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万有引力定律 测试题(Word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三章 万有引力定律 测试题(Word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第三章《万有引力定律》测试题-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物理教科版(2019)必修第二册
一、单选题
1.同步卫星相对地而静止不动,犹如悬挂在天空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同步卫星处于平衡状态 B.同步卫星的角速度是不变的
C.同步卫星的高度是一定的 D.同步卫星的周期是不变的
2.两个质量均匀的球体相距较远的距离,它们之间的万有引力为。若它们的质量不变、距离减小为原来的倍,则它们间的万有引力为(  )
A. B.
C. D.
3.如图所示,两颗卫星均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若表示卫星角速度大小,S表示卫星与地心的连线在单位时间内扫过的面积,a表示卫星加速度的大小,F表示卫星受到的万有引力,r为卫星做圆周运动的半径。不计两卫星之间的相互影响,则(  )
A. B.
C. D.
4.据报道,中国空间站分别在2021年7月1日和10月21日进行两次机动变轨,原因是空间站受到美国星链卫星靠近的威胁,触发了空间站的“紧急避碰”的指令,改变轨道以回避正在接近的卫星。正常运行时,星链卫星的轨道高度是在到之间,而中国空间站的在轨高度是。已知地球半径为,引力常量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中国空间站的向心力大于星链卫星的向心力
B.中国空间站的运行周期小于星链卫星的运行周期
C.中国空间站如果机动变轨到更高轨道需使空间站减速
D.由题目所给数据可以计算出地球的密度
5.2021年7月和10月,SpaceX公司星链卫星两次侵入中国天宫空间站轨道,为保证空间站内工作的三名航天员生命安全,中方不得不调整轨道高度,紧急避碰。其中星链-2305号卫星。采取连续变轨模式接近中国空间站,中国发现且规避后,该卫星轨道又重新回到正常轨道。已知中国空间站在高度390千米附近的近圆轨道、轨道倾角,而星链卫星在高度为550千米附近的近圆轨道,倾角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中国空间站的运行速度约为11.68千米/秒
B.星链卫星在正常圆轨道需减速才能降到中国空间站所在高度
C.星链卫星在正常轨道时周期比中国空间站的小
D.星链卫星保持轨道平面不变,降至390公里附近圆轨道时,其速度与中国空间站速度接近,不会相撞
6.假设月球与地球同步卫星都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那么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月球绕地球周期大于地球同步卫星的周期
B.月球绕地球运动的线速度大于地球同步卫星的线速度
C.月球绕地球的加速度大于地球同步卫星的加速度
D.月球绕地球的角速度大于地球同步卫星的角速度
7.我国首个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在2021年5月15日成功着陆于火星表面,开始对火星进行探测。已知火星的质量约为地球质量的十分之一,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二分之一,自转周期大约为24小时37分钟,则火星的同步卫星与地球同步卫星轨道半径之比约为(  )
A.2 B.3 C.0.5 D.0.3
8.2020年我国航天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载人航天、探月探火、北斗导航,2021年将安排超过40次宇航发射任务,其中发射空间站核心舱是重头戏,这标志着我国新一代空,间站建设工作的开启。假定某北斗卫星和建成后的天宫空间站在距地表高度分别为h1和h2的圆轨道上运行时,周期分别为T1和T2视地球为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忽略地球自转的影响,万有引力常量为G。利用上述数据可计算出(  )
A.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B.北斗卫星的动量大小
C.天宫空间站受地球引力的大小
D.北斗卫星与天宫空间站的质量比
9.已知地球半径为R,静置于赤道上的物体随地球自转的向心加速度为a;地球同步卫星作匀速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为r,向心加速度大小为,引力常量为G,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
A.地球质量 B.地球质量
C.向心加速度之比 D.向心加速度之比
10.如图所示,a、b、c、d是在地球大气层外的圆形轨道上匀速运行的四颗人造卫星。其中a、c的轨道相交于P,b、d在同一个圆轨道上。某时刻b卫星恰好处于c卫星的正上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b、d存在相撞危险
B.a、c的加速度大小相等,且大于b的加速度
C.b、c的角速度大小相等,且小于a的角速度
D.a、c的线速度大小相等,且小于d的线速度
11.2019年11月15日的科学报告中指出,在距离我们大约1600光年的范围内,存在一个四星系统。假设四星系统离其他恒星较远,通常可忽略其他星体对四星系统的引力作用。四星系统的形式如图所示,三颗星位于边长为L的等边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上,并沿外接于等边三角形的圆形轨道运行,而第四颗星刚好位于三角形的中心不动。设每颗星的质量均为m,万有引力常量为G,则(  )
A.每颗星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与m大小无关
B.三星的总动能为
C.若四颗星的质量m均不变,距离L均变为2L,则周期变为原来的2倍
D.若距离L不变,四颗星的质量m均变为2m,则角速度变为原来的2倍
12.2020年5月7日,出现超级月亮景观,从科学定义而言,叫作近地点满月更为准确。当满月从地平线升起时,我们看到的月亮似乎比它升到近地点天顶时更大、更明亮。如图所示,月球的绕地运动轨道实际上是一个偏心率很小的椭圆,则(  )
A.月球运动到远地点时的速度最大
B.月球运动到近地点时的加速度最小
C.月球由近地点向远地点运动的过程,月球的机械能减小
D.月球的半长轴大于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
二、填空题
13.“嫦娥三号卫星”简称“嫦娥三号”,专家称“三号星”,是嫦娥绕月探月工程计划中嫦娥系列的第三颗人造绕月探月卫星。若“三号星”在离月球表面距离为h的圆形轨道绕月球飞行,周期为T1。若已知地球中心和月球中心距离为地球半径R的n倍,月球半径r,月球公转周期T2,引力常量G。则:月球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地球受月球的吸引力为____________。
14.有一宇宙飞船到了某行星附近(该行星没有自传运动),以速度v绕行星表面做匀速圆周运动,测出运动的周期为T,已知引力常量为G,则该行星的半径为______和平均密度______。
15.一质量为m=9kg的物块,将它放置在航天飞机内的平台上,航天飞机随火箭以a=5m/s2的加速度匀加速上升,此时飞机内平台对物块的支持力_______N,当火箭飞离地面高为地球半径2倍时,求此时飞机内平台对物块的支持力_______N(地面处重力加速度g=10m/s2)
16.两颗行星A和B各有一颗卫星a和b,卫星轨道接近各自行星的表面,如果两行星的质量之比为=p,两行星半径之比为= q,则两个卫星的周期之比为___________。
三、解答题
17.已知地球的半径为R,质量为M,万有引力常量为G.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处在距离地球表面高度为h的圆轨道上,试求:
(1)该卫星作匀速圆周运动的线速度大小v;
(2)该卫星的运动周期T.
18.“嫦娥工程”正在循序渐进地实现中国的航天梦。若“嫦娥一号”和“嫦娥二号”绕月做圆周轨道运行时,距月球表面的高度分别为h1和h2,周期分别为T1和T2,请你推导出月球的质量和半径,并用必要的方程说明你的理由。若“嫦娥三号”探测器的质量为M,请结合前面计算的信息,推导出探测器在月球表面附近悬停时其发动机提供的推力大小。如果未来对从月球返回地球的探测器进行回收,上述发动机是否依然能胜任同质量探测器在地球表面的悬停任务 请用证据谈谈你的看法。
19.假如宇航员乘坐宇宙飞船到达某行星,在该行星“北极”距地面h处由静止释放一个小球(引力视为恒力,阻力可忽略),经过时间t落到地面。已知该行星半径为R,自转周期为T,引力常量为G,求:
(1)该行星的平均密度ρ;
(2)该行星的第一宇宙速度v;
(3)如果该行星有一颗同步卫星,其距行星表面的高度H为多少?
20.如图所示,我国北斗导航系统中,卫星A与卫星B在同一轨道平面内均绕地心O做逆时针方向的匀速圆周运动。若卫星A的运动周期为T,卫星B的轨道半径为卫星A轨道半径的2倍。从某次卫星A、B距离最近时开始计时,求O、A、B三者间第一次和第二次构成直角三角形分别经历的时间。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2.C
3.C
4.B
5.B
6.A
7.C
8.A
9.A
10.B
11.B
12.D
13.
14.
15. 135 55
16.
17.(1) (2)
18.见解析
19.(1);(2);(3) - R
20.;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