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部编版2022年学考九年级复习卷:世界史专题(含答案)(世界史专题)班级 姓名 学号 得分温馨提示:本卷为开卷考试试卷,测试时间70分钟,满分80分。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答案写在题后方框内。)1.《汉谟拉比法典》规定: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伤害同等自由民的眼睛,必须遭受同样损害;但如果损害无公民权的自由民的眼睛,则只需赔偿少量的钱财。这反映了该法典( )A.客观上迟滞巴比伦的发展 B.导致巴比伦阶级矛盾激化C.养成自由民妄自尊大心理 D.旨在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2.公元前4世纪,随着亚历山大东征,大量希腊人迁到东方,吸收当地的文化与风俗。希腊文化传入印度与佛教结合,形成了一系列雕塑、绘画艺术。可见,亚历山大帝国( )A.强化了等级制度 B.促进了东西方的文化交流C.推动了海外贸易 D.统一了东西方的语言文字3.威尔·杜兰《世界文明史》称,美第奇时代(1378—1464)意大利的心灵从宗教转向哲学,从天堂转向地上;为学术疯狂的人们研究的题材是人,是人潜在的力量和身体的美,是人感官和感情的欢乐、痛苦。该作者描述的现象体现的是( )A.人文主义 B.理性主义 C.神权思想 D.写实主义4.在研究历史的过程中,由于立场角度不同,对历史事件的解释往往会产生差异。如果将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评价置于“世界大探险时代”和人类历史长河中进行宏观考察,据此,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使( )A.西欧各国开始争夺殖民地 B.强盗,掠夺了美洲财富C.不同文明得到交流与发展 D.英雄,传播了欧洲文明5.“欧洲的朗姆酒、布匹、枪炮及其它金属制品被运到非洲,非洲的奴隶被运到美洲,美洲的蔗糖、烟草和金银被运到欧洲”。材料所述的历史事件是( )A.发现新大陆 B.三角贸易 C.工业革命 D.第二次工业革命6.右图描绘了威廉和玛丽批准《权利法案》的场景,这意味着英国( )A.提高了女性地位B.限制了国王权力C.剥夺限贵族特权D.实现了民族独立7.1787年美国宪法是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对后来许多国家的政治变革产生了重要影响。右图反映了1787年美国宪法对国家权力实行( )A.总统独裁 B.君主立宪C.专制集权 D.三权分立8.“他对法国的15年统治有两个特点:国内改革和军事战役。前者巩固了革命成果,后者在邻国激起了一种民族主义反抗,并最后导致他的垮台。”此材料( )CA.对拿破仑的评价具有片面性 B.主要评价了拿破仑的历史功绩C.客观地评价了拿破仑的活动 D.着重强调拿破仑的历史局限性9.通过数据分析我们能够发现许多历史信息,分析下图柱状图数据,英国原棉需求量增长主要因为( )A.珍妮机的发明 B.蒸汽机的应用C.内燃机的推广 D.电动机的普及10.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广泛吸收人类优秀思想成果的基础上,总结工人运动的经验,共同创立了富有生命力的马克思主义。这表明马克思主义( )A.是理论与实践的产物B.指导了各国无产阶级革命C.是唯一科学的理论D.推动了巴黎公社的建立11.一般来说,政治变革包括以获取政权为目的的政治革命与以不断适应生产力发展和社会需要为目的的政治改革两部分。下列符合材料所描述的政治改革的是(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美国独立战争 C.法国大革命 D.俄国农奴制改革12.2020年5月,美国警察暴力执法,致使黑人弗洛伊德死亡,再次引起人们对于美国“种族主义”的谴责。追溯历史,美国独立后曾长期保留黑人奴隶制,内战爆发后才废除,但对于黑人的种族歧视并未消除,一直影响至今。美国内战中废除黑人奴隶制的总统是( )A. 华盛顿 B. 林肯 C. 罗斯福 D. 尼克松13.右图反映的是明治时期日本社会生活的场景。这类场景的出现源于当时日本政府推行( )A.废藩置县 B.殖产兴业C.征兵制 D.文明开化日本女性穿着当时西洋流行的斑马泳衣戏水的场景14.“19世纪六七十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科学研究取得了巨大进步。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他们被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促进了工业的蓬勃发展。”由此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是( )A.几乎在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同时进行 B.电力成为新能源进入生产生活C.世界各国都取得跨越式发展 D.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15.有学者认为:“工业革命与城市化的出现是人类历史上的巨大进步……19世纪英国城市的环境问题的确非常严重,主要表现为水体污染和空气污染,由此造成多种传染病的流行及早期公害的发生。”对这段话的解读最全面的是( )CA.工业化导致了环境污染 B.城市化造成传染病流行C.工业革命是一把双刃剑 D.当时英国经济非常落后16.有学者针对一战指出:“因为欧洲看起来被削弱、分裂和不堪一击了,所以这些白人不再注定是殖民地的统治者了。从欧洲和西南亚战场返回家乡的殖民地居民根据他们的亲身观察加深了这种印象。”这意在说明一战( )A.缓和了列强之间的矛盾 B.结束于世界人民的反战运动C.终结了欧洲的优势地位 D.有利于被压迫地区民族解放17.“罗斯福无意发动一场革命,也无意为美国创造一种新的体制机构。相反,他是在设法医治一个资本主义社会的暂时疾病,通过护理使它恢复健康。”材料表明罗斯福新政( )A.是资本主义内部的一次自我调节 B.实行自由放任的经济模式C.放松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D.从根本上消除了经济危机18.毛泽东论述二战时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问题的枢纽在欧洲。……(欧洲战场的转折)就决定了法西斯和反法西斯两大阵营的命运。”充分证明这一论断的是( )A.德国闪击波兰 B.苏联赢得莫斯科保卫战C.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 D.日本偷袭珍珠港19.国家主席习近平指出,世界各国要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这主要是因为联合国( )A.由世界反法西斯国家提出建立 B.处理全球问题的权威已经无可撼动C.制定规范多边贸易协定并解决贸易争端 D.担负着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主要责任20.科技进步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对人类水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下列有关科技成就的叙述,正确的是( )DA.18世纪60年代,珍妮纺纱机问世,人类从此进入了“电气时代”B.19世纪后期,欧洲人设计出内燃机,标志着人类进入“蒸汽时代”C.20世纪中期,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在英国诞生,信息技术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D.21世纪初,神州五号发射并成功返回,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取得了历史性突破二、综合题(第21题8分,第22题10分,第23题11分,第24题11分,共40分)文艺复兴时期有一首诗这样写道:“青春是多么美丽啊,却留不住这逝水年华!得欢乐时且欢乐吧,谁知明天有没有这闲暇!”21.(8分)近代西方思想文化发展过程中,关注点经历了从人的个性到人权再到人类的递进过程。让我们一起来参与探究。【个性的彰显】材料一:【人权的确立】材料二:人权是《人权宣言》的核心内容,宣言宣告:“人们生来并且始终是自由的,在权利上是平等的”(第1条),“这些权利是自由、财产权、安全和反抗压迫(第2条)”。——摘编自何勤华《外国法制史》第四版【人类的解放】材料三:《宣言》是极具实践性的马克思主义纲领性文献,它预示并指导了工人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革命的发展。《宣言》奠定的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与俄国实际相结合,产生了十月革命的伟大实践。正是在《宣言》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取得巨大成功。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宣言》揭示了共产主义事业是人类最壮丽和崇高的事业,因为共产主义作为理想追求,和共产主义运动作为伟大实践,超越了狭隘的剥削阶级偏见,以实现人类解放和幸福为最高目标。——摘编自郝立新《<共产党宣言>的历史地位和现实意义》(1) 材料一中的艺术作品反映了形成中的资产阶级怎样的追求?(1分)体现出文艺复兴的什么精神?(1分)(2) 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人权宣言》的进步意义。(2分)(3) 据材料三,指出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俄国、对中国产生的影响,(2分)并归纳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特点。(2分)22.(1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2世纪末,中世纪意大利皮亚琴察和托斯坎纳的锡耶纳、卢卡和佛罗伦萨等城市出现了最早的钱币兑换商,13世纪这些兑换商演变成为初期的银行家……早在13世纪中期,杜埃(法国北部城市)就有150个呢绒商,每个商人都雇佣100人左右。——摘自侯建新主编《欧洲中世纪城市、乡村与文化》材料二:如图所示材料三:从1860年到1910年的半个世纪,城市如雨后春笋般在美国各地成长起来……商人、经纪人、律师、银行家、制造商控制了越来越多的城市财富,他们为了逃避城市中心区域的喧嚣、嘈杂和脏乱,搬进坐落于富人区的宽敞住宅,穷人住宅区内到处堆满垃圾。1890年,路易斯安那州通过《隔离乘车法》,要求在城市铁路交通中分离黑人和白人,不准黑人和白人乘坐同一车厢。——摘编自原祖杰《相遇在城市:19世纪美国城市问题探源》(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世纪城市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出现的新变化(一项即可)。(2分)(2)指出材料二所反映的历史现象,并说明其成因。(4分)(3)根据材料三,指出近代美国城市出现的社会问题。(2分)(4)假如让你探究改革开放以来玉山城市的发展变化,请拟定一个研究角度并说明研究方式(至少两种)。(2分)23.(11分)法律推动人类文明不断进步。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罗马民法大全》规定:奴隶和隶农必须无条件地服从主人,对逃亡的奴隶和隶农必须严加惩戒。“一切人都是自由的”,不自由的奴隶不是天生的,而是人为的,赞成“释奴的善举”,取消被释自由人的等级差别,一律给予完全的自由和公民资格。——摘编自孙义学《高校世界历史配套教材》材料二:“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除经议会同意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军,皆属违法。”——摘编自《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材料三:1789年,华盛顿在总统授权仪式上宣誓:“宪法将行政权赋予了美利坚合众国总统,我将忠诚地履行美利坚合众国总统的职责,尽最大的能力维护和保卫美国宪法。”材料四:二战后,相继制定了一系列国际法律法规。如《联合国宪章》在采取有效集体办法,维护国际和平及安全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关税与贸易总协定》规范了成员国之间的关税与贸易秩序。——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现代史编》(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罗马民法大全》的实质及其进步之处。(2分)(2) 材料二出自哪一法律文献?(1分)指出其确立的政体。(1分)(3) 根据材料三,概括美国政治体制的特点,(2分)并简析华盛顿理解的总统职责。 (2分)(4) 根据材料四,概括二战后世界秩序的发展特点。(2分)(5) 根据上述材料,你认为在推动全球治理变革中应如何发挥法律的作用?(1分)24.(11分)大国崛起与科技发展密切相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一场工业革命改变了地球上每一个人的生活,煤炭变成了蒸汽,打开了公共交通运输的大门,人类征服了时间和空间。工业时代,使英国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富强的国家。那时英国煤炭产量占全球的一半,纺织品的产量占全球的五分之四,英国控制着全球贸易,它成了一个帝国。——摘编自纪录片《人类:我们所有人的故事》材料二:1861年到1865年的美国内战,踢开了奴隶制这个阻碍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绊脚石,从此美国进入了全面崛起的重要历史阶段。……这一时期(1861年至1914年)的美国,还出现了科学技术革命的高潮,这股科技革命浪潮使世界科技中心逐渐从欧洲转移到美国。科技促进了经济发展,到1894年,美国取代英国成为头号资本主义强国。——摘编自《世界历史》材料三:日本在二战后初期,整个国家陷入瘫痪的边缘,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冷战使日本比较容易的从西方先进国家引进技术和设备,它从不吝惜在教育上进行巨大投资,并且战前已有相当研发规模和技术基础,因此日本在发展科技方面和以科技发展经济方面取得了惊人的成就。——摘编自李绍猛《日本二战后的创新崛起》(1) 据所学知识回答,将蒸汽机变为主要动力的发明家是谁?(1分)写出第一次工业革命中英国在交通运输方面的发明。(1分)(2) 据材料二概括指出“美国取代英国成为资本主义头号强国”的原因。(2分)据所学知识写出美国在电气时代最伟大的发明家。(1分)(3) 据材料三概括指出,战后日本经济发展的特点及“日本在发展科技方面和以科技发展经济方面取得了惊人成就”的原因。(4分)(4) 综合上述材料,概括以上大国崛起的共同原因及对我国经济建设的启示。(2分)参考答案选择题: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D B A C B B D C B A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D B D D C D A C D D二、综合题:21.(1)追求:发扬人的个性;享受现世生活。精神:人文主义。(2)进步意义:揭示了自由、平等的原则;否定了封建旧制度。(3)影响:指导了俄国十月革命和中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特点:实践的理论,科学的理论。22.(1)特点:由商品交易自发形成;大商人的推动。新变化:出现雇佣关系(资本主义开始萌芽)。(2)工业革命后,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工厂成为生产的主要组织形式,城市又是工厂聚居地;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相对减少,工业逐渐取代农业成为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的产业;商业的迅速发展;人们的日常生活和价值观念的改变等。(3)贫富分化加剧;种族歧视日益严重。(4)角度可从城市设施变化角度、市民社会生活变化角度、城市人口变化角度等;方法可以使用:①对比法:新旧玉山变化,可以采用查阅文献资料、视频资料等进行对比;②访谈法:访问市民,对新旧玉山变化的经历访谈等。23.(1)实质:维护奴隶制;进步之处: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奴隶的地位。(2)法律文献:《权利法案》;政体:君主立宪政体;(3)特点:三权分立;相互制衡;职责:履行宪法赋予的行政权;维护宪法至高无上的地位。(4)特点:法制化;规范化;制度化。(5)建立健全国际法律法规;严格执法;各国应严格遵守。(任答两点即可)24.(1)瓦特;蒸汽机车(火车)。(2)原因:美国内战扫除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障碍;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发明家:爱迪生。(3)特点:经济飞速发展,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原因:引进技术和设备;在教育上进行巨大投资;战前已有相当研发规模和技术基础。(4)原因:科技创新的推动;启示:抓住机遇,加强国际间经济联系与合作,促进共同发展;大力发展教育,培养人才,积极引进科技,大胆创新;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制定适合本国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