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职业体验】《我带大家去游览》教学设计我带大家去游览 教材分析本课是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综合实践教材四年级下册的第六个主题。属于职业体验,注重让学生获得职业生活的真切理解,发现自己的专长,培养职业兴趣,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和人生志向,提升生涯规划能力。教材内容从“怎样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小导游”出发,详细介绍了标准导游应具备的素质,制定导游活动计划并进行实施。从知识讲解到拓展到运用实践,内容丰富,可实施性强。学生在掌握优秀小导游的标准后进行导游活动计划的设计并按照计划进行展示,此环节激发学生做家乡小主人带领游客游览的兴趣,也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是综合性的体验。安排这一主题的目的是引导学生走进导游世界,激发学生热爱家乡、宣传家乡的情感,树立学生的职业态度,感受职业体验所带来的自信。《课程指导纲要(3-6年级)》指出综合实践活动的总目标是通过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学校与社会的联系,帮助学生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综合实践活动以活动为主要开展形式,本节课属于职业体验,此类课程是一种链接生活的课程形态,旨在引导学生从科学世界走向生活世界。针对这一领域定位,在这次的导游职业体验活动中,强调学生依靠真实、仿真工作情境体验职业以获取职业知识和技能,确立职业发展方向。在本次导游职业体验活动中,学生们通过制定导游活动方案、情景模拟、实际“带团”等方式体验了导游所需具备的了解景区的历史文化内涵,能对团中游客进行安全提示和文明引导等标准,带领学生走进真实的生活中,让学生在实践性学习过程中真感受、真体验。“大显身手”环节的设计注重对知识技能的综合运用,推进学生对导游职业的整体认识与体验,掌握一名优秀小导游的标准。学生在初步体验导游的职业生活的同时,感受到导游职业的艰辛与乐趣。课程将红色文化传承与生活学习相结合,学生爱国主义意识进一步增强。此次职业体验活动,培养了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学生变得更加自信、大方。【职业体验】《我带大家去游览》教学设计一、活动目标:1. 激发学生做导游的欲望,了解导游职业的含义,明白导游的作用,初步掌握做一名合格导游的要求。2. 在情境模拟中体验导游的基本技能,掌握导游基本要求的运用技巧及相关知识,形成初步的导游职业感受。3. 以游览海阳地雷战纪念馆为例,激起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让学生牢记历史,增强宣传家乡的责任感和仪式感。同时对学生进行人文关怀,尊重每一份职业的同时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二、活动重难点:通过合作、探究、情境模拟等方式形成导游的职业体验,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与文化的继承、发扬的责任感。三、活动准备:教师准备:道具,学习单等四、活动过程(一)游戏导入,揭示课题。1.出示海阳本地景点图片,学生猜测并赢得盲盒。2.盲盒内的物品进行展出组合引出本节课的职业体验——导游。3.对话方式明确导游职业的含义。4.宣布成立“红领巾旅行社”招募小导游的方式,激发学生当小导游为家乡代言的兴趣。(二)掌握成为一名合格导游要求1.师:大家印象中的导游是什么样子呢?引出导游需要具备外在形象要求。2.学生展示旅游经历中所见到的导游的外在形象,其他学生进行评价,教师出示标准的外在形象示范照片。学生进行在外形象的纠正体验。3.播放展示导游外在形象的视频(站姿、手势、微笑、行走姿势等)帮助学生整理知识点。(三)丰富的知识储备1.旅行社新订单视频,出示游客的需求(游览海阳地雷战纪念馆)。2. “导游们”根据课前预习的导游方案讨论——将景点介绍给游客所做的准备工作。3.“导游”展示方案的同时总结导游需具备的丰富的知识储备(了解历史古迹、人文故事等)4.教师出示地雷战纪念馆的相关视频让“导游”身临其境,更容易理解此知识点。5.情境模拟:导游带游客一行人游览海阳地雷战纪念馆(总结上一个导游要求的同时在模拟中引出另一个必备要求——面对不同的服务群体提供不同的服务)6.出示海阳纪念馆具有历史意义的照片,教师解读的同时引导“导游”们感受红色文化,让“导游”知道通过讲解让游客感受到的传承文化,进行情感熏陶。(四)导游初体验1.通过视频将成为一名合格导游所具备的条件进行回顾。2.小组将第三部分的导游方案进行完善的同时在组内进行一一体验,选出组内的导游代表,上台展示。3.展示前出示评价标准,导游展示,学生自评、互评。(五)交流收获,教师总结。1.“导游”们谈谈这节课体验的收获。2.教师总结点评。(六)拓展,布置作业。1.通过出示一日游方案让“导游”们进行相关内容的拓展。2.布置作业。五、板书设计:我带大家去游览外在形象站姿标准手势使用正确微笑亲切自然丰富的知识储备历史古迹人文故事面对不同群体提供不同服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