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青春有格 课件(35张幻灯片)+3视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2青春有格 课件(35张幻灯片)+3视频

资源简介

(共35张PPT)
3.2青春有格
第三课 青春的证明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的荣辱意识,“至善”的追求,能够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能够“见贤思齐”,端正自己的行为,追求理想的境界。
能力目标:
学生认识到青春并不意味着肆意放纵,总有一些基本规则不能违反,一些基本界限不能逾越。
知识目标:
体会“行己有耻”“止于至善”的含义,能够在学习、生活中做到行己有耻,止于至善。
自主学习
1.什么是“行己有耻”?
2.怎样做到“行己有耻“?
3.如何理解“止于至善”?
4.怎样做到“止于至善”?
5.为什么要向榜样学习(榜样的作用) ?
想一想为什么练字要从这个“格”开始?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言有物而行有格也”你如何理解这些话中的“格?”
畅所欲言
格:规则、界限、标准、品格、格调
行己有耻
01
品圣贤小语:
1.什么是“行己有耻”?
一个人行事,凡自己认为可耻的就不去做。要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P28一
青春的我们拥有旺盛的生命力,充满能量
乐于实践,敢于尝试,希望证明自己
卢克索神庙“到此一游”事件
“卢浮宫洗脚”事件
中国游客大闹曼谷机场
在文物上涂鸦
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
在公共场所里随意插队
思考:观看以下事例,青春期的我们可以违反规则和基本界限?
青春并不意味着肆意放纵,总有一些基本规则不能违反,一些基本界限不能逾越。

卢梭在作品《忏悔录》中以诚实坦率的态度和深刻的自省,揭露了一件违背道德良心的小事:一次,他偷了主人家一条漂亮的丝巾,却反过来诬蔑女仆偷窃,无辜的女仆因此蒙受羞辱。多年后,卢梭回想此事内心依然隐隐作痛。
从卢梭的故事到社会生活中的许多规则
生活中的规则
不伤害别人,不说谎,不欺骗,遵纪守法,相互帮助,信守承诺…………
思考:通过卢梭的故事和这些规则,你们对“行己有耻”有了哪些新的正确认识?
“行己有耻”意味着我们能真诚面对自我,闻过即改,知耻而后勇。
思考:做到“行己有耻”,首先要怎样?
“行已有耻,君子不器”
——西南大学附中百年校训
感受西南大学附中校训
大致意思:一个人行事,凡自己认为可耻的就不去做,君子不能像器具那样,作用仅仅限于某一方面。
◎人如果有了羞耻之心,有些不该做的事情就能够不去做了。
朱熹:“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
①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
2、如何做到行己有耻?
孟子:“羞恶之心,义之端也”
◎指对错事、坏事感到羞耻、憎恶,就是义的开端。
结合名言思考我们该怎样做到行己有耻?
思考:这些不知耻的行为告诉我们“行己有耻”要提高什么样的能力?
可耻的行为
②有知耻之心,不断提高辨别“耻”的能力。
在行动之前,审查愿望
在行动之后,反思效果与影响
在行动之中,监督调节
2、如何做到行己有耻?
思考:为什么何允芝赢得了百姓的信赖和爱戴?
安徽何允芝事件
③树立底线思维,违反法律的坚决不做
安徽“百姓心中的好法官”何允芝从事审判工作20年,拒请、拒礼,办理的3000件案件无一申诉、信访,无一起错案,以实际行动赢得了百姓的信赖和爱戴。
面对诱惑,我们应该……
面对游戏的诱惑,老板的热情招待,我们应该说:
面对新潮的行为方式,我们应该说:
和写字一样,做任何事情都不能出格。我们的青春同样也需要“格”的规范和引导
思考一下
今天我们实行无人监考的考试方式考数学,考完后排名。老师发完卷子走了,刚开始大家在认真做题。一会儿,我遇到一道难题怎么算也不行,看到邻座的同学已经做出来,而老师又没在,我就想抄袭他的。我心里还是纠结“这是考试,不管老师在不在,都要遵守考试纪律”“这次考试完,老师排名次,如果这道题写错了,名次我有可能就排在后面,回家妈妈又得唠叨我”。
◎思考:“我”该怎么办?帮“我”出出主意?
不看,不管有没有老师我们都要遵守考试纪律。
④我们要树立底线意识,触碰道德底线的事情坚决不做,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P28最后一句)
◎你有没有做过什么让自己感到羞耻的事情?
1
尝试不做某些事情,纠正自己的行为。例如,不乱发脾气,不随便许诺,不说某些口头禅。
增强“我不要”的力量
3
认真记录一些自己平时不关注的事。例如,日常的零花钱支出,上网或者看电视所用的时间。
加强自我监控
2
每天坚持做一些自己未能做到的事。例如,放学回家先完成作业,出门前和家人打招呼。
增强“我想要”的力量。
知识扩展:增强自控力的方法
笔记区
2、“行己有耻”要求我们怎么做?P28-29
①要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P28
②有知耻之心,不断提高辨别“耻”的能力。“羞耻之心”引导我们判断是非善恶,明确行为选择的理由。P28
③树立底线思维,触碰道德底线的事情坚决不做,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P28
④需要我们磨砺意志,拒绝不良诱惑,不断增强自控力。P29
止于至善
02
1.怎样正确理解“止于至善”?
“大学之道 ,在明明德,在亲民 ,在止于至善。”
——《大学》
大致意思:大学的宗旨,在于彰显品德;在于反省提高自己的道德并推己及人,使人人都能改过自新、弃恶从善;在于让整个社会都能达到完美的道德之境并长久地保持下去。
从这句话,我们可以理解到“止于至善”是什么?
是人的一种精神境界、一种心向往的实践过程、一种美好不言弃的精神状态。
有同学认为,“至善" 境界要求把人性里善的、光明的一面发挥到极点,这种要求太高了,自己是普通人,身份卑微,能力有限,没有必要强求自己,好事、善事还是让那些伟人、英雄们去做吧,自己只要负责给他们鼓掌、点赞就行了。
这种观点对吗 为什么
辩一辩
①每个人都可以从点滴小事做起,积少成多,积善成德。
2.怎样做到“止于至善”
P30探究与分享:“向童小勇学习”
童小勇每周都抽空儿去敬老院做志愿者,为几位老人读书读报,陪老人聊天,坚持两年从不间断。敬老院给学校发来一封感谢信。学校号召大家向童小勇学习。对此,几位同学有如下议论。
思考:你如何看待同学们的议论?为什么要在生活中寻找榜样?
善于寻找好的榜样、向榜样学习、汲取榜样的力量,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国家才会变得更好。
思考:国家为什么要频频举办这些活动?
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
你从这些人身上学到了什么?他/她给了你怎样的力量?
②在生活中寻找“贤”,将他们作为榜样。
笔记区
①榜样不仅是一面镜子,而且是一面旗帜。P30
②对个人:好的榜样昭示着做人、做事的基本态度,启发我们对人生道路和人生理想的思考,给予我们自我完善的力量。P31
③对社会:善于寻找好的榜样、向榜样学习、汲取榜样的力量,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国家才会变得更好。P31
3、为什么要向榜样学习?P30-31
东汉时,杨震在赴任途中经过昌邑时,昌邑县令王密来拜访他,并怀金十斤相赠。杨震说:“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王密没听明白杨震的责备之意,说: “天黑,无人知晓。”杨震说:“天知,神知,你知,我知,何谓无知?”王密羞愧而返。
慎 独
慎独,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中道德修养的一种方式、一种境界,是指在没有外在监督的情况下,能严守道德准则。
③要求我们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检视自身不足,通过自省和慎独,端正自己的行为。
这对我们追求止于至善有何启示?
问题2:如何做到止于至善?
④以修身为本,行走在止于至善的路上,在学习中成长,在成长中收获。
问题2:如何做到止于至善?
①每个人都可以从点滴小事做起,积少成多,积善成德。
②在生活中寻找“贤”,将他们作为榜样。
③要求我们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检视自己的不足,不盲目自责,积极调整自己,通过自省和慎独,端正自身行为。
④以修身为本,行走在止于至善的路上,在学习中成长,在成长中收获。
2.如何做到止于至善
青春有格
行己有耻
止于至善
正确认识“行己有耻”:内涵;基本规则界限不能违反;真诚面对耻。
怎样做到“行己有耻”:首先知耻;辨耻;立底线思维;增自控力。
正确认识“止于至善”:一种精神境界、实践过程、精神状态。
怎样做到“止于至善”:积善;找“贤”;自省。
感受榜样的力量:镜子旗帜;自我完善;社会国家变更好。
当堂演练
1.古人云:“言之有物而行有格也。”“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这启示我们青少年 (  )
①要“行己有耻”“止于至善”
②有自己的格调,有我们的“至善”追求
③检视自己的不足,端正自己的行为
④要有知耻之心,不能肆意放纵
A.①③ B.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D
02 BUSINESS SECTION
We have many PowerPoint templates that has been specifically designed to help anyone that is stepping into the world of PowerPoint for the very first time.
2.“德合天地,止于至善”是中华德善文化的价值追求。对崇德向善价值理念的追求,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主题。中国将“德善”作为一切道德的本源。“止于至善”要求我们做到 ( )
①从点滴小事做起,“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②在生活中寻找“贤”,将他们作为榜样
③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
④以修身为本,培养兼济天下的胸怀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D
3.在东京残奥会女子50米蝶泳S5级决赛中,卢冬以39秒54的成绩打破世界纪录成功摘金。在领奖台上,由于其他两位获奖者坐在轮椅上,卢冬单腿下蹲与她们合影,三位运动员留下了本届残奥会上最美照片之一。蹲下,给对方一个高度,也展现了自己精神的高度、心灵的温度。卢冬展现出的精神高度是( )
①尊重他人 ②行己有耻 ③平等待人 ④诚实守信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C
02 BUSINESS SECTION
We have many PowerPoint templates that has been specifically designed to help anyone that is stepping into the world of PowerPoint for the very first time.
4.“止于至善”对每位中华儿女来说,不仅是美好的愿望,更是鞭策的动力。“止于至善” ( )
①是人们不断追求的一种道德境界
②是一种“虽 不能至,然心向往之”的实践过程
③是一种向往美好、永不言弃的精神状态
④像威严的法官,端坐在内心法庭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 ①③④
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