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8张PPT)12.民族大团结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1.知道党和政府对少数民族的政策及少数民族跨入社会主义。2.理解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各族人民共同繁荣的意义。3.了解民族工作的成就。学习目标环节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上图是我国民族区域自治示意图,我国共有 . 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 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广自主学习一、民族区域自治1.含义:在 下, 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按照民族聚居的 和 ,设立不同级别的民族自治区域和自治机关。 2.地位: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 ,也是我国的一项 。 3.1984年,我国颁布实施了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基本政治制度 基本政策 区域大小 人口多少 在少数民族聚居 国家统一领导 4.意义:体现了国家充分尊重和保障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权利的精神,对 . 具有重大的意义,为 奠定了基础。 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 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 维护民族团结、巩固祖国统一和1.依据根据我国民族问题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秦汉唐宋元明清历史特点:我国是由56个民族共同组成的统一多民族国家达赖、班禅金印唐·文成公主现实情况: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居住的分布格局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2.含义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民族区域自治的前提条件是什么?在哪些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民族自治区域有哪些不同级别?设立不同级别的民族自治区域和自治机关的依据?民族自治区域有哪些权限?国家统一领导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民族聚居的人口和区域大小立法自治权、经济自治权、文化管理自治权、变通执行权、其他自治权3.确立过程1949《共同纲领》1954《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4《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将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作为一项基本政治制度确定下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被载入宪法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4.实施情况1947年内蒙古自治区1955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958年广西壮族自治区1958年宁夏回族自治区1965年西藏自治区5个自治区30个自治州120个自治县(旗)5.意义材料研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 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关系。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 禁止破坏民族团结和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 国家根据各少数民族的特点和需要, 帮助各少数民族地区加速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 设立自治机关, 行使自治权。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对维护民族团结、巩固祖国统一和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为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实现民族区域自治,体现了国家充分尊重和保障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权利的精神6.地位: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环节二共同繁荣2.举措及成效:(1)政治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在少数民族地区 ,废除了剥削和压迫,各族人民翻身做主人,迈进了 。 社会主义社会 进行一系列的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 二、共同繁荣发展1.背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由于历史和地理的原因,我国各民族 ,很多少数民族的生产力水平十分落后。 发展很不平衡 自主学习(2)经济上:国家采取许多 ,通过人员、资金、技术、物资等多种方式,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建设,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和发展。 (3)文化上:国家重视 的保护和发展,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4)战略上:20世纪末,中央决定进行 ,为少数民族地区加快发展创造了巨大的历史机遇。 西部大开发 少数民族文化 优惠政策 1.背景新中国成立前,由于历史和地理的原因,我国各民族发展很不平衡,很多少数民族的生产力水平十分落后生产落后交通不便生活贫困教育落后云南佤族·原始社会四川彝族·奴隶社会佤族人群在屋前阳台云南景颇族·原始社会西藏·农奴制农奴正带着沉重的铁链在田中劳作农奴正被农奴主当马骑2.措施政治在少数民族地区因地制宜,进行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西藏民主改革意义:废除了剥削和压迫,各族人民翻身做主人,迈进了社会主义社会2.措施经济国家采取许多优惠政策,派出大批人员,还通过技术、资金、物资等多种方式,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是七尺男儿生能舍己作千秋鬼雄死不还乡青山处处埋忠骨一腔热血洒高原援藏·孔繁森年份 农业总产值(亿元) 工业总产值(亿元)1952年 46.5 11.41978年 155.6 212.12014年 11352.3 64369意义: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有了长足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2.措施文化重视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帮助创制文字,传承民族文化尊重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开展少数民族古籍文献搜集、整理和出版工作少数民族的三大英雄史诗意义: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传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蒙古文维吾尔文藏文壮文2.措施政策20世纪末,中央决定进行西部大开发西气东输西电东输意义:带动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加强了祖国内地与边疆地区的联系青藏铁路线路图青藏铁路吉祥的天路兴边富民行动民族大团结政治: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经济:共同繁荣地位:基本政治制度实施:5个自治区政治:经济:文化:政策: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政策、技术、资金、物资保护与发展西部大开发青藏铁路兴边富民行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课堂小结1.歌曲《爱我中华》谱写了56个民族交融相处,生生不息,共同铸造中华民族辉煌的历史篇章。下列哪一政治制度的实行体现了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团结和兴盛( )A.政治协商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C.科教兴国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课堂练习2.“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我国自古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下列不属于新中国成立之后党和政府实行的民族政策是( )A.民族平等 B.民族团结C.民族自治 D.共同繁荣C3.1949年,中国共产党提出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建议;195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公布实施;1954年,《纲要》的内容被载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一过程反映出( )A.各地区的少数民族基本实现自治B.少数民族地区跨入到了社会主义社会C.民族区域自治成为一项基本国策D.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C4.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先后成立了5个少数民族自治区,其中成立最早的是( )A.内蒙古自治区 B.宁夏回族自治区C.西藏自治区 D.新疆维吾尔自治区5.为了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缩小东西部地区之间的贫富差距,扩大内需,党中央实行( )A.可持续发展战略 B.西部大开发战略C.放宽政策 D.搞活经济政策BA6.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下列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B.在所有少数民族居住的地区实行C.实施的前提是国家的统一领导D.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的政治权利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 民族区域自治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进步.mp4 爱我中华.mp4 第12课 民族大团结课件.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