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学会提问题一小小理财员选题指导(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三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学会提问题一小小理财员选题指导(教案)

资源简介

《学会提问题一一小小理财员选题指导》教学设计
课标分析
《国家九年义务教育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中指出:学生要形成问题意识,善于从日 常生活中发现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学生要善于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题。教师要对学生的活动加以 有效指导。在指导内容上,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在根本上是创设学生发现问题的情境,引导学生 从问题情境中选择适合自己的探究课题,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和探究方式。
《指导纲要》又提出“善于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选取探究课题或问题”。综合实践活动是围绕 活动“主题”或“问题”来展开教学的,因此,要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 题。而提岀问题往往是第一步,有了问题才能探究问题,才能推动学生想方设法去解决问题。所 以问题的提出主显得极其重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是一门新学科,对于提出 合适的问题很难,必须教师精心指导。因此我选择了教学鲁科版教材三年级“方法与指导”部分主 题2《学会提问题》。
教材分析
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学生经常会对某些现象产生疑惑,从而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怎么 样才能提岀更多的问题?提出适合研究的问题呢? “学会提问题”一课就为此而设计。
本主题共安排了四个活动环节:“问题与思考”“学习与探究”“实践与体验”“总结与交流”。在“实 践与体验”中安排了三个活动:1.观察一件文具,从不同方面提出尽可能多的问题。2.观察一只 小动物,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3.观察校园,提出值得研究的问题。学生通过这三个实践体验 学会提问题。
教材安排这一主题的目的,是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引导学生善于观察周围的事物和 现象,并能从纷繁复杂的现象中提岀要探究的问题,增强问题意识,初步培养提出问题的能力。 在这节课中,面向学生的生活领域为学生提供开放的个性发展空间,把主动权完全交给学生。课 堂中引导学生根据生活实际提出想研究的问题,自主探究,规范所提出的问题,并尝试总结选 题原则,自主选择要研究的活动子主题,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结合,形成新的研究小 组,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结合导入与结束技能的运用,注重学生提出问题方法的指导,以小组 合作学习为主,以自主探究的方式展开本次活动,使学生在老师创设的情境中积极调动生活经 验,敢于提出问题,并通过对问题的规范样式及对比,提出贴近生活、容易操作、较有价值的问 题,同时借助研究的事例,初步掌握提问题的基本方法,提高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选个合适的活动主题作为这节方法指导课的载体很重要。我通过观察了解学生情况,又查阅 其它版本的教材,上网捜集资料等,最后决定把这一节课与奎文区编的教材中的“小小理财员” 相结合,在开展“小小理财员”活动的选题指导中进行,指导学生如何学会提问题。
本主题活动用1课时完成。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初步会针对活动主题提出感兴趣的问题,会对生活中的一些小现象提出问题。 我们要引导学生了解提问题的一般方法,学会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发展提出问题的能力; 激发探究问题的兴趣,初步养成敢于提问、善于提问的良好习惯。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对三年级 的学生来说是一门新学科,对于提出合适的问题很难,必须教师精心指导。借助什么样的实践体 验引导学生学会提问题呢?应该是学生对什么样的主题活动感兴趣就用什么样的活动主题。在学 校里,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况:当一种学习用品或玩具开始盛行时,很多学生都会去买。 每天上学或放学时,学校门口的商店、小吃摊就热闹起来了,店门口围满了学生。学生乱花钱的 现象严重。看到这一情形,我就想到了以开展认识钱币学会理财的活动为载体,指导学生如何学 会提问题。学生在二年级的数学课上已经认识了人民币,对钱币并不陌生,平常生活中也听说过 假币的事情,有些学生对古钱、外国钱币也略知一二,有的学生还知道一些外国钱币兑换人民币 的汇率,因此开展这个活动,对学生来说并不困难。
教学设计
活动目标: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敢于提出问题。
通过对问题的规范样式及对比,引导学生提出贴近生活、容易操作、较有价值的问题,培养 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借助研究的事例,让学生初步掌握研究的基本方法,激发学生的研究意识。
活动重、难点:
通过对问题的规范样式及对比,引导学生提出贴近生活、容易操作、较有价值的问题,培养 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指导方法及手段:
指导学生比较、分析、分类、汇总“问题”的方法与思维方式。
活动准备
学生准备:
课前通过上网、查阅书籍等方式,收集善于提岀问题的案例。
通过查阅资料或采访等方式,了解提问题的方法。
教师准备:
(1 )课前通过多种方式,了解提问题的方法和典型案例。
(2)制作多媒体课件,问题纸。
教学过程
—、创设实践情境,引出学生问题。
1 .课件出示各式钱的图片:人民币、美元、英镑等
2.师生对话:这是什么?(号I出钱)同学们你们有钱吗?你们没工作哪儿来的钱呀?学生 回答。有零花钱的同学把手举一下。大多数同学都有零花钱。那么,你们平时是怎样利用这些钱呢? 认识钱币巧理财也是一项很重要的技能。从今天开始,我们就来开展一个《小小理财员》的实践活 动,一起来了解一些钱币的知识,好好理理我们手中的钱。板书课题:小小理财员。今天这节课, 我们就根据每个人的兴趣爱好,评选出全班同学喜欢研究的问题,作为这个活动的子课题。
二、自主探究,规范问题。
1 .课件出示:关于小小理财员,你想研究哪些问题?
2.学生提岀问题,并把自己的问题写在问题纸的第一条横线上。
3 .规范问题。
老师发现同学们的问题各不相同,很有创意,但是作为课题来研究还不塚规范,怎样把问 题变的更加规范呢?
课件出示范例
怎样少用零花钱? ——节省零花钱的研究
乱花零花钱对我们有什么害处?——乱花零花钱的危害
课件出示:
()的调查
()的研究
()怎么办?
()的思考
()的危害
()的现状分析
学生任意选择一种规范的形式进行规范,把规范好的问题写在卡纸的第二条横线上。
问题对比:
课件出示:
潍坊市小学生使用零花钱的调查
我班同学使用零花钱的调查
你覚得哪个问题提得好?为什么?
(提示:哪个问题离我们的生活更近些更容易操作呢?哪个更适合我们研究?研究这个问 题对生活有什么帮助吗?对生活有指导意义的问题才更有价值,更值得我们研究。)
(3)学生尝试总结选题原则。现在你们知道该怎么提问了吧?(提出的问题不仅要规范, 还要贴近生活、容易操作、较有价值。)
板书:贴近生活
选题容易操作
较有价值
小组内按照总结出的选题原则选择一个最值得研究,最有创意的问题。
课件出示:
小组合作:
1、 讨论确定一个研究问题。
用黑色的笔,由小组长规范地写在长纸条上,贴到黑板上。
各组上台介绍选择的问题,进行评议。
学生结合选题原则评议:你认为这个问题提得怎么样?为什么?
4、师评议:不仅问题提的有创意,还是根据我们的生活实际情况提出来的,很有研究价值。
三、 选择主题,重新分组。
师:同学们选择的问题都值得我们去研究,我发现很多同学已经迫不及待想去研究了,下面 来重新分一下组。我们可以选择本组已经提炼出来的问题进行研究,也可以选择其他小组同学的 课题进行研究,三思而后行,现在分组开始。
各小组选出组长、副组长,汇报给老师。
四、 课堂小结:
老师希望课后小组同学分工合作,积极搜集要研究的子课题的资料。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 不仅学会了怎样提问,还学会选择一个什么问题去研究,真了不起。
五、 介绍科学家发现问题进行研究的事例。
生活中有很多很多的问题,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 要”。科学家的任何一项研究成果都是从提出问题开始的。
课件出示:科学家的图片、文字(英国伟大的物理学家牛顿非常善于思考。有一天,牛顿出 门散步,看到一个苹果从苹果树上落下来。这引起了他的思考:苹果为什么不向上跑而向下落呢? —定是有什么力在牵引着它。在苹果落地的启发下,他发现了万有引力。为人类作出了贡献。让同
学讲一讲。
结束语:同学们,如果我们也敢于提出问题,勇于研究,相信同学们长大后也会大有作为。 有没有信心?老师希望在以后的几周里,大家要积极采用各种方式,研究你们的主题。下课!
六、活动拓展与创新。
观察校园,提出值得研究的问题。可以从校园安全方面提问题,可以从校园环境方面提问题, 也可以从同学们的行为习惯方面提问题。
学习效果分析
―、学生在课堂中能根据自己的课前调查,积极提出自己想要研究的问题,并学会了如何把 自己的问题规范成活动主题。
二、 通过对问题的规范样式及对比,学生提出了贴近生活、容易操作、较有价值的问题作为研 究问题。
三、 我根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特点,设计了“活动拓展与创新”这一环节,作为课堂学习的 评测。如下:
观察校园,提出值得研究的问题。可以从校园安全方面提问题,可以从校园环境方面提问题, 也可以从同学们的行为习惯方面提问题。
课后学生根据课堂上的学习,对以上任务进行了调查研究,提出了适合研究的校园问题, 学生能学以致用,能利用学会的提问题的方法进行提问。这堂课的效果很好。
听评课记录
今年开学后,我校请市区专家来听开学第一课,我有幸执教了这节课,得到市区专家的指 导。
—、刘吉斌主任评:
这是一节方法课与思想课的课堂,教学路子已经比较成熟,很符合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特点, 是一个传统的综合实践活动课。不足:1.课堂上各小组长上台贴问题时纪律有点不好,调控学生 方面再注意注意.2 .这是一节成熟的课型,但有些教学过程再调整调整会更好。
二、孙俊勇科长评:
这是一节方法指导课,教师借助一定的活动主题,引导学生学会怎么样提问题,怎么样规 范问题,并学会选择要研究的问题。
优点:1呂|入钱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情况——手中的零花钱,激发学生提出问题的兴 趣。
尊重学生的问题,提出问题
规范性指导:把问题转化成课题
筛选问题的指导很到位。对确定的问题筛选,确定了三个研究问题。
不足:纪律调控方面,具体是在第三个环节上,筛选问题时纪律有些乱。改正方法:合并 16个问题,老师自己弄太吃力,可以把合并问题的权利给学生。可以让学生选的16个问题, 在选择时就明确选题理由,然后让各组上台自己解释选择的问题,全班学生选择。
三、邓光显校长评:
对教学内容的生成性精心设计。课题、板书内容都是打印,贴在黑板上,省时合理。
老师点拨的度把握好了很关键。
如何在课堂上做细,更好地改正?
课后反思
—、在课堂上,我真正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体,把教学视为我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对话,注 重对学生的引导和开展课堂讨论。以小组为单位提岀问题、规范问题、选择问题,以及相互讨论、 小组协作研究,培养团队协作精神,用这种意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二、 生活化的教学内容贴近孩子们的生活。孩子们在课堂里只有了解生活、认识生活、学会生 活才能燃起求知的火花。在导入环节,我发现学生围绕钱币提出感兴趣的问题时,学生思路不够 开阔。为了激发学生的思维,我采用谈话的方式导入,这样更能激发了孩子们的情感渴望,点燃 起了孩子们的问题火花。
三、 直接让学生提出问题,学生有点反应不过来,提的问题比较凌乱,跟我预设的问题相差 较大。因此,这个环节我花了不少心思。经过多方面研究,我决定结合孩子使用零花钱的实际情 况,让孩子通过谈话,感受他们零花钱使用是否恰当、合理、有意义,激发他们心底对零花钱使 用的看法,从而提出自己心中最想研究的问题。
四、 针对市区专家听评课的意见与建议,课堂教学过程可以如下设计:
课前学生调查有关钱币的知识,并在调查了解的基础上提岀自己想研究的问题。
A.课堂上先让学生说说自己了解的关于钱币的知识,B.再在小组内说说自己想研究的 问题,C.每个小组选出一个问题上台交流,交流时说明怎么想到研究这个问题的,研究这个问 题有什么用? D .筛选问题,呈现选题原则.E.每个学生根据小组的介绍,自由选择自己最想研 究的问题,根据每人的选择重新分组。F .学习把问题规范成课题,把自己组的问题转化成课题。 G.小结,名言、事例结尾。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