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曲阜师大附中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全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东省曲阜师大附中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全科

资源简介

试卷类型:A
高一化学试题 2012.11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l O—16 S—32 N—14 K—39 Cl—35.5
第I卷 (54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8小题,每小题3分,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根据我省中心气象台报道,近年每到春季,我省沿海一些城市多次出现大雾天气,致使高速公路关闭,航班停飞。雾属于下列分散系中的( )
A、溶液 B、悬浊液 C、胶体 D、乳浊液
2、关于物质的分类正确组合是( )



氧化物
A
H2SO4
Na2CO3
NaHCO3
SiO2
B
HCl
NaOH
NaCl
Na2O
C
CO2
NaOH
MgCl221世纪教育网
SO3
D
HNO3
KOH
CaO
CaCO3
21世纪教育网
3、在一次化学实验操作考核中,某班同学有如下几种操作和应急措施,其中不正确的是( )
4、化学概念是对化学现象与事实的总结和概括。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分散系只包括溶液和胶体
B、丁达尔效应是光线通过胶体时能看到光亮的“通路”的现象
C、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叫摩尔质量,摩尔质量与l mol物质的质量完全相同
D、物质失电子的反应为还原反应
5、对化学用语的理解影响我们的学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氯化钠溶液在电流作用下电离成氯离子和钠离子
B、溶于水后电离出氢离子的化合物都是酸
C、硫酸钡难溶于水但硫酸钡是强电解质
D、氨气溶于水能部分电离,故氨气属于弱电解质
6、下列实验操作或仪器使用合理的是( )
A、用10mL量筒量取5.2 mL盐酸
B、蒸馏操作时,冷凝管中水从上口进,下口出,与蒸气流向相同
C、用托盘天平称取25.02g NaCl
D、用100 mL容量瓶配制50 mL 0.1mol/L的盐酸
7、阅读、分析下列材料
物质
熔点/℃
沸点/℃
密度/g?cm-3。
溶解性
乙二醇(C2H6O2)
-11.5
198
1.11
易溶于水和乙醇
丙三醇(C3H8O3)
17.9
290
1.26[来源:21世纪教育网]
能跟水、酒精以任意比互溶
试回答:将乙二醇和丙三醇相互分离的最佳方法是( )
A、蒸馏法 B、萃取法
C、“溶解、结晶、过滤”的方法 D、分液法
8、生活中的自来水很多是采用氯气消毒的,为了检验Cl-的存在,最好选用下列物质中
A、石蕊溶液 B、四氯化碳 C、氢氧化钠溶液D、硝酸银溶液
9、lmol/L的H2SO4溶液的含义是( )
A、1L水中含有lmol H2SO4 B、1L溶液中含有lmol H+
C、将98g硫酸溶于1L水配成的溶液 D、 lL溶液中含有98gH2SO4。
10、金属钠着火时,可以灭火的物质是( )。
A、水 B、砂子 C、煤油 D、二氧化碳
11、下列实验操作和处理方法可能会引发安全事故的是( )
①将水沿着烧杯内壁缓慢加入浓硫酸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②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口不朝向任何人
③夜间厨房发生煤气泄漏时,立即开灯检查煤气泄漏原因,并打开所有门窗通风
④酒精灯不慎打翻起火,立即用水浇灭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22.4L水中所含的分子数约为6.02×1023
B、标准状况下,aL的氧气含有的分子数约为×6.02×1023
C、常温常压下,48gO3,气体含有的氧原子数为6.02×1023
D、22.4L CO2中含有的原子数为0.3×6.02×1023
13、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氧化铜溶液与铁粉反应:Cu2++Fe=Fe2++Cu
B、稀H2SO4与铁粉反应:2Fe+6H+=2Fe2++3H2↑
C、氢氧化钡溶液与稀H2SO4反应:Ba2++SO42-=BaSO4↓
D、碳酸钙与盐酸反应:CO32-+2H+=H2O+CO2↑
14、能用H++OH-=H2O来表示的化学反应是( )
A、氢氧化镁和稀盐酸反应 B、Ba(OH)2溶液滴入稀硫酸中
C、澄清石灰水和稀硝酸反应 D、CO2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15、下列反应中必须加入还原剂才能进行的是(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O2→OH- B、Zn→Zn2+ C、H2→H2O D、 CuO→CuCl2
16、某溶液中只含有Na+、Al3+、Cl-、SO42-四种离子,已知前三种离子的个数比为3:2:1,则溶液中A13+和SO42-的离子个数比为( )
A、1:2 B、1:4 C、3:4 D、3:2
17、根据下列三个反应,判断下列物质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①2Fe3++2I-=2Fe2++I2 ②2Fe2++C12=2Fe3++2C1-
③2MnO4-+10Cl-+16H+=2Mn2++5Cl2↑+8H2O
A、Fe3+>C12>MnO4- B、 Fe3+>Cl2>I2
C、I2>Cl2>Fe3+ D、 MnO4->Cl2>Fe3+
18、关于同温同压下等体积的CO2和CO,下列叙述:①质量相等;②密度相等;③所含分子数相等;④所含碳原子数相等,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③④ D、③
第II卷 (46分)
19、(6分)(1)NH3的摩尔质量为 ;25.5g NH3的物质的量为 ,所含NH3分子数为 ,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约为 。
(2)同温、同压下等质量的SO2和SO3气体所占的体积比为 ,所含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
20、(9 分)一个体重50kg的健康人含铁元素2g。这2g铁以Fe2+和Fe3+的形式存在。
Fe2+易被吸收。给贫血者补充铁时,应补充含Fe2+的亚铁盐(如FeSO4)。服用维生素C可使食物中的Fe3+¨转化成Fe2+,有利于人体对铁的吸收。
(1)人体中经常进行Fe2+Fe3+的转化,在过程A中,Fe2+被 ,过程B中,Fe2+是 产物;
(2)“服用维生素C可使食物中的Fe3+转化为Fe2+”这句话指出,维生素C在这一反应进程中做 剂,具有 性。
(3)NaCl是人们生活中的日常用品,其中钠元素的单质是一种非常活泼的金属单质,因为钠在常温下与水剧烈反应,写出钠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因此制备金属钠的反应是电解熔融的氯化钠:2NaCl→2Na+Cl2,该反应中的氧化产物是 ,转移的电子数目是
21、(11分)在花瓶中加A“鲜花保鲜剂”,能延长鲜花的寿命。下表是500mL“鲜花保鲜剂”中含有的成分。阅读后回答下列问题21世纪教育网
成分
质量(g)
摩尔质量(g·mol-1)
蔗糖(C12H22O11)
25.0021世纪教育网
342
硫酸钾
0.25
174
阿司匹林
0.17
18021世纪教育网
高锰酸钾
0.25
158
硝酸银
0.02
170
(1)下列“鲜花保鲜剂”的成分中,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
A、蔗糖 B、硫酸钾 C、高锰酸钾 D、硝酸银
(2)“鲜花保鲜剂”中K+(阿司匹林中不含K+)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L。(只要求写用原始数据写表达式,不需要化简与计算)
(3)今欲用KCl固体配制480mL 0.2mol/L的KCl溶液。根据题意填空:
①配制该溶液应选用 mL容量瓶。
②用托盘天平称取 g固体KCl。
③将称好的KCl固体放至500mL的大烧杯中,倒入约150mL蒸馏水,用玻璃棒搅拌至完全溶解。待冷却至室温后,将烧杯中的溶液用玻璃棒引流转移至容量瓶。
④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2—3次,并将每次洗涤的溶液都注入容量瓶,轻轻晃动容量瓶,使溶液混和均匀。21世纪教育网
⑤向容量瓶中加入蒸馏水,直到液面离刻度线约l—2厘米时,改用 滴加蒸馏水至液面与刻度线相切。盖好瓶塞,摇匀。
⑥配制好的溶液 (填“能”或“不能”)长期存放在容量瓶中。
⑦以下因素会造成实验结果偏低的是 。
A、定容时观察液面仰视 、B定容时观察液面俯视
C、有少量KCl溶液残留在烧杯中 D、容量瓶中原来有少量蒸馏水
E、容量瓶在使用前刚刚配制完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Cl溶液而未洗净
F、定容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容量瓶的刻度线,但未做任何处理
G、称量药品时砝码生锈
22、(14分)为除去粗盐中的Ca2+、Mg2+、Fe3+、SO42-以及泥沙等杂质,某同学设计了一种制备精盐的实验方案,步骤如下(用于沉淀的试剂稍过量)
(1)判断SO42-已除尽的方法是 。
(2)操作②为什么不用Ba(NO3)2溶液?其理由是 。
(3)第③步中,相关的离子方程式是 。
第⑥步中,相关的离子方程式是 。
(4)实验室进行⑦步NaCl溶液蒸发时.一般有以下操作过程①放上蒸发皿(蒸发皿中盛有NaCl溶液);②固定铁圈位置;③放置酒精灯;④加热搅拌;⑤停止加热。其正确的操作顺序为
(5)为检验精盐纯度,需配制250mL0.2mol/LNaCl(精盐)溶液,如图是该同学转移溶液的示意图,图中的错误是 。
23、(6分)如图所示,在一烧杯中盛有H2SO4溶液,同时有一表面光滑的塑料小球悬浮于溶液中央,向该烧杯中缓缓注入Ba(OH)2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设H2SO4和Ba(OH)2溶液密度相同。试回答:[21世纪教育网
(1)此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有
① ,
② 。
2)写出实验过程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试卷类型:A
高一历史试题 2012.11
(附中适用 人教必修一第一至四单元)
考试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60分)
注意事项:
(1)第I卷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2)每小题选了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1、“丸鼎既成,迁于三国。夏后氏失之,殷人受之;殷人失之,周人受之”。可见“九鼎”是[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反映民心民意的凭据 B、国王祭祀的重要礼器
C、青铜工艺高潮的标志 D、王朝统治权力的象征
2、《礼记·表记》说:“夏道尊命,殷人尊神,周人尊礼。”对周人“尊礼”理解正确的是
A、否定天命神权,重视伦理道德 B、以人为本,创立完整的礼仪制度
C、以礼乐制度维护宗法分封制度 D、反对暴政,以儒家思想治理天下[来源:21世纪教育网]
3、中国古代有一位大臣向皇帝进言:“臣闻殷、周之王千馀岁,封子弟功臣,自为枝辅。今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卒有田常、六卿之臣,无辅拂,何以相救哉?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此大臣的主张
A、反对郡县制 B、主张郡县制 C、反对中央集权D、主张中央集权
4、自秦以后,随着皇权的不断加强,古代中枢权力机构也不断发生变化,其中为分割宰相权力而设立的机构是
A、刺史 B、中书省 C、内阁 D、参知政事
5、下图是一副残缺的古代“政权结构示意图”。判断该图反映的朝代是
A、唐代 B、宋代 C、元代 D、明代
6、下图所示两个王朝的地方行政制度分别是
A、分封制、郡县制 B、分封制和州郡制
C、分封制和行省制 D、郡县制和行省制
7、明初,中枢机构设置结束了l600多年的宰相制度。此后,“六部”的运行方式是
A、直接向皇帝负责 B、受命于殿阁大学士21世纪教育网
C、隶属于军巨大臣 D、六部长官拥有相权
8、以下材料跟科举制相关的是
A、“昔者,文王之治岐也,耕者九一,仕者世禄”
B、“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
C、“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
D、“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
9、梭伦在抒情诗中表达了实行民主改革的原则:“我所给予平民的适可而止,他们的荣誉不减损也不增多:即使是对那些有财有势的人也一样,我不使他们遭受不当的损失。”在梭伦看来,政府应当:21世纪教育网
A、捍卫平民的权利 B、兼顾平民和贵族的利益
C、维护贵族的利益 D、抑制平民和贵族的要求
10、关于雅典民主制,有人认为,“就是这种民主政治才是灭亡古希腊的真正的罪魁祸首”。以下对雅典民主制的叙述,能证明上述观点的是
A、雅典的民主,只是城邦公民内部之间的民主
B、轮番而治与抽签选举,导致权力的滥用与误用
C、直接民主,使不同素养的人享有相同的政治权利
D、妇女与奴隶被排除在民主之外,激化了社会矛盾
11、在古罗马的法律中引用了这样一个案件:在一个公共广场上,一名理发师为一名奴隶刮胡子。另外两个人在附近玩球,其中一个人不小心用球砸到了理发师,导致他割了奴隶的喉咙。依据罗马法,在公共场所刮胡子是愚蠢的,因此奴隶本人对该事件负责。这表明罗马法
A、本质是维护私有制和贵族利益 B、保障平民权益,实现社会公平
C、有利于调解矛盾,规范行为 D、是古代世界最完备的法律之一
12、马克思说:“(罗马帝国)到处都由罗马法官根据罗马法进行判决,从而使地方上的社会秩序都被宣布无效,因为它们与罗马法制不相符合。”对这段材料理解最恰当的是
A、制定和实施罗马法是为了维护和稳定帝国统治
B、罗马是一个真正的现代意义的法治社会
C、罗马地方有自主权,不受罗马法的约束
D、罗马帝国是一个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21世纪教育网
13、观察右图,其“胜负’决断于
A、斯图亚特王朝建立 B、克伦威尔就任“护国主”
C、斯图亚特王朝复辟 D、英国革命结束
14、“英国光荣革命在一个有长期专制传统的国家找到了一个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能有效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这里的“办法”是指
A、恢复“王在议会” B、确立议会主权
C、建立责任内阁制 D、发动宫廷政变
15、美国历史学家J?布鲁姆说:“l787年,全世界都说过,像美国这么大的一个国家,要建立共和制度是不可能的 但是这里居然兴起了一个新型共和国,一个虽然疆域和人口扩大十倍,但依旧对人民负责的政府,一个其人民不是作为互相对垒的公民,而是一个国家平等的公民联合起来的联邦。”对这段话的看法正确的是
A、美国政体的优越性在于实现了对政府权力的制约
B、联邦制民主共和政体是世界大国最为适合的政体
C、美国的联邦制共和政体是一种重大的政治创造
D、美国新政体的建立彻底实现了自由民主和平等
16、右图是中国近代史某不平等条约的影印件,该文件底本是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17、《安得鲁?韩德森致拉本特函》记载:“禁烟运动给了我们一个战争的机会……可以使我们终于乘战胜之余威,提出我们自己的条件,强迫中国接受。”中国被迫接受他们的“条件”后发生的变化有
①外围商船在长江口岸自由航行 ②列强获得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的权利
③中国开始丧失关税自主权 ④中国的社会性质开始发生变化
A、②③ B、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8、中英《天津条约》规定:“嗣后备式公文,无论京外,内叙大英国官民,自不得提书夷字。”这表明当时的中国
A、已经形成平等的外交观念 B、“天朝上国”规制受到冲击
C、对西方列强产生崇拜心理 D、受到西方文化的广泛影响
19、1860年《北京条约》签定后,咸丰皇帝躲在避暑山庄,一不痛心割让九龙,二不吝惜巨额的赔款,却认为外国派员驻京“最为中国之害”。对咸丰皇帝这一认识分析正确的是
A、把维护国家的尊严放在第一位 B、认识到列强侵华的本质
C、认识到列强驻京给人民的危害 D、极力维护封建专制统治
20、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中写到: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中国受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l840-1842年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l856-1860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1894-1895年同日本的战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第一次战争打破了中国的闭关锁国状态B、在第二次战争中圆明园被焚毁
C、第三次战争使清政府沦为 “洋人的朝廷” D、三次战争都损害了中国的主权
21、19世纪末20世纪初,伴随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生,列强相继进入帝国主义阶段,纷纷加紧对外资本输出,掀起瓜分和重新瓜分世界的狂潮。《马关条约》中最能体现“资本输出”这一侵略企图的内容是
A、中国需同外国商定进出口货物的税率 B、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两亿两[来源:21世纪教育网]
C、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 D、允许日本在中国投资设厂
22、以下作品所反映的斗争都发生在
A、国民革命时期 B、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23、有人把太平天国运动的发展历程分为“宗教构梦、战争追萝、政策筑梦、内乱毁梦”四个篇章。“内乱毁梦”是因为
A、永安建制分封诸王 B、曾国藩率军镇压
C、发生了天京变乱 D、清政府“借师助剿”
24、“中国人民是富于反抗精神的,然而又是缺乏建设性的。……他们无法逾越时代的界限和站在更高的历史高度作回顾和前瞻,目而无法真正完成民族的独立。”以下运动最符合这一含义的是
A、维新变法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25、历史学家胡绳认为,列强支持清政府的政策中包含着一个无法解决的矛盾:一方面它们要清政府保持腐败与懦弱的状态,因而只能屈服于外国的压力,遇事妥协让步;一方面又想使它具有足以镇压亿万人民群众的力量,以造成有利于外国侵略者的内部安定秩序。以下条约中列强的这种政策表现最为明显的是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26、辛亥革命爆发后,美国某报报道:“如果中国成功地按美国政府的模式建立起一个联邦共和国,由在欧美留过学的具有西方观念的人任领导,日本将不再是东方最西化的国家。”此后建立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与该报道的设想相符的是
A、临时政府基本按照美国政体原则架构 B、革命成功后建立了一个联邦共和国
C、中国超过日本成为亚洲最西化的国家D、民国临时大总统都有西方民主观念
27、辛亥革命10周年之际,梁启超撰文写道:“辛亥革命有甚么意义呢’简单说 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这反映出他认为辛亥革命
A、增强了国民的民族民主意识 B、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C、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D、扩大了人民的民主自由权利
28、一位历史学家在一篇研究近代中国史的论文中描述某一事件:“最重要的就是爱国主义运动--反帝国主义运动。 ……争回我国在青岛的主权;另一方面是促使青年人的自我觉醒。……”请问此事件是
A、辛亥革命 B、五四运动 C、卢沟桥事变 D、“文化大革命”
29、井冈山时期,毛泽东总结部队工作经验,提出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其中三大纪律内容是:行动听指挥;不拿工人农民一点东西;打土豪要归公。由此可见新式军队与旧军队的根本区别是
A、代表工农利益 B、战斗力强 C、服从指挥 D、注重战术
30、右图为美国某一时期的宣传海报,海报所要表达的意图是21世纪教育网
A、支持中国反抗法西斯侵略 21世纪教育网
B、帮助蒋介石发动全面内战
C、推动中美两国关系的改善
D、加强交流适应经济全球化21世纪教育网
高一历史试题 2012.11
(附中适用·人教必修一第一至四单元)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
注意事项:
(1)第Ⅱ卷3道题:31题20分,32题10分,33题10分,共40分。
(2)考生必须将所有题目的答案用黑色或蓝色锅笔、圆珠笔答在试卷规定的位置,在其他位置上答题无效。
31、(20分)国家是文明时代到来的重要标志。在中国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国家的主要政权表现形式因时代不同而各具特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在中国古代,统治阶级建立起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国家,请你列举从汉到元中央集权制度演变的史实,概括其主要的特点。(10分)
材料一 “民国”之取代自秦始皇以来两千多年的“帝国”,……是一种前无古人的变化。它打破了所代王朝的更选机制,否定了整个皇权体制,因而也触动了传统社会的各条神经,是政治制度和社会思想的一大跃进。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2)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民国”取代“帝国”是“政治制度和社会思想的一大跃进”。(4分)
材料二 这份起临时宪法(指1949年的《共同纲领》)作用的重要历史性文献明确规定:“在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委员会内,实行少数服从多数制度。各下级人民政府均由上级人民政府加委并服从上级人民政府。全国各级人民政府均服从中央政府。”由此而形成的新中国的国家结构形式,具有其它单一制国家那种中央集权的一般特征。
——蒲兴祖《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制度》
(3)材料二“新中国”的政权性质是什么?(2分)请你评价作者“新中国……具有其它单一制国家那种中央集权的一般特征”的观点。(4分)
32、(10分)历史价值观的感悟——中西政治制度比较
学完古代历史,同学们对中西政治制度进行了更深入的探究,并展开如下讨论:21世纪教育网
(1)结合材料,指出古代雅典、秦朝政治制度的基本特点?(2分)
(2)分析造成两者差异的原因是什么?(4分)
(3)对这场讨论你有什么看法?(4分)
33、(10分)历史观点的辨析——鸦片战争的缘起
当中国实行一种激烈的禁烟运动而使危机加剧的时候,战争果然就来到了:可是它并不是为了维持鸦片贸易而进行的斗争,它不过是一个维持了二十年,并且要决定东方和西方之间应有的国际和商务关系的斗争的开端。
——摘自《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马士著
【作者简介】马士(Worse.H.B,)(1855—1933)美国人,哈佛大学毕业,他到中国后长期在英国人赫德控制下的中国海关服务。
(1)“危机加剧”是因为“中国实行一种激烈的禁烟运动”而引起的吗?为什么?(6分)
(2)马士以为鸦片战争的目的是什么?你认为这一“目的”的实质是什么?(4分)
试卷类型:A
高一地理试题
2012.11
注意事项:
1、第I卷共26题,每小题2分,共5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8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溶黑。
2、第Ⅱ卷,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纸上。
第I卷 (选择题共52分)21世纪教育网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52分)
1、根据下列地理事物的相互关系,图中①、②、③三个圆依次代表的是( )
A、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
B、花岗岩、沉积岩、岩石21世纪教育网
C、地壳、软流层、岩石圈
D、向斜、褶皱、地质构造

右图是美国宇航局2012年7月4日拍摄的太阳活动(耀斑)剧烈爆发图像,大量带电粒子喷射到太空。读图回答2—3题。
2、图示太阳活动发生在太阳大气层的( )
A、光球层 B、色球层
C、日冕层 D、大气层之外
3、剧烈太阳活动产生的太阳风吹袭地球,可能引起
A、卫星导航失效 B、风力电厂增产
C、生活耗能降低 D、昼夜更替加快
地球静止轨道卫星是同步轨道卫星的一种类型,这种卫星定位在赤道某地上空35786千米的高度,运行周期与地球白转周期相目,通信卫星、气象卫星多选用这种轨道。回答4~5题。
4、地球静止轨道卫星与赤道上的对应点相比( )
A、运转方向相同,角速度不同 B、运转方向不同,角速度相同
C、运转方向相同,线速度不同 D、运转方向不同,线速度相同
5、静止轨道卫星的发射,更需要考虑地球自转速度的影响,为了节省燃料,我国的四个卫星发射场中,最有利于这类卫星发射的是( )
A、山西太原 B、甘肃酒泉 C、四川西昌 D、海南文昌
曲阜某同学中午放学回家时,发现路边电线杆顶部投影在A处,l小时后.杆顶影子移到B点,读图完成6—7题。
6、图中从A点到B点,大致的方向是( )
A、南 B、北 C、东 D、西
7、以上现象反映的是( )
A、地球自转方向 B、地球公转方向
C、昼夜长短的变化 D、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四时的序列、万物的荣枯,都是自然的伟力所致。西方人只有春夏秋冬,中国人却通过观天发明了二十四节气,从惊蛰到芒种,从霜降到大雪,24个如诗如画的名字串起了我们与众不同的四季。据此回答8~9题。
8、从天文角度来说,夏季是( )
A、一年内白昼最长、太阳高度最低的季节
B、一年内白昼最长、太阳高度最高的季节
C、一年内黑夜最短、太阳高度最低的季节
D、一年内气温最高、太阳辐射最强的季节
9、下列产业活动中,与二十四节气关系最为密切的是( )21世纪教育网
A、渔业 B、种植业 C、纺织业 D、手工业
某同学用地球仪(作为地球)和灯泡(作为太阳)演示地球的运动,以及由此产生的自然现象。据此回答10—11题。
10、地球仪放置在桌面上,轴XY与桌面的夹角应是( )
A、45° B、23°26′ C、 66°34′ D、60°[来源:21世纪教育网]
11、该演示能够反映的自然现象,不包括( )
A、昼夜交替 B、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C、极昼极夜 D、极光
12、我国北方住宅区的楼房间隔,理论上应该比南方更宽,理由是( )
A、北方地势平坦开阔 B、正午太阳高度角北方比南方大
C、正午时楼房的影子北方比南方长 D、南方气候更温暖潮湿
某日,广州出现“头顶烈日,立杆无影”的有趣景象,回答l3-14题。
13、广州出现这种有趣景象的原因是( )
A、阴雨天 B、太阳直射 C、特定的观察角度D、太阳斜射
14、此日曲阜的昼长为( )21世纪教育网
A、一年中最短 B、 l2小时 C、昼长夜短 D、无法判断
15、下图为热力环流示意图,甲地比乙地的( )
A、气温高、气压高 B、气温低、气压高
C、气温高、气压低 D、气温低、气压低
同一时刻,从不同角度看到的太阳日照图是不同的。请结合你对案例“视角①光照图”的理解,回答l6~17题。
16、太阳直射点位于图中的( )
A 、A地 B、B地 C、E地 D、N地
17、视角②--⑤与日照图I—IV连线正确的是( )
A、②-I B、③-Ⅲ C、④-IV D、⑤-Ⅱ
在地表形态的塑造过程中,内力和外力是同时起作用的,它们作用的结果也往往交织在一起。据此回答18—19题。
18、我国黄河每年输沙量平均为l6亿吨,但是渤海水深变化不大,这说明( )
A、黄河带来的泥沙不在渤海海域沉积 B、渤海海底地壳无升降
C、黄河带来的泥沙不断沉积 D、渤海的海底地层不断下沉
19、下列成语本意与其所表现的外力作用对应的是( )
A、积沙成滩——固结成岩作用 B、水滴石穿——侵蚀作用
C、泥沙俱下——搬运和堆积作用 D、山崩地裂——风化作用
“岱崮地貌”(左侧为景观图,右侧为等高线示意图)是山东沂蒙山区特有的一种地貌景观,山体岩石中普遍含有三叶虫化石。据此回答20~21题。
20、该山区的岩石主要是
A、花岗岩 B、岩浆岩 C、变质岩 D、沉积岩
21、图中陡崖的地貌类型属于( )21世纪教育网
A、流水侵蚀地貌 B、风力侵蚀地貌 C、褶皱 D、断层21世纪教育网
22、2012年6月6日,天文爱好者观测到一个小黑点(金星)在太阳表面上徐徐移动,这种现象称为“金星凌日”,它的发生原理与日食相似。下一次“金星凌日”现象将发生105年后的2117年。具有凌日现象的天体还有( )
A、水星 B、火星 C、土星 D、天王星
23、暑假期间,小红同学到某大型水库附近旅游,她发现当地的风向具有明显的昼夜变化。下列能正确反映该水库与度假村之间风向的是( )21世纪教育网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21世纪教育网
下图为“M、N两地太阳辐射的年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24—25题。
24 、M地最可能位于( )
A、赤道 B、回归线 C、极圈 D、极点
25、5—7月,N地获得的太阳辐射较M地多,最主要的原因是( )
A、太阳高度角大 B、昼夜长短 C、天气状况 D、地面状况
26、神舟飞船在返回地面的过程中依次经过( )
A、云层 电离层 臭氧层 B、云层 臭氧层 电离层
C、电离层 臭氧层 云层 D、臭氧层 云层 电离层
高一地理试题
第Ⅱ卷(共48分)
二、综合题
27、北京时间2012年11月7日8时26分,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立冬,标志着我国北方地区冬季的开始。回答下列问题。(8分)
(1)此时,小红同学给远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西经42°W)参加国际会议的妈妈打电话:“妈妈,早上好,注意防寒保暖”。她的问候有什么错误吗?(4分)
(2)此日,地球所处的位置可能位于下图中的 位置。(2分)
(3)下列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此日太阳照射情况的是 。(2分)
28、读下图,B为平原A地的高空,C地为同纬度高原的近地面。回答下列问题。(14分)
(1)A、C两地中,太阳辐射较强的是 地,原因是什么?(4分)
(2)B、C两处气温都比较低,原因是否相同,说明理由。(8分)
(3)下图表示A地同一季节的四种天气情况,夜晚气温最高的是( )(2分)
29、塞拉比斯神庙位于意大利的那不勒斯海滨,建于古罗马时代。公元79年,神庙在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中被毁坏,只留下3根大理石柱。l8世纪,神庙遗址重现海滨,大理石柱的36米至53米高度变得千疮百孔。如今,处于围堰保护中的遗址成为著名旅游胜地,这些石柱的基部低于海平面近2米。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大理岩的母岩是石灰岩,石灰岩属于 (岩石类型),在 作用下形成大理岩。(4分)
(2)简述公元79年到1955年那不勒斯海岸的地壳变化过程,参考分析范例,指出随后地质时代的地质作用及判断依据。(8分,每空2分)
时代[21世纪教育网
地壳事件(变化过程)
证据
公元79年
火山爆发
石柱的下部被火山灰覆盖
公元79年到18世纪
18世纪至今
30、结合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4分)
(1)图中A、B、C、D四地,进入新一天的顺序是 ;可以欣赏到绚丽极光的地点是 。(4分)
(2)下图表示某日期图中四地的昼夜长短情况:该日期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是
地。(2分)连线说明四地及其对应的昼夜长短示意图。(8分)
试卷类型:A
高一政治试题
2012.11
(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分值:l00分;本试卷包含I、Ⅱ两卷)
第I卷 (60分)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并把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本大题共3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
1、2012年7月22日,某村40多亩西瓜大棚,就像布下了“地雷阵”,已结满瓜藤的大小西瓜,还没有成熟就一个个炸裂开来。有瓜农和专家指出,瓜农施用的“膨大增甜剂”是造成爆瓜的原因。这里的西瓜( )
A、仍然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21世纪教育网
B、不是商品,因为没有价值
C、是商品,因为付出了一定的人类劳动
D、不应该成为商品,因为它不具备商品应有的使用价值
2、货币的本质是( )
A、一种商品 B、纸币 C、一般等价物 D、流通手段
3、2012年10月份,某机械厂购买钢材支付现金120万元,又根据规定交了8.2万元的增值税,这里,货币先后执行的职能是( )
A、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B、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
C、支付手段和流通手段 D、价值尺度和支付手段
4、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通货膨胀带来价格的持续上涨,会使这些商品的价值量
A、不变 B、变大
C、变小 D、可能变大也可能变小
5、下列属于经济往来中经常使用的信用工具是( )
①现金 ②外汇 ③信用卡 ④支票
A、①③④ B、①② C、③④ D、②③
6、2012年6月,某同学从网上成功预订了一张伦敦奥运会门票,确认购买资格之后,即从该同学提供的VISA卡(全球通用的信用卡)中扣除门票费用。这种结算方式( )
A、属于现金支付 B、使用支票支付
C、提高了货币的购买力 D、简化了收款手续,方便、安全
7、2011年11月1日,人民币对美元的外汇牌价是632.93,2012年11月1日人民币对美元的外汇牌价是623.72这说明
A、美元汇率没变 B、美元升值 C、人民币汇率升高 D、人民币贬值
8、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有利于( )
①我国经济和金融持续稳定发展 ②世界金融的稳定、经济的发展
③保持国内物价总水平稳定 ④人民生活安定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9、《卖炭翁》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家喻户晓的诗作。“心忧炭贱愿天寒”表明炭的贵贱( )
A、由天气决定 B、由卖炭翁伐薪烧炭的劳动决定
C、由需求决定 D、受市场上炭的供求影响21世纪教育网
10、下列违背价值规律的是( )
A、钻石的稀缺程度比水高,因而钻石比水贵
B、古代少数名族用毛皮与汉族交换等价值的大米
C、甲用一块砖头充当秦代文物,换走乙一块黄金
D、制造火箭的成本比汽车高,因而火箭比汽车贵
11、近年来、彩电行业的价格战愈演愈烈,一些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的企业,逐步退出了这一市场,少数知名品牌的市场份额则不断扩大。这一经济现象说明( )
①彩电行业出现了“买方市场”
②彩电价值量由挑起价格战的企业的个别劳动时间决定
③彩电行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彩电价值量不断变大
④提高个别劳动生产率有利于企业形成竞争优势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④ D、①②③④
2012年5月9日,国家发改委宣布,从10日起下调成品油最高零售价,汽柴油均下调300元每吨,大约每升降0.22元、0.26元,这是成品油价格16个月来首次下调。回答l2—13题。
12、一般来说,汽油价格下降,会使( )
A、汽油的需求量增加,汽车销售量增加
B、汽油的需求量减少,汽车销售量增加
C、汽油的需求量增加,汽车销售量减少
D、汽油的需求量减少,汽车销售量减少
13、以下对汽车和汽油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
①汽车和汽油互为替代品②汽车和汽油互为互补商品③汽车和汽油共同满足消费者的出行需求④汽车和汽油功能相同,可以满足消费者的出行需求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4、右图反映的是价格变动对A、B两种商品的需求量的影响,以下选项正确的是
①A可能是生活必需品
②B可能是生活必需品
③A商品价格上涨往往使A商品销售者的总收益(P×Q)增加
④B商品价格上涨往往使B商品销售者总收益(P×Q)增加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15、改革开放34年以来,我国的国民经济保持了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这说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根本途径是( )
A、保持经济增长,增加居民收人 B、多发纸币,提高人们的购买力
C、繁荣市场,增加商品的供应量 D、改变消费观念,提倡信贷消费
16、做公务员的小王和在私企打工的小吴的工资水平相当,但小王的消费水平比小吴高出很多,而小吴则把大部分工资存起来,以备将来失业、养老。小王的消费水平比小吴高表明( )
A、当前的收入水平影响消费水平
B、过去的收入水平影响消费水平
C、前者比后者更崇尚物质生活享受
D、未来的收入预期影响消费水平
17、汽车已进入寻常百姓家。先富起来的一些人用现金购车,爱车族中的一些人贷款购车,还有一批人在持币观望,他们期待着汽车价格大幅度下趺,而占人口大多数的普通百姓则是望车兴叹,连梦也不敢做。下列对这一现象认识正确的是( )
①我国居民的消费主要以享受资料为主②家庭收入水平影响着居民消费水平③价格是影响人们购买能力和消费选择的重要因素④人们的收入差距过大会影响社会总体消费水平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18、受日本“3?11”特大地震、海啸以及福岛核电站核泄漏影响,国内多个省市出现抢购风暴,类似的抢购现象近年来并非个案,非典时期抢购板蓝根、甲流时期抢购大蒜等事件与此次抢购风暴如出一辙。这种消费行为属于( )
A、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 B、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21世纪教育网
C、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 D、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
19、“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形容的是( )
A、钱货两清的消费 B、贷款消费 C、租赁消费 D、超前消费
20、中共“十二五”规划建议提出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机制,进一步释放城乡居民消费能力,以此作为“十二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任务。中共提出的这种做法的主要原因是( )
①消费能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
②消费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决定作用
③居民消费水平受未来收入预期的影响
④消费制约和影响着经济和生产的发展
A、②③ B、①④ C、①③ D、②④
21、月饼是中国传统的节日食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月饼的消费日益多样。除枣泥、豆沙传统月饼外,消费者也开始购买海鲜、木瓜等新式月饼:对月饼的多样化消费( )
A、取决于月饼消费观念的多样化 B、导致了月饼消费结构的升级
C、促进了月饼生产的多样化 D、促进了月饼质量的提高
22、2012年上半年,我国轿车销售495.55万辆,同比增长8.02%。当然,没有汽车工业的大发展.就没有人们对轿车的强烈需求。这表明( )
A、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 B、生产决定消费的水平和质量
C、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D、消费的发展促进生产的发展
23、下列对“公有制主体地位的主要体现”的看法正确的是( )
①就全国而言,国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②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③集体经济是我国农村的主要经济形式,对实现共同富裕起重要作用
④就全国而言,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24、我国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从根本上说是因为非公有制经济(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B、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
C、控制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命脉
D、能促进我国生产力的发展[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5、要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就要( )
①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
②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③推动各种经济成分在国民经济中所处地位平等
④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新格局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26、2012年6月的一份调查显示,东部沿海地区有70%的企业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用工荒。同时,不少劳动者找不到工作,尤其是大学生群体就业比较困难。要从根本上破解用工荒与求职难并存的难题,就必须( )
A、签订劳动合同,维护劳动者权益
B、更新就业观念,树立职业平等观
C、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D、畅通就业信息,完善劳动力市场
27、劳动者获得权利、维护权益的基础是( )21世纪教育网
A、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 B、取得劳动报酬
C、依法签订劳动合同 D、自觉地履行劳动者的义务21世纪教育网
28、就业是民生之本,搞好就业工作对整个社会生产和发展的重要意义是( )
①促使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相结合,生产出社会所需要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②有利于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
③使社会劳动力不断再生产
④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29、2012年10月18 日至21日,第七届中国金融CIO年会在北京召开。有专家表示,过去10年买股票不如买债券,投资股票是一个最惨的选择。这告诉我们( )
A、股票是一种高风险、低收益的投资方式
B、投资者应远离股市而寻找其他投资渠道
C、债券在各种投资方式中风险最小、收益最高
D、选择投资方式要注意投资的风险性和回报率
30、中央政府债券、金融债券、企业债券的共同点是( )
A、都是筹资者给投资者的债务凭证B、发行的目的都是为了弥补国家财政赤字
C、风险都小于储蓄存款 D、风险都大于股票
第Ⅱ卷(共40分)
二、非选择题
31、(12分)由于年初生猪价格过低,饲养成本上升,部分地区发生疫情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生猪生产下降。自6月以来,生猪及猪肉供应偏紧,价格出现较大幅度上涨。猪肉价格一涨,苦了居民,喜了农民。农民有了按劳等值的收获,当然高兴。但城市居民的生活受到影响,富了的城市人毕竟是少数,大多数城市居民还是低收入者,面对十几元一斤的猪肉实在尴尬。
结合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谈谈你对当前猪肉价格上涨原因的认识。(6分)
2)简析猪肉价格上涨对居民生活可能会产生哪些影响?(6分)21世纪教育网
32、(17分)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指出,面对日趋强化的资源环境约束,必须增强危机意识,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以节能减排为重点,加快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2012年6月,某校高一(1)班认真学习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精神,围绕我国“加强节能减排,建设生态文明”进行了深人的探讨和研究。让我们一起参与其中。
搜集查询: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故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未来新的经济增长点。我国很多企业面对低碳经济的发展机遇摩拳擦掌,却面临资金、技术等困难。
(1)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企业面对低碳经济发展趋势应怎样实现自身发展。(9分)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倡议行动:同学们发现,部分中学生中依然存在以下问题:水龙头不注意随手关紧,造成长时间流水;不注意节约用电,浪费现象较严重;学生用纸不注意反复循环利用;随手乱扔废弃物,不注意生态环保等。为此,同学们发出倡议,从我做起,加强节能减排。
(2)请你从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角度,列举出该份倡议书应有的要点。(8分)
33、(11分)材料一 2012年我国劳动力结构状况。(单住:万人)[来源:21世纪教育网]
项目
年度新增劳动力
实现就业
人数
2400
1204
材料二 我国技能劳动者占从业人员总量为33%,发达国家占50%以上。技能劳动者结构不合理,高级工以上包括技师和高级技师人才比例只占21%,发达国家为30%以上。特别是制造、加工等传统产业和电子、信息、航空航天等高新技术产业以及现代服务业领域高技能人才尤为短缺。
(1)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反映什么经济现象和问题?(4分)
(2)结合经济生活知识,从政府和劳动者的角度提出解决这一问题的措施。(7分)
试卷类型:A
高一数学试题 2012.11
本试题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l20分钟。
第I卷 选择题共60分)
注惹事项:
1、答第I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涂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案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各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且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的代号填在答题卡上)
1、设全集U={1,2,3, 4,5,6},集合A={1,2},B={2,3},则A(B)=
A、{4,5} B、{2,3) C、{1} D、{2}
2、下列四组函数中,表示同一函数的是
A、 B、
C、 D、
3、下列函数,在其定义域内既是奇函数又是增函数的是
A、 B、 C、 D、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4、函数是定义在R上的奇函数,当x>0时,,则当x<0时,等于
A、-x+l B、-x-1 C、x+l D、x-l
5、根式(式中a>0)指数幂形式为
A 、 B、 C、 D、
6、函数的定义域为
A、(0,2] [B、(0,2) C、 D、
7、若=1,则3x+9x的值为
A、 6 B、3 C、 D、
8、设函数,若,则实数a的值是
A、 B、-1 C、 D、-1或
9、设a>1,则的大小关系是
A、 B、
C、 D、21世纪教育网
10、设方程的解为,则所在的大致区间是
A、(0,1) B、(1,2) C、(2,3) D、(3,4)
11、定义运算,则函数的图象是
12、阅读下列一段材料,然后解答问题:对于任意实数x,符号[x]表示“不超过x的最大整数”,在数轴上,当x是整数,[x]就是x,当x不是整数时,[x]是点x左侧的第一个整数点,这个函数叫做“取整函数”,也叫高斯(Gauss)函数如[-2]=-2,[-1.5]=-2,[2.5]=2,则的值为
A、0 B、-2 C、-1 D、l
第Ⅱ卷 (共90分)
注意事项:
1、第Ⅱ卷共包括填空题和解答题两道大题。
2、用黑色水笔将每题的答案填写在第Ⅱ卷答题纸的指定位置。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l6分,把答案填在答卷纸的相应位置上。)
13、集合A={3,2a},B={a,b},若AB={2},则AB= ▲.
14、幂函数在上为减函数,则m的值为 ▲
15、若函数是偶函数,则的递增区间是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16、下列命题中:
①与互为反函数,其图象关于直线对称;
②已知函数,则f(5)=26;21世纪教育网
③当a>0且a≠l时,函数必过定点(2,-2);
④函数的值域是(0,+);
上述命题中的所有正确命题的序号是 ▲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4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本小题满分l2分)
已知全集为R,集合A={},B={},C={}
(1)求AB;(2)求A(B);(3)若A,求a的取值范围.
21世纪教育网
21世纪教育网21世纪教育网
18、(本小题满分12分)
不用计算器求下列各式的值:
(1);
(2)。
19、(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函数
(1)判断函数的奇偶性,并证明你的结论;
(2)证明函数在区间(1,)上是增函数。
20、(本小题满分12分)
设函数,
(1)若f(-1)=0,且对于任意的x,≥0恒成立,求的表达式;
(2)在(1)的条件下,当[-2,2]时,g(x)= -kx是单调函数,求实数k的取 值范围。
21、(本小题满分13分)
曲阜市有两家乒乓球俱乐部,其收费标准不同,A家俱乐部每张球台每小时5 元;B家按月收费,一个月中30小时以内(含30小时)每张球台90元,超过30小时的部分每张球台每小时2元。某学校准备下个月从这两家中的一家租一张球台开展活动,其活动时间不少于l5小时,也不超过40小时。21世纪教育网
(1)设在A家租一张球台开展活动x小时的收费为,f(x)元(15≤x≤40);在B家租一张球台开展活动x小时的收费为g(x)元(15≤x≤40),试求f(x)和g(x);
(2)问选择哪家比较合算?为什么?
22、(本小题满分13分)
已知函数
(1)求函数的定义域;
(2)求函数的零点;
(3)若函数的最小值为-4,求a的值.21世纪教育网
21世纪教育网
试卷类型:A
高一物理试题 2012.11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l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第I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号、考试科目、试卷类型用2B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第I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将答案答在试卷上。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
一、本题共l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选错、多选或不选的得0分。
1、下列对质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A、乒乓球运动员打出的弧旋球可以看作质点
B、质点与“几何点”没有什么本质区别
C、体积很小的物体就可以被看作质点21世纪教育网
D、质点是对实际物体进行科学抽象的模型,有质量,只是忽略了物体的大小和形状
2、如图是体育摄影中“追拍法”的成功之作,摄影师眼中清晰的滑板运动员是静止的,面模糊的背景是运动的,摄影师用自己的方式表达了运动的美请问摄影师选择的参考系是
A、大地
B、太阳
C、滑板运动员
D、步行的人
3、下列关于加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加速度是表示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B、物体有加速度,速度就增加
C、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加速度越大
D、a<0,物体可能做加速运动
4、给滑块一初速度使它沿足够长光滑斜面向上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当滑块速度大小减为时,所用时间可能是
A、 B、 C、 D、
5、某质点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第3秒内的位移是6 m,第7秒内的位移是10m,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质点的初速度是35 m/s
B、质点运动的加速度是1 m/s2
C、质点运动的加速度是4 m/s2
D、质点在45秒末的瞬时速度是8 m/s
6、一个以初速度沿直线运动的物体,t秒末速度为,t秒内的速度-时间关系如图所示,则关于t秒内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和加速度a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B、
C、 D、 a随时间逐渐减小
7、甲、乙两物体由同一位置出发沿一直线运动,其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做匀速直线运动,乙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B、两物体两次相遇的时刻分别是在2 s末和6 s末
C、乙在前2 s内做匀加速直线运动,2 s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D、2 s后,甲、乙两物体的速度方向相反[来源:21世纪教育网]
8、某跳伞运动训练研究所,让一位跳伞运动员从悬停在高空的直升机中跳下,研究人员利用运动员随身携带的仪器记录下了他的运动情况,通过分析数据,定性画出了运动员从跳离飞机到落地的过程中在空中沿竖直方向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则对运动员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15 s末都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加速运动21世纪教育网
B、0~10 s末做自由落体运动,15 s末开始做匀这直线运动
C、10 s末打开降落伞,以后做匀减速运动至l5 s末
D、 10 s末~l5 s末加速度方向竖直向上,加速度的大小在逐渐减小[来源:21世纪教育网]
9、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自由落体运动
B、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的位移与时间成正比[来源:21世纪教育网]
C、在自由落体运动中,不同物体的运动规律相同
D、当空气阻力的作用较小,可以忽略不计时,物体由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可视为自由落体运动
10、从某高处释放一粒小石子,经过l s从同一地点再释放另一粒小石子,则在它们落地之前,两粒石子间的距离将
A、保持不变 B、不断增大 C、不断减小D、先增大,后减小21世纪教育网
11、下列关于重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飞机沿着水平方向飞行时不受重力作用
B、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一定是几何中心
C、重力是由于物体受到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力
D、质量一定的物体,无论处在什么地理位置,重力都相同
12、关于摩擦力与弹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物体间有弹力作用时,物体间一定也有摩擦力
B、两物体间有摩擦力作用时,物体间一定也有弹力
C、两个物体间的弹力和摩擦力的方向总是相互垂直的
D、受到滑动摩擦力的物体一定是运动的,受到静摩擦力的物体一定是静止的
第II卷 (非选择题共52分)
注意事项:
1、用钢笔或圆珠笔把答案填写在答题纸上。
2、答题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二、本题共1小题,共10分
13、(1)利用图中所示的装置可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实验中需要调整好仪器,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松开纸带,使重物下落打点计时器会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点
①为了减小误差,重物应选 (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木块 B、铁块 C、塑料块
②为了测得重物下落的加速度,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
(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天平 B、秒表 C、刻度尺
③若实验中所得到的重物下落的加速度值小于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值,而实验操作与数据处理均无错误,写出一个你认为可能引起此误差的原因: 。
(2)利用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关系的实验测定弹簧的劲度系数。用一测力计水平拉一端固定的弹簧,测出的几组弹力F与弹簧长度L对应的数据如表格所示
F/N
1.10
1.5021世纪教育网
2.00
2.80
3.40
4.00
L/cm
22.00
22.35
22.60
23.20
23.60
24.00
①在坐标图中作出此弹簧的F—L图线;
②F—L图线与L轴的交点表示 ,其值为 cm;
③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N/m。21世纪教育网
三、本题共3小题,共42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4、(12分)长为l=2m的竖直杆的下端距离竖直圆筒口上沿h=5m,圆筒长L=13m,让杆由静止自由下落,杆能自由穿过圆筒,g取10 m/s2。求:
(1)杆完全穿出圆筒时的速度的大小?
(2)杆通过圆筒的时间为多少?
15、(14分)跳牵运动员离开飞机后先做4 s自由落体运动,后张开降落伞匀速下降4 s,最后再做l9 s匀减速下降,着地时速度是2 m/s,g=10 m/s2)求:21世纪教育网
(1)跳伞员减速下降时加速度的数值;
(2)跳伞员离开飞机时飞机的高度。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16、(16分)A、B两辆汽车在笔直的公路上同向行驶。当B车在A车前84 m处时,B车速度为4 m/s,且正以2 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运动;经过一段时间后,B车加速度突然变为零。A车一直以20m/s的速度做匀速运动。经过l2 s后两车相遇。问B车加速行驶的时间是多少?
试卷类型:A
高一生物试题 2012.11
考试时间:100分钟21世纪教育网
第I卷 (共50分)
一、选择题(下列每题只有一个最适当的选项,1—30小题每小题1分,31~40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请将答案正确填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
1、钓鱼岛是中国的固有领土!!!我们美丽富饶的钓鱼岛和钓鱼岛周围海域中所有的巴浪鱼,在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中分别属于( )
A、生态系统和群群 B、群落和种群
C、生态系统和种群 D、群落和个体
2、衣藻和颤藻都是藻类,都能进行光合作用。但它们在细胞结构上存在着根本区别,主要是( )
A、细胞的外部形态不同 B、细胞膜化学组成不同
C、前者有核膜,后者无核膜 D、前者有鞭毛,后者无鞭毛
3、如图所示:乙和丙分别表示不同物镜下观察到的图像。下面描述正确的是( )
A、①比③的放大倍数大,③比④放大倍数小
B、把视野里的标本从图中的乙转为丙时,应选用③,同时转动粗准焦螺旋
C、从图中的乙转为丙,正确调节顺序:转动转换器→调节光圈→移动标本→转动细准焦螺旋
D、若使物像放大倍数最大,图中的组合一般是②③⑤
4、下列哪项不是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 )
A、一切动植物由细胞及其产物构成
B、细胞是生物体相对独立的单位 21世纪教育网
C、细胞可以产生细胞
D、细胞分为细胞质、细胞核和细胞膜三大部分
5、下列生物中属于原核生物的一组是( )
①蓝藻②酵母菌③草履虫④小球藻⑤水绵⑥青霉菌⑦肺炎双球菌⑧乳酸菌
A、①⑦⑧ B、①②⑤⑥ C、③④⑦ D、①②⑥⑧
6、生物细胞在鲜重和干重状态下,含量最多的元素分别是:( )
A、C、H B、C、O C、O、C D、O、H
7、据2005年6月27日《齐鲁晚报》报载,现年42岁的美国人帕特里克·杜尔,曾经是个超级大胖子,体重为486公斤,那么在其组织细胞中占细胞干重50%以上的化合物是
A、水 B、无机盐 C、蛋白质 D、脂肪
8、生活中其实生物常识无处不在,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A、脂类物质都会使人发胖,最好不要摄入
B、人体每天需要量最多的是糖类,所以主食应该是粮食制品
C、无糖八宝粥不添加蔗糖,添加木糖醇,所以不含糖类
D、精瘦肉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蛋白质,应该及时补充[来源:21世纪教育网]
9、下列生理活动中,属于主动运输的是( )。
A、酒精进入胃黏膜细胞 B、二氧化碳由静脉进入肺泡内
C、水分子进入细胞 D、原尿中的葡萄糖进入肾小管上皮细胞
10、某氨基酸分子中含有2个氮基(-NH2),其中一个氨其和羧基连在同一个碳原子上,则另一个氨基的部位应是( )
A、连在氨基和羧基之间 B、一定连在羧基上
C、在R基上 D、与氨基一端相连
11、如图为某细胞中分离得到的几种细胞器模式简图,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甲是能把光能转换为化学能的细胞器
B、分泌活动旺盛的细胞内乙的含量较多
C、丁可以为细胞内各种反应的正常进行提供有利条件
D、生命活动旺盛的细胞比衰老的细胞具有更多的甲
12、关于选择透过性膜和半透膜的关系,正确的说法是( )
①具有半透性一定具有选择透过性 ②具有选择透过性一定具有半透性
③活的生物膜才具有选择透过性 ④只有活的生物膜才具有半透性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3、将面团包在纱布中放在清水中搓洗,请你选用试剂检测黏留在纱布上的黏稠物质和洗出的白浆物质,所用试剂分别是( )
A、碘液、苏丹Ⅲ染液 B、双缩脲试剂、碘液
C、碘液、斐林试剂 D、双缩脲试剂、斐林试剂21世纪教育网
14、性激素、胃蛋白酶、纤维素和DNA中都含有的元素是
A、C H O B、C H O N C、 C、H O N P D、C H O N P S
15、对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起主要作用的物质是( )
A、胆固醇 B、多糖 C、蛋白质 D、磷脂
16、红细胞吸收无机盐和葡萄糖的共同点是
A、都可以从低浓度一边向高浓度一边 B、都需要消耗ATP
C、都需要载体协助 D、既需要载体协助又需要消耗ATP
17、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实验过程中,细胞液浓度的变化情况是( )
18、在生物体内,作为生命活动的体现者、遗传信息的携带者、膜结构的主要成分的化合物,依次分别为( )
A、糖类、脂类、核酸 B、蛋白质、磷脂、梭酸
C、蛋白质、糖类、核酸 D、蛋日质、核酸、磷脂
19、在细胞的脂质物质中,对生物体的正常代姑和生殖过程起着积极的调节作用的是
A、脂肪 B、磷脂 C、固醇 D、维生素
20、甲状腺激素、血红蛋白和叶绿素中含有的重要元素依次是( )
A、I、Fe、Mg B、Cu、Mg、I C、I、Mg、Fe D、Fe、Mg、I
21、下面是关于细胞中水含量的叙述,其中不正确的是( )
A、水是人体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
B、新陈代谢旺盛的植物细胞含自由水量较高
C、越冬植物的细胞内自由水含量较高
D、老年人细胞中含水量比婴儿要少
22、谷物中含量丰富的多糖是( )21世纪教育网
A、糖原和纤维素 B、淀粉和糖原 C、淀粉和纤维素D、蔗糖和麦芽糖
23、小肠上皮细胞台有大量的线粒体,与这一结构特征相适应的细胞膜功能是( )
A、自由扩散 B、协助扩散 C、主动运输D、渗透作用[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4、下列结构中,不含磷脂的是( )
A、线粒体 B、高尔基体 C、核糖体D、内质网
25、在洋葱根尖细胞中,DNA存在于( )
A、细胞核、线粒体和叶绿体 B、细胞核和叶绿体
C、线粒体和叶绿体 D、细胞核和线粒体
26、发生质壁分离复原的植物细胞中,水经过的细胞结构由外向内依次是( )
A、细胞膜、液泡膜、细胞质、细胞壁 B、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液泡膜
C、液泡膜、细胞质、细胞膜、细胞壁D、细胞壁、细胞膜、液泡膜、细胞质
27、一同学将下图乙伞藻的细胞核与伞部去掉,并将甲伞藻的细胞核移入乙中,则存活下来的乙伞藻其外形是( )
28、核仁的大小、形状随生物的种类、细胞类型和细胞代谢状态而变化。核仁增大的情况一般会发生在下列哪类细胞中( )
A、分裂旺盛的乳酸菌 B、心肌细胞
C、代谢旺盛的颤藻细胞 D、蛋白质台成旺盛的细胞
29、下列关于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相对分子质量小的物质或离子都可以通过自由扩散进人细胞内
B、大分子有机物要通过载体蛋白的转运才能进入细胞内,并且要消耗能量
C、协助扩散和自由扩散都是顺浓度梯度进行的,既不需要消耗能量,也不需要载体蛋白
D、主动运输发生在细胞逆浓度梯度吸收物质时,既要消耗能量,也需要依靠膜上的载体蛋白
30、下列关于生物膜说法错误的是( )
A、生物膜之间存在直接联系,例如内质网膜与核膜、高尔基体膜直接相连
B、生物膜之间可以通过囊泡建立间接的联系
C、生物膜都具有选择透过性,但不同的生物膜允许透过的物质不一样
D、不同生物膜所含的蛋白质种类和数量不同
31、由51个氨基酸形成某蛋白质的过程中共脱水48个,则形成的肽键数目、该蛋白质含多肽链的条数、该蛋白质分子中最少含氨基数目各是( )
A、48、3、51 B、50、3、3 C、48、3、48 D、48、3、3
32、蛇体内有S种蛋白质,20种氨基酸。鼠体内有T种蛋白质,20种氨基酸。蛇捕食鼠之后,蛇体内一个细胞内含有的蛋白质种类、核酸种类及氨基酸种类最可能是:( )
A、S,1,20 B、S+T,l,20 C、S+T,2,40 D、少于S,2,20
33、人体中由A、T、G等三种碱基构成的核苷酸共有多少种( )
A、2种 B、4种 C、5种 D、8种
34、禽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如果禽流感病毒的组成物质在某些酶的作用下彻底水解,可以得到的水解产物主要有:( )21世纪教育网
A、碱基、脱氧核糖、磷酸、氨基酸
B、碱基、核糖、磷酸、葡萄糖
C、碱基、葡萄糖、磷酸、甘油、脂肪酸
D、碱基、核糖、磷酸、氨基酸
35、如图为分泌蛋白从合成到排出细胞外的全过程。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分秘蛋白是由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的
B、图中①、②、③分别表示内质网、高尔基体和囊泡
C、④代表的是线粒体
D、图示过程也可发生在原核细胞中
36、下列关于氨基酸和蛋白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甲硫氨酸的R基是-CH2-CH2-S-CH3,则它的分子式是C5H11O2NS
B、酪氨酸几乎不溶于水,而精氨酸易溶于水,这种差异是由R基的不同引起的
C、细胞中氨基酸种类和数量相同的蛋白质是同一种蛋白质
D、两个氨基酸脱水缩合过程中失去的H2O中的氢来源于氨基和羧基中的氢
37、下列物质中,有的属于构成人体的氨基酸,有的不是。将其中能构成人体的氨基酸各取一个,脱水缩合形成一条肽链,则该多肽中含有氨基、羧基和肽键数目依次是:( )
A、3、3、3 B、2、2、2 C、3,2、3 D、3、4、2
38、下列关于“检测生物组织中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实验的操作步骤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用于鉴定可溶性还原糖的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可直接用于蛋白质的鉴定[来源:21世纪教育网]
B、脂肪的鉴定需要用显微镜才能看到被染成橘黄色的脂肪滴
C、鉴定可溶性还原糖时,要加入斐林试剂甲液摇匀后,再加入乙液
D、用于鉴定蛋白质的双缩脲试剂A液与B液要混合均匀后,再加入含样品的试管中,且必须现混现用
39、如图表示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其中a和b为物质的两种运输方式。下列对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若图示为肝细胞膜,则尿素的运输方向是II→I
B、细胞间的识别、免疫、细胞的癌变与①有密切的关系
C、适当提高温度将加快②和③的流动速度
D、b过程不需要ATP,a过程末体现膜的选择透过性这一生理特性
40、假设将标号为A、B、C的同一个植物细胞分别放在a、b、c三种不同的蔗糖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得到如图所示状态(原生质层不再变化)。根据图分析推理不正确的是 ( )
A、实验前蔗糖溶液浓度为:c>b>a
B、实验后蔗糖溶液浓度为:c=ba
C、实验后细胞的吸水能力:C>B>A
D、实验后细胞液浓度:C>B>A
试卷类型:A
高一生物试题 2012.11
第Ⅱ卷(共50分)
二、非选择题(4个小题,共50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
41、(10分,每空l分)右图是一个细胞的亚显微结构图,请仔细观察后,回答下面的问题:
(1)该细胞是 细胞,做出此判断的依据是:此细胞具有 等结构(用序号表示);
(2)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 ] ;此结构中含有少量的
(3)活细胞中载体蛋白在[ ] 合成,能够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的“车间”是[ ] ;
(4)核仁与[ ] 的形成有关
(5)[6]的成分是 ,与[6]的形成有关的细胞器是[ ]
(6)为酶提供大量结合位点,并为进行多种反应合成有机物创造有利条件的细胞器是[ ]
42、(10分,每空l分)下列是某化合物的结构简图,据图回答:
(1)图中的①表示 ,⑥表示 。
(2)图中的化合物是由 个氨基酸分子通过 反应结合形成的,其中从左起第2个氨基酸的侧链基团是 (写序号)。该化合物的名称是 ,其组成元素主要是 。
(3)图中的化合物水解时,断裂的化学键是 (用化学结构式表示)。
(4)该化合物形成后比原来的氨基酸的相对分子质量总和减少了 。
(5)在下面的方框内写出氨基酸的结构通式。
21世纪教育网
43、(10分,每空l分)如图甲表示某生物膜结构,图中A、B、C表示某些物质,a、b、c、d表示物质跨膜运输方式。图乙和图丙表示物质运输曲线,请据图回答:
(1)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是相应适应的,从功能上来说,细胞膜是一层 膜,而A与该功能有密切关系.则A是 ;B代表细胞膜的基本支架,则B是 ;C与细胞信息交流有关,则C是 。
(2)可能代表氧气进入细胞的过程是图中编号 ;葡萄糖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的过程是图中编号 。
(3)动物细胞吸水膨胀时B的厚度变小,这说明B具有 。
(4)若一个植物细胞的光合作用产生的O2扩散到相邻细胞的某结构中用于有氧呼吸,最少要穿过 层磷脂分子层。O2的运输方式符合图 所表示的物质运输曲线。可用图丙表示的为a~d中的 。21世纪教育网
44、(20分,每空2分)现有新配置的蔗糖溶液(0.9mol/L),葡萄糖溶液(09mol/L)和硝酸钾溶液(0.45mol/L)各一滴瓶,因没有标签贴,仅凭肉眼无法鉴别。请根据所学生物知识,利用实验室中的仪器、用具以及材料设计一个实验,将这三瓶溶液最终区分开来。
1、材料和用具: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吸水纸,CuSO4(0.05mol/mL),NaOH(0.1g/ml),滴管,小试管、酒精灯,烧杯、洋葱等。
2、原理:利用还原性糖的鉴定实验可以将葡萄糖鉴定出来,利用质壁分离实验可以将蔗糖溶液和硝酸钾鉴定出来。
3、实验方案
(1)分别将三种未知溶液的滴瓶贴上标签,标为1、2、3。
(2)配置 试剂, (配置方法),分成三等份,分别加入三支试管中并标号为l、2、3,将 分别滴到3支已经标号的试管中, ,出现砖红色沉淀的是 ,没有出现砖红色沉淀的是 。
(3)取两个载玻片并标记为l、2制作 ,分别滴上相应未检测出的两种溶液。
(4)在显微镜下观察是否发生质壁分离以及质壁分离复原的现象。如果发生质壁分离但不复原,那么该溶液为 ;发生质壁分离后又自动复原的为 ;发生质壁分离后又自动复原的原因是 。
试卷类型:A
高一英语试题
2012.11
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共l2页,满分l50分。考试用时l20分钟,
第I卷(共105分)
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
第一节 (共5小题;每小题l.5分,满分7.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 How many colds has the man had?
A. Two B. Four C. Eight.
2. Who will go to Toronto?
A. The woman B. The woman’s brother. C. The man and Ken
3. Where does this conversation probably take place?
A. At a shop B. In a house C. At a restaurant
4. What is the boy going to do?
A See a film B Do his homework C Play with his classmate5
5. Where does this conversation take place?
A At an airport B In a factory C In a classroom
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l.5分,满分22.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听下面一段材料,回答第6至第8题。
6 Who is the man going to meet tomorrow?
A Tommy B Tony C Timmy
7 What i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man and the woman?
A Husband and wife B Close friends C New friends
8 Where are the speakers going to have dinner?[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 In a restaurant B In a shopping centre C At home
听下面一段材料,回答第9至第11题。21世纪教育网
9 What will the man do?
A Have a holiday B Leave school to get a job C Write letters to his friends
10 What does the woman agree with the man?
A It’s good to got some experience B It’s good to find a job as a clerk21世纪教育网
C It’s good to have a good time on vacation
11 What does a clerk not do?
A Write letters B Do some typing C Give opinions on some reports
听下面一段材料.回答第12至第l4题。
12 Who is the woman?
A. A history teacher B. A student of Chinese history C. A student of Chinese
13 What is the woman doing?
A Asking questions B Having a walk C Going to the office
14 What do you know about the man?
A He is a teacher of history.
B He knows the woman very well
C He is going to leave the school
听下面一段材料,回答第15至第l7题。
15.What did the man want to do?
A To look for a gold necklace for his wife
B To buy a birthday gift for his wife
C To buy a diamond ring for his wife’s birthday
16 What did the man finally buy?
A. A ring. B A watch C A necklace.
17 How much did the man pay for the gift?
A $2.250 B. $2.000 C. $2.500
听下面一段材料,回答第18至第20题。
18 Why does the man call the woman?
A. To ask for advice B. To make an appointment C. To ask for a doctor
19 How often does the man have a checkup?
A. Every three months B. Every six months C. Every year.
20. When will the man come to the doctor’s office?
A.At 4:45 next Tuesday B. At 4:15 next Tuesday C.At 4:45 next Thursday
第二部分:英语知识运用(共两节,满分35分)
第一节单项填空(共25小题,每题1分,满分25分)
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21. To climb the mountain is hard work and to go down the mountain is great danger.
A./,/ B.a,a C.a,/ D./,a
22.---Would you like to go for an outing with us?
--- ,for I have something important to do.
A.I will B.I’d love to C.I don’t know D.I’d rather not
23.How much does that ?
A.add B.add up C.add to D.add up to
24.---I him to give up smoking.
---Did he agree to?
---No result.
A.advised B.persuaded C.suggested D.advised
25.You had better get all the people the work,or you cannot get it on time.21世纪教育网
A.do, done B.doing,do C.to do,done D.done, done
26.---Do you have any plans for this weekend?21世纪教育网
---Yes. I my daughter to the countryside to visit my parents
A.take B.am taking C.have taken D.had taken
27.Last summer I had in the south of France.
A.amusing experience B.amused experience
C.an amused experience D.an amusing experience
28.Amy asked you have a talk with you face to face.
A.if could she B.whether she can
C.if she could D.whether can she
29.I have always been honest and straight-forward(正直),and it doesn’t matter that I’m talking to.
A.who is it B.who it is C.is it whom D.it is whom
30.---Hi, Tom. Any idea where Jane is?
---She in the classroom I saw her there just now.
A.shall be B.should have been
C.must be D.might have been
31.I cannot spend money on the car which is expensive for me.
A.too many;much too B.far too;too much
C.much too; too much D.too much;much too
32.---Yangyang carded off the first Olympic medal for China.
---Great! What she won for our motherland!
A.golden;honor B.gold;honor C.golden;honors D.gold;honors
33.Rather than at home,he prefers out to play football even on a cold day
A.to stay;to go B.staying;to go C.stay;to go D.staying;going
34.--- is it from your home to the cinema?
---It’s about twenty minutes’ walk.
A.How long B.How often C.How soon D.How far
35.All the doctors in the hospital insisted that he badly wounded and that he at once.
A.should be; be operated B.were;must be operated on
C.was; should be operated D.was;be operated on
第二节完形填空(共20小题,每小题l分,满分20分)
阅读下面短文,从短文后各题所给的四个选项(A B C和D)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Once upon a time,there was no donkey(驴子)in a small village. One day a merchant(商人)brought one to the village. But the 36 had a 37 master. So one day it 38 a forest and decided to stay there. But soon a tiger saw it and immediately 39 at it. At once the donkey started to cry 40 it could. The tiger was so 41 by the donkey’s action 41 it ran away with fear.
Not long afterwards the tiger met a fox. 43 out of breath,it told the fox what 44 . Then the tiger 45 the fox to the place 46 it had met the donkey. When the fox saw the donkey,it laughed and said,“That’s only a 47 donkey and it only eats 48 .Come,let’s kill it 49 supper. When the donkey saw them 50,it quickly 51 a plan.” “Hello,old friend! How nice to see you,and how nice 52 you to bring me supper,my favorite food—tiger meat!”
Heating this,the tiger was very 53 as well as angry. “I’ll teach you a lesson.” It 54 angrily at the fox,and 55 one jump,killed it. Then it ran away as fast as it could.
36.A.monkey B.donkey C.tiger D.fox
37.A.cruel B.good C.kind D.selfish
38.A.moved to B.ran away across C.ran away into D.went through
39.A.stared B.came C.saw D.watched
40.A.as loud as B.so loud as C.as aloud as D.so aloud as
41.A.surprised B.pleased C.excited D.worried
42.A.as B.when C.that D.and
43.A.Hardly B.Almost C.Already D.Mostly
44.A.appeared B.happened C.had happened D.was taken
45.A.carried B.watched C.showed D.led21世纪教育网
46.A.where B.that C.which D.when
47.A.dangerous B.harmful C.terrible D.harmless
48.A.tiger meat B.grass C.animals D.birds
49.A.on B.with C.for D.about
50.A.coming along B.gone away C.coming in D.going along
51.A.make B.got C.found out D.thought over
52.A.for B.with C.about D.of
53.A.afraid B.fear C. frightened D.horribly
54.A.spoke B.shouted C.said D.told
55.A.with B.have C.take D.for
第三部分:阅读理解(共20小题;每小题2分, 满分40分)
阅读下列短文,从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A、B、C和D)中,选出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A
Two years ago my grandmother was going to turn 75. My family discussed what the best way to celebrate was. Should we throw her a party? Should we take her on a trip? We remembered that she had touched so many people’s lives, and there were so many people for her to consider. Then someone got the idea that we should include everyone in the celebration by turning it into a tribute(献礼)to my grandmother.
We secretly sent out letters to the people in Grandmother’s address book and asked them to send a letter with a memory that they had shared with her. People sent us letters with poems, stories and pictures. The deep feeing that was shared through the response(回应)surprised us. We compiled(编辑)these letters into a memory book and amazed her with it on the morning of her birthday.
The unusual thing about my grandmother’s friends was not the number that she had,but me connection they shared.In many ways this book of friendship was the greatest achievement of my grandmother’s life.
I believe that developing true friendships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s that anyone can do in one’s lifetime. It is not a matter of the number of friends one has,hut the quality of the bonds. If one has had at least one true friendship before dying,then one can say one has lived a successful life. I have made many friends and I believe I have begun to develop the same types of friendships my grandmother kept up over her lifetime. I only hope that I will be as successful as she has been.
56.How did the author’s family celebrate Grandmother’s birthday?
A.They took her on a trip across the country
B.They gave her a memory book of friendship
C.They invited all her friends to her birthday party
D.They asked all her friends to send her cards
57.When receiving her birthday gift,the author’s grandmother probably felt
A.disappointed and lonely
B.sorry and sad
C.surprised and pleased
D.nervous and excited
58.The underlined word “bonds” in the last paragraph probably means
A.relationships B.works C.successes D.celebrations
59.According to the passage,the author probably agrees that
A.the more friends you have,the better
B.friends are more important than family
C.understanding leads to greater success
D.true friendship is very important to us
60.Which of the following words can best describe the author’s grandmother?
A.Famous B.Great C.Polite D.Pleasant

B
Every day we go to school and listen to teachers, and the teacher will ask us some questions. Sometimes,the classmates will ask your opinions of the work of the class. When you are telling others in the class what you have found out about these topics, remember that they must be able to hear what you are saying. You are not taking part in a family conversation or having a chat with friends—you are in a situation where a large group of people will remain silent, waiting to hear what you have to say. You must speak so that they can hear you loudly enough and clearly enough but without trying to shout or appearing to force yourself.
Remember, too, that it is the same if you are called to an interview whether it is with a professor of your school or a government official who might meet you. The person you are seeing will try to put you at your ease ordinary conversation but the situation is somewhat different from that of an ordinary conversation. You must take special care that you can he heard.
61.When you speak to the class,you should speak
A.as loudly as possible B.in a low voice
C.loudly D.forcefully
62.The situation in the class is that to your house.
A.not very different from B.sometimes the same as
C.sometimes not the same as D.not the salve as21世纪教育网
63.If you are having a conversation with an official,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for you is .
A.to show your ability B.to be very gentle
C.to make sure that you can he heard D.to put the official at ease
64.The meaning of “somewhat” in the last paragraph is .
A.什么 B.有点 C.很多 D.一些什么
65.The main idea of this passage is
A.that we must use different ways at different situations
B.that we must speak loudly21世纪教育网
C.that we must keep silent at any time
D.that we must talk with me class[来源:21世纪教育网]
C
If you go into the woods with your friends,stay with them. If you don’t,you may get lost. If you do get lost,this is what you should do.
Sit down and stay where you are. Don’t try to find your friend—let them find you. There is another way to help your friend or other nearby people to find you. Give them a signal by shouting or whistling three times. Stop shouting and whistling. Then three times again. Any signal given three times is a call for help. Keep up shouting or whistling,always three times together. When people hear you,they will know that you are not just making noise for fun. They will let you know that they have heard your signal. They will give two shouts, two whistles or two gun shots. When a signal is given twice, it is an answer to a call for help.
If you don’t think that you will get help, try to make a little house—cover up the holes with branches with lots of leaves,and a soft bed with leaves and grass.
What should you do if you need drinking water? You would have to leave your little branch house to look for a river. Don’t just walk away. Pick off small branches and drop as you walk so that you can find your way back.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to do when you are lost is to stay one place.
66.When you get lost in the woods,you should,
A.try your best to get out of the woods
B.make a little house with branches
C.keep quiet and wait for help to come
D.stay in one place and send signals for help
67.How do you make your friends know that you are calling for help but not making noise for fun?
A.Keeping shouting or whistling three times together.
B.Crying all the time
C.Keep shouting or whistling or firing gun twice together
D.Making a house with branches
68.Why should you leave some small branches on the way to get some water?
A.So that you can find the water
B.So that your friends know where you have gone
C.So that you can come back to the place where you were lost
D.So that you can pick the branches for your house
69.The best title of the passage is
A.Don’t Get Lost B.Stay With Your Friends
C.Stay In One Place D.What To Do When Lost In Woods
70.According to the author “a signal is given twice” is .
A.the key to the house B.a reply to help
C.an answer to a call for help D.a call for help
D
Americans can travel almost anywhere they choose. But to protect its people,the government lists a few dangerous places where Americans cannot go. These places are unfriendly countries or countries at war. There,the traveler might not be safe. These countries are listed in a small book called a passport(护照).
This passport is a government request for the safety of its traveling people. It is also a government’s pledge(保证)that the people will obey the rules of the host country(东道国).
To receive a passport from the government,a traveler must prove(证明)that he is an American citizen(公民). An American cad not go overseas(外国)without a passport. Only certain close counties such as Canada and Mexico do not ask for passports.
Pasted inside the passport is the traveler’s picture. Children traveling with their parents are included in one parent’s book.
Thousands of people from the United States visit other countries every year. An American traveler might carry plane tickets,money,clothing and many other things. But the most import that he carries in another country is his passport.
71.A passport is not needed when all American goes to
A.foreign countries B.dangerous areas
C.Canada or Mexico D.countries overseas
72.From the passage we can see that
A.children can’t travel to foreign countries
B.Americans like to travel
C.a traveler is not safe in most countries
D.Americans like to travel to close countries
73.Why does a traveler need a passport?
A.He needs something more to carry when he travels
B.It helps the country to protect the people
C.He needs to have his picture taken more often
D.it helps the traveler to know where he will go
74.Which statement does the passage lead you to believe?
A.People should take care of their passports
B.It is not important to have a passport to travel
C.Children are never included in a passport
D.When you are in another country, money is more important than a passport
75.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rue?
A.When Americans are traveling in another country,they must obey the roles of the country
B.The American government sometimes allows its people to travel to dangerous places
C.A passport is needed wherever an American is traveling
D.Everyone who lives in the United States can get a passport from the American government
高一英语试题 2012.11
第II卷 (共45分)(请把答案写在后面的答题纸上)
第一节:(15分)
一、单词拼写(共10小题,每小题0.5分,满分5分)
根据所提供的语境和首字母提示及所给汉语注释,写出完整单词。(每空只写一词)
1.A close friendship (逐渐地)grew up between them.
2.Do you have any difficulty in (交流)with your new friends?
3.Back from the cinema,the couple were (震惊)on seeing their house broken in.
4.At present,what I am worrying about is his (态度)towards his study.
5.The pipeline was constructed to (运输)oil across Alaska to ports on the coast.
6.I haven’t p him to give up smoking.
7.I’m not a stranger here. The city is quite f to me.
8.My teachers are very kind to us. They often give us some a on learning methods.
9.Though I hadn’t seen Jones for five years or so,I r her voice as soon as I picked up my phone.
10.After g from high school,he went to Beijing to work in a restaurant.
二、完成句子(每空一词。每小题l分,满分l0分)
11.Along the way children (穿着)long wool coats stopped to look at us.[来源:21世纪教育网]
12.He (做了个梦)last night.
13.I don’t want to (记下)a series of facts in a diary (像大多数人那样)
14.As the moon gave (太亮),I didn’t dare open a window.
15.The film (以……为蓝本)a novel written by Robert.
16.They (决心)drive the enemy from their land.
17.I’m thinking of moving and my house (换成)a larger one.
18.The old man lived on his own and had a dog (作伴).
19.As I was about to go out and search for him, he (恰巧)come in.
20.At one point we were so high that we (发现自己仿佛骑车穿越)clouds.
第二节:书面表达(满分30分)
China Daily请你用英文写一篇报道,介绍在英语竞赛(competition)中取得第一名的王伟同学学习英语的情况,内容如下:
1.王伟是15班的一名学生,学习英语已五年。
2.起初,在英语学习中遇到了许多困难(如记不住生词,听不懂教师讲课等),几乎失去了信心(lose heart)。
3.在老师的帮助下,经过刻苦努力,取得了进步,赶上了其他同学。
4.王伟决心更加努力地学习英语,争取更大的进步。
注意:1.内容要完整,叙述要连贯;
2.词数100左右。
试卷类型:A
高一语文试题 2012.11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两部分,共l5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
第I卷
本试卷共l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要求。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遏(è)制 说服(shuì) 岿然不动(kuī) 谆谆教导(zhūn)
B、百舸(gě) 寥(1iáo)廓 不屈不挠(ráo) 婀娜多姿(ē)
C、惆怅(chàng) 糟粕(pò) 长歌当哭(dàng) 锲而不舍(qiè)
D、忸怩(niǔ) 浸渍(zì) 病入膏肓(māng) 神情尴尬(gà)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家具 竞自由 殒身不恤 吉人自有天象
B、酝酿 东道主 峥嵘岁月 真金不怕火炼
C、问侯 挖墙角 欢渡佳节 明人不说暗话
D、道劲 元霄节 彬彬有礼 在其位谋其政
3、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1世纪教育网
①石门山风景区是一个传统文化和生态旅游相结合的风景区,景区设计匠心独具,一草一木,一砖一瓦均含禅理,草木郁郁葱葱,环境 清静,风景独秀,不失为一个放松身心、休闲养性的好去处。
②一个十多岁的孩子能写出这样的文章来, 难以相信。
③又有一次日本作家由起女士访问上海,来我家 ,对日本产的包弟非常喜欢,她说她在东京家中也养了狗。
A、忧雅 简直 作客 B、幽雅 简直 做客
C、幽雅 几乎 作客 D、优雅 几乎 做客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最恰当的一句是( )
A、旅游黄金周期间,为化解部分旅客的不满情绪,曲阜市旅游局设立了“旅客投诉中心”,此举说明他们不光有良好的服务意识,还有闻过则喜的雅量。
B、陶渊明早年曾几度出仕后来因为不满当时黑暗腐败的政治而走上归隐之路,过起了瓜田李下的田园生活。21世纪教育网
C、两年前开始的家电下乡刺激了农民消费欲的增长,原本趋于滞销的彩电,现在一下子成了炙手可热的商品。
D、他上学那会儿就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的那种人。按照规定,他可以申请贫困生助学贷款,但他却硬撑着不肯申请。
5、下列各旬中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
A、福建土楼具有防匪防盗、防震防潮、冬暖夏凉、生活方便,虽经百年风雨或战争硝烟,至今仍巍然屹立,享有“东方古城堡”之美誉。[来源:21世纪教育网]
B、近年来世界艺术品拍卖价格屡创新高,许多有眼光的国际大商人纷纷购买收藏有价值的艺术品,希望以这种投资方式实现资产保值和增值。
C、为了日本人民福祉,为了东亚稳定繁荣,日本政府必须认清形势,改正错误,妥善解决钓鱼岛等问题,重建与邻国互信,避免将日本经济推向万劫不复的境地!
D、近视患者都应当接受专业医师的检查,选择合适的眼镜,切忌不要因为怕麻烦、爱漂亮而不戴眼镜。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人与生物圈计划
人与生物固计划中国有,世界其他国家也有。目的是寻求同一个答案。为什么人们在享受自己获得的和创造的财富时,会时时受到大自然的种种惩罚?因为人类在土壤侵蚀、沙漠化、滥伐森林、越来越多的物种灭绝、环境污染等所导致的生态系统退化中,已经意识到能登月球、造核武器的人类,还没有真正揭开人与生物圈之间的秘密。也许正是这个缘故,联合国针对全球日益严重的人口、资源和环境的挑战,以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为宗旨的人与生物圈计划,格外受到世界各国的拥护和支持,这项松散的政府间科学计划自1971年开始实施以来,已经在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发了数千个实施科研项目,有数万人参加了有关的培训活动。
作为该计划理事国之一的中国,自1972年参加起就抱着极大的热情。国务院于1978年正式批准成立了相应的计划组织实施结构——UIY与生物固国家委员会。
迄今为止,全国有37个有关项目列入中国人与生物圈计划,6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批准加入国际生物圈保护区网。人与生物圈计划已经成为跨地域、跨国界联系百余个国家和地区的纽带,成为专家学者运用生态学方法,研究人与环境相互关系的纽带,已经是为生物圈资源合理利用和保护提供多学科、多领域依据的窗口。
在我国长白山实施的温带森林生态系统研究计划,可试说是这种纽带和窗口的一个缩影。
中国吉林省长白山,有个面积为20多公顷的林区,植被没有经受太大的干扰,从山岩裸露、白雪皑皑的山巅,到针阔混交、林木遮天的山岭,十分明显的植被垂直带变化,没有夹杂人为的痕迹,是大自然创造的一个完整的东北亚山地生态系统。这里没有森林病虫害,众多的物种以最佳的形式和谐协调地生存。长白山优化森林结构,正好成为欧洲病态森林的最佳参照模式地。各国专家希望从政亚大陆北半部山地生态系统典范的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得到启示,以查清欧美“森林死亡”的原因,制定有效的控制对策,中国专家希望通过研究优化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生产力,揭开大自然更多的秘密,以寻找适合中国国情的林业之路。中外专家的希望,便成为国际间合作和交流的基础。
6、第一段中“秘密”一词具体指的是( )
A、指人类为什么会受到自然的惩罚。21世纪教育网
B、指人类获得和创造了财富还会受到惩罚的原因。
C、指人类应怎样在维持生态平衡的同时来获得发展。
D、指人类搞经济建设怎样才能和环境相适应。
7、文中说到人与生物圈的计划,它的根本目的是( )
A、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
B、促进生产和经济的迅速发展。
C、寻找并揭开人与生物圈之间的秘密。
D、为国际间的合作交流提供更有利的条件。
8、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人与生物圈计划有益于国际交流,有益于生物圈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B、长白山优化森林结构也许是欧洲病态森林最佳参照模式。
C、人与生物圈计划对于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确有重大作用。
D、中国人与生物圈计划在行动。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9—12题。
(一)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余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胜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扬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节选自《左传 烛之武退秦师》)
(二)
杞子自郑使告于秦曰:“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
穆公访诸蹇叔。蹇叔曰:“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师之所为,郑必知之,勤而无所,必有悖心。且行千里,其谁不知?”公辞焉。召孟明、西乞、白乙,使出师于东门之外。蹇叔哭之,曰:“孟子!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公使谓之曰:“尔何知!中寿,尔墓之木拱矣!”蹇叔之子与师,是而送之曰:“晋人御师必于肴。肴有二陵焉:其南陵,夏后皋之墓也;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秦师遂东。
(节选自《左传崤之战》)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军:驻军
B、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封:边界
C、劳师以袭远 劳:辛苦
D、且行千里,其谁不知?公辞焉 辞:拒绝
10、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
A、夜缒而出 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人也
B、焉用亡郑以陪邻 肴有二陵焉
C、吾其还也 且行千里,其谁不知
D、是寡人之过也 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
11、下列四句中的文言句式与侧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
A、夫晋,何厌之有?
B、“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C、失其所与,不知。
D、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12、下列对两段文字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烛之武和蹇叔都是为了国家而抛弃个人恩怨和利益的爱国者;而秦穆公无论是从郑退兵还是潜师袭郑,从根本上讲也是为了本国利益,正可谓“他日利有大于烛之武者,吾知秦穆必翻然从之矣”。
B、“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一个“犹”字,写出了烛之武对郑伯以前不重用自己的不满,微言大义,体现了“春秋笔法”。
C、蹇叔劝谏委婉却深谋远虑,哭师直白却满腔愤怒;秦穆公利欲熏心、刚愎自用、目光短浅,与两年前“退秦师”时的虚怀若谷、见贤思齐判若两人。
D、两段文字故事情节波澜起伏,人物语言富有个性,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充分显示了古代记叙散文的永恒魅力。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114分)
四、(24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及教材《鸿门宴》中的一个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21世纪教育网21世纪教育网
(1)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4分)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3分)

(3)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3分)
14、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后面的问题。(8分)
思念
舒婷
一幅色彩缤纷但缺乏线条的挂图,
一题清纯然而无解的代数,
一具独弦琴,拨动檐雨的念珠,
一双达不到彼岸的桨橹。
蓓蕾一般默默地等待,
夕阳一般遥遥地注目,
也许藏有一个重洋,
但流出来,只是两颗泪珠。
呵,在心的远景里
在灵魂的深处。
(1)诗歌第一节用了哪些意象?这些各自独立的跳跃着的意象有何共同特点?(4分)

(2)“重洋”与“两颗”的反差,准确地表达了东方民族怎样的性格?试加以简析。(4分)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个小题)(6分)
(1)子曰:“三军可夺帅也; 。”(《论语·子罕》)真的勇士, ,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鲁迅《记念刘和珍君》)
(2)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同向春风各自愁。(李商隐《代赠》)
(3)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 。徐志摩《再别康桥》)
(4) ,大礼不辞小让。如今 ,我为鱼肉,何辞为?
(司马迁《鸿门宴》)
五、(l2分。每小题4分)
16、为下列句子中划线的部分排序,使之语意连贯,音韵和谐,并与前后文衔接起来。(4分)
先生的讲演,到紧张处,便成为表演。他真是手之舞之足之蹈之, , , , 。听他讲到他最喜爱的“桃花扇”,讲到“高皇帝,在九天,不管……”那一段,他悲从衷来,竞痛哭流涕而不能自已。他掏出手巾拭泪,听讲的人不知有几多也泪下沾巾了!又听他讲杜氏讲到“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先生又真是于涕泗交流之中张口大笑了。
①有时顿足 ②有时叹息③有时掩面④有时狂笑
17、下面是不同时期较为流行的寒暄语,请探究这一语言的变化在内容上具有怎样的特点和折射出人们怎样的心理,并将探究结果填写在相应的横线上。(4分)
(1)上世纪70年代:“你吃饭了吗?”
(2)上世纪80年代:“你下海了没?”
(3)上世纪90年代:“你找到工作没?”
(4)本世纪初期:“你买房了吗?”
(5)2012年初:“你船票准备好了没’”
内容变化的特点: (2分)
折射出的心理: (2分)
18、学校准备为图书馆和餐厅各张贴一幅对联,现已给出上联,请你补拟下联。(4分)
(1)图书馆上联:学问藏今古
下联: (2分)
(2)餐厅上联:温饱中当念父母辛苦
下联: (2分)
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9~22题(18分)
别了,不列颠尼亚
①在香港飘扬了一百五十多年的英国米字旗最后一次在这里降落后,接载查尔斯王子和离任港督彭定康回国的英国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驶离维多利亚港湾——这是英国撤离香港的最后时刻。
②英国的告别仪式是30日下午在港岛半山上的港督府拉开序幕的。在蒙蒙细雨中,末任港督告别了这个曾居住了二十五任港督的庭院。
③4点30分,面色凝重的彭定康注视着港督旗帜在“日落余音”的号角声中降下旗杆。根据传统,每一位港督离任时,都举行降旗仪式。但这一次不同:永远都不会再有港督旗帜从这里升起了。4时40分,代表英国士王统治了香港五年的彭定康登上带有皇家标记的黑色“劳斯莱斯”,最后一次离开了港督府。
④掩映在绿树丛中的港督府于1885年建成,在以后的近一个半世纪中,包括彭定康在内的许多港督曾对其进行过大规模改建、扩建和装修。随着末代港督的离去,这座古典风格的白色建筑成为历史的陈迹。
⑤晚6时15分,象征美国管治结束的告别权或在距离驻港英军总部不远的添马舰军营东面举行。停泊在港湾中的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和临近大厦上悬挂的巨幅紫荆花图案,恰好构成这个“日落仪式”的背景。
⑥此时,雨越下越大。查尔斯王子在雨中宣读英国女王赠言说:“美国国旗就要降下,中国国旗将飘扬于香港上空。一百五十多年的英国管治即将告终。”
⑦7点45分,广场上灯火渐暗,开始了当天港岛上的第二班降旗仪式。一百五十六年前,一个叫爱德华·贝尔彻的英国舰长带领士兵占领了港岛,在这里升起了英国国旗;今天,另一名英国海军士兵在“威尔士亲王”军营旁的这个地方降下了米字旗。
⑧当然,最为世人瞩目的是子夜时分中英香港交接仪式上的易帜。在1997年6月30日的最后一分钟,米字旗在香港最后一班降下,英国对香港长达一个半世纪的统治宣告终结。
⑨在新的一天来临的第一分钟,五星红旗伴着《义勇军进行曲》冉冉升起,中国从此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与此同时,五星红旗在英军添马舰营区升起,两分钟前,“威尔士亲王”军营移交给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军开始接管香港防务。
⑩零点40分,刚刚参加了交接仪式的查尔斯王子和第28任港督彭定康登上“不列颠尼亚”号的甲板。在英国军舰“漆咸”号及悬挂中国国旗和香港特别区区旗的香港水警汽艇护卫下,将于1997年年底退役的“不列颠尼亚”号很快消失在南海的夜幕中。
从1841年1月26日美国远征军第一班将米字旗插上海岛,至1997年7月1日五星红旗在香港升起,一共过去了一百五十六年五个月零四天。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
新华社香港1997年7月1日电
19、这篇新闻以“别了,不列颠尼亚”为标题,请你说说它的妙处。(4分)

20、文章第一段属于新闻文体基本构成中的哪个部分?请结合本文分析其作用。(4分)21世纪教育网

21、联系上下文,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的含义。
(1)停泊在港湾中的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和临近大厦上悬挂的巨幅紫荆花图案恰好构成这个“日落仪式”的背景。(2分)21世纪教育网

(2)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2分)

22、《别了,“不列颠尼亚”》在1998年第八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中荣获一等奖。请你探究一下它获奖的原因。(6分)

七、(60分)
23、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
离别是每个人生活中都会遇到的时刻,离别的方式、离别的心情也千差万别。关于离别,文人墨客们为我们留下了许多精彩的描绘,像“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矣”、“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等等都是。它既意味着一段故事的结束,又预示了新的征程的开始。
请以“离别”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题目自拟。
要求:(1)写触动自己心弦的人、事或场景。
(2)注意选好记叙的角度,叙事要有波澜,写人要有细节。
21世纪教育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