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淮安市淮河中学2013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9科9份)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江苏省淮安市淮河中学2013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9科9份)

资源简介

淮安市淮河中学2013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
本试卷分为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第I卷为选择题,共54分。第II卷为非选择题,共46分。可能用到的原子量:H 1、N 14、 C 12、 O 16、 Cl 35.5 Fe 56 I 127
第I卷 选择题(54分)
一、选择题(共18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离子方程式与所述事实相符且正确的是 ( )
A.向稀氨水中逐滴加入稀硝酸银溶液配制银氨溶液Ag++2NH3·H2O=[ Ag (NH3)2] ++2 H2O
B.用双氧水和稀硫酸可以雕刻印刷电路板:Cu+H2O2+2H+=Cu2++2H2O
C.硫化钾晶体溶于水:S2- + 2H2 O 2OH- + H2S
D.澄清石灰水与过量苏打溶液混合:Ca2++2OH-+2HCO3-=CaCO3↓ +CO32-+2H2O
2.今有一包铁粉和铜粉混合粉末,为确定其组成,现提供4 mol·L-1的FeCl3溶液(其它用品略),某合作学习小组同学的实验结果如下(假定反应前后溶液体积不变):
组别




V[FeCl3(aq)]/mL
100
100
100
100
混合粉末质量/g
6
13.2
24
36
反应后剩余固体质量/g
0
1.28
12.8
24.8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
A.第①组反应后溶液中c(Fe3+) = 3.0 mol·L-1
B.第②组剩余固体是铜铁混合物
C.第④组反应后的滤液中c(Fe2+) = 6 mol·L-1
D.原混合粉末中n(Fe)∶n(Cu) = 3∶2
3.若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1mol/L的氨水与等质量的水混合后(忽略体积变化),所得溶液浓度大于0.5mol/L
B.1mol Na2O2与足量的水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NA
C.在标准状况下,22.4L氢气与22.4L氦气所含有的原子数均为2NA
D.28g乙烯和环丙烷(C3H6)的混合气体含有的原子总数为3NA
4.有一种燃料电池,所用燃料为H2和空气,电解质为熔融的K2CO3。电池的总反应式为2H2+O2===2H2O,负极反应为H2+CO-2e-===H2O+CO2。该电池放电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正极反应为2H2O+O2+4e-===4OH- B.CO向负极移动
C.电子由正极经外电路流向负极 D.电池中CO的物质的量将逐渐减少
5.16O和18O是氧元素的两种核素,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16O2与18O2互为同位素
B.16O与18O核外电子排布方式不同
C.通过化学变化可以实现16O与18O间的相互转化
D.标准状况下,1.12 L 16O2和1.12 L 18O2均含0.1NA个氧原子
6.现有含Fe(NO3)3、Cu(NO3)2、HNO3的某稀溶液,若向其中逐步加入铁粉,溶液中Fe2+浓度与加入铁粉的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该溶液中Fe(NO3)3、Cu(NO3)2、HNO3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 )
A.1∶1∶3 B.1∶2∶4 C.1∶1∶4 D.1∶3∶1
7. 用惰性电极电解M(NO3)x的水溶液,当阴极上增重a g时,在阳极上同时产生b L氧气(标准状况),则M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
A. B. C. D.
8.一定条件下,在容积固定的某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N2+3H22NH3。在10s内N2的浓度由5mol/L降至4mol/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用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0.1mol/(L·s)
B.使用合适的催化剂,可以加快该反应的速率
C.增加H2的浓度或降低温度都会加快该反应的速率
D.反应足够长时间,N2、H2中至少有一种物质浓度降为零
9.下列溶液中各微粒的浓度关系不正确的是 ( )
A.0.1 mol/LCH3COOH溶液中:c(CH3COO-)+ c(CH3COOH)=0.1mol/L
B.NaHCO3溶液中: c(OH-) = c(H+) + c(H2CO3)-c(CO32—)
C.CH3COONa溶液中:c(Na+)> c(CH3COO-)> c(OH-)> c(H+)
D.Na2S溶液中:2 c(Na+)= c(S2—) + c(HS—)+ c(H2S)
10.在加入铝粉能放出H2的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
A.K+、Na+、CO32-、SO42- B.NH4+、Na+、Cl-、HCO3-
C.K+、Na+、 Cl-、 SO42- D.K+、Na+、 OH-、 SO42-
11.下列物质能使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的是 ( )
①氯气 ②液氯 ③新制氯水 ④敞口放置的久置氯水
⑤盐酸 ⑥用盐酸酸化的漂白粉溶液
A.①②③ B.①②③⑥ C.③⑥ D.③④⑥
12.下列指定粒子的个数比为2∶1的是 ( )
A.Be2+中的电子和质子 B.Na2O2中的阳离子和阴离子
C.NaHCO3 晶体中的阳离子和阴离子 D.BaO2(过氧化钡)固体中的阴离子和阳离子
13.现有下列短周期元素的数据
元素编号
元素性质








原子半径
0.74
1.60
1.52
1.10
0.99
1.86
0.75
0.82
最高化合价
+2
+1
+5
+7
+1
+5
+3
最低化合价
-2
-3
-1
-3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元素原子序数④小于⑦ B.②、③号元素处于同一周期
C.⑤号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最强 D.⑧号元素是金属元素
14.以铬酸钾为原料,电化学法制备重铬酸钾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在阴极式,发生的电极反应为:2H2O+2e-=2OH-+H2↑
B.在阳极室,通电后溶液逐渐由黄色变为橙色,是因为阳极区H+浓度增大,使平衡2+2H+ +H2O向右移动
C.该制备过程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K2CrO4+4H2O2K2Cr2O7+4KOH+2H2↑+
O2↑
D.测定阳极液中K和Cr的含量,若K与Cr的物质的量之比为d,则此时铬酸钾的转化率
为1-
15.温度为T时,向2.0 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0 mol PCl5,反应PCl5(g)=PCl3(g)+Cl2(g)经过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反应过程中测定的部分数据见下表:
t / s
0
50
150
250
350
n(PCl3) mol
0
0.16
0.19
0.20
0.2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反应在前50 s 的平均速率v(PCl3)= 0.0032 mol·L-1·s-1
B.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平衡时c(PCl3)= 0.11 mol·L-1,则反应的△H < 0
C.相同温度下,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1.0 mol PCl5、0.20 mol PCl3 和0.20 mol Cl2,反应达到平衡前v(正) > v(逆)
D.相同温度下,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2.0 mol PCl3 和2.0 mol Cl2,达到平衡时,PCl3 的转化率小于80%
16.关于下列各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甲表示H2与O2发生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则H2的燃烧热为241.8 kJ·mol-1
B.乙表示恒温恒容条件下,2NO2(g) N2O4(g)中,各物质的浓度与其消耗速率之间的关系,其中交点A对应的状态为化学平衡状态
C.丙表示A、B两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情况,将tl℃时A、B的饱和溶液分别升温至t2℃时,溶质的质量分数B>A
D.丁表示常温下,稀释HA、HB两种酸的稀溶液时,溶液pH随加水量的变化,则NaA溶液的pH小于同浓度的NaB溶液的pH
17.已知Ksp(AgCl)=1.8×10-10,Ksp(AgI)=1.0×10-16.下列关于不溶物之间转化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AgCl不溶于水,不能转化为AgI
B.两种不溶物的Ksp相差越大,不溶物就越容易转化为更难溶的不溶物
C.AgI比AgCl更难溶于水,所以AgCl可以转化为AgI
D.常温下,AgCl若要在NaI溶液中开始转化为AgI,则NaI的浓度必须不低于
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常温下,将pH=3的醋酸溶液稀释到原体积的10倍后,溶液的pH=4
B.为确定某酸H2A是强酸还是弱酸,可测NaHA溶液的pH。
若pH>7,则H2A是弱酸;若pH<7,则H2A是强酸
C.用0.2000 mol/L NaOH标准溶液滴定HCl与CH3COOH的混合溶液(混合液中两种酸的浓度均约为0.1 mol/L),至中性时,溶液中的酸未被完全中和
D.相同温度下,将足量氯化银固体分别放入相同体积的①蒸馏水、②0.1mol/L盐酸、③0.1 mol/L氯化镁溶液、④0.1mol/L硝酸银溶液中,Ag+浓度:①>④=②>③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46分)
二、填空题(本题共3小题,共23分)
19、(3分)反应m A+n Bp C在某温度下达到平衡。
①若A、B、C都是气体,减压后正反应速率小于逆反应速率,则m、n、p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
②若C为气体,且m+ n = p,在加压时化学平衡发生移动,则平衡必定向______方向移动。
③如果在体系中增加或减少B的量,平衡均不发生移动,则B肯定不能为_____态。
20、(10分)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探究铝电极在原电池中的作用,设计并进行了以下一系列实验,实验结果记录如下:
编号
电极材料
电解质溶液
电流计指针偏转方向
1
Mg、Al
稀盐酸
偏向Al
2
Al、Cu
稀盐酸
偏向Cu
3
Al、C(石墨)
稀盐酸
偏向石墨
4
Mg、Al
氢氧化钠溶液
偏向Mg
5
Al、Zn
浓硝酸
偏向Al
试根据表中的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1、2中Al所作的电极(正极或负极)是否相同(填“相同”或“不相同”)________。
(2)对实验3完成下列填空:
①铝为________极,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石墨为________极,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电池总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4中铝作负极还是正极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铝电极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解释实验5中电流计指针偏向铝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10分)直接排放含SO2的烟气会形成酸雨,危害环境。利用钠碱循环法可脱除烟气中的SO2。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S形成硫酸酸雨的反应方程式      ,      。
在钠碱循环法中,Na2SO3溶液作为吸收液,可由NaOH溶液吸收SO2制得,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吸收液吸收SO2的过程中,pH随n(SO32﹣),n(HSO3﹣)变化关系如下表:
n(SO32﹣):,n(HSO3﹣)
91:9
1:1
1:91
PH
8.2
7.2
6.2
①上表判断NaHSO3溶液显      性,用化学平衡原理解释:             
②当吸收液呈中性时,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选填字母):            
当吸收液的pH降至约为6时,送至电解槽再生。再生示意图如下:
①HSO3-在阳极放电的电极反应式是               。
②当阴极室中溶液PH升至8以上时,吸收液再生并循环利用。简述再生原理:        
           。
三、推断题
22、(8分)已知由短周期元素组成的A、B、C、D四种化合物所含原子数目依次为2、3、4、5,其中A、B、C含有18个电子,D含有10个电子。请回答
(1)A、B、D的化学式分别是A ;B ;D (2)已知8gD与O2完全反应,生成稳定化合物时放出445kJ的热量,写出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3)若C为第一和第二周期元素组成的化合物。①C的溶液中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锰,有无色气体生成,写出化学方程式
②C的溶液中加入足量二氧化锰和稀硫酸,二氧化锰逐渐溶解生成Mn2+,反应中二氧化锰做 剂
③当C分别发生①和②两个反应时,若都有1molC完全反应,①和②两个反应中转移电子数之比是:
四、实验题
23、(7分)(1)甲同学用一种标准盐酸去测定一种未知浓度的氨水溶液的浓度,应选用___①___作指示剂,滴定终点溶液颜色变化__②___,若用待测液润洗锥形瓶,则所测的氨水溶液浓度(以下用偏高,偏低,无影响 填空)___③__,若酸式滴定管在用蒸馏水洗净后没有用标准盐酸润洗,则所测氨水的溶液浓度__④___,若酸式滴定管滴定前读数正确,滴定后俯视读数,则所测氨水的溶液浓度__⑤___。
(2)PH相同的盐酸和硫酸溶液分别用蒸馏水稀释至原来的m 倍和n倍,稀释后两溶液的PH仍相同,则m __①___ n( 选填 〉 、〈 、 = ),若改用PH相同的氨水和氢氧化钠溶液溶液,进行上述操作,则m __②___ n( 选填 〉 、〈 、 = )。
五、计算题
24、(8分)(1)已知断开 1 mol H2中的化学键需吸收436 kJ热量,断开1 mol Cl2中的化学键需要吸收243 kJ能量,而形成1 mol HCl分子中的化学键要释放431 kJ能量,试求1 mol H2与1 mol Cl2反应的能量变化。△H=     。
(2)已知常温时,0.1mol/L某一元酸HA在水中有0.1%发生电离,则该溶液的PH=___①___,此酸的电离平衡常数K=___②___,由HA电离出来的H+的浓度约为水电离出来的H+的浓度的__③__倍。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A
B
A
D
B
C
C
B
C
D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C
A
C
D
A
C
B
D
淮安市淮河中学2013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
1.伏尔泰赞扬中国“几乎没存丝毫地虚构和奇谈怪论,绝无埃及人和希腊人那种自称受到神
的启示的上帝的代言人。中国人的历史从一开始便写得合乎理性”。伏尔泰对中国的赞美反
映出的主张是
A.倡导君主立宪制   B.理性地反对封建神权
C.倡导天赋人权学说   D.反对古典希腊文化
2.2008年9月4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据灾损报告,四川汶川地震造成直接
经济损失8541亿元。灾后重建任务艰巨,除努力自救外,中国如需向国际社会寻求长期贷
款和技术援助,应该向下列哪一国际机构提出申请??? (??? )
A.世贸组织?? B.亚太经合组织
C.世界银行? D.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3.《晚清大变局中的人物和思潮》中评价某人所写的一本书,写到:他的历史作用在于他抛弃了那些不切实际的空想,勇敢地承认了能人的创造性劳动和富者经营的事业的价值和正当性。通过实行专利制度,“准富者请人雇工”,奖励私人兴办各种工业、交通企业、开矿、办银行、办“学馆”和各种福利事业,从面把旧式的农民战争与切合当时中国需要的历史进步事业直接联接起来。这一“某人”是
A.洪秀全 B.洪仁? C.孙中山 D.李鸿章
4.某中学一历史研究小组对德意志帝国的“君主立宪制”进行研究,有同学提出“为什么说德意志帝国的君主宪制是一种不彻底不完善的代议制?”对这一问题,
有四位同学产生了争议,你认为最正确的回答是
A.甲同学:皇帝和帝国宰相掌握行政大权
B.乙同学:联邦议会权力较大,帝国议会权力较小
C.丙同学:行政机构权力大,立法机构权力小
D.丁同学:行政机构控制了立法机构
5.康德说:“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不成熟状态就是不经
别人的引导,就对运用自己的理智无能为力。……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这就是启蒙
运动的口号。”材料表明康德
A.不能为了自己的自由妨碍别人的自由 B.率先提出以人为中心
C.主张摆脱宗教信仰的束缚 D.对理性主义做了经典总结
6.美国总统乔治·布什在国庆演说中讲到:“人类千万年的历史,最为珍贵的不是令人炫目
的科技,不是浩瀚的大师们的经典著作,不是政客们天花乱坠的演讲,而是实现了对统治者
的驯服,实现了把他们关在笼子里的梦想。”美国实现把总统“关在笼了里的梦想”的是
A.实行三权分立??? ??????????B.实行君主立宪
C.实行民主选举总统??? ????????D.国会制约总统权力
7.与文艺复兴不同,启蒙运动所崇尚的理性主义是由一种欲构筑富有创造性的理论的信念
所驱使,创造出一种完全不同于古典的、全新的思想,崇尚科学知识是其核心,坚信人的
理性能够借助于“科学方法”去探究把握自然法则(包括人的本质的法则)。对上述材料
的分析中,下列理解错误的是 A.人文主义与理性主义是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分野的重要标志 B.启蒙运动推崇通过理论创造而不是模仿传统来推广理性思想 C.启蒙运动基于科学革命的重大突破而强调科学与理性的结合 D.关于社会自我运行的基本法则的可认识性是启蒙运动的信条
8.唐制,中男(男丁16岁以上至21岁为中男)不服兵役,成男(男丁22岁以上为成男)
才服兵役。某次,封德彝提出中男服役的建议,得到太宗许可。但是,魏征不肯签署文件,
并指出这是竭泽而渔的做法。最终此提议没有通过。据此,你认为魏征供职于
A.尚书省??? ?? B.中书省??? ? C.门下省 ???? D.兵部
9.假设甲、乙、丙、丁四位是商周时期的人物,其被封为诸侯王的可能性最小的是
A.甲带兵攻打商纣王,立下汗马功劳
B.乙是商朝末年的平民,被公认为“德才兼备”
C.丙是西周王族的后代,但智商低下
D.丁是商朝末年的贵族,曾带兵抵抗周部落的进攻
10.有学者认为明末至清初是一个“天崩地解”的时代,因为“一些最敏锐的心灵”进行了
反思,期望为当时的社会找寻某种解决问题的方案。“一些最敏锐的心灵”是指
A.顾炎武? 黄宗羲 李 贽? 王夫之?? ?
B.李时珍? 徐光启 宋应星
C.罗贯中? 施耐庵 吴敬梓 蒲松龄????
D.林则徐? 魏? 源?? 姚 莹
11.“苏俄绝大多数老近卫军、干部和党员是因投身革命而走到领导岗位的,心中充满革命
理想主义和阶级斗争观念。有些领导干部一再说,新经济政策实行后,在苏联经济中已没有
留下什么社会主义因素了”。此材料表明了新经济政策在二十年代末终结的一个重要原因是
A.历史传统力量影响至深 B.缺乏政治体制改革的相应配合
C.急于加快发展的赶超心理 D.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
12.右图是麦道公司的在美国的以外的 零件供应地示意图,此图产生的前提条件不包括
A.经济全球化趋势
B.新型交通技术的发展
C.网络通信技术的兴起
D.以美国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形成
13.易中天先生在《帝国的终结》一书中写道:“作为集权主义者,尤其是那些倾向于专制和独裁的‘雄略之主’,几乎没有一个人会认为前朝的覆亡乃是因为过度的集权。他们只会得出相反的结论,因此,他们的吸取教训,也只能是专制、专制、再专制,集权、集权、再集权。”汉武帝.宋太祖.明成祖这些“雄略之主”加强专制集权的相似措施是(??? )
A.设立新的中枢权力机构,分割削弱相权 ?
B.设立新的中枢权力机构,加强专制皇权
C.沿用秦朝以来的郡县制,加强中央集权?
D.通过科举制和监察制,加强官僚队伍建设
14.明朝时“北土广树艺而昧于织,南土精织而寡于艺,故棉则方舟而鬻于南,布则方舟而鬻于北”。如果你是当时的一名大布商,你会选择以下哪些经营方式?
①为了安全和方便,搭乘轮船进行长途贩运
②和同乡布商结伴北上贩棉,南下购布
③为了节省成本和获取更多利润,将棉花直接交给松江织户加工,支付一定薪酬
④少部分货物在国内异地销售,大部分货物雇船运往东南亚销售
A.①②③???? B.②③④??? ? C.②③?? ? D.①②③④
15.电视剧《大染坊》叙述了20世纪初陈寿亭从一个“叫花子”发展到拥有雄厚资产的印染
厂老板的创业历程。该片的主题歌唱到“总以为彩虹就在眼前,我却在风雨中越走越远,这
一场荣华富贵好心酸”。造成剧中主人公“荣华富贵好心酸”的主要原因是
A.主人公不善经营???????????? B.技术力量相对薄弱
C.中外反动势力的压迫???????? D.商场上的尔虞我诈
16.新中国史学界对中国近代史的基本定位经历了一个变化过程:上世纪90年代以前强调革
命史观(反封建反侵略斗争),近些年来强调现代化史观(从传统农业社会向近现代工业社
会转型的趋势)。以下不能同时体现革命史观和现代化史观的是
A.太平天国提出的《资政新篇》??? ? B.义和团提出的“扶清灭洋”口号
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抗日战争
17.下表是1999年9月英国广播公司(BBC)评出的千年最伟大的思想家,对此评论错误的是????
①.马克思(德国思想家) ??????②.爱因斯坦(犹太籍科学家)
③.牛? 顿(英国物理学家) ????④.达尔文(英国科学家)
⑤.阿奎那(意大利经院哲学家) ⑥.霍? 金(英国科学家)
⑦.康? 德(德国哲学家) ??????⑧.笛卡尔(法国数学家.哲学家)
⑨.麦克斯韦(英国物理学家)? ?⑩.尼 采(德国哲学家)
A.马克思跃居排名的榜首,主要是因为他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B.爱因斯坦排在第二位,是因为他提出的相对论完全否定了牛顿的力学体系
C.牛顿排在第三位,是因为他创立的经典力学体系标志着近代自然科学体系的形成
D.达尔文排在第四位,是因为他提出了以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的进化论
18.2008年11月,黑人后裔奥巴马在美国总统大选中获胜。这一现象可以用18世纪末杰斐逊的话来予以诠释:“有必要吸收人民参加政府的每一个部门,只要他们胜任。这是保证长期并正直地管理国家权力的唯一方法。……对于一切人都同样严格的公平对待。”这一政治现象和政治理念应该基于①人民主权说 ②三权分立说 ③因信称义论 ④天赋人权说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9.厘金原是1853年实行的一种临时筹款方法,即一种由地方督抚自行掌握的酌量抽厘的商
业税,实行遇卡抽厘,税款完全出自华商而不涉及外商。至1931年,沿袭70余年的厘金制
度被废除。下列对厘金影响的分析不准确的是
A.不利于民族工业的发展 B.削弱了本国商品竞争力
C.是强化重农政策的手段 D.便于地方割据势力抬头
20.下列观点中,与其他三个观点明显不同的一个是? (??? )
A.商藉农而立,农赖商而行
B.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
C.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
D.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者
21.中国首架大飞机有望于2017年升空,在大飞机全球市场份额上,将排在波音.空客之后,
位列第三。大飞机处于产业链的顶端,是拉动工业技术链条的“总龙头”,其研制必将有力
地拉动中国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强化民族工业的力量,提升中国在国际产业分工中的地
位。材料中“提升中国在国际产业分工中的地位”主要说明了我国研制大飞机??
A.适应区域集团化趋势??????????????
B.顺应经济全球化的潮流
C.符合世界和平发展的趋势??????????
D.符合全球政治军事合作的大趋势
22.陈寅恪先生指出“真能于思想上自成系统,有所创获者,必须一方面吸收输入外来之学
说,一方面不忘本民族之地位。此二种相反而适相成之态度,乃道教之真精神,新儒家之旧
途径,而二千年吾民族与其他民族思想接触史之所昭示者也。”他的主要观点是
A.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B.学贯中西才能够创新中国文化
C.中国文化本体论 D.传承中国文化是民族精神寄托
23.美国人哈默被称为“红色资本家”,他23岁时到苏俄访问,为俄国人购买了100万美元
的小麦,列宁接见了他,并授予他在苏俄开采石棉的特许权。他81岁时乘坐自己的专机进
入中国,他旗下的西方石油公司随后也成为首批进入中国的企业。以上活动发生的重要历史
时期分别是?
A.苏俄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时期,新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B.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时期,中国处于改革开放新时期
C.苏联实施“一五”计划时期,中国处于“大跃进”时期
D.苏联实行计划经济体制时期,中国处于“文革”时期
24.在一场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全球经济发展趋势”的讨论中,同学们各抒己见。其中
与当前学术界主流观点明显不符的是
A.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而言是一柄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双刃剑”
B.经济全球化是全球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C.经济区域集团化是经济全球化的最终归宿
D.世界贸易组织是经济全球化的产物
25.在宗法观念盛行的封建社会,姓氏也有贵贱之分。“赵”姓并不是中国最大的姓氏,但
在中国民间流传最广的《百家姓》版本中却排序第一,“赵钱孙李,周吴郑王”的顺序家喻
户晓。由此可推断出该版本的《百家姓》成书于哪一朝代? (??? )
A.西周???? ? B.唐朝??? ?? C.北宋??? ? D.明朝
二、非选择题:(18 + 17 + 15 = 50分)
26.(1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国政府开支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比重(%)
?
财政支出项目
1960
1970
1980
国防、对外军援、退伍军补助
38.0
28.2
18.0
社会保障、收入保障、保健、住宅和社区发展
18.1
24.9
29.4
教育
13.8
17.8
17.0
卫生、公安、文化
4.7
5.2
3. 1
运输
7.3
5.8
4.7
空间研究、自然资源、农业、邮政补贴
4.9
4.8
4.2
一般政府开支
5.5
6.8
3.6
利息
5.5
4.7
6.1
对外关系与援助
1.6
0.9
0.2
其他
0.6
0.9
1.0
材料二? 西欧部分国家社会福利支出与其他社会支出对照示意图(1970年)
材料三 以德国为例,对于一个正常的德国公民来说,他失业后的18个月内,每月可以从政府那里领取1000马克的救济金,这笔钱虽然不多,但足够他支付房费、水电开支、食物和外出度假的汽油费,还能去观看拜仁队的比赛,生病的费用另算。
(1)依据材料一,指出美国在社会公共开支和社会福利保障方面各呈现怎样的趋势?(2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时期美国作出这种举措的原因和目的。(8分)
?
(2)对比材料一、二,指出美欧在同一时期在社会福利方面支出情况有何差异?(2分)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欧国家在70年代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式是什么?(2分)
?
(3)依据材料三,指出德国在现代社会和经济建设过程中所体现的指导思想。对当前我国的社会及经济建设有何启示。(4分)
?
?
27.(17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马克思说:“理论一经掌握群众,就会变成物质的力量。”“理论只要能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本质。”在历史运动中,事物的本质,照我的理解,一是时势发展的大趋势,一是大众心理。把握到这两条,就是抓住了事物的根本。???
——《思想如何变成物质的力量?》
材料二? 民族主义是用暴力手段推翻以满清贵族为首的清政府的统治,建立起独立的民族国家。民权主义是经由平民革命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民主立宪政体。民生主义是解决社会问题,提出解决民生的办法是核定地价。三民主义是辛亥革命的重要理论指导。???
——《历史材料与解析》
材料三? 中国现时社会的性质,既然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它就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为两个步骤(阶段)。第一步(阶段),改变这个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之变成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第二步(阶段),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的社会。中国现时的革命,是在走第一步。??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
材料四? 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的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二,分析三民主义是如何体现材料一中的“抓住事物的本质”的?(4分)
?
(2)依据材料三,指出毛泽东根据当时中国革命形势发展的趋势,将中国革命分为两个阶段的依据。并说明第一阶段的革命任务和革命性质。(5分)
?
(3)依据材料四,指出邓小平理论是如何把握我国新时期的“时势发展的大趋势”的。(4分)
?
(4)依据材料二、三、四和所学知识,指出这些理论所产生的“物质力量”。(4分)
?
?
28.选做题:(15分)(只选做一道题,如果多选按第一道题算)
?A.(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商鞅认为:“法者,君臣之所共操也”。??? ——国学整理社:《诸子集成》
材料二? 在梭伦的法律体系中,立法权属于全体雅典公民组成的公民大会。……从执法及其监督体制看,他采取的措施是,公民陪审法庭(陪审员从各个等级的公民中抽签产生)有权撤销或修改执政官的判决,如果公民陪审法庭对执政官在任期间的行为不满,则有权对他加以惩治。???
一一《商鞅与梭伦法制思想之比较》
材料三? 商鞅设立了20个等级的军功爵制度……。新法规定,没有军功的国君亲属不再拥有世袭的爵位。立有军功的平民,按其功劳大小授予官爵。凡在战争中斩敌首一个,可赏爵一级,田一顷,住宅九亩;要做官的,可做五十石俸禄的官;斩敌首两个,可做百石的官,以此类推。???
一一岳麓版高中历史教科书
材料四? 梭伦修改宪法,规定……凡土地所得年收入达500麦斗者为第一等级,称为“五百麦斗者”,可担任高级官职;凡收入300麦斗者为第二等级,称为“骑士级”,可担任高级官职;凡收入200麦斗者为第三等级,称为“双牛级”,可担任低级官职;凡收入200麦斗以下者为第四等级,称为“日佣级”,不能担任任何官职。?
——崔连仲:《世界通史》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二,指出商鞅和梭伦的法制思想的不同之处。(4分)
?
?
(2)依据材料三、四,指出两次改革对担任官职的条件有何不同?并分析其共同作用和不同作用?(7分)
?
?
(3)依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分别说明两次改革对两国政治体制的发展产生的影响。 (4分)
?
?
B.(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孙中山说:“医术救人所济有限,其他慈善事业亦然。若夫最大权力者,无如政治。政治之势力,可为大善,亦能为大善。吾国人民之艰苦,皆不良之政治为之。若救国救人,非锄去恶劣政府不可。”???
——陈少白:《兴中会革命史要》
材料二? 甲午战争前夕,孙中山上书李鸿章,提出自己富强中国,发展生产的系统主张。但是,他既没有得到答复,也没能见到李鸿章。孙中山意识到,通过上书请愿的办法来改革中国的政治是行不通的。 ???
——人教版高中历史教科书
材料三? 甘地说:“我们甘地家族都虔诚地奉行‘毗湿奴’。在古遮拉特,无论是耆那教,还是毗湿奴信徒,都十分严厉地反对和排斥肉食。我从小就是在这种宗教的传统中成长起来的,而且我非常孝顺我的父母。我知道,如果他们获悉我破戒吃肉,他们就会吓坏。”
——《甘地》
材料四? 非暴力抵抗运动的原则,在古遮拉特文中,我也用过英文的“消极抵抗”这几个字来描述它。有一次我在欧洲人的一个集会上发觉“消极抵抗”这个词句的含义太狭隘了,我还发觉它被当做是弱者的武器,其特点是仇恨,最后还可以成为暴力。因此我不得不反对这些解释。……(后来)我把这个词改为“萨提亚格拉哈”(即坚持真理)。从此便成为古遮拉特文中表明这个斗争的通称。???
——《甘地自传:我体验真理的故事》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二,说明孙中山在寻求救民救国途径的过程中发生的转变。(3分)
?
?
(2)依据材料三,分析甘地戒绝肉食的原因。(3分)
?
?
(3)依据材料四,说明非暴力抵抗运动的原则前后有何不同?并说明其变化的原因。 (5分)
?
?
(4)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决定他们采取不同斗争方式的因素。(4分)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8分)
材料一? 丞相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镇)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署诸侯不便。”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 唐初,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上中书,中书又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但主书填“奉行”而已。???????????????????????????????
——《朱子语类》
材料三? 自古三公论道,六卿分职。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
——《明太祖实录》?
请回答:
?? (1)据材料一,指出秦统一后在“朝议”如何管辖地方的过程中存在着哪两种意见?李斯主张的理由是什么?(5分)
?
?
?? (2)材料二指出唐初一道旨意主要包含了哪些人的意见?三省六部制有何特点?结合材料指出这一制度的局限性。(6分)
?
?
?? (3)材料三中明太祖对自秦至宋的相关评述正确吗?结合史实简要分析说明。明太祖“罢相”的实质是什么?(7分)
参考答案
1-25?? BDADC ABCBA CDBCC BBDCB BDBCC
26.(1)趋势:减少社会公共开支,扩大社会福利保障支出。(2分)
原因和目的:受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70年代美国经济出现衰退,进入“滞涨”阶段;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解体,美国由债权国变为债务国;在美苏争霸中处于劣势;国内通货膨胀、失业现象严重,民众生活困难,对政府的不满日益增强。(每点2分,答出任意三点得6分)目的:缓和阶级矛盾。(2分)
(2)差异:美国用于社会福利的开支比欧洲国家多。(2分)
方式:70年代西欧国家通过欧洲共同体在成员国之间逐步实现商品、人员、劳务和资本的自由交流促进经济的发展。(2分)
(3)内涵: “人文价值”(或以人为本)和社会和谐平等的内涵。(2分)
启示:要重视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利用税收和福利政策来实现社会的和谐和公正。(言之成理即可)(2分)
27.(1)符合时势发展的大趋势:实现民族独立。实现近代化(或实行资本主义)。(2分)
把握到大众的心理:??? 对民族危机加剧不满;对清政府的腐败统治不满;要求解决民生问题。(2分)
(2)依据: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任务:反帝反封建。 性质:民主革命(5分)
(3)大趋势:改革开放;发展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4分)
(4)物质力量:三民主义指导辛亥革命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新民主主义理论指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邓小平理论指导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取得重大成就。(4分)
28.选做题
A.(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1)不同:商鞅:君臣司法;梭伦:公民参与司法。(4分)
(2)条件:商鞅:军功;梭伦:财产。共同作用:打破贵族垄断官职的局面。不同作用:商鞅:提高了军队战斗力;梭伦:有利于工商业奴隶主参政。(7分)
(3)商鞅: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建设从此开始;梭伦: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4分)
B.(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1)转变:由行医救人到从事政治活动;由幻想改良到主张革命。(3分)
(2)原因:家族的宗教传统;对父母的孝顺。(3分)
(3)不同:从“消极抵抗”到“坚持真理”。原因:消极抵抗太狭隘;容易发展为暴力。(5分)
(4)因素:所处环境;个人经历;具体国情;时代形势。(4分)
(家庭作业)(1)两种意见:行分封,还是行郡县。(2分)
理由:周朝实行分封制结果导致诸侯混战,天下大乱,不利于国家统一和加强中央集权。(3分)
(2)皇帝和三省大臣的综合意见。(2分)
三省长官都是丞相,相权一分为三,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2分)
三省分职,在一些问题上争执不下,影响行政效率。(2分)
(3)不正确。(1分)
秦朝设置丞相等三公官职,建立起以皇权为中心的较为完备的中央政权组织,秦亡于暴政,而非中央集权制度。(2分)汉唐宋的丞相制度对于巩固中央集权,维护统一多民族国家发挥了积极作用。(2分)其实质是君主专制制度的进一步强化。(2分)
淮安市淮河中学2013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
1.全球七个大洲中
A.跨纬度最广的是大洋洲???????B. 跨东、西半球的是南美洲
C.跨南、北半球的是北美洲???? ?D.跨经度最广的是南极洲
一极地考察船从A地沿东南方向到达B地,到达之日,B地刚好出现极昼现象。请据图回答2-4题:
2.该考察船到达B地的时间最可能是( )
A.11月 B.3月 C.6月 D.9月
3.考察船到达B地当日, A地正午太阳高度角为 ( )
A.28° B.42° C.48° D.62°
4.考察船到达B地,该点与极点的直线距离约为( )
A.550千米 B.1100千米 C.2330千米 D.4660千米
5.马六甲海峡的位置特点是
A.位于马来半岛与苏门答腊岛之间
B.位于马来半岛和加里曼丹岛之间
C.是印度洋与太平洋间的惟一通道
D.是印度洋与大西洋的咽喉
某校学生于台风过后,前往某山区实习,观测溪谷的变化情况。图1为学生实习地区的等高线地形图。完成6—7题。
6.学生在实习中可以得知的是( )
A.溪谷的坡度;溪谷的蒸发量
B.溪谷的蒸发量;溪流的水深和流速
C.溪谷的台风降雨量;堆积物粒径大小
D.溪谷的坡度;堆积物粒径大小
7.学生在溪谷的观测点是( )
A.甲、乙 B.甲、丙
C.乙、丁 D.乙、戊
8.东南亚最著名的矿产是
A.天然橡胶和油棕???? ? B.煤矿和铜矿????????
C.锡和金矿??????????? D.锡和石油
9.关于东南亚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马来群岛是热带季风气候,终年高温多雨
②中南半岛上一年分为旱季和雨季,属热带季风气候
③菲律宾群岛北部冬季吹东北风,夏季吹西南风
④东南亚各地降水量差别很大,沿海多雨,内陆少雨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0.世界上最大的内陆国是
A.哈萨克斯坦????? B.吉尔吉斯斯坦?????
C.塔吉克斯坦????? D.蒙古图
下图为某工业类型两次调整工业布局示意,读图回答11-12题。
11.该产业可能的是( )
A.资源密集型,如钢铁厂 B.劳动力密集型,如装配厂
C.知识密集型,如软件的研发 D.能源密集型,如炼铝厂
12. 你认为该类工业第三次调整布局方向应该是下列哪个地区( )
A.京津唐 B.青藏地区 C.西亚和北非 D.东南亚
读右下图关于两个三角洲的叙述,回答13~15题:
13.关于两个三角洲自然地理状况的叙述 ,正确的是??
A.两地区全年盛行西南风
? B.两地区气候形成原因相同
? C.两地区的主要河流水量丰富
D.两地区以流水堆积地貌为主
14.关于两个三角洲目前面临的主要气象灾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区易受风暴潮侵袭? ????
B.乙地区常受台风影响
? C.甲地区经常发生海啸??? ?
D.乙地区土壤盐渍化严重
15.如果城市A、B利用当地原料发展工业,最适宜的工业部门依次是???
A.棉纺织工业、麻纺织工业? ?? B.麻纺织工业、棉纺织工业
? C.水产品加工业、造纸工业? ?? D.电子工业、制糖工业
读图,回答16~17 题。
16.下列关于图示区域的叙述,错误的是
A.当该区域赤道逆流盛行,则泰国洪涝灾害爆发
B.该区域水旱灾害频繁,沿海地区多飓风灾害
C.农业类型以水稻种植业和热带种植园农业为主
D.图中①南面的安达曼群岛位于板块交界处附近
17.若全球气候持续加速变暖,则下列情况最有可能发生的是:
A.图中②岛屿的山地毛竹分布的海拔高度降低
B.图中③岛屿面积不断扩大
C.我国辽东半岛适宜种植甜菜的面积扩大
D.我国三江平原水稻种植面积扩大
读印度示意图,分析回答18—19题:
18.图示农作物分布是指
A.小麦 ??? B.棉花???
C.黄麻   D.水稻
19.以技术密集型为主的新兴工业区是(??? )
A.a工业区? ?????B.b工业区??????
C.c工业区?????? D.d工业区
读中亚地区略图,回答20—21
题。
20.图中代号所示地理名称正确的是
? ①高加索山;③伏尔加河;
④勒拿河;? ⑥阿姆河;
⑧里海;??? ⑩咸海
?A.①③⑧? B.①③⑥⑧? C.③⑧??? D.①⑧
21.下列关于中亚各国的说法正确的是
?A.A国地势北高南低、沙漠广布,热量充足
?B.B国盛产棉花,有“白金之国”的美誉
?C.D国灌溉农业发达,是中亚主要粮食生产国????
D.E国的名称为土库曼斯坦
下图为“世界四大洋主体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22~23题。
?
22. 连接②、③两大洋之间最短的海上通道是
A.巴拿马运河???????? B.白令海峡?? ?
C.马六甲海峡???????? D.直布罗陀海峡
23.海运最为繁忙和全球台风发生频率最高、强度最大的大洋分别是?? ?
A.①、②??? ??B.②、③? ?? C.①、③ ???? D.③、④
读世界某区域图(图3),回答24~25题。
24.对巴厘岛区域特征的描述可信的是
A. 5月到9月比较凉爽,为旅游旺季???
B. 地势四周高中部低,森林覆盖率高
C. 四季如春,降水丰沛??????????????
D. 气旋活动频繁,多上升气流
25.在图中克拉地峡开凿一条运河酝酿已久,此计划一旦实施下列国家经济受冲击最大的是
A.泰国???  ??B.缅甸??????C.新加坡  ???D.马来西亚
下图示意日本本州岛部分地区樱花初放日期。完成26~27题。??
?
26.导致N地樱花初放日期比M地早的主要因素是
A. 洋流?????B.地形?????C.土壤??????D.降水
27.导致P地樱花初放日期比M、N地晚的主要因素是
A. 太阳辐射???B.洋流?????C.? 地形???? D.降水?
下图所示区域内自南向北年降水量由约200mm增至500mm左右,沙漠地区年降水量仅50mm左右。据此完成28~30题。
28.图中甲地区夏季降水量最接近
A.50mm??? B.150mm??
C.200mm? ? D.250mm
29.解决该区域农业用水紧缺的可行措施有
①引湖水灌溉 ??????
②建水库调节径流
③改进灌溉技术??? ?
④海水淡化
A.①②???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30.甲地区农业发达,其成功之处在于
A.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 B.调节了降水的季节分配
C.调节了降水的年际变化 D.提高了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
二、综合题(40分)
31.(8分)图7所示国家人口稠密,经济以传统农牧业为主,森林覆盖率为29%。完成下列要求。
(1)简述该国地形、地势特点。?
(2)推测该国降水特点及成因。
(3)分析该国水能资源的开发条件。
(4)说明该国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人为原因。
?
32.读图所示两地理区域,回答下列问题:(12分)
?
(1).图甲所示区域与图乙所示区域大部分地区纬度相当,但气候截然不同,说出甲、乙所示区域的主要气候类型,并分析造成气候差异的原因。
(2)因优越的自然条件,较好地实施了流域水能梯级开发是A、B两河中的?????????? 河,其优越的自然条件是??????????? ???????????????????????。其开发产生的电能主要输往????? ??????工业基地。是 “? ??????”能源调配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图甲阴影区域中兴建的核电站是????? ??????。试述在此建核电站的原因?????????????????????????????????????????????????????? 。
(3)图乙中阴影地带②种植的主要经济作物是什么?分析②处该作物生产的有利自然条件。
33.图为“1271 - 1295年马可·波罗东行路线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
?
?
?
?
?
?
(1)马可·波罗从威尼斯出发,东行途中经过A、B、C三地,其所属的气候类型分别是A??? ????,B?? ?????,C? ???????。其中A地的气候特征是 ?????。
(2)马可·波罗乘船返回途中,途经的D处为???? 海峡,E处位于???? 板块和???? 板块的交界处附近。
(3)马可·波罗往返途中都经过西亚地区。请简要分析当今西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
34.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
?
?
?
?
?
?
湄公河是一条国际河流。2008年3月3日,围绕加强资源、能源合理利用,扩大贸易市场等问题,湄公河流域有关国家领导人召开了第三次经济合作会议。
(1).湄公河在图上的数码是_____,它在中国境内被称为_____江,最终流入______海。
(2).该流域所在半岛的地形特征是________分布,这种地形分布特征是在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强烈挤压抬升和流水的________作用下形成的。
(3).该流域是世界上重要的稻米产区,其发展水田农业的有利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D
D
A
D
D
A
B
A
D
A
B
B
D
B
A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D
D
C
C
D
C
A
A
C
A
A
C
A
C
A
31.(1)(绝大部分为)高山地区(山地),北高南低,地表高差悬殊(山高坡陡)
(2)特点:(除北部高山地区外,)年降水丰富(降水量多),集中于夏(雨)季
?? ?成因:夏(雨)季,西南季风从印度洋带来的丰沛水汽,受地形抬升(降水丰富)。
??? (冬季受东北季风影响,降水较少。)
(3)(山高谷深,)河流多,水量大,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经济落后,)经济投入不足,技术力量缺乏
(4)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森林破坏和水土流失
? 人为原因:人多地少(人均耕地少),(经济落后,)传统农牧业发展生活能源需求,
(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很大)。
32 .(1)甲:亚热带季风气候? ???位于亚热带亚欧大陆东岸,受夏季风和台风影响,夏秋季多雨?? 乙:热带沙漠气候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终年干旱少雨
( 2)A 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量丰富,河流径流量大;地势崎岖,水位落差大?
珠江三角洲? 西电东送? 大亚湾核电站? 该地区常规能源缺乏? 人口稠密、经济发达能耗量大? 该地区经济发达,资金雄厚,科技力量强;核能作为能源的最大特点是能量密集,燃料消耗相当少,地区适应性强。
(3)棉花(长绒棉)? 土壤肥沃,便利的灌溉条件,热带沙漠气候,光热条件好,适宜棉花生长
33.(11分)(1)地中海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2)马六甲? 亚欧? 印度洋(3)光照条件好;热量充足;灌溉便利;地势平坦(4)处于联系亚、欧、非三大洲,沟通大西洋和印度洋的枢纽地位;是世界石油运输的重要通道
34.(1)③;澜沧;南?? (2)山河相间;侵蚀(切割)? (3)气候湿热、土壤肥沃、劳动力丰富、水稻生产历史悠久经验丰富
淮安市淮河中学2013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政治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选出来。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
1.法国总统萨科齐不顾中国反对执意会见达赖喇嘛,中方予以回击,推迟了原定于12月1日举行的
每年一度的中欧峰会。从政治生活角度看,材料体现了
A.我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基本立场
B.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对外政策的首要目标
C.我国坚持发展与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和合作
D.国家性质决定国际关系
2.哲学上的物质概念是指
A.万事万物的特性
B.具体物质形态的总和
C.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D.自然界的物质性和人类社会的物质性的总和
3.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广泛应用于心理学、生理学,在经济学上则常用来解释人们的消费行为。通俗地讲:当你极度口渴的时候十分需要喝水,你喝下的第一杯水是最解燃眉之急、最畅快的,但随着口渴程度降低,你对下一杯水的渴望值也不断减少,当你喝到完全不渴的时候即是边际,再继续喝下去会越来越感到不适(负效用)。下图中的Q表示消费某商品的数量,U表示消费该商品的总效用,能合理表达该规律的是
4.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我们党的发展观不断完善,从“发展是硬道理”到“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再到“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发展观”。这说明
①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②事物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③人们的认识水平在实践中不断提高 ④规律是普遍的,客观的和变化发展的
A.②③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国家图书馆建馆100年来,积极服务于广大读者,见证了国人读书的历程和变化,为我国社会文明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回答5—6题。
5.到图书馆有偿借阅图书属于
A.劳务消费??? ?B.钱货两清的消费
C.发展资料消费?? D.享受资料消费
6.近年来图书、音像市场火爆说明
A.社会消费结构呈现新趋势?????????B.人人确立了理性消费观
C.恩格尔系数上升,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D.图书、音像市场处于卖方市场
7.若某轮胎厂2009年生产轮胎100万条,一半的轮胎出口美国,一半在国内销售,当年轮胎国内市场平均价格每只100元,出口美国的价格为每只50美元,美元对人民币的汇率为1:7.2。2011年我国生产轮胎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一倍,该厂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150%,人民币升值了20%,受美国对中国轮胎征收报复性关税的影响,该厂只有10%的产品出口美国,价格未受影响,其余在国内售完。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该厂2011年的销售收入与2009年相比
A.减少4250万元 B.减少2900万元
C.增加7000万元 D.增加2500万元
8.针对诸多食品质量安全问题事件,温家宝总理指出:“一个企业家身上应流着道德的血液。”企业家身上的“道德的血液”是指
①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 ②企业要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
③遵守职业道德 ④坚持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9.2012年9月25日,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已按计划完成建造和试验试航工作,当天上午在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大连造船厂正式交付海军。近年来,我国财政收入的增加为我国建造航母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这说明财政可以
A.促进国民经济的平稳运行
B.促进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事业的发展
C.促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D.为巩固国防提供可靠的物质保障
10.中国的高速公路虽然常有“龟速”的骂名,但似乎从来没有像今年的国庆中秋假期这么堵过,各条高速都传出“史上最堵”的消息,京沪高速天津段出现大批车辆拥堵,京沪大动脉宛如停车场。堵在路上的人纷纷下车活动,有做广播操的,有踢毽子的,还有遛狗的,而大多数人则是在无奈地等待,甚至有人带着哭腔喊出“国家,下次我不敢占你的便宜了”(节前国家规定小型车高速公路春节、清明、五一、国庆四个重大节假日及相应调休日免收高速通行费)。你认为当下难以有效破解高速公路“龟速”难题的措施是
A.增加汽车使用高速成本,降低汽车出行需求
B.加大高速公路建设力度,确保汽车高速出行
C.综合配套出行交通工具,有效分流客流人员
D.建立健全高速预警机制,及时发布交通信息
11.2012年9月12-13日美联储利率决议会议,推出新一轮QE并将0-0.25%的低利率至少维持至2015年中。美联储公开市场委员会一致同意继续将联邦基金利率维持在0~0.25%,并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保持非常低的利率水平。美联储继续维持其宽松的货币政策将大大增加全球经济失衡的压力,使新兴市场国家都面临“热钱压境”的风险。量化宽松政策对全球的影响表明
①经济全球化在现阶段是以发展中国家为主导的
②经济全球化推动了世界范围内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
③经济全球化加剧了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
④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造成一定的威胁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2.2012年2月,国家副主席习近平访美,与美方达成了重要共识,即中美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合作伙伴关系,不仅要建设好,而且要发展好,下列有助于建设中美合作伙伴关系的措施是
①坚持独立和平等,共同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
②经济上相互合作,消除分歧,实现共赢
③尊重双方的文化差异,尊重世界的多样性
④相互信任,加强合作,在重大国际问题上保持一致
A.②③ B.①② C.①③ D.②④
13.“元芳,你怎么看?”电视剧《神探狄仁杰》中主人公的这句追问近来走红网络,成为公众表达诉求和质疑的经典句式。近年来,随着公众参与意识、表达意识、监督意识的增强,对各级管理部门来说,类似的提问并不陌生。对此,政府应持的态度是
①尊重公民知情权,真诚回应质疑 ②保持沉默,让事实说话
③迎合质疑声音,调整政府决策 ④自觉接受监督,及时改进工作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②④
14.2012年中国共产党召开了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国际和国内的新形势对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做好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做好这项工作有利于
①体现党的性质宗旨,践行党的执政理念
②履行党的管理职能,完善党的执政方式
③发挥党的领导作用,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④赋予党的执政资格,提升党的执政能力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15.这个世界有太多的不同:国与国不同、人与人不同;一日三餐各有所好、一年四季各有千秋……。因为不同,万物相别、相竞争、相互补、世界因为这许多的不同而丰富、精彩。这许多的不同
①是包含着相同的不同
②是被“相同”所包含的不同
③是矛盾特殊性原理的客观依据
④是统一中的对立
⑤是应当而且也可以彼此宽容、接纳而和谐相处的不同
A.①②③⑤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⑤ D.②③④⑤
16.2012年8月20日,安徽省合肥市中级人民法院对被告人薄谷开来、张晓军故意杀人案作出一审
判决,认定薄谷开来犯故意杀人罪,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张晓军犯故意
杀人罪,判处有期徒刑九年。这说明
①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②公民的各项权利都受到国家的保护
③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 ④任何公民违法犯罪都要受到法律制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7.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民间艺术、民间文化伴随着我成长,我从小耳濡目染这些文化元素,当我拿起笔来进行文学创作的时候,这些民间文化元素就不可避免地进入了我的小说,也影响甚至决定了我的作品的艺术风格。”这说明
①文化由人创造,反过来又影响人 ②民间艺术元素决定了文化作品的成败
③文化创新离不开文化继承 ④文化具有多样性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2012年9月7日,云贵交界发生5.7级地震,造成近百人伤亡和严重财产损失。地震发生后,全国各地,社会各界纷纷加入到抗震救灾和爱心捐助活动中来,据此回答18—19题。
18.全国各地,社会各界纷纷加入到抗震救灾和爱心捐助活动中来,化爱心为行动,从文化生活角度看,这说明
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可以在人们的实践中转化为物质力量
②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载体
③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④爱心捐助作为精神力量对社会发挥重要作用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19.地震发生后,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俄罗斯出席亚太经合组织会议期间第一时间作出重要指示,要求有关方面迅速组织力量投入抗震救灾,确保灾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这
①体现了党和国家坚持以人为本 ②表明政府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③说明在我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④是国家主席行使政府首脑职能的表现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20.今年以来,我国坚持实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一揽子计划,国民经济继续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迈进,实现了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中国人民银行于2010年10月11日决定工、农、中、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以及招商、民生两家股份制银行等六家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提高50个基点,执行17.5%的存款准备金率。这是今年以来,央行第三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央行的该措施体现了:
A.发挥市场对资源优化配置的基础性作用?
B.运用财政政策调节经济健康运行
C.发挥宏观调控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D.运用货币政策调节经济健康运行
21.2012年6月23日,冀晋鲁豫辽五省“历史文化名村(镇)村(镇)长论坛”在蔚县落幕,为更好保护正一步步被逼进狭小“胡同”的一些具有传统民间文化色彩的古村落带来了曙光。保护古村落
①体现了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载体 ②是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
③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④对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22.贺岁片《非诚勿扰2》捧红一首小诗《见与不见》:“你见,或者不见我/我就在那里/不悲不喜……”下列与这句诗所蕴含的哲理相一致的是
A.古今异俗,新故异备 B.道生万物
C.我在故我思 D.心外无物
23.文以载道,经典古诗文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经典中有哲学,有智慧,有历史,有道德,有文化,有美学,是中华民族之魂,其中,涵储着中国人文精神的基因。小学生诵读古诗文,接受民族文化的熏陶,有助于他们
①提高文化品位 ②完善自身人格修养
③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④传承中华文明,弘扬民族精神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4.“太虚不能无气,气不能不聚而为万物。”下列观点中蕴含的哲理与此不同的是
A.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B.天地之变,阴阳之化
C.人病则忧惧,忧惧见鬼出 D.理生万物,理主动静
25.“2012年12月21日的黑暗降临后,12月22日的黎明永远不会到来。”这是电影《2012》的台词,它是一部关于全球毁灭的灾难电影,讲述由于自然环境和资源长期遭受掠夺性破坏,人类即将面临空前的自然灾害,最后在“方舟”中度过了这一全球性的灾害,获得了继续繁衍和发展的希望。材料给我们的启示是
A.意识的内容和形式都是客观的
B.意识的内容和形式都是主观的
C.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
D.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改造规律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
二.主观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计50分。
26.(共1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2年9月10日,日本政府不顾中方一再严正交涉,宣布“购买”钓鱼岛及其附属的南小岛和北小岛,实施所谓“国有化”, 激起国内强烈反响。
(1)中国多个城市群众进行游行抗议,不少民众强烈表示“抵制日货”,在此过程中更出现一些群众打砸日系车辆的现象。据IHS Automotive的估算,截至9月20日,中国反日示威活动已使日系车企停产造成的产量损失达到1.4万辆左右,日系车企损失估计超过2.5亿美元。有网友认为,抵制日货,打砸日系车辆可以严重打压日本经济是“保钓”的最好表现。
请运用有关经济生活知识指出这种观点的错误性。(6分)
(2)《日本经济新闻》网站9月25日转载了署名村山宏原题为“浮躁的中国抵制不了日货”的文章,文章指出,在购买汽车时,无论买的是哪一款,其中都大量使用了日本的零部件和原材料。如果不愿意使用日本的零部件,那就必须建立起能在世界上站稳脚跟的汽车企业。汽车是一项竞争激烈的产业,每年最少也需要数十亿美元的设备投资,还需要多年的研发。中国企业就算拥有丰厚的资金,他们选择的往往都是房地产投资之类的投机方式。日本有很多制造零部件及其模具的中小企业,在小小的工厂里,大家都在专心致志地工作。日系汽车产业的品质,依靠的就是这些零部件的精巧。如果能够制造出凌驾于日本企业之上的原材料和零部件,中国就不再需要依靠日本企业,在经济上和政治上都将更加灵活。
请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说明振兴我国汽车产业政府和企业应从这篇文章中得到的有益启示。(10分)
(3)对此,中国政府严正声明,日本政府的所谓“购岛”完全是非法的,无效的,丝毫改变不了侵占中国领土的历史事实,丝毫改变不了中国对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的领土主权
依据我国的外交政策,你认为应该怎样处理当前复杂的中日关系(6分)
27.(共22分)材料一:最近Z市采取简单粗暴的方式,强制平迁村民坟墓的“平坟复耕”运动,引发了媒体关注,激起民众反感,民间抗议声不断,闹得沸沸扬扬。有网友认为Z市政府推行“平坟复耕”,大方向是正确的,但方式过于偏激,则有其不当。11月16日,国务院第628号令要求对《殡葬管理条例》第二十条进行修改,新规定删除了“拒不改正,可以强制执行”部分。
材料二:针对Z市平坟复耕,26位学者呼吁停止“平坟运动”。该省作为中原文化的起源地,一方面以黄帝故里拜祖大典、中华姓氏文化节、中原根亲文化等为主要平台,打造全球华人根亲文化圣地;另一方面却又大肆平坟,截断中原文化根脉。作为安葬祖先的场所,坟墓不仅是这一信仰的重要物质载体,也是中国人奉行孝道的终极体现和最基本要求。“平坟运动”严重伤害了民众情感,破坏了中国文化传统,必须立即停止!???
(1)请用政治生活知识评析材料一中Z市政府的做法。(10分)
(2)结合材料二请用所学文化生活知识分析“平坟运动”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12分)
(3)请你从辩证唯物论角度为Z市政府提出方法论建议。(6分)
参考答案
二、主观题:
26.(1)抵制日货打砸日系车辆违背了市场经济的开放性,违背了经济全球化趋势,违背了中国作为世贸组织成员的义务承诺,违背了我国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不利于我国资源的优化配置,不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不利于我国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不利于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6分)
(3)①努力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这符合我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也是时代的要求(2分)②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我国应坚决捍卫国家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2分)③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积极发展同日本的合作关系,努力化解分岐、推进中日关系的发展(2分)
27.(1)Z市政府推行“平坟复耕”,本意是好的,但方法过于偏激。强制平坟不合法,没有做到依法行政;不合情,违背政府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对人民负责的原则,影响干群关系,不利于社会稳定。(2分)
Z市政府应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对人民负责的原则,真正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正确履行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和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坚持依法行政,贯彻依法治国,提高行政管理水平;审慎行使权力 ,科学民主决策;自觉接受民主监督,打造阳光服务型政府(每点2分,答出任意4点可得8分)
(3)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Z市政府应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循序渐进的推进这一工作;重视意识的作用、精神的力量,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Z市政府应学习科学发展观,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正确的政绩观;尊重客观规律,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决策的科学性。(每点2分,共6分)
淮安市淮河中学2013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数学试题
说明:1.测试时间:120分钟 总分:150分
2.客观题涂在答题卡上,主观题答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
第Ⅰ卷 (选择题 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定义在R上的函数满足下列三个条件:
①对于任意的xR都有
②对于任意的;
③函数的图象关于y轴对称,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B.
C. D.
2.关于直线l,m及平面α,β,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A.若l∥α,α∩β=m,则l∥m????B.若l∥α,m∥α,则l∥m
C.若l⊥α,l∥β,则α⊥β?????D.若l∥α,m⊥l,则m⊥α
3.对于命题和命题,“为真命题”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是
A.为假命题          B.为假命题
C.为真命题          D.为真命题
4.已知a>l,则使,成立的一个充分不必要条件是
A. B.
C. D.
5.下列命题中是假命题的是
A.,使是幂函数,且在(0,+∞)上递减;
B.
C.使
D. ,函数都不是偶函数
6.设平面向量,若,则等于
A.???? ?B.???? ?C.??? ??D.
7.设P,Q为△ABC内的两点,且,则△ABP的面
积与△ABQ的面积之比为
A. B. C. D.
8. 下列表示①②③ ④中,正确的个数为( )
A.1 B.2 C.3 D.4
9.函数,给出下列四个命题
①函数在区间上是减函数;
②直线是函数图象的一条对称轴;
③函数的图象可由函数的图象向左平移而得到;
④若,则的值域是
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是
A.1 B.2 C.3 D.4
10.直线与曲线有且仅有一个公共点,则的取值范围是
A. B.或
C. D.
若圆C:x2+y2+2x-4y+3=0关于直线2ax+by+6=0对称,则由点(a,b)向圆所作

的切线长的最小值是
A.2 B.3 C.4 D. 6
12.已知正方形的边长为4,点位边的中点,沿折叠成一个三棱锥(使重合于点),则三棱锥的外接球表面积为
A. B. C. D.
第Ⅱ卷(非选择题)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3.已知函数 若函数有3个零点,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 .
14.若a,b,c是直角△ABC的三边的长(c为斜边),则圆M:x2+y2=4截直线l:ax+by+c=0所得的弦长为________.
15.设在上的最大值为p,最小值为q,则p+q= 。
16.设,对的任意非空子集A,定义为A中的最大元素,当A取遍的所有非空子集时,对应的的和为S,则= ,= 。
三、解答题
17.已知数列是首项为,公比的等比数列,且成等差数列,求公比的值。(4分)
?
18.(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数列的前n项和为,且.
(1)求,;
(2)设,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19.(本小题满分12分)在如图所示的多面体ABCDE中,AB⊥平面ACD,DE⊥平面ACD,AC=AD=CD=DE=2, AB=1,G为AD中点.
(1)请在线段CE上找到点F的位置,使得恰有直线BF∥平面ACD,并证明这一事实;
(2)求平面BCE与平面ACD所成锐二面角的大小;
(3)求点G到平面BCE的距离.
20.(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过点A(0,1),且方向向量,相交于M、N两点.
(1)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2)求证:;
(3)若O为坐标原点,且.
21.(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函数上为增函数,且,,.
(1)求的值;
(2)当时,求函数的单调区间和极值;
(3)若在上至少存在一个,使得成立,求的取值范围.
选考题(请考生在22,23,24三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记分)
22.(本小题满分10分)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
如图,∠BAC的平分线与BC和外接圆分别相交于D和E,延长AC交过D、E、C三点的圆于点F。
(Ⅰ)求证:;
(Ⅱ)若,求的值。
23.(本小题满分10分)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已知极点与原点重合,极轴与x轴的正半轴重合.若曲线的极坐标方程为:,直线的参数方程为:(为参数).(Ⅰ)求曲线的直角坐标方程;
(Ⅱ)直线上有一定点,曲线与交于M,N两点,求的值.
24.(本小题满分10分)选修4—5:不等式选讲
已知函数f(x)= (x-1(,g(x)= - (x+3( + a (a(R)
(Ⅰ)解关于的不等式;
(Ⅱ)若函数的图像恒在函数的图像的上方,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13、 14、2 15、 16、,
13、解析:由数形结合可得.
15、解析:,设,可知为奇函数,所以.
三、解答题
18、解:解答:(1)由已知,即,
∴,…2分
又,即,∴; ……5分
(2)当时,,
即,易证数列各项不为零(注:可不证),
故有对恒成立,∴是首项为,公比为的等比数列,
∴, ………10分
∴. ………12分
19、解法一:以D点为原点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使得轴和轴的正半轴分别经过点A和点E,则各点的坐标为,,,,,
(1)点F应是线段CE的中点,下面证明:
设F是线段CE的中点,则点F的坐标为,∴,
显然与平面平行,此即证得BF∥平面ACD; ………4分
(2)设平面BCE的法向量为,
则,且,
由,,
∴,不妨设,则,即,
∴所求角满足,∴; ………8分
(3)由已知G点坐标为(1,0,0),∴,
由(2)平面BCE的法向量为,
∴所求距离. ……………12分
解法二:(1)由已知AB⊥平面ACD,DE⊥平面ACD,∴AB//ED,
设F为线段CE的中点,H是线段CD的中点,
连接FH,则,∴, ……2分
∴四边形ABFH是平行四边形,∴,
由平面ACD内,平面ACD,平面ACD;……4分
(2)由已知条件可知即为在平面ACD上的射影,
设所求的二面角的大小为,则, ……………6分
易求得BC=BE,CE,
∴,
而,
∴,而,
∴; ……8分
(3)连结BG、CG、EG,得三棱锥C—BGE,
由ED平面ACD,∴平面ABED平面ACD ,
又,∴平面ABED,
设G点到平面BCE的距离为,则即,
由,,,
∴即为点G到平面BCE的距离。...12分
...........12分
21.解:(1)由已知在上恒成立,
即,∵,∴,
故在上恒成立,只需,
即,∴只有,由知; ………3分
(2)∵,∴,,
∴,

∴,和的变化情况如下表:
即函数的单调递增区间是,递减区间为,
有极大值; ……………8分
(3)令,
当时,由有,且,
∴此时不存在使得成立;
当时,,
∵,∴,又,∴在上恒成立,
故在上单调递增,∴,
令,则,
故所求的取值范围为. ………12分
22. (本小题满分10分)
解:(Ⅰ)如图,连接CE,DF。 ∵AE平分∠BAC∴∠BAD=∠DAC……2分
在圆内又知∠DCE=∠EFD,∠BCE=∠BAE。 ∴∠EAF=∠EFD
又∠AEF=∠FED, ∴ΔAEF∽ΔFED, ∴,
∴……5分
要证明角度相等,找中间角度作为桥梁。
要证明,可以把乘法变为除法,变为:,于是得到“分子三角形和分母三角形”:。这样就转化为三角形的相似,帮助找相似三角形。这样就可以做出辅助线,构造相似三角形。
另外,做题要先度量,后计算,把图形画准确。从求证出发,向已知进行靠拢。
(Ⅱ)由(Ⅰ)知∵EF=3,AE=6, ∴ED=3/2,AD=9/2……8分
∴ACAF=ADAE==27……………………………………10分
23. (本小题满分10分)
(Ⅱ)把直线的参数方程代入到曲线的直角坐标方程,得……8分
得到.由的几何意义知………… 10分
淮安市淮河中学2013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物理试题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以下对物理学发展史的说法正确的是
A.卡文迪许利用扭秤实验测得了静电常量
B.法拉第为了形象的描述电场首次引入电场线的概念
C.开普勒在前人积累的数据上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
D.牛顿利用理想斜面实验推翻了亚里斯多德关于运动需要力来维持的观点
2.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的内电阻为r,R1、R3、R4均为定值电阻,电表均为理想电表.闭合电键S,当滑动变阻器R2的滑动触头P向右滑动时,电表的示数都发生变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电压表示数变大?????? B.电流表示数变小
C.外电路等效电阻变大?? D.内电路消耗的功率变大
3.如图,空间某区域中有一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方向水平,且垂直于纸面向里,磁场上
边界b 和下边界d水平。在竖直面内有一矩形金属统一加线圈,线圈上下边的距离很短,
下边水平。线圈从水平面a开始下落。已知磁场上下边界之间的距离大于水平面a、b之间
的距离。若线圈下边刚通过水平面b、c(位于磁场中)和d时,线圈所受到的磁场力的大
小分别为Fb、Fc和Fd,则
A.Fd>Fc>Fb B. Fc < Fd < Fb
C. Fc > Fb > Fd D. Fc < Fb < Fd
4.太阳因核聚变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同时其质量不断减少。太阳每秒钟辐射出的能量约为4×1026 J,根据爱因斯坦质能方程,太阳每秒钟减少的质量最接近( )
A.1036 kg B.1018 kg C.1013 kg D.109 kg
5.如图所示,用线把小球A悬于O点,静止时恰好与另一固定小球B接触。今使两球带同种电荷,悬线将偏离竖直方向某一角度θ1,此时悬线中的张力大小为T1;若增加两球的带电量,悬线偏离竖直方向的角度将增大为θ2,此时悬线中的张力大小为T2,则( )
A.T1T2 D.无法确定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一定质量的气体,保持体积不变,压强将随温度的增大而增大
B.用活塞压缩气缸里的空气,对空气做功,同时空气的内能增加了2.5J,则空气从外界吸收热量
C.物体的温度为C时,分子的平均动能为零
D.热量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是不可能的
7.如图所示,条形磁铁放在水平桌面上,在其正中央的上方固定一根直导线,导线与磁铁垂直,给 导线通以垂直纸面向外的电流,则
A.磁铁对桌面的压力减小,不受桌面摩擦力作用
B.磁铁对桌面的压力增大,受到桌面摩擦力作用
C.磁铁对桌面的压力减小,受到桌面摩擦力作用
D.磁铁对桌面的压力增大,不受桌面摩擦力作用
8.火车在长直轨道上匀速行驶,门窗紧闭的车厢内有一人向上跳起,发现仍落到车上原处,这是因为
A.人跳起后车厢内空气给他以向前的力使他随火车一起向前运动.
B.人跳起的瞬间车厢地给他一个向前的力使他随火车一起前进.
C.人跳起后落下必定偏后一些,但由于时间短偏离太小看不出.
D.人跳起后在水平方向的速度始终与火车相同.
9.一圆球和两块光滑板接触,底下的一块板水平.能正确画出小球受力图的是( )
10.如图所示,斜面体A静止放置在水平地面上,质量为m的物体B在外力F(方向水平向右)的作用
下沿斜面向下做匀速运动,此时斜面体仍保持静止.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若撤去力F,物体B将沿斜面向下加速运动
B.若撤去力F,A所受地面的摩擦力方向向左
C.若撤去力F,A所受地面的摩擦力可能为零
D.若撤去力F,A所受地面的摩擦力方向可能向右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填空题
11.首先发现电流周围存在磁场的是丹麦物理学家________,他把一根水平放置的导线沿南北方向放在小磁针的上方,当给导线通以由南向北的电流时,发现小磁针的N极将向______方向偏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的科学家是 。
12.如图,两个用轻线相连的位于光滑水平面上的物块m1和m2,质量都为1kg,拉力F1=10N,F2=6N与轻线沿同一水平直线。则在两个物块运动过程中,m1的加速度_______,轻线的拉力_______.
13.当每个具有5.0 eV的光子束射人金属表面后,从金属表面逸出的电子具有最大初动能是1.5 eV。为了使这种金属产生光电效应,入射光子的最低能量是_________eV。为了使从金属表面逸出的电子具有的最大初动能加倍,入射光子的能量是_________eV。
14.几个力如果都作用在物体的 ,或者它们的 相交于同一点,这几个力叫做共点力.
15.在研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实验中,将木板倾斜,可使小车牵引纸带沿斜面下滑.小车拖动纸带,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如下图所示.已知打点周期为0.02s.
(1)根据纸带提供的数据,按要求计算后填写表格.
实验数据
分段
第1段
第2段
第3段
第4段
第5段
第6段
时间t(s)
0~0.1
0.1~0.2
0.2~0.3
0.3~0.4
0.4~0.5
0.5~0.6
各段位移x
(×10-2/m)
1.45
2.45
3.55
4.55
5.60
6.65
平均速度
(m/s)
 (2)作出v-t图象并求出平均加速度.
16.我国交流电的周期为________,频率为________ , 1 min内电流方向改变了________次。
三、实验题
17.某同学由于没有量角器,他在完成了光路图以后,以O点为圆心,10.00cm长为半径画圆,分别交线段OA于A点,交O、O'连线延长线于C点。过A点作法线NN'的垂线AB交NN'于B点,过C点作法线NN'的垂线CD交于NN'于D点,如图所示,用刻度尺量得OB=8.00cm,CD=4.00cm。由此可得出玻璃的折射率n=________。
四、计算题
18.如图所示为一简易火灾报警装置。其原理是:竖直放置的试管中装有水银,当温度升高时,水银柱上升,使电路导通,蜂鸣器发出报警的响声。27℃时,空气柱长度L1为20cm,水银上表面与导线下端的距离L2为10cm,管内水银柱的高度h为8cm,大气压强为75cm水银柱高。
(1)当温度达到多少℃时,报警器会报警?
(2)如果要使该装置在87℃时报警,则应该再往玻璃管内注入多少cm高的水银柱?
(3)如果大气压增大,则该报警器的报警温度会受到怎样的影响?
19.如图8-13所示,质量为0.1g的小球,带有5×10-4C的正电荷,套在一根与水平成37o的细长绝缘杆上,球与杆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杆所在空间有磁感应强度为0.4T的匀强磁场,小球由静止开始下滑的最大加速度为 m/s2,最大速率为______多少?(g = 10m/s2)
20.如图所示,在A点固定一正电荷,电荷量为Q,在A点正上方离A高度为h的B点由静止释放某带电的液珠,液珠开始运动瞬间的加速度大小为(g为重力加速度)。已知静电常量为k,两电荷均可看成点电荷,液珠只能沿竖直方向运动,不计空气阻力,求:
(1)液珠的比荷(电量与质量的比值);
(2)若液珠开始释放的加速度方向向上,要使液珠释放后保持静止,可以加一竖直方向的匀强电场,则所加匀强电场方向如何?电场强度大小多少?
21.(18分)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右端B处连接一个竖直的半径为R的光滑半圆轨道,在离B距离为x的A点,用水平恒力将质量为m的质点从静止开始推到B处后撤去恒力,质点沿半圆轨道运动到C处后又正好落回A点,求:
(1)推力对小球所做的功.
(2)x取何值时,完成上述运动所做的功最少?最小功为多少?
(3)x取何值时,完成上述运动用力最小?最小力为多少?

参考答案
17.1.50
四、计算题
18.(1)177℃ (2)8.14cm (3)报警的温度会升高
19.6m/s2??? = 10m/s
20.(1)加速度向下时,?????????加速度向上时, (2)电场方向向下,
21.(1)(2)x=2R(3)x=4R,F=mg
淮安市淮河中学2013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第I卷答案涂在机读卡上,第II卷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
1.某三十九肽中共有丙氨酸4个,现去掉其中的丙氨酸得到4条长短不等的多肽(如右图),下列有关该过程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O原子数目不变 B.肽键数目减少7个
C.C原子减少l2个 D.氨基和羧基分别增加3个
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是
A.物种是神创的??????????B.物种是不变的
C.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 D.用进废退是生物进化的原因
3.若用化学药剂抑制人体肿瘤细胞的DNA复制,这些细胞就停留在
A.分裂期前期 B.分裂期中期 C.分裂期后期 D.分裂间期
4.下列人体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的是?
A.次级精母细胞 B.精细胞? C.卵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
5.下列关于细胞学说建立过程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显微镜的发明使人们可以观察到细胞
B.细胞学说是在不断的修正中前进
C.细胞学说的建立仅由施莱登和施旺独立完成
D.细胞学说的建立是理论思维和科学实验相结合的结果
6.下列分离叶绿体中色素的装置中,正确的是
7.人剧烈活动后,隔一段时间血浆的pH会
A.大于7.35~7.45 B.远小于7.35~7.45
C.维持在7.35~7.45 D.稳定在3~4
8.美国研究人员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肥胖可能与大脑中多巴胺的作用有关,多巴胺是一种重要的神经递质,在兴奋传导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下列有关兴奋传导的叙述,正确的是
A.突触前神经元释放多巴胺与高尔基体和线粒体有关
B.突触小体可完成“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
C.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后,将使突触后膜的电位逆转
D.兴奋只能以局部电流的形式在多个神经元之间单向传递
9.DNA 的基本单位是
A.核昔酸 B.葡萄糖 C.核糖 D.碱基
10.一个用15N标记的DNA分子,放在没有标记的环境中培养,复制5次后标记的DNA分子占DNA分子总数的
A.1/10 B.1/5 C.1/16 D.1/25
11.丈夫患下列哪种病,妻子在怀孕后进行产前诊断时有必要鉴定胎儿性别的是
A.白化病 B.2l三体综合征
C.血友病 D.抗维生素D佝偻病
12.下列与植物激素调节功能相符的是
A.生长素使无子番茄改变了细胞的染色体数目
B.乙烯促进果实的发育
C.植物组织培养形成根、芽时受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的影响
D.脱落酸能使种子提早发芽
13.人体的胃和迎春叶都属于器官,是因为二者
A.均由不同细胞构成 B.均由细胞构成
C.均由几种不同的组织构成 D.功能相同
14.分泌蛋白质在附着于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中合成之后,其运输的方向是?
A.内质网→细胞膜→高尔基体? B.高尔基体→内质网→细胞膜?
C.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 D.细胞膜→内质网→高尔基体?
15.某种鼠中,黄鼠基因Y对灰鼠基因y为显性,短尾基因T对长尾基因t为显性,且基因Y或t纯合时都能使胚胎致死,这两对基因是独立分配的,现有两只双杂合的黄色短尾鼠交配,理论上所生的子代表现型比例为
A.2∶1 B.9∶3∶3∶1
C.4∶2∶2∶1 D.1∶1∶1∶1
16.人体淋巴细胞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
A.蛋白质和多糖 B.多糖和脂质
C.脂质和核酸 D.蛋白质和脂质
17.下列生理活动与蛋白质功能无关的是?
A.氧气在血液中的运输?
B.叶绿体色素吸收光能?
C.葡萄糖在细胞内氧化分解?
D.肾小管细胞对Na+的重吸收?
18.下图为遗传学中的中心法则图解,图中①、②、③分别表示的过程是
A.复制、转录、翻译 B.转录、复制、翻译
C.转录、翻译、复制 D.翻译、复制、转录
19.植物在有氧呼吸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全过程必须有氧参与,并且始终在线粒体中进行
B.第一阶段是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产生大量的[H]和ATP
C.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分解成CO2和H2O,产生少量的[H]和ATP
D.第三阶段是[H]和氧结合产生H2O,同时生成大量的ATP
20.植物茎的向光性是由于单侧光照引起了
A.呼吸作用加强 B.蒸腾速度加快
C.生长素不均匀分布 D.光合作用增强
21.侧芽生长素的浓度总是高于顶芽,但是顶芽产生的生长素仍大量积存于侧芽部位,这是因为生长素的运输方式属于
A.自由扩散 B.主动运输 C.协助扩散 D.渗透作用
22.一个完整生态系统的结构应包括
A.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B.生物群落及其无机环境
C.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   D.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23.在红粒高秆的麦田里,偶然发现一株白粒矮秆优质小麦,欲在两三年内能获得大量的白粒矮秆麦种,通常用的育种方法是
A.自交(杂交)育种 B.诱变育种
C.人工嫁接 D.单倍体育种
24.图中①~④表示的是生物体内4种有机分子的结构。其中①和④仅存在于植物细胞中。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④存在于所有植物细胞 B.②中也含有与a类似的结构
C.细胞中没有①就不能产生③ D.没有③时,细胞仍能合成①
25.下列基因型表示纯合子的是
A.BbDD B.AaBb C.AAdd D.aaBb
26.科学家发现,有一种缺钾症是由于基因突变造成的,患者不能合成细胞膜上运载K+的载体,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该患者应多吃含钾丰富的食物
B.该患者应定期服用一定量的钾盐溶液进行治疗
C.该病不会遗传给后代
D.该患者如果不进行任何治疗,则会导致心律失常
27.孟德尔通过观察和分析提出问题后,通过推理和想象提出尝试性的解释,根据解释进行演绎推理,最后再通过实验进行检验。这种科学研究方法叫
A.类比推理法 B.对照实验法
C.数学统计法 D.假说演绎法
28.肺炎双球菌的遗传物质是
A.DNA B.蛋白质 C.RNA D.核苷酸
29.下列有关固氮菌的叙述,正确的有
A.根瘤菌需要豆科植物为其提供有机物
B.在氮气中培养圆褐固氮菌有利于增加固氮量
C.可用无氮培养基选择培养根瘤菌
D.圆褐固氮菌能够分泌生长素促进自身生长
30.下列各选项与所给模型不相符的是
A.若X表示种群数量,则①可能代表出生或迁入
B.若X表示抗利尿激素,则①可代表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
C.若X表示胰高血糖素含量,则②可能代表胰岛素
D.若X表示浆细胞数量,则②可能代表某种病毒
31.某双链DNA分子中,G占碱基总数的38%,其中一条链中的T占该DNA分子全部碱基总数的5%,那么另一条链中的T占该链的碱基比例为:
A.5% B.7% C.14% D.24%
32.下列关于生物变异在理论和实践上的意义,错误的是
A.不定向的变异为定向的自然选择提供了原材料
B.基因重组有利于物种在多变的环境中生存
C.人工诱变育种可大大提高突变率
D.用二倍体植物的花药离体培养,能得到叶片和果实较小的单倍体植物
33.下列不属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的是
A.利用人工合成的化学信息素吸引昆虫前来,提高传粉率和结实率
B.草原返青时的“绿色”,为食草动物提供可以采食的信息
C.延长光照时间,提高家禽产蛋量
D.利用音响设备发出不同的声信号,诱捕或驱赶某些动物
34.在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将下列哪些组合注射到小鼠体内,不会引起小鼠死亡的是
① R型活菌 ② 加热杀死的R型菌+S型活菌
③ S型活菌 ④ 加热杀死的S型菌+R型活菌
⑤ 用DNA酶处理S型菌的DNA+R型活菌 ⑥ S型菌的蛋白质+R型活菌
A.①②⑤ B.②③⑥ C.②⑤⑥ D.①⑤⑥
35.下图表示水生植物丽藻对的吸收过程,该过程属于
A.自由扩散
B.协助扩散
C.被动运输
D.主动运输
36.下列关于人体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A.淋巴因子通过与抗原的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作用
B.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和风湿性心脏病都属于免疫缺陷病
C.人体获得某种免疫能力后,当再次接触相同抗原时,将产生更强的特异性免疫反应
D.机体一旦接触过敏原就会发生过敏反应
37.在豌豆叶肉细胞和人表皮细胞中共有的细胞器是
A.叶绿体、线粒体和中心体 B.叶绿体、线粒体和高尔基体
C.线粒体、内质网和核糖体 D.线粒体、液泡、中心体和核糖体
38.若某双链DNA分子中含有2000个碱基A(腺嘌呤),则其含碱基T(胸腺嘧啶)的数目是
A.1000个 B.2000个 C.3000个 D.4000个?
39.苹果中含量最丰富的多糖是
A.蔗糖.麦芽糖 B.淀粉.糖原 C.淀粉.纤维素 D.糖原.纤维素
40.下列关于糖的叙述,正确的是
A.葡萄糖和果糖分子均有还原性 B.葡萄糖和麦芽糖可被水解
C.构成纤维素的单体是葡萄糖和果糖 D.乳糖可以被小肠上皮细胞直接吸收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
41.下图是我国南方开始尝试的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式图,它利用雏鸭旺盛的杂食性,吃掉稻田里的杂草和害虫,用作物养猪、养鸭,用秸秆培育蘑菇、生产沼气,猪鸭粪、沼渣肥田。请据图回答:
(1)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最终来源是 ,该生态系统中最主要成分是 ,该生态系统中分解者是 ,鸭在该生态系统中属于第 营养级。
(2)调查该生态系统中鼠的种群密度,常用的方法是 ;调查该生态系统中稗草的种群密度,一般采用的方法是 。
(3)一般地说,农田生态系统的 稳定性较低,原因是

(4)在生态系统中,基本组成元素能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中不断循环,为什么还要往农田中不断施加氮肥?

(5)下图a是某段时间内沼气池中产甲烷杆菌的种群增长率曲线,请在下图b中画出这段时间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
42.糖类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也是细胞结构的成分之一,请完成生物体有关糖的知识。?
(1)从根本来源看,生物体生命活动所需的糖都是来自__________________。?
(2)人体内血液中的糖叫血糖,其中糖是指_________。?
(3)糖也是某些大分子物质的组成成分,如ATP中含有的糖是_________;DNA中含有的糖是_________;糖元通常是以_________为基本单位构成的。?
(4)细胞壁中的糖主要是_________;染色体中含有的糖主要是_________。?
(5)在培养异养的生物或细胞时培养基(液)中通常要加入糖作为能源,动物细胞培养液中加入_________;植物组织培养液中加入_________;大肠杆菌培养基中加入_________。?
43.下图是人体特异性免疫的过程示意图(序号表示过程,字母表示细胞),请回答:
(1)图中B细胞和C细胞都起源于骨髓中[A] 分化而来的,但这两类细胞成熟的部位不同,其中B细胞是在 中成熟的。
(2)E和F都是 细胞,发生③过程后,分别分裂分化产生[D] 细胞和[G] 细胞。
(3)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的主要区别是:细胞免疫中,机体活化的D细胞可以识别嵌有
的细胞(已被感染的体细胞)并消灭它。而体液免疫中,抗体免疫的主要目标是 。
(4)C细胞的增殖分化不仅需要抗原的刺激,还需要 细胞分泌的白细胞介素—2等多种蛋白质的刺激。
44.树林中,阳光穿过枝叶的空隙,会在地上投下光斑,它们随着太阳的偏移和枝叶的摆动而移动。下图显示在实验时人工光斑照射某植物叶片前后,测得CO2 吸收速率和O2 释放速率的变化情况。请据图分析回答:
(1)描述光斑开始照射后的5 秒内,O2释放速率和CO2 吸收速率的变化:

(2) CD 段O2释放速率迅速恢复原水平的原因是 ,C02吸收速率延续了一段时间后才下降,原因是 。
(3)光斑实验研究表明,制约O2释放速率的因素是 。
45.下图表示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中填序号,横线上填文字)(6分)。
(1)该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 ]___________。?
(2)[②]细胞膜的功能特点是具有________________。?
(3)和动物细胞相比,该细胞多了[⑦]叶绿体、[①]________和[⑥]________。
(4)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是[ ]。
(5)当外界溶液浓度大于[⑥]内的溶液浓度时,细胞渗透失水,会出现___________现象。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2.D??????3.D??????4.B??????5.C
6.B??????7.C??????8.D??????9.A??????10.C
11.D????? 12.D????? 13.C????? 14.C????? 15.D
16.C????? 17.B????? 18.A????? 19.D????? 20.C
21.B????? 22.C????? 23.A????? 24.B????? 25.C
26.D????? 27.D????? 28.A????? 29.A????? 30.D
31.C????? 32.D????? 33.B????? 34.D????? 35.D
36.A????? 37.C????? 38.B????? 39.C????? 40.A
二、非选择题
41.(1)太阳光能?????? 生产者(水稻和杂草)???? 营腐生活的细菌和真菌(蘑菇)??? 三 ?? (2)标志重捕法?????? 样方法 ?? (3)抵抗力? 生物种类少、营养结单 ?? (4)氮素不断通过产品输出该生态系统 ?? (5)
42.(1)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2)葡萄糖?(3)核糖 脱氧核糖 葡萄糖 (4)纤维素?脱氧核糖 (5)葡萄糖 蔗糖 葡萄糖?
43.(1)淋巴干细胞(或造血干细胞)???????? 胸腺 (2)记忆?????? 效应细胞毒T细胞(或活化细胞毒T细胞)???? 效应B细胞(或浆细胞) (3)抗原—MHC复合体 ?????? 细胞外的病原体和毒素 (4)活化的辅助性T细胞
44.(l)氧气释放速率急剧上升,二氧化碳吸收速率上升相对缓慢 (2)随着光斑的移开,光照强度降低到原有水平,光反应速率下降 光斑照射期间积累的ATP和[H],可以使暗反应持续一段时间 (3)光照强度
45.(1)③线粒体 (2)选择透过性 (3)细胞壁??? 液泡 (4)⑤ (5)质壁分离
淮安市淮河中学2013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英语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 (选择题) 和第II卷 (非选择题) 两部分,共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I卷 (选择题 三部分 共85分)
第一部分 听力(共两节,满分20分)
做题时,先将答案标在试卷上。录音内容结束后,你将有两分钟的时间将试卷上的答案转涂到答题卡上。
第一节 (共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 Why does the woman refuse the invitation for tonight?
A. She doesn’t like the man.
B. She has another appointment.
C. She is too busy with her work.
2. What does the man think of classical music?
A. He does not like it at all.
B. He prefers it to other music.
C. He enjoys it at bedtime.
3. What is the weather usually like in May?
A. Warmer and drier. B. Cooler and drier. C. Warmer and damper.
4. What happened to the speakers?
A. They lost their way.
B. They were caught in the traffic.
C. They broke the traffic rule.
5. Where does the conversation take place?
A. In a tourist office. B. In a doctor’s office. C. In an employment office.
第二节 (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至7题。
6. What is Laura doing?
A. Waiting for her father.
B. Having her bicycle repaired.
C. Working at the bicycle shop.
7. Why does John want to buy a bicycle?
A. To tour on a bicycle.
B. To begin bicycling to work.
C. To train for a bicycle race.
听第7段材料,回答8至10题。
8. What i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speakers?
A. Manager and secretary. B. Husband and wife. C. Waitress and customer.
9. Why won’t the man give the woman the detail of the call?
A. It is too long a story. B. It is something dull. C. It is about his business.
10. How does the man feel?
A. Uneasy. B. Sad. C. Tired.
听第8段材料,回答第11至13题。
11. What are the two speakers?
A. First-year students. B. University teachers. C. Travel agents.
12. Where did the woman go for her holidays last year?
A. The mountain. B. The desert. C. The seaside.
13. What will the two speakers probably do next?
A. Finish their course work. B. Buy something for their trip. ? C. Surf the Internet.
听第9段材料,回答第14至16题。
14. Which of the following does the man prefer?
A. Chatting with his wife. B. Collecting buttons. ? C. Watching television.
15. Who is active while taking a rest?
A. Jeff. B. Mary. ? C. Neither of them.
16. What are the speakers doing?
A. Talking about their plan.
B. Discussing what to do next.
C. Arguing about their interests.
听第10段材料,回答第17至20题。
17. What was the speaker like ten years ago?
A. Athletic. B. Confident. C. Enthusiastic.
18. Why did the speaker give up his hobbies for weekends?
A. He took up some others. B. He was too busy. C. He lost interest in them.
19. Why did the speaker drink more and start smoking?
A. To enjoy himself. B. To keep awake. C. To get rid of stress.
20. What will the speaker probably do with his lifestyle?
A. Continue it. B. Change it. C. Drop it.
第二部分 英语知识运用(共两节, 满分35分)
第一节 单项填空(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
请认真阅读下面各题,从题中所给的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21. It is widely accepted that _______ beautiful is always _______ joy to everyone.
A. a; a B. 不填; the C. the; 不填 D. the; a
22. —Do you think the weather will be all right this summer?
? —No, ________ we’re lucky. The newspaper says it’ll be very hot anyway.
A. if B. though C. unless D. as
23. —I want someone to write the composition for me.
? —No! As a student, you _________ depend on yourself.
A. shall B. will C. can D. may
24. Ad-makers choose words and brand names very carefully in order to make a creative image of the product they are _________.
A. processing B. producing C. providing D. promoting
25. Gradually, you will realize that the things that matter are ______ that can’t be bought with money.
A. these B. those C. ones D. some
26. The heavy snow swept across many parts of China, _________ many people’s family reunion at the 2008 Spring Festival impossible.
A. made B. making C. to make D. having made
27. The price of any product is linked to a complicated system of prices __________ everything depends on everything else.
A. that B. which C. where D. when
28. The students have been told that under no conditions __________ the mobile phone in class.
A. may they use B. they may use C. they could use D. would they use
29. Don’t _______ important facts in your job application or you’ll lose a good chance.
A. cut out B. leave out C. hand out D. point out
30. Our monitor ________ a qualification for an Olympic torch carrier when the reporters came to interview him.
A. scarcely gained B. would scarcely gain
C. had scarcely gained D. was scarcely gaining
31. The policy of the mainland is very clear and straightforward, and the key problem is
_______ the leaders of Taiwan will accept it.
A. that B. how C. why D. whether
32. —Sorry for having kept you waiting. But for the traffic jam, I ___________20 minutes earlier.
? —Never mind. I haven’t been waiting that long.
A. arrived B. would arrive C. would have arrived D. had arrived
33. —Have you forgotten anything, sir?
?—Oh, I forgot to pay. You see, I’m terribly sick, but I ________ to.
A. didn’t mean B. don’t mean C. haven’t meant D. wasn’t meaning
34. In my opinion, keeping dogs should not be banned, but __________ to certain areas.
A. limited B. limiting C. to limit D. to be limited
35. —What a mess! The guest will be here soon.
??? —_________. I assure you the house will be spotless in a minute.
A. Take your time B. Take it easy C. Never mind ?D. Not at all
第二节 完形填空 (共2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20分)
请认真阅读下面短文,从短文后各题所给的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Oh God! I think I was about seven when my sisters and I pulled this stupid stunt(惊险动作).
I remember we were watching TV when we heard my 36 , Chris, yelling from the backyard. We all 37 out to see what happened. 38____ we finally located him, he was in a tree 39 ____ from the highest tree branch. Crying, he explained he had climbed up the tree and couldn’t get down. One of us should climb up but we couldn’t 40 to get him moving down.
Luckily, my youngest sister, Ka, five then, had seen a(n) 41 situation. She suggested we grab a 42___, hold it under the branch, and tell him to 43____ so we could catch him. My other sister, Yams, one year younger than me, looked at me eagerly to 44 her idea and I said “Yeah, let’s try that.”
Immediately we 45 a sheet and held it beneath the tree. Now mind you, the ages holding this blanket were 46 from seven to five, thus the sheet was probably being held up to our waist and also close to touching the ground. But we were 47 it could work.
Chris, my brother, aged four, looked down at us with hesitation, asking in a 48____ voice, “Are you sure I’ll land on the blanket?” But because of a problem at 49 with his tongue being a bit attached to the mouth, it came out like this, “Ah you sho awill lan on da blanked?” “Yup!” I told him, “We’re sure!” and he let go.
How 50 he was to trust us! And no matter how 51 we held, Chris fell right 52 that sheet and landed on his stomach. This tiny seventy-pound boy had made a big 53 right in the sheet!
Because he wasn’t moving, we bent down to 54 if he was still alive. Slowly, he uttered these five words, “Ah stee hi da flow!”, in other words, “I still hit the floor!” Poor little man!
Now Chris is fourteen and he still blames us about it. Any tree he climbs he can get down on his own and, 55 , he wants to be a fireman when he grows up.
36. A. neighbour B. brother C. classmate D. cousin
37. A. headed B. wandered C. waited D. stayed
38. A. After B. Since C. Though D. When
39. A. jumping B. looking ? C. hanging D. shaking
40. A. try B. manage ? C. plan D. decide
41. A. serious ? B. awkward ? C. similar D. ridiculous
42. A. sheet B. ladder C. quilt D. net
43. A. slide ? B. drop C. climb D. move
44. A. change ? B. offer C. prove D. confirm
45. A. bought ? B. took C. fetched D. snatched
46. A. counting ? B. lasting ? C. ranging D. decreasing
47. A. proud B. happy ? ? C. grateful D. confident
48. A. soft B. trembling ? C. frightening D. loud
49. A. birth B. school ? C. church D. table
50. A. lucky B. bright C. stupid D. careless
51. A. tight B. long C. high D. close
52. A. on B. under C. across D. through
53. A. noise B. swing C. mark D. hole
54. A. check ? B. sense C. prove D. claim
55. A. frankly B. strangely C. luckily D. obviously
第三部分 阅读理解 (共1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30分)
请认真阅读下列短文,从短文后各题所给的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A
Fruit or juice, which is nutritionally superior? This is almost the same as the age-old question: The chicken or the egg, which came first?
? Usually, juicers remove the juice and some pulp (果肉) from fruits and/or vegetables. It takes a lot of fruit to make a container of juice. We do get all of the vitamins, minerals, beneficial plant chemicals and carbohydrates in juice out of a whole fruit. But we do not get much of the fiber, the part that aids our digestive process, fills us up, and may help protect us against heart diseases and certain cancers.
? However, you may be surprised to discover that some juices actually contain more necessary nutrients (营养). For example, apples are not a good source of vitamin C, but many types of apple juice are fortified with vitamin C.
? Juice typically has more calories than fresh fruit due to added sugar and less fiber. If calories are your primary concern, choose fresh fruit over juice and use water to quench your thirst. You can also look for low-calorie cranberry juice, typically sweetened with sugar substitute. We do not feel as filled up from juice because it does not contain any fiber. For many people, drinking a caloric beverage (饮料), such as juice, is not as satisfying as eating the same amount of calories in food. For those of us who need to increase caloric intake (such as athletes, children, or teens) juice is a GREAT choice.
Kids love the taste of pure fruit juice, and parents love it because it is a healthy source of nutrients. But avoid junk fruit beverages which are mistaken for juice blends that contain various fruits like grape, apple and pear. These juices do not have the natural levels of vital nutrients that 100 percent pure juices like orange juice provide.
56.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you’d better have _______ to help prevent heart disease.
A. fruit B. juice C. calories D. minerals
57. What can we learn from this passage?
A. We can get out of fruit all the nutrients which aid our digestive process.
B. We can hardly determine which provides more nutrients, juice or fruit.
C. People may prefer juice to food in taking in the same amount of calories.
D. If you want more calories, fruit might be your better choice.
58. The underlined word “blends” in Paragraph5 probably means “______”.
A. containers B. products C. substitutes D. mixtures
59. The author writes the passage mainly _______.
A. to remind people of negative effects of juice
B. to call on people to drink more juice
C. to help people learn more about fruit and juice
D. to persuade people to avoid junk juice containing various fruits
B
Master of Science in Information Systems (MS INSY)
University of Texas Arlington College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Introduction
1. Learn how to develop and manage computer-based information START DATE 01/05/2008
systems? END DATE REQUEST INFO
2. Learn how information systems support general business activities? PLACE UNITED STATES
3. Prepare for careers in business, industry, government, or non-profit OF AMERICA,
organizations ARLINGTON, TX
4. Electives (选修课程) available:? APPLICATION DEADLINE
●expert systems? 01/01/2008
●decision support systems? START DATE 01/09/2008
●system concepts? END DATE REQUEST INFO
●computer science PLACE UNITED STATES
●information systems? OF AMERICA,
●management science? ARLINGTON, TX
●business logistics? APPLICATION DEADLINE
●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 (ERP)? 01/04/2008
Requirements START DATE 01/01/2009
For those students holding a BBA or equivalent, this program requires END DATE REQUEST INFO
a minimum of 30 hours (holders of non-business degrees will likely PLACE UNITED STATES
require additional coursework): OF AMERICA,
?12 hours of coursework in:???????? ARLINGTON, TX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 APPLICATION DEADLINE
●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s? 01/09/2008
●system analysis and design? TYPE CAMPUS
●distributed information systems and data communications? LEVEL MASTER
6 hours of Thesis research on a major project (or substitute 9 hours of DURATION REQUEST INFO
advanced electives) PART TIME NO
6 hours of research/statistics courses FULL TIME YES
6 hours of electives PRICE REQUEST INFO
60. If you want your program to start from September 2008, you’ll have to apply before _______.
A. May 1st B. September 1st C. January 1st D. April 1st
61. Students of non-business degrees are required to spend _______ hours on the program.
A. at most 48 B. at least 42 C. more than 30 D. not less than 60
62. What do we learn from the above web page?
A. You won’t be admitted to the university if you are working in a company.
B. This program will prepare you for your further study in business.
C. Expert systems, computer science and business activities are available as electives.
D. Detailed information about the end dates can be obtained by phone.
C
Are you ready to do your bit to stop global warming? Do you want to let the world know that
you believe it is not doing nearly enough to fight climate change?
On Saturday, March 29, you will have a chance to communicate your concerns—to tell Ottawa and the entire world that you are devoted to doing your part.
You can do it by turning off your lights during Earth Hour, from 8 p.m. to 9 p.m. Started last year by the World Wildlife Fund in Sydney, Australia, Earth Hour this year is going international, with 17 cities signed up so far, including Toronto. Others include Chicago, Manila, Tel Aviv, Copenhagen, Melbourne, and Christchurch, New Zealand.
The challenge for us Torontonians will be to show we are as devoted to fighting global warming as Sydneysiders were last year, when more than 2.2 million of them participated and slashed the city's power use by 10 per cent for the planned hour.
Of course, one hour of darkness isn’t going to stop global warming. But the thinking behind Earth Hour is that it gets people personally involved. Besides giving people a chance to register their concerns over climate change, the goal is to get them to start changing their wasteful habits. And we all have them, including some we aren't even aware of.
Did you know, for example, that you are still drawing power if you leave your cellphone charger plugged in after charging your phone? The same is true for other electronic devices that you think you've turned off.
If you want to make a difference, sign up today at http://www.wwf.ca/EarthHour and make a pledge (宣誓) to turn off your lights when Earth Hour arrives on March 29. Persuade your friends, co-workers and your employer or employees to do their part.
But don't wait for this symbolic gesture to raise awareness that we all have to be part of the
solution. Start today to think about changes that can be made in your home and your workplace that will cut down on waste and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排放).
63. The passage mainly calls on people of _____ to join in the March 29th activity.
A. Sydney B. Toronto C. the world D. the 17 cities
64. The Earth Hour movement mainly aims to get people to _______ to save our earth.
A. sense the danger B. make a pledge C. perform their duties D. show their value
65. Which is implied in the passage that should not happen in our daily life?


66. The best title for the passage is _____.
A. A Chance to Help Save the Earth B. A Chance to Help Prevent Pollution
C. An Hour to Fight Against Bad Habits D. An Hour to Keep Climate Unchanged
D
The teacher was leaving the village, and everybody seemed sorry. The miller at Cresscombe lent him the small cart and horse to carry his goods to Christminster, the city of his destination, such a vehicle proving of quite enough size for the teacher's belongings. For his only article, in addition to the packing-case of books, was a piano that he had bought when he thought of learning instrumental music. But the eagerness having faded he had never acquired any skill in playing, and the purchased article had been a permanent trouble to him.
The headmaster had gone away for the day, being a man who disliked the sight of changes. He did not mean to return till the evening, when the new teacher would have arrived, and everything would be smooth again.
The blacksmith, the farm bailiff and the teacher were standing in confused attitudes in the sitting room before the instrument. The teacher had remarked that even if he got it into the cart he should not know what to do with it on his arrival at Christminster, since he was only going into a temporary place just at first.
A little boy of eleven, who had been assisting in the packing, joined the group of men, and said, ‘Aunt has got a fuel-house, and it could be put there, perhaps, till you’ve found a place to settle in, sir.’
‘Good idea,’ said the blacksmith.
The smith and the bailiff started to see about the possibility of the suggested shelter, and the boy and the teacher were left standing alone.
‘Sorry I am going, Jude?’ asked the latter kindly.
Tears rose into the boy’s eyes. He admitted that he was sorry.
‘So am I,’ said Mr. Phillotson.
‘Why do you go, sir?’ asked the boy.
‘Well—don't speak of this everywhere. You know what a university is, and a university degree? It is the necessary hallmark (标志) of a man who wants to do anything in teaching. My scheme, or dream, is to be a university graduate. By going to live at Christminster, I shall be at headquarters, so to speak, and if my scheme is practicable at all, I consider that being on the spot will afford me a better chance.’
The smith and his companion returned. Old Miss Fawley's fuel-house was practicable; and she seemed willing to give the instrument standing-room there. So it was left in the school till the evening, when more hands would be available for removing it; and the teacher gave a final glance round.
At nine o'clock Mr. Phillotson mounted beside his box of books, and waved his friends good-bye.
67. It seemed that the teacher _____.
A. was not getting on well with the headmaster
B. had lived a rather simple life in the village
C. was likely to continue to practice playing the piano
D. would get help in the city on arriving there
68. The motivation of the teacher’s moving lay in his _____.
A. ambition B. devotion C. admiration D. inspiration
69. The boy named Jude may be described as _____.
A. polite, generous and cheerful B. active, modest and friendly
C. kind, bright and helpful D. calm, confident and humorous
70. In the passage the writer describes both the teacher’s _____.
A. love for music and his dislike for musical instruments
B. hard work in the village and his strong interest in city life
C. friendship with some villagers and also conflicts with others
D. eagerness to go to the city and his affection for the village
第Ⅱ卷(非选择题 两部分 共35分)
第四部分 任务型阅读(共1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0分)
请认真阅读下列短文,并根据所读内容在文章后表格中的空格里填入最恰当的单词。注意:每空格1个单词。
Possession of Private Guns in the United States
Christmas is approaching. But shooting massacres (残杀) cast a tragic shadow over the holiday season in the US.
On December 5, a gunman killed eight people, before taking his own life, at a shopping mall in Omaha, Nebraska. On December 9, five people, including the gunman, died in two attacks in Colorado.
While people are busy trying to discover the killers’ motives (动机), another issue is causing heated debate in the country --- the weapon the killers used.
The US is one of just a few developed Western countries that allow private possession of guns. Any adult can buy army style weapons from a handgun to an AK-47.
“The right to own arms is a part of the Constitution (宪法). Many Americans believe it to be a fundamental freedom,” said Jonathan Haagen, who worked for Teens.
When the United States was still a group of colonies, they dealt with a lot of corruption (腐败) from the British. Therefore, American people considered it a great danger for the government to have control of all the weapons. Private gun ownership was important in their fight for freedom.
However, with more and more killings in schools and shopping malls, lots of Americans argue that they should do away with the right to bear arms. But the National Rifle Association (NRA) said this position violates (违反) the Constitution.
The NRA is fond of saying it is not guns but people who kill. In some cases, this is true. But in many other cases, owning guns is what causes the murder. According to the US Department of Justice, more than 10,000 crimes a year are committed with guns.
Possession of Private Guns in the United States
Original belief
Present situation
It was (71)____ for the government alone to control all the weapons.
It was important for people to own private guns to (72)____
for freedom.
The US is one of the few Western countries where any (73)____ has the freedom to possess private weapons.
As a result, more than 10,000 crimes are committed with guns (74)_____. Three attacks alone in Nebraska and Colorado in December, for example, claimed altogether (75)____ people’s lives.
People have different (76)_____ towards owning private guns.
Those in (77)____ of owning guns believe that it is the freedom given by the Constitution. Besides, the key factor in killing is (78)____ instead of guns.
(79)_____, those against owing private guns argue that the right to own guns should be removed, because a(n) (80)____ number of killings occur in schools and shopping malls.
第五部分 书面表达(满分25分)
假如你是李明,你班同学获悉江苏省委、省政府提出“高中学生在校集中学习时间不得超过八小时”的要求后,对如何支配由此增加的校外时间展开了讨论。请你根据下列表格所示内容,用英文写一封电子邮件,向你的英国朋友John介绍相关情况。
活 动
目 的
读书
获取知识
上学深造
上网
收集信息
交流思想
锻炼
强身健体
打工
接触社会
学会独立
你的打算及目的
(内容由考生自己拟定,不得重复上列内容)
注意:1.对所给要点,不要简单翻译,要有适当发挥;
2.词数150。电子邮件中已写好了的部分,不计入词数。
Dear John,
I am writing to tell you about the discussion we have had recently about how to spend time outside school efficiently since the authority of Jiangsu has required that senior middle school students shouldn’t spend more than 8 hours a day studying at school.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That’s all about the discussion.
Bye for now!
Yours sincerely,
Li Ming
参考答案及听力录音材料
1-5 BABAC 6-10 CBBCA 11-15 ABCCB 16-20 CABCA
21-25 DCADB 26-30 BCABC 31-35 DCAAB 36-40 BADCB
41-45 CABDC 46-50 CDBAC 51-55 ADDAB 56-60 ABDCD
61-65 CA BCD 66-70 ABACD
71. dangerous 72. fight 73. adult/grown-up 74. annually/yearly
75. 14 76. attitudes 77. favo(u)r 78. people
79. However 80. increasing/growing
One possible version:
Dear John,
I’d like to tell you about the discussion we’ve just had. It’s about how to spend time outside school efficiently, since the authority of Jiangsu has required that senior middle school students shouldn’t spend more than 8 hours a day studying at school.
Opinions are divided on the topic. Some of my classmates choose to read more in their spare time. They think reading can enrich their knowledge and prepare them for their further studies.
Some prefer to make use of their spare time to surf the Internet. For one thing, they can collect necessary information on line. For another, they can share ideas with friends in every corner of the world.
Others love to spend their spare time taking exercise to strengthen their bodies, while still others would choose to do some part-time jobs. On the one hand, they can put themselves in touch with society. On the other hand, they can learn to be independent.
As far as I am concerned, I would …
Bye for now!
Yours sincerely,
Li Ming
听力材料:
Text 1
M: When can we expect you for dinner? Can you come tonight?
W: Not tonight. I promised to go to a concert with my sister.
M: Well.... How about Friday then?
W: That sounds fine.
Text 2
M: What kind of music do you like?
W: I like classical music. Do you?
M: Well, you see, classical music always sends me to sleep.
Text 3
M: Do you always have weather like this in May?
W: Generally it’s much cooler than this. And I can’t remember when we had such a rainy day.
Text 4
M: Where on earth are we?
W: Judging by all the traffic, I’d say we’re near the heart of the downtown area.
M: What did I do wrong? Did I take a wrong turn?
W: I think so.
Text 5
M: Here is my CV. There’re three copies.
W: Have you brought your certificates as well?
M: No, I haven’t. I’m awfully sorry. Can I send them to you?
W: Yes, that’ll be all right. Now, let’s talk about the post.
Text 6
W: Hi, John.
M: Oh! Hi, Laura. What are you doing here?
W: Uh, I’m usually here on weekends. It’s my dad’s shop. So are you looking for a bike?
M: Yeah. Now that the weather is warming up, I think I’ll get some exercise instead of taking the
bus all the time.
W: Well, you came to the right place. Do you know what you would like?
M: Er, I don’t want a racer or a touring bike or anything. Mostly I’ll just be using it to get me
back and forth from work.
W: How far is that?
M: About four miles.
W: Are there a lot of hills on the way?
M: Some I guess. But maybe I should tell you that I’ve only got 150 dollars. Can I get
anything decent for that?
W: Well, you are not going to get anything top of the line. But we do have a few trade-ins in the
back that are in good condition.
M: That sounds good.
Text 7
M: Was the telephone ringing?
W: I didn’t hear anything.
M: I thought I heard it ring two or three times.
W: Sometimes when the windows are open, you can hear the neighbors’ phone.
M: Well, I’m expecting an important phone call, and I don’t want to miss it.
W: Is it anything I should know about?
M: Not really. It has something to do with work and doesn’t really affect us here at home.
W: Well, why don’t you go ahead and do what you wanted to do outside? I’ll call you if the
phone rings for you. M: Thanks. I think I will. I’ve been waiting so long and now I’m getting nervous. I need to relax
outdoors.
Text 8
M: Well, Cynthia, our first term at university is almost over. I can’t wait for the holidays.
W: Me, too, Edward! Why don’t we go somewhere far away and forget about lectures and essays
and all that hard work?
M: Sounds good to me. Now, how long will the holidays last?
W: About six weeks, I think.
M: How about going to the coast? It would be great to do some swimming and surfing.
W: The coast would be good, but are there any other choices? There are the mountains. They’re
nice and cool at this time of year. And we can do some bush-walking. There’s also the desert,
which I really enjoyed last year.
M: What about going to Sydney? I’ve never been there and they say it’s a great city to visit. Lots
of things to do there, I’ve heard.
W: I agree. Sydney would be good but now there are too many tourists there. And I’d rather get
away from buildings and cars. There are enough of those around here. I vote for the
mountains.
M: All right, then, let’s do that. Now let’s find out where we’re going to stay and how we’re going
to get there.
Text 9
M: What’s on TV this evening? I feel like relaxing.
W: Why ask me that? You know I never watch it.
M: Too busy with the latest hobby, are you? What is it this time, collecting stamps or buttons? I
wish I had as much free time as you do.
W: As a matter of fact, you probably have more than I do. But you waste it all watching TV.
M: That’s not a waste of time. I’ve got to rest sometimes.
W: Sometimes, maybe, but not all the time. And anyway, I relax with my hobbies. A change is as
good as a rest.
M: Well, TV’s my hobby, and I learn a lot from it. There are lots of educational programmes.
W: But you don’t watch them, do you? Whenever an educational programme comes on, you either
switch over to the other channel or go to sleep.
M: When I come home from work, I need to put my feet up, at least for a while. Life’s not all
work, you know.
W: Hobbies aren’t work, Jeff. I like putting my feet up, too, but I like doing things while I rest.
Life’s too short for us to waste time.
M: Mary dear, as I’ve said many times, we’re different. There are two kinds of people in the
world. . .
Text 10
Now let me tell you about myself. Ten years ago I used to be very fit. I cycled to work and I got a lot of exercise at the weekends. I used to play tennis a lot and go for long walks. In those days I had a job in an office. It wasn’t a very good job but I had a lot of time to do the things I enjoyed doing.
??? Then, about eight years ago, I got a much better job. The pay was better. But the hours were a lot longer, too. I bought a car and drove to work every day. I stopped playing tennis and going for long walks at the weekend because I just didn’t have any time for things like that any more. And I began to put on weight.
There’s a lot of stress in a job like mine. Perhaps that’s why I started drinking more than I used to. For example, I used to have only half a glass of whisky when I got home, then I started filling the glass to the top. I started smoking a lot, too. I never used to smoke at all.
??? Two months ago I had a heart attack. At first I just couldn’t believe it. Luckily it wasn’t very serious. The doctor advised me to stop smoking and to eat less. He told me to do a lot of other things, too. But I don’t see how I can do some of them and keep my job. For example, he advised me to work less, and get more exercise. But I just haven’t any time! My job takes everything out of me!
淮安市淮河中学2013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第Ⅰ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古代的家学传承
王立群
在中国古代,家学传统最早出现在史官家庭,因为史官要懂得数学、天文、历法,这些东西不靠学校讲的,靠父子相传。所以,二十四史的第一部——《史记》就是由父子两代人完成的,这就是家学的影响。二十四史的第二部是《汉书》,主要作者是班固,但是班固的父亲班彪首先写了几十篇,然后班固接着写,班固没有写完,坐牢死了,他的妹妹班昭接着写。所以,《汉书》实际上经过了班彪、班固、班昭之手才最后完成。
中国古代的家学很容易出现,这种例子太多了。“唐宋八大家”里有父子三人的“三苏”,苏辙、苏轼、苏洵,诗书相传,一家三口都是大文豪;历史上最有名的书法家是王羲之和他的儿子王献之;曹操,还有他的儿子曹丕、曹植,历史上号称“三曹”,都是著名的文学家;和“三曹”同时代的著名女作家蔡文姬,其父蔡邕,也是大学者大作家。
很多家族家风是代代相传的,而且有教育子女的格言,叫家训。所以从魏晋南北朝开始出现了很多家训的书,最有名的是颜之推的《颜氏家训》,一直到今天,《颜氏家训》仍然被誉为家教典范。
中国古代家学、家风的兴盛,直接带来的结果就是家业的代代相传。祖父和父亲是史官,儿孙就继续做史官;祖父和父亲是搞天文历法的,儿孙就继续钻研天文历法;祖父和父亲是中医,儿孙往往也继承医学传统。
世界上有许多古老的民族,但是,唯独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悠久的家学传统的民族。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有三个方面:第一,小农经济形成极其浓厚的家庭观念;第二,世代相传的儒家思想影响了我们的每一个家庭;第三,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对读书的重视是世界上很多民族所不及的。
中国古代的家学有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个是家长对孩子的启蒙教育。钱学森在回想他的童年的时候说过,他四岁开始,每天都要站在家长面前背书。这些大科学家的古文功底好得很,就是从小背出来的。古代孩子从小背什么书?《论语》、《诗经》、《尚书》、《易经》、《左传》、《国语》、《周礼》、《礼记》等。
第二种家学是请个老师上门来教自己的孩子。汤显祖的《牡丹亭》里,杜老爷请了一个私塾先生到家里来教他唯一的女儿杜丽娘。但这种家学往往是官宦人家、富商所用,他们有钱请得起老师。
当然,在中国古代,最有钱请得起家教的人是谁?皇帝。所以我们往往看到的是,第一代开国皇帝的文化水平都不高。比如刘邦,他流传到今天的作品也只有《大风歌》和《鸿鹄歌》。但是当了皇帝以后,刘邦对儿子的教育就不一样了。刘邦就请了一个很有名的先生,叫叔孙通,做太子太傅来教他的儿子。
魏晋南北朝以后,才出现了比较强的家族观念,家族开始办学。刘禹锡写过两句很有名的诗: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王,王导;谢,谢安。他们的家族是两个最有实力的北方大家族,东晋时期,这两大家族扶持了一代王朝。这些大家族重视家教,往往一个家族办一所学校,代替了地方政府办学的职能,不仅收本姓人,外姓人也可以来上学,这些家学在中国古代非常兴盛。 (选自《名人传记》2012年5期)
1、下列对于家学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中国古代的史官要靠父子相传才能懂得数学、天文、历法,而这些是史官必须具有的知识,所以在中国古代,家学传统最早出现在史官家庭。
B.《史记》和《汉书》的编写,都是家学传统的具体体现,《史记》是司马迁父子两代人完成的,《汉书》是班固及其父亲、妹妹共同完成的。
C.中国历史上的一家都是大文豪的比比皆是,如“三苏”“三曹”、王羲之父子、蔡邕父女等,说明中国古代的家学很容易形成。
D.中国古代家业能够代代相传,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国古代家学的兴盛,如祖父和父亲是搞天文历法的,儿孙就继续钻研天文历法。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A.家训是教育子女的格言,从魏晋南北朝开始就出现了很多家训的书,最有名的是一直到今天,仍然被誉为家教典范的《颜氏家训》。
B.家庭观念、儒家思想、对读书的重视等原因,使得中华民族成为一个在世界上独有的具有悠久的家学传统的民族。
C.家长对孩子的启蒙教育是中国古代的家学内容之一,像钱学森他们这些大科学家的古文功底很好,就是从小背出来的。
D.在中国古代,皇帝是最有钱请得起家教的人,所以我们往往看到的是,第一代开国皇帝的文化水平都不高,但是他们的子孙都有很高的文化水平。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很多家族的家风是代代相传的,表现最明显的是家学的传统中父子,甚至是祖孙几代都会从事一种职业或研究。
B.中国古代的家学表现在官宦人家、富商等有钱人,他们或是家长对孩子的启蒙教育,或是请私塾先生到自己家里来教自己的孩子。
C.从魏晋南北朝开始,中国比较重视家学、家风,这时出现了比较强的家族观念,也有很多家训流传后世。
D.魏晋南北朝之后,有实力的大家族都重视家教,往往一个家族办一所学校,代替了地方政府办学的职能,使得家学更加兴盛。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李昉,字明远,深州饶阳人。汉乾佑举进士,为秘书郎。宰相冯道引之,与吕端同直弘文馆,改右拾遗、集贤殿修撰。
宋初,加中书舍人。开宝三年,知贡举。五年,复知贡举。昉之知贡举也,其乡人武济川预选,既而奏对失次,昉坐左迁太常少卿,俄判国子监。明年五月,复拜中书舍人、翰林学士。时赵普为多逊所构,数以其短闻于上。上询于昉,对曰:“臣职司书诏,普之所为,非臣所知。”普寻出镇,多逊遂参知政事。
太宗即位,加昉户部侍郎,太平兴国中,改文明殿学士。时赵普、宋琪居相位久,求其能继之者,宿旧无逾于昉,遂命参知政事。十一月,普出镇,昉与琪俱拜平章事。未几,加监修国史,复时政记先进御而后付有司,自昉议始也。
昉和厚多恕,不念旧恶.在位小心循谨,无赫赫称。好接宾客,江南平,士丈夫归朝者多从之游。雅厚张洎而薄张佖,及昉罢相,洎草制深攻诋之,而佖朔望必诣昉。或谓佖曰:“李公待君素不厚,何数诣之?”佖曰:“我为廷尉日,李公方秉政,未尝一有请求,此吾所以重之也。”昉素与卢多逊善,待之不疑,多逊屡谮昉于上,或以告昉,不之信。及入相,太宗言及多逊事,昉颇为解释。帝曰:“多逊居常毁卿一钱不直。”昉始信之。上由此益重昉。
昉居中书日,有求进用者,虽知其材可取,必正色拒绝之,已而擢用;或不足用,必和颜温语待之。子弟问其故,曰:“用贤,人主之事;若受其请,是市私恩也,故峻绝之,使恩归于上。若不用者,既失所望,又无善辞,取怨之道也。”
至道二年,昉陪祀南郊,礼毕入贺,因拜舞仆地,台吏掖之以出,卧疾数日薨,年七十二。赠司徒,谥文正。 (选自《宋史·列传第二十四·李昉传》,有删改)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昉坐左迁太常少卿 坐:因为
B.普寻出镇 寻:不久
C.士大夫归朝者多从之游 游:交往
D.而佖朔望必诣昉 诣:拜访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李昉“和厚多恕”的一组是( )
①臣职司书诏,普之所为,非臣所知 ②雅厚张洎而薄张佖
③昉素与卢多逊善,待之不疑 ④太宗言及多逊事,昉颇为解释
⑤有求进用者,虽知其材可取,必正色拒绝之 ⑥或不足用,必和颜温语待之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②⑤ D.③④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昉本来是后汉朝官员,后来由于宰相冯道的推荐,得以和吕端一同在弘文馆当值,做一些修撰的工作。
B.李昉在主持贡生考试时,同乡武济川对答失常,李昉因此被贬官为太常少卿,后来又恢复到中书舍人一职。
C.李昉在担任中书时,对那些前来求官的人一律都严词拒绝,自己绝不会提拔任用官员,而是让皇上定夺。
D.李昉为官小心谨慎,不肯轻易说人坏话,也不愿自作主张,因而没有什么显赫的政绩,后因摔倒而去世。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⑴时赵普为卢多逊所构,数以其短闻于上。
译文:
⑵我为廷尉日,李公方秉政,未尝一有请求,此吾所以重之也。
译文: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旅 宿
杜牧
旅馆无良伴,凝情自悄然。
寒灯思旧事,断雁警愁眠。
远梦归侵晓,家书到隔年。
沧江好烟月,门系钓鱼船。
8.颈联是怎样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的?(5分)
9.联系全诗的情感,简析尾联的寓意。(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共6分)
(1)        ,      !风雨不动安如山。
(2)千古江山, 。舞榭歌台, 。
(3)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       。
乙?? 选考题(25分)
请考生在以下三、四两大题中选定一大题作答,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只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记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这篇小说,完成(1)―(4)题。
公主与美洲狮 [美]欧?亨利
约瑟法?奥唐奈是草原上的“牛皇帝”奥唐奈仅存的女儿,也就是公主。她从母亲那儿秉承了热情的性格和亚热带风情的美。她从奥唐奈“皇上”那儿获得了大量的魄力、常识和统治才能C约瑟法骑马疾驰的时候,能够瞄准一只拴在绳上的蕃茄铁皮罐,六枪之中可以打中五枪。她不用铅笔,光凭心算,很快就能告诉你:1545头两岁的小牛,每头八块五毛,总共可以卖多少钱。多刺牧场的面积大致有 40英里长、30英里宽,约瑟法骑着马儿,踏勘了牧场的每一块土地。牧场上的每一个牧童都认识她,都对她忠心耿耿。
里普利.吉文斯是多刺牧场上一个牛队的头目,有一天见到了她,便打定主意要同皇室联姻。一天,吉文斯到双榆牧场去。他回程时到达白马渡口时,太阳已经落山了。他决定在渡口宿夜。安顿好坐骑靠着树.坐下,他刚卷了一支烟,拴着的小马忽然腾跃起来,害怕地喷着鼻息。一尾大媒鱼“噗通”一声窜进水坑。一只棕色的小兔子从左达窜出来,一头钻进茂密的猫爪草丛里。
吉文斯站起身,朝左边望过去,透过灌木枝叶的空隙他看到不远处有一匹备女鞍的小马,约瑟法在水坑旁边刚喝了水站起来,正在檫去掌心的泥沙。吉文斯还看到在她右边十来码远的荆棘丛中,有一头蹲着的墨西哥狮子。它琥珀色的眼睛射出饥饿的光芒,眼睛后面6英尺的地方是像猎狗猛扑前那样伸得笔直的尾巴。它挪动后腿,那是猫科动物跳跃前的常态。吉文斯暴喊一声,窜到狮子和公主中间。
他看见空中掠过一道模糊的影子,又听到两声隐约的枪响。紧接着,百来磅重的墨西哥狮子落到了他头上,重重地把他压例在地。他还记得自己喊道:“让我起来——这种打法不公道! ”然后,他像毛虫似地从狮子身下爬出来,满嘴的青草和污泥,后脑勺磕在水榆树根上,鼓了一个大包。狮子一动不动地瘫在地上。吉文斯大为不满,他对狮子晃晃拳头,嚷道:“我跟你再来二十回合……”可他立即省悟过来。
约瑟法站在原来的地方,若无其事地在重新填装她那把镶银把柄的三八口径手枪。她嘴角和黑眼睛里带着一丝叫恼火的笑意。这位救人未遂的侠士觉得丢脸的火焰一直烧到他的灵魂。
“是你吗,吉文斯先生? ”约瑟法说,她的声调低缓柔和,像糖一般甜,“你那一声大喊几乎害得我脱把。你摔倒时有没有砸到头? ”
“哦,没什么,”吉文斯平静地说,“摔得不重。”接着,他跪下去,轻轻地抚摸着死狮子那张着大嘴、好不吓人的脑袋。“可怜的老比尔! ”他伤心地说。
“怎么回事? ”约瑟法问道。
“你当然不明白,约瑟法小姐;”吉文斯说,同时显出让宽恕压过悲哀的神情,“这也不能怪你。我想救它,但是没能及时让你知道。”
“救谁呀? ”
“还不是老比尔。我找了它一整天。你明白,两年来它一直是我们营地里的宠物。可怜的老东西,它连一只白尾灰兔都不会伤害。营地里的弟兄们知道这件事后,都会伤心的。不过你当然不知道比尔只不过是同你闹着玩的。”
约瑟法的黑眼睛炯炯有神地盯着他。①吉文斯的眼睛里露出更深重的懊丧,还掺杂着一些温和的责怪。他那清秀的脸上现出显而易见的哀伤。
约瑟法看看那只猛兽的尸体。吉文斯轻轻地拍了拍狮子的一只可怕的脚爪,这只脚爪平时一下子就可能送掉一条小牛的命。那姑娘深橄揽色的脸上慢慢泛起一片红晕。“我很抱歉,”她低声下气地说,“不过它看上去是那么大,又跳得那么高,所以……”她的眼睛里噙着两颗晶莹的泪珠。
“请原谅我,吉文斯先生,好吗?你明白,我只不过是个小姑娘,当时我很害怕。打死了比尔,我感到非常难过。你不了解我觉得多么难为情。我早知道的话,绝不会这么做的。”
②她的眼睛里盛满了甜蜜的诚意,恳求之中还带着优雅的悔罪的神情,“谁要是杀了我的小猫,我真会恨死他呢。你冒了中流弹的危险去救它,是多么勇敢,多么仁慈啊!这样做的人实在太少啦! ”吉文斯的得意要撑破衬衫:从失败中夺得了胜利!滑稽戏变成了正剧!好样的,里普利.吉文斯!
天色已经黑了。吉文斯体贴地把约瑟法护送回家。
一小时后,熄灯时间到了,约瑟法穿着睡衣,走到父亲的卧室门口,隔着砖铺的过道,向屋里的“牛皇帝”招呼说:
“喂,爸爸,你知道那只叫做‘缺耳魔鬼’的墨西哥老狮子吗?——就是害死了牧羊人冈萨勒斯,在萨拉达牧场扑杀了五十来头小牛的那只。嘿,今天下午我在白马渡口结果了它的性命。它正要跳起来时,我用三八口径往它脑袋开了两枪。它的左耳朵被老冈萨勒斯用砍刀削去一片,所以我一看到就认识。你自己也不见得打得这么准,爸爸。”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吉文斯是多刺牧场上一个牛队的头目,他之所以打定主意要跟“牛皇帝”联姻,不是想高攀,而是因为他与约瑟法一见钟情。
B.第三段中的环境描写生动活泼,借小马、大鱼、小兔子等动物的反应渲染紧张气氛,衬托吉文斯警觉的心理,为后面的情节做了铺垫。
C.吉文斯想要演一出英雄救美的好戏,结果却弄得滑稽可笑,事后还撒谎骗人,但这一切并不让读者感到讨厌,反而觉得他很可爱。
D.约瑟法虽然清楚吉文斯救人和编谎的用意,但她故意没有说破,反而装出种种表情来调笑、嘲弄吉文斯,可见其聪明顽皮。
E.文章的结尾,依然是欧?亨利惯用的出人意料式,但因为前面太多内容的铺垫,我们已经猜到了答案,所以这篇小说结尾的艺术性不强。
(2) 结合全文,分析第一段的交代有什么作用?(6分)
(3) 文中画线的两处都使用了怎样的描写手法?分别表现了人物什么样的心理?(6分)
(4) 文中的主要人物是公主约瑟法和牛仔吉文斯,用“公主与牛仔”为题是不是比用“公主与美洲狮”为题更好?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题。
南开之父张伯苓
1876年4月5日,张伯苓出生在天津一个贫寒的塾师家中。十五岁时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位于天津的北洋水师学堂。1895年,张伯苓成为北洋水师学堂航海科第五届毕业生。
就在前一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中国经历了前所未有的灾难和打击。不久,当张伯苓去海军的“通济”舰实习时,“通济”舰早已失去了往日的辉煌,舰船设备七零八落,无人整修,船上官兵也个个士气低落,官不官,兵不兵,整日吃吃喝喝,不务正业。张伯苓第一次感到自己军事救国的理想受到严峻的挑战。张伯苓悲愤填胸,深受刺激。他决心从海军退役,投身于教育事业。
天假其时,天津社会名流、曾任清末翰林院编修、贵州学政等职的严修正在为严氏家馆延请塾师,经人介绍,张伯苓和严修结识,受聘到严氏家馆任教。他此后在教育实践中得益于严修之处颇多。他经常对学生们说:“真万幸,遇到严先生。严先生可以说是今之圣人。”
民国初年,作为中国最重要的近代工商业城市,天津显示出勃勃生机。张伯苓敏锐地察觉到社会的发展对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的渴求,遂下定决心尽自己的最大力量创办一所大学,也为中学学校的优秀毕业生继续深造提供条件。放眼国内,要么是像北京大学这样的国立大学,要么是得到国外教会支持发展起来的教会大学,并没有较完善的、非常成功的私立大学可资参考借鉴。为此,他远渡重洋,于1917年8月到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研修高等教育。著名教育家杜威、克伯屈、桑代克等人指导张伯苓学习了有关教育学、教育哲学、心理学、教育行政等方面的课程。张伯苓还拜访了一些教育学家,如与凯尔鲍德里教授就中美教育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切磋。凯尔鲍德里教授认为中国的学校应该向学生灌输一些共和思想,以树立民主观念和公共群体意识,抵消长期以来封建思想所产生的影响。这番话让张伯苓沉思良久。
归国后,他就雷厉风行地组织起南开大学筹备委员会,负责规划设计校园、宿舍、教学楼等具体事宜,并且开始在外面四处奔波,为创办大学筹募经费。1919年秋,张伯苓的努力终于结出了丰硕的果实——南开大学正式宣告成立。
创校伊始,张伯苓就表现出极强的开拓进取精神和服务意识。早在美国研修教育学的时候,张伯苓就开始留心,在中国留学生中为南开大学物色教师人才。很多中国留学生在毕业归国之后,也直接来到了南开任教。南开大学刚刚成立不久,在张伯苓的周围,就陆续聚集起一个兢兢业业为南开大学发展尽心尽力的优秀教师群体。张伯苓尊重每一位教师,每一位新教师到校,总要举行欢迎茶话会,并由学校拔给一间宿舍,里面各种家具用品一应俱全,每天还派专人清扫,让人产生到家的感觉。
在培养教学、科研人才方面,张伯苓更是想方设法为有潜力的教师提供深造的机会。化学系的杨石先教授,到南开大学之后工作成绩非常突出,张伯苓遂用美国罗氏基金派他去美国继续攻读博士学位。杨石先获博士学位之后,谢绝了德国的高薪聘请,重新返回南开大学任教,成为南开大学理学院的奠基人之一。或许,吴大猷的一番话最能集中表达教师们共同的心声:“张伯苓校长在声望、规模、待遇不如其他大学的情形下,籍伯乐识才之能,聘得年轻学者,予以研教环境,使其继续成长,卒有大成。这是较一所学校藉已建立之声望、设备及高薪延聘已有声望之名家,更为难能可贵得多了。前者是培育人才,后者是延揽现成的人才。”从这观点看,南开大学实有极高的成就。
张伯苓为南开挣下数百万产业,从没有在自己身上乱花过一分钱。在天津市内开会时,他经常以步代车。一次散会时,有服务员询问张伯苓的车号是多少,他随口答道:“11号。”该服务员找来找去也没发现11号车。等他看到张伯苓已经走远的背影,这才领悟“11号”就是步行的意思。张伯苓给教授们修建了宽敞的住宅,但是自己却住在南开中学后面一个羊皮市场的简陋平房里。有一次张学良去拜访他,汽车在附近转了好长时间,最后在那一条晒满了羊皮,散发着恶臭的小路上,找到张伯苓的居所,张学良不禁对张伯苓的简朴深表敬佩。
张伯苓是一位与时俱进的爱国教育家:他创业南开,功在国家,为发展我国近代教育作出了重要贡献。(节选自《张伯苓》河北教育出版社,有删改)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一百多年前的中国,甲午海战惨败,国运衰微。张伯苓痛感国家和民族的危亡,虽然军事救国的理想破灭了,但是他没有消沉,而是萌发了教育救国的思想。
B.因为有了严修的帮助和支持,张伯苓才能创办南开大学。所以他经常对学们生说:“真万幸,遇到严先生。严先生可以说是今之圣人。”
C.为了开办大学,张伯苓曾赴美国留学取经。他就读于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师从杜威、克伯屈、桑代克等教育名家,就中美教育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地切磋。
D.成就伟大事业者,必然具有伟大的精神和人格。张伯苓毕生不图私利,开拓进取,一心为南开的发展壮大和国家的富强昌盛而操劳,表现了可贵的责任担当。
E.张伯苓尊重人才,尽可能地为教师创造较好的教学条件,提供深造机会,因此很多中国留学生谢绝国外的高薪聘请,毕业归国后就直接来到了南开任教。
(2)本文表现了张伯苓哪些可贵的品质?请简要概括。(6分)
(3)第七段中引用吴大猷的一番话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本分析。(6分)
(4)张伯苓成功的主要原因,有人认为是他有远大的理想抱负,有人认为是他有杰出的才能.有人认为是他看高尚的品行修养。请你就对“理想”、“才能”、“品德”三个方面原因的理解,任选一个方面,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8分)
第Ⅱ卷 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13-15每小题3分)
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美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的危言危行,只能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B.在校运会上,他顽强拼搏,一人勇夺三块金牌,这一成绩,真叫人不能不侧目而视。
C.法国大昆虫家法布尔,把科学和文学巧妙地结合起来,用富有诗意的笔触给人们描绘了一个绚丽多姿、光怪陆离的昆虫世界。
D.白居易在地方为官时很注意接近民众,不管是乡间农妇还是下里巴人,他都能谈得来,从他们那里得到了很多创作素材。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7·23”甬温线重大铁路交通事故调查,不仅要查清直接原因,还要追根溯源,查清设计、制造、管理等方面的源头性问题。
B.随着综合国力的提高,特别是科学技术和造船工业能力的提高,才能够使一个国家有能力建造航母。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航空母舰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
C.日前教育部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各高校要抓紧网络招聘和现场招聘活动,帮助毕业生尽快落实就业岗位;对未就业毕业生进行集中培训。
D.稳定物价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在保增长、控通胀、稳民生之间寻找一条平衡道路是必不可少的,这需要政府的智慧、耐心和持久的努力。
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如何弥合社会信任链条,是摆在微博面前的现实问题。 。
, 。 , 。
,于是,在这个时期,社会化的手段就成为治理微博乱象的“次优选择”。
①从现实情况看,市场化的手段在重塑微博公信力上是不得力的
②人们寄希望于制度建设的得力
③可供选择的力量无外乎三种——政府、市场和社会
④于是人们便将目光聚焦在政府和社会上,而政府理所当然成为了首选
⑤然而,制度建设始终跑不过互联网传播平台的飞速发展
⑥呼吁加强法制和信息认证机制 建设,完善微博的管理办法
A.④②⑥①③⑤ B.④②⑤⑥①③
C.③①④②⑥⑤ D.③①②④⑤⑥
16.阅读下面一则寓言,按要求用简练的语言写出对人生的启发。(5分)
一只狐狸想钻过墙洞去吃院子里的葡萄。墙洞很小,狐狸钻不过去,只好在洞外饿了七天,把身体瘦下来,钻过墙洞。狐狸吃够了葡萄,身体长肥了,想钻出墙洞却钻不出去,只好又饿了七天,把身体再瘦下来,才钻了出去。
①从肯定的角度写(20字内)
②从否定的角度写(20字内)
17.仿照下面画线的句子,在横线上续写两个句子,要求内容与“人生”和“微笑”有关,句式与示例相同。(6分)
人生如画,有了微笑的画卷便添了亮丽的色彩。


18.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60分)
英国前首相乔治有一个习惯——随手关上身后的门。有一天,乔治和朋友在院子里散步,他们每经过一扇门,乔治总是随手把门关上。“你有必要把这些门关上吗?”朋友很纳闷。
“哦,当然有这个必要。”乔治微笑着对朋友说,“我这一生都在关我身后的门。你知道,这是必须做的事。当你关门时,也将过去的一切留在后面,不管是美好的成就,还是让人懊恼的失误,然后,你才可以重新开始。”
朋友听后,陷入了沉思中。乔治正是凭着这种精神一步一步走向了成功,登上了英国首相的位置。
要求: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题目,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8、虚写乡愁令人难眠,渐入梦境,梦回故乡。可路远,醒来时天已大亮。实写的是远离故乡,书信难达。表达羁旅中的思乡之情。(5分)
9、用沧江美景、渔人垂钓与诗人长途跋涉、行旅艰辛形成鲜明对比。反衬自己风尘仆仆难与家人团聚的愁绪,表达了诗人对家乡自由自在闲适生活的向往。(6分)
10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英雄无觅孙仲谋处,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11.(1)BC 选B得3分,选C得2分,选A得1分。(A项是吉文斯“对”约瑟法一见钟情,错误较小。E项“艺术性不强”说法错误。D项约瑟法不是调笑、嘲弄吉文斯,而是善意配合,不伤对方的自尊心;体现她的善良,而不是顽皮。)
(2)①开头段交代了公主约瑟法的身份、性格、本领,使读者对人物有一个初步的印象。②为后面吉文斯立志追求约瑟法、约瑟法打死狮子等情节做铺垫,使情节发展更合理。③交代人物生活的典型环境,烘托人物性格,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每点2分共6分)
(3)①神态描写。(2分)②前一处表现了吉文斯极力想用自以为精湛的表演来掩饰自己,以达到维护男子汉尊严、蒙骗公主的目的的心理。(2分)③后一处写出了约瑟法不愿拆穿吉文斯的谎言而善意地配合他的心理。(2分)
(4)观点一:还是以“公主与美洲狮”为题目更好。(2分)
①(从情节发展的角度)因为美洲狮是全文的线索。路遇狮子、狮口救人、有关狮子的谎言、狮子身份的真相,每一步情节开展都离不开美洲狮。(2分)
②(从人物形象塑造的角度)公主和吉文斯的形象借美洲狮而鲜明生动。吉文斯狮口救美的毫不犹豫,体现他的勇敢,编造狮子身份的谎言体现自尊滑稽;公主射杀凶猛的美洲狮可见其勇敢,枪法精湛,不拆穿吉文斯关于狮子的谎言显现其机智善良。(2分)
③(从表达效果的角度)以“公主与美洲狮”为题目,习惯思维中公主的娇弱与美洲狮的凶猛形成对比,设置悬念,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而以“公主与牛仔”为题则比较俗套。(2分)
(观点鲜明,能从三个不同角度进行适当的分析即可得满分。如有其它答案,能自圆其说,分析透彻,也可以。)
观点二:以“公主与牛仔”为题目更好。(2分)
①(从情节发展的角度)公主和牛仔是小说表现的主要人物,公主和牛仔的故事是小说的主体,而美洲狮不过是作者借以串连人物的媒介。(2分)
②(从人物形象塑造的角度)以“公主与牛仔”为题目,将小说的两个主要人物并列,更具有对比性。公主的勇敢机敏善良美丽与牛仔的自以为是、弄巧成拙相映成趣。(2分)
③(从表达效果的角度)以“公主和牛仔”为题,初看会让人以为是传统的美女与英雄的故事,但小说却反其道而行,更具有耐人咀嚼的艺术魅力。(2分)
(观点鲜明,能从三个不同角度进行适当的分析即可得满分。如有其它答案,能自圆其说,分析透彻,也可以。)
【评分标准】观点2分,理由每点1分,语句通顺2分。要求观点明确,理由充分,言之成理。
13、C(A项“危言危行”指讲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与文意不符 B项“侧目而视”是指斜着眼睛看人,不敢正视,形容敬畏的神态,用在B句中显然不当,应改成“刮目相看”C项“光怪陆离”形容奇形怪状、五颜六色,它符合C句的语言环境D项“下里巴人”①古代民间通俗歌曲下里,乡里;巴,古国名,地在今川东﹑鄂西一带②泛指通俗的文艺作品)
14.A.(B残缺主语,去掉“随着”或“使”,把“才能够”放到“国家”后;C搭配不当,在“抓紧”后加“组织”;D结构混乱,去掉“是必不可少的”)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
李昉,字明远,深州饶阳人。后汉乾祜年间考取进士,担任秘书郎一职。宰相冯道推荐他,与吕端共同在弘文馆当值,后改任右拾遗、集贤殿修撰。
宋朝初年,李昉加官为中书舍人。开宝三年,主持贡生考试。开宝五年,再次主持贡生考试。李昉主持贡生考试时,他的同乡武济川参加考试,后来上奏应对失常,李昉受连累被降职为太常少卿,随即改饪国子监。第二年五月,再为中书舍人、翰林学士。当时赵普被卢多逊诬陷,多次把他的短处上报皇上。皇上向李昉询问,回答说:“我的职务是掌管文书诏令,赵普的所作所为,不是我所知道的。”赵普不久出朝担任节度使,而卢多逊只担任参知政事。
太宗即位,加封李昉为户部侍郎,太平兴国年间,改为文明殿学士。当时赵普、宋琪居于相位已久,寻求能够接替他们的人,老臣中没有人能超过李昉的,就任命为参知政事。十一月,赵普出朝为节度使,李昉、宋琪都为平章事。不久,加官监修国史,恢复时政记录先进呈皇帝然后交付有关部门,是从李昉的提议开始的。
李昉温和宽厚,不记旧恶,在相位小心谨慎沿袭旧制,没有显赫的政绩。喜好结交宾客,江南平定,归附朝廷的士大夫多与他往来。李昉非常看重张洎而轻视张佖,等得李昉罢相时,张洎撰写制书大力诋毁他,但是张佖初一十五日必定拜访李防。有人对张佖说:“李公待你素来不厚,为什么多次看望他?”张佖说:“我当廷尉时,李公正执掌政权,从未有过一次请求,这就是我看重他的原因。”李昉一直和卢多逊友好,对他毫不怀疑,卢多逊多次向皇上诬陷李昉,有人把这些事告诉李昉,李昉不相信。到他入朝为相时,太宗谈到卢多逊的事,李昉多次为他解释。皇帝说:“卢多逊平常诋毁你一钱不值。”李昉才相信此事。皇上因此更加看重李昉。李昉在中书任职时,有个人请求想提升任用。李昉即使知道这个人可用,必定很严肃地拒绝,然后提拔任用;如果不值得任用,必定和颜悦色地接待他。子弟问这样做的原因,说道:“任用贤能,是国家君主的事;如果接受他们的请求,是用私情做交易,因此严厉地拒绝他们,使恩德归于皇上。若是不能任用的人,既已让他失望,又没有好言语,是带来怨恨的做法。”
至道二年,李昉陪同皇帝到南郊祭祀,仪式结束入朝祝贺,在跪拜舞蹈时摔倒在地,台吏搀扶他出去,卧病数日去世,享年七十二岁,赠官司徒,谥号文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