省治理大气污染的主要措施体现了我国哪一治国方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蕴含了哪些发展道理?材料四:许多国家为应对雾霾天气,各有对策。芬兰:热电联产。利用发电厂发电过程中产生的余热将水加热,并通过密布在城市地下的供暖管道向用户供暖。伦敦:颁布并严格执行《清洁空气法》;实行全民天然气,停止燃煤;打造“花园城市”,1/3的市中心绿地、森林覆盖。(4)芬兰和伦敦治理雾霾的对策分别给我们带来哪些启示经验?试卷第1页,共3页试卷第1页,共3页参考答案:1.D2.A3.B4.A5.B6.C7.A8.A9.A10.B11.C12.C13.A14.C15.D16.D17.C18.C19.D20.D21.A22.C23.(1)资源短缺;苦难的母亲。(2)人口增长过快,导致资源短缺。(3)C24.(1)图一:环境问题;图二:资源问题。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国策。(2)从左到右:⑤⑥——③④——①——②(3)依法治国的治国方略。经济发展要环境保护相协调,既要发展经济,又要保护环境,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4)芬兰:资源循环利用,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伦敦:加强立法,把环境保护纳入法制轨道;使用清洁能源;植树造林等。答案第1页,共2页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