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必修下册第二单元 戏剧单元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部编版必修下册第二单元 戏剧单元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部编语文教材高一下册
第二单元戏剧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单元为戏剧单元,人文主题是“良知与悲悯”,属于“文学阅读与写作”学习任务群。单元课文节选自三部戏剧:《窦娥冤》是中国传统戏曲(元杂剧)的代表作品,《雷雨》是中国现代话剧的名作,《哈姆莱特》则是西方戏剧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经典剧作。三部剧作都是悲剧,有着深厚的思想、情感意蕴和高超的艺术成就,而又分别呈现出不同时代、地域的风格特点,能够启发学生更好地认识戏剧这一体裁独特的艺术表现方式和一般规律,学会“从语言、构思、形象、意蕴、情感等多个角度欣赏作品,获得审美体验,认识作品的美学价值,发现作者独特的艺术创造”。
《窦娥冤》是元代作家关汉卿创作的杂剧,作品站在人民的立场上,塑造了窦娥这样一位光彩照人的女性形象,对封建社会中遭受重重压迫的人民大众给予同情,对他们的拼死抗争给予关切,代表了元杂剧的最高成就。《雷雨》浓墨重彩地表现了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社会里大家族内部酿成的一场悲剧,在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和紧张激烈的戏剧冲突中塑造了众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标志着中国现代话剧的成熟。《哈姆莱特》是莎士比亚悲剧的代表作品,也是西方戏剧的核心经典之一,艺术手法极为高妙,思想意蕴十分丰厚,值得深人品读发掘。本单元节选这三部作品,意在让同学通过学习深化对戏剧这一体裁的认识,领略悲剧的艺术感染力,了解悲剧作品的基本特征,同时也以这三部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引导同学在“古今中外”的比较中初步认识传统戏曲、现代话剧和西方古典戏剧。
在各个主要体裁的文学中,戏剧在形式上的特点是十分鲜明的。本单元教学的核心任务,就是牢牢抓住戏剧体裁的特点,以此为线索引导学生深入到这几部悲剧作品中去,领会其中的丰厚意蕴,深化对戏剧体裁的理解,从而发展欣赏戏剧作品的能力,进一步提升文学阅读的能力。
【核心素养】
1.语言建构与运用:初步认识传统戏曲和现代戏剧的基本特征,欣赏戏剧组织冲突、构思情节、塑造人物的艺术手法,体会戏剧语言的动作性和个性化。
2.思维发展与提升:通过阅读鉴赏、编排演出等活动深入理解戏剧作品,促进学生辩证思维及创造性思维的提升。
3.审美鉴赏与创造:从语言、形象等角度,获得审美体验,认识作品的美学价值。并尝试进行简单的“台本”写作。
4.文化传承与理解:把握本单元戏剧的悲剧意蕴,激发良知与悲悯情怀,健全人格培养。以尊重和包容的心态,领悟《窦娥冤》《雷雨》中渗透的民族审美心理。理解和借鉴不同民族、不同区域、不同国家的优秀文化,吸收人类文化的精华。
课时安排:6课时
第1-2课时 研读作品
核心任务:研读文本,探究本单元《窦娥冤》《雷雨》《哈姆莱特》的悲剧根源。
一、课时学习目标:
1.研读剧本,初步了解戏剧的基本常识、传统戏剧与现代戏剧的基本区别。
2.研读剧本,了解本单元三部作品剧中人物关系,并以思维导图形式表现。
3.研读剧本,品味人物语言的个性化、动作化的特点及台词的“言外之意”。
二、任务(一)
查阅资料,制作戏剧知识卡片,小组内完善,班级内展示。
戏剧知识卡片 制作人: 制作时间: 1.戏剧定义及分类 2.戏剧特点 3.中外著名戏剧及作者
三、任务(二)
研读文本,了解《窦娥冤》《雷雨》《哈姆莱特》三部作品的人物关系绘制思维导图,完成学习任务单。
《窦娥冤》学习活动单
主问题:窦娥的形象为什么能感天动地?
剧情概括(150字左右)
窦娥的身份以及面临的主要矛盾
分析窦娥在解决矛盾时体现的性格特征
文中你印象最深刻的文句或场景并讲明原因
自我补充
《雷雨》学习活动单
主问题:周朴园为什么没有疯,没有死,罪恶的人却清醒地活着?
剧情概括(150字左右)
画出剧中人物关系思维导图
具体分析剧中有几组矛盾
文中你印象最深刻的文句或场景并讲明原因
自我补充
《哈姆莱特》学习活动单
主问题:你如何理解“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
剧情概括(150字左右)
画出剧中人物关系思维导图
为学校“戏剧社”要演出的《哈姆莱特》设计海报,说明理由
以哈姆莱特的口吻,写一段自白,向父亲倾诉他在丹麦宫廷里的感受,特别是面对奥菲利娅试探时的复杂心理
哈姆莱特矛盾性格的表现
自我补充
四、任务(三)
《窦娥冤》《雷雨》《哈姆莱特》三部作品中你认为谁最具有悲剧色彩?请结合作品中有价值的东西,鉴赏人物形象的悲剧色彩。
《窦娥冤》 《雷雨》 《哈姆莱特》
人物姓名
原因分析
五、课堂小结:
《窦娥冤》是元代作家关汉卿创作的杂剧,作品站在人民的立场上,塑造了窦娥这样一位光彩照人的女性形象,对封建社会中遭受重重压迫的人民大众给予同情,对他们的拼死抗争给予关切,代表了元杂剧的最高成就。
《雷雨》浓墨重彩地表现了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社会里大家族内部酿成的一场悲剧,在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和紧张激烈的戏剧冲突中塑造了众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标志着中国现代话剧的成熟。
《哈姆莱特》是莎士比亚悲剧的代表作品,也是西方戏剧的核心经典之一,艺术手法极为高妙,思想意蕴十分丰厚,值得深人品读发掘。
在本单元的课文中,窦娥的善良、鲁侍萍的真情、哈姆菜特的理想都是“有价值的东西”,也都遭遇了现实的摧残和毁弃。阅读这样的悲剧作品,常常会引起我们心灵深处的悲伤、哀痛乃至愤懑,激发起我们对良知的坚守、对道义的追求。
六、拓展延伸:观看话剧《茶馆》。
七、作业布置:
1.元杂剧的语言历来有“文采派”和“本色派”之分,关汉卿是本色派的代表。“言言曲尽人情,字字当行本色”,这是关汉卿独特的语言风格,也是《窦娥冤》的语言特色。请你结合作品中的例子,分析《窦娥冤》的语言特色。
2.有人说《雷雨》中每个人物的命运都是悲剧,请结合剧本内容,分析这样说的原因。
第3-4课时 排演戏剧
核心任务:排演《窦娥冤》《雷雨》《罗密欧与朱丽叶》三部作品任一个片段,在班内组织演出。
一、课时学习目标:
1.通过排演,揣摩戏剧语言、把握人物形象;
2.通过排演,感受剧中人物悲剧命运及根源;
3.通过排演,亲身体验感受戏剧文学的魅力。
二、任务(一)
组建剧组,确定演出片段,分配任务。
1.所选片段可以不局限于课内。
2.所选片段是相对完整的经典片段。如“窦天章秉公执法,为女报仇”“周朴园逼蘩漪吃药”“真相揭开,周萍与四凤身亡”“哈姆莱特复仇”等。
3.深入研读剧本。要牢牢抓住戏剧冲突这一中心,多层次深入理解剧本的丰富意蕴,为排演打好基础。
(1)剧情是如何展开的 发生了哪些戏剧冲突 其中哪些是主要的冲突 如何理解这些冲突
(2)剧本中出现了哪些人物 他们的身份、处境、性格特点和心理活动是怎样的 彼此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
(3)剧情发生的特定环境是怎样的 有什么样的社会历史背景
《窦娥冤》排演活动单1
所选片段:
选段及理由
角色分配及理由
预设经典场景
表演细节处理及理由
《雷雨》排演活动单1
所选片段:
选段及理由
角色分配及理由
预设经典场景
表演细节处理及理由
《哈姆莱特》排演活动单1
所选片段:
选段及理由
角色分配及理由
预设经典场景
表演细节处理及理由
三、任务(二)
修改、调整所选内容,形成演出台本。
可以依据演出需要,在保持原意的前提下,对剧作内容进行适当的删减、改编。如“生存还是毁灭”的大段独白,不易记忆,可以适当压缩。
集体讨论,形成演出本。演出本又叫“台本”,是经过处理,补充适当内容后作为演出依据的剧本。补充细节时要特别注意那些意蕴丰富、充分表现人物性格和内心活动的关键台词或关键动作,悉心体会戏剧情境和人物性格,揣摩最合适的语气、语调,设计最适宜的表演方式。例如,《雷雨》中“你是萍,——凭,——凭什么打我的儿子”和“我是你的——你打的这个人的妈”这两句台词,蕴含着强烈而又复杂的情绪,要考虑怎样说才最合适。原剧本对于舞台布置、服装设计、灯光安排等方面,往往并没有详细的规定,也需要在演出本中加以补充。通过全班讨论,仔细推敲,初步形成演出台本。
《窦娥冤》排演活动单2
序号 修改处 修改意见 理由
1
2
3
反思修改效果:
《雷雨》排演活动单2
序号 修改处 修改意见 理由
1
2
3
反思修改效果:
《哈姆莱特》排演活动单2
序号 修改处 修改意见 理由
1
2
3
反思修改效果:
四、任务(三)
各剧组进行排演,反复揣摩人物语言及细节处理。
进行排演,准备演出。进入排演阶段后,投入剧情,化身为剧中人物,也许就会发现许多在阅读剧本时没有发现或没有充分考虑的问题。例如,按照剧情,哈姆莱特登台念“生存还是毁灭”这段台词时,奥菲利娅一直待在舞台上装作正在读书。这段台词很长,要考虑当哈姆莱特独白的时候,奥菲利娅究竟应该如何表演,才能最恰当地表现出两人之间的微妙关系。诸如此类看似细枝末节、对实际演出却十分重要的问题,往往只有通过反复排演才能找到最适宜的处理方式,根据排演的实际效果,确定最终的演出台本。
在排演过程中,要特别注意表现人物之间的互动,借此“演”出人物的性格和相互关系。一场戏中,有时候登场人物比较少,只有一两个人(比如《雷雨》中周朴园与鲁侍萍相认),有时候登场人物众多(比如《雷雨》中周朴园等与鲁大海对峙,《哈姆莱特》中国王与王后、群臣对话),无论是哪种情况,都要注意理解这些登场人物之间的关系,让他们始终处在互动之中,从而让戏“活”起来。
《窦娥冤》排演活动单3
序号 剧中人物 个性化语言 细节处理效果
1
2
3
《雷雨》排演活动单3
序号 剧中人物 个性化语言 细节处理效果
1
2
3
《哈姆莱特》排演活动单3
序号 剧中人物 个性化语言 细节处理效果
1
2
3
五、活动评价
1. 如果你对剧本有所改编、调整,请比较一下改编、调整后的剧本与原剧本的区别,反思改编、调整的效果。
2.演出结束后,反思在人物塑造上,还有哪些可以做得更好或值得你改进的地方?
六、课堂小结:
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戏剧活动,将课文的学习与戏剧活动结合起来,在活动中真切理解戏剧的特征,体验戏剧语言与人物塑造的特性。可以说,情境的设置、任务的设计、活动的安排等其他单元需特别下功夫的教学设计环节,在本单元中却可以比较方便地内嵌到一般意义上的教学过程中,这也是本单元在教学上的一个重要特点。戏剧表演、剧本编排、剧本改写、戏剧海报设计、戏剧评论写作与交流等学习活动,都可因地制宜,相机开展。
七、作业布置:
1.在《窦娥冤》的【滚绣球】中窦娥对天地的不公进行了指责和控诉,而在最后一部分却又对天发下三桩誓愿,希望天地为她昭雪冤情。这是否矛盾?
2.比较分析《窦娥冤》《雷雨》《哈姆莱特》几部剧作的共同点,试着概括悲剧的艺术特征。
第5-6课时 写作“台本”
核心任务:高一年级语文组准备举办“坚守良知,心怀悲悯”的情景剧演出比赛,请你为班级代表队创作一个短剧参加此次活动。要求:
1.剧情相对完整;
2.人物、场景至少2个;
3.必须有戏剧冲突;
4.人物语言要个性化;
5.思想要相对深刻;
6.演出时间:5分钟。
一、课时学习目标:
1.结合单元作品,了解剧本文学写作一般规律;
2.捕捉创造灵感,尝试剧本写作提升文学素养。
二、任务(一)
归纳整理前4个课时的学习体会。
学习角度 学习体会 举例说明
矛盾设置
人物形象
语言特点
舞台说明
艺术手法
场景设计
其他
三、任务(二)
构建戏剧创作的基本框架
1.思考剧本创作的内容、主题、人物及矛盾设置等。
戏剧创作的基本框架
主要内容 基本构思
主题设置
人物形象
矛盾设置
语言特点
舞台艺术
2.形成剧本后,学组内讨论修改。
四、任务(三)
1.完成剧本创作,班级内交流展示。
2.设计剧本评价量表。
五、课堂小结:
“戏剧与人生”专题学习的主要任务是在学习本单元后完成一个剧本的创作。既着眼于读剧、品剧,也着眼于编剧、演剧,还着眼于剧本的创作。通过这个学习过程,我们既要了解作为剧本与小说、诗歌、散文等文学作品的共同之处,又要了解剧本欣赏与创作的独特要求,进而体会戏剧的独特魅力。“戏剧古老而悠远。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她伴随人类的进步而不断衍生、丰富和蓬勃发展。她始终充溢着‘人’的精神渴求和内在激情,发挥着陶冶心性与净化魂灵之功。”创作剧本,可以让我们多一条表达情感、抒发对社会生活认知的通道,有利于提升语文核心素养。
六、作业布置:
1.从蔡婆婆、鲁侍萍、奥菲利娅中任选一个,自行设计一个能概括其性格特征的学习任务单,并能结合作品内容,在200 字以内概括出这个人物的复杂性格。
2.请依据三篇课文学习任务单,设计能概括传统戏曲与现代戏剧(或者中外戏剧)基本特点或差异的一(几)幅思维导图。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