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三明市富兴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第二次月考试题(9科10份)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福建省三明市富兴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第二次月考试题(9科10份)

资源简介

三明市富兴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第二次月考化学(理)试题
(考试时间: 120分钟 满分:100分)
【考试说明】1.本试卷包括第Ⅰ卷和第Ⅱ卷,第Ⅰ卷为选择题,共48分,第Ⅱ卷为非选择题,共52分;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请将答案填在答题卡上。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试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后,只收答题卡。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 O 16 Na 23 N 14 Al 27 S 32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0.1 mol?L?1NH4Cl溶液的KW大于0.01mol?L?1NH4Cl溶液的KW
B.当镀铜铁制品镀层受损后,铁制品比受损前更容易生锈
C.N2(g)+3H2(g) 2NH3(g) △H<0,其他条件不变时,升高温度,反应速率v(H2)和H2的平衡转化率α(H2)均增大
D.水的离子积常数Kw 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说明水的电离是放热反应
2.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碳酸的电离:H2CO3 H+ + HCO3-
B.将金属钠放入水中:Na + 2H2O = Na+ + 2OH-+ H2↑
C.碳酸钠水解:CO32- + 2H2O H2CO3 + 2OH-
D.向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烧碱溶液:Al3+ + 3OH- = Al( OH )3↓
3.水中加入下列溶液对水的电离平衡不产生影响的是(  )
A. NaHSO4溶液 B. KF溶液 C. KAl(SO4)2溶液 D.NaI溶液
4.用pH试纸测定某无色溶液的pH,正确的操作是(  )
A.将pH试纸放入溶液中,观察其颜色变化并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B.将溶液倒在pH试纸上,观察其颜色变化并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C.用干燥、洁净玻璃棒蘸取溶液,滴在pH试纸上,观察其颜色变化并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D.在试管内放入少量溶液并煮沸,把pH试纸放在管口观察其颜色并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5. 对滴有酚酞试液的下列溶液,下列操作后颜色变深的是(  )
A. 明矾溶液加热 B. CH3COONa溶液加热
C. 氨水中加入少量NH4Cl固体 D.小苏打溶液中加入少量NaCl固体
6. 关于强、弱电解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强电解质在溶液中完全电离成阴、阳离子
B.强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不一定比弱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强
C.同一弱电解质同浓度的溶液,温度不同时,导电能力不同
D.强电解质易溶于水,弱电解质一定难溶于水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热的纯碱液去油污效果好,因为加热可使CO32-的水解程度增大,溶液碱性增强,去污能力增强
B.铁在潮湿的环境下生锈与盐类水解有关
C.将Al2(SO4)3溶液加热、蒸干、灼烧,可得到固体Al2(SO4)3
D.将饱和FeCl3溶液滴入沸水中制Fe(OH)3胶体,离子方程式为:Fe3++3H2OFe(OH)3(胶体)+3H+
8. 为探究锌与稀硫酸的反应速率(以υ(H2)表示),向反应混合液中加入某些物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加入NH4HSO4固体,υ(H2)不变 B.加入少量浓硫酸,υ(H2)减小
C.加入CH3COONa固体,υ(H2)减小 D.滴加少量CuSO4溶液,υ(H2)减小
9. 下列电解质溶液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同浓度、同体积的强酸与强碱溶液混合后,溶液的pH=7
B.在含有BaSO4沉淀的溶液中加入Na2SO4固体,c(Ba2+)增大
C.含1 mol KOH的溶液与1 mol CO2完全反应后,溶液中c(K+)= c(HCO3-)
D.在CH3COONa溶液中加入适量CH3COOH,可使c(Na+)= c(CH3COO-)
10. 室温下向10mL pH=3的醋酸溶液中加入水稀释后,下列各项数值保持不变的是(  )
A. 醋酸的电离度;B. 溶液的导电性;C.溶液的c(OH-);D溶液中
11. 已知温度T℃时水的离子积常数为Kw,该温度下,将浓度为a mol?L?1的一元酸HA与b mol?L?1的一元碱BOH等体积混合,可判定该溶液呈中性的依据是(  )
A.a = b
B.混合溶液的pH=7
C.混合溶液中,c(H+)= mol?L?1
D.混合溶液中,c(H+)+ c(B+) = c(OH-)+ c(A-)
12. 下列物质与水作用形成的溶液能与NH4Cl反应生成 NH3 的是(  )
A.二氧化氮 B.钠 C.硫酸镁 D.二氧化硅
13. 既可以通过单质与单质化合,也可以通过溶液中的复分解反应来制得的化合物是(  )
A.FeCl3 B.Al2S3 C.CuS D.Fe2S3
14.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盐酸中滴加氨水至中性,溶液中的溶质只有氯化铵
B.稀醋酸加水稀释,醋酸电离程度增大,溶液的pH减小
C.饱和石灰水中加入少量CaO,恢复至室温后溶液的pH值不变
D.沸水中滴加适量饱和FeCl3溶液,形成带电的胶体,导电能力增强
15. 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 0. 1mol·L-1NaOH 溶液: K+、Na+、SO42- 、CO32-
B. 0. 1mol·L-1Na2CO3 溶液: Al3+、Ba2+、NO3- 、Cl-
C. 0. 1mol·L-1FeCl3 溶液: K+、NH4+ 、I-、SCN-
D.由水电离的c(H+)=1.0×10-9 mol?L?1溶液: Ca2+、Na+、HCO3-、NO3-
16. 欲除去工业废水中的重金属Pb2+离子,可用硫酸盐、碳酸盐、硫化物等作沉淀剂,已知
Pb2+离子与这些离子形成的化合物的溶解度如下:
化合物
PbSO4
PbCO3
PbS
溶解度/g
1.03×10-4
1.81×10-7
1.84×10-14
由上述数据可知,选用的沉淀剂最好为( ) ???
A. 硫化物????? B. 硫酸盐???? C. 碳酸盐? D. 以上沉淀剂均可
17. 25℃时,在等体积的 ① pH=0的H2SO4溶液,②0.05 mol?L?1的Ba(OH)2溶液,③pH=10的Na2S溶液,④pH=5的NH4NO3溶液中,发生电离的水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
A. 1:10:10:10 B.1:5:5×10:5×10 C.1:20:10:10 D. 1:10:10:10
18. 25℃时,在浓度均为1 mol?L?1的(NH4)2SO4、(NH4)2CO3、(NH4)2Fe(SO4)2的溶液中,测得其c(NH4+)分别为a、b、c(单位为mol?L?1)。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a=b=c???? B. a>b>c??? C. a>c>b? ?? D. c>a>b
19. 相同温度下,根据三种酸的电离平衡常数,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HX
HY
HZ
Ka/mol·L-1
9×10-7
9×10-6
2×10-2
A.三种酸的强弱关系: HX>HY>HZ
B.反应 HZ+Y-===HY+Z-能够发生
C.相同温度下,0.1 mol?L?1的NaX、NaY、NaZ溶液,NaZ溶液pH最大
D.相同温度下,1 mol?L?1HX溶液的电离常数大于0.1 mol?L?1HX
20. 某温度下,Fe(OH)3(s)、Cu(OH)2(s)分别在溶液中达到沉淀溶解平衡后,改变溶液pH,金属阳离子浓度的变化如图所示。据图分析,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
B.加适量NH4Cl固体可使溶液由a点变到b点
C. c,d两点代表的溶液中c(H+)与c(OH-)乘积相等
D.Fe(OH)3、Cu(OH)2、分别在b、c两点代表的溶液中达到饱和
2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常温下,将pH=3的醋酸溶液加水稀释到原体积的10倍后,溶液的pH=4
B.为确定某酸H2A是强酸还是弱酸,可测NaHA溶液的pH。若pH>7,则H2A是弱酸;
若pH<7,则H2A是强酸
C.用0.2000 mol?L?1 NaOH标准溶液滴定HCl与CH3COOH的混合溶液(混合液中两种酸的浓度均约为0.1 mol?L?1),至中性时,溶液中的酸未被完全中和
D.相同温度下,将足量AgCl固体分别放入相同体积的①蒸馏水、②0.1mol/L盐酸、③0.1 mol/L氯化镁溶液、④0.1mol/L硝酸银溶液中,Ag+浓度:①>④=②>③
22. 氢氟酸是一种弱酸,可用来刻蚀玻璃。已知25℃时
①HF(aq)+OH? (aq)=F? (aq)+H2O(l) △H=?67.7KJ· mol?1
②H+(aq)+OH? (aq)=H2O(l) △H=?57.3 KJ· mol?1
在20mL0.1·molL—1氢氟酸中加入VmL0.1mol·L—1NaOH溶液,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氢氟酸的电离方程式及热效应可表示为:
HF(aq) H+(aq) +F?(aq) △H=+10.4 KJ· mol?1
B.当V=20时,溶液中:c(F—)<c(Na+)=0.1 mol?L?1
C.当V=20时,溶液中:c(Na+)>c(F?)>c(OH?)>c(H+)
D.当V>0时,溶液中一定存在:c(Na+)>c(F?)>c(OH?)>c(H+)
23. 已知:25℃时,Ksp [Mg(OH)2]=5.61×10-12,Ksp [MgF2]=7.42×10-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5℃时,饱和Mg(OH)2溶液与饱和MgF2溶液相比,前者的c(Mg2+)大 B.25℃时,在Mg(OH)2的悬浊液中加入少量的NH4Cl固体,c(Mg2+)增大 C.25℃时,Mg(OH)2固体在20 mL 0.01 mol/L氨水中的Ksp比在20 mL 0.01 mol/LNH4Cl溶液中的Ksp小 D.25℃时,在Mg(OH)2悬浊液中加入NaF溶液后,Mg(OH)2不可能转化为MgF2
24. 常温下,下列溶液中的微粒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A.新制氯水中加入固体NaOH:c(Na+) = c(Cl?) + c(ClO?) + c(OH?)
B.pH = 8.3的NaHCO3溶液:c(Na+) > c(HCO3?) > c(CO32?) > c(H2CO3)
C.pH = 11的氨水与pH = 3的盐酸等体积混合:c(Cl?) = c(NH4+) > c(OH?) = c(H+)
D.0.2mol/LCH3COOH溶液与0.1mol/L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
2c(H+) – 2c(OH?) = c(CH3COO?) – c(CH3COOH)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2分)
二、填空题
25. (13分)(1)某温度下,纯水中c [H+]=2.0×10-7 mol/L,则此时c [OH-] = mol/L,水的离子积Kw= ;相同条件下,测得① Na2CO3(aq)② CH3COONa(aq)③ NaClO(aq)三种稀溶液的pH值相同。那么,它们的物质的量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2)pH值相同的 HCl(aq)、H2SO4(aq)、 CH3COOH(aq)各100 mL
①三种溶液中物质的量浓度最大的是 ;②分别用0.1 mol/L的NaOH(aq)中和,消耗NaOH(aq)的体积分别为V1、V2、V3,它们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③反应开始时,反应速率 。(填A、HCl最快;B、H2SO4最快;C、CH3COOH最快;D、一样快)
(3)0.020 mol/L的HCN(aq)与0.020 mol/L NaCN(aq)等体积混合,已知该混合溶液中
c (Na+) > c( CN-),用“>、<、=”符号填空
①溶液中c (OH-) c (H+) ②c (HCN) c (CN-)
(4)已知某溶液中只存在OH-、H+、NH4+、Cl-四种离子,某同学推测该溶液中各离子浓度大小顺序可能有如下四种关系:
A.c(Cl-)>c(NH4+)>c(H+)>c(OH-) B.c(Cl-)>c(NH4+)>c(OH-)>c(H+)
C.c(Cl-)>c(H+)>c(NH4+)>c(OH-) D.c(NH4+)>c(Cl-)>c(OH-)>c(H+)
①若溶液中只溶解了一种溶质,该溶质是 ,上述离子浓度大小顺序关系中正确的是(选填序号) 。
②若上述关系中C是正确的,则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是 。
③若该溶液中由体积相等的稀盐酸和氨水混合而成,且恰好呈中性,则混合前c(HCl) c(NH3·H2O)(填“>”、“<”、或“=”,下同),混合后溶液中c(NH4+)与c(Cl-)的关系为:
c(NH4+) c(Cl-)。
26.(6分)超音速飞机在平流层飞行时,尾气中的NO会破坏臭氧层。科学家正在研究利用催化技术将尾气中的NO和CO转变成CO2和N2,其反应为:
2NO(g)+2CO(g)2CO2(g)+N2(g)。
为了测定在某种催化剂作用下的反应速率,在某温度下用气体传感器测得密闭容器中不同时间的NO和CO浓度如表:
时间(s)
0[
1
2
3
4
5
c(NO)
(mol/L)
1.00×10-3
4.50×10-4
2.50×10-4
1.50×10-4
1.00×10-4
1.00×10-4
c(CO)
(mol/L)
3.60×10-3
3.05×10-3
2.85×10-3
2.75×10-3
2.70×10-3
2.70×10-3
请回答下列问题(均不考虑温度变化对催化剂催化效率的影响):
(1)在上述条件下反应能够自发进行,则反应的△H 0(填写“>”、“<”、“=”)。
(2)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 = 。
(3)前2s内的平均反应速率v(N2)= 。
(4)能判断该反应是否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 (多选扣分)。
a.容器中压强不变 b.混合气体中 c(CO)不变
c.υ正(N2)=υ逆(CO) d.c(CO2)=c(CO)
(5)该温度下达到平衡时CO的转化率是 。
27.(9分)(1)25℃,有pH=12的氢氧化钠溶液100ml,欲使它的pH降为11。如果加蒸馏水应加入 ml;如果加入0.008mol/L的盐酸溶液,应加入 ml。
(2)25 ℃,pH=3盐酸和pH=11氨水等体积混合后溶液呈 。(选填“酸性”、“中性”或“碱性”)
(3)已知相关物质的溶度积常数见下表:
物质
Cu(OH)2
Fe(OH)3
CuCl
CuI
Ksp
2.2×10-20
2.6×10-39
1.7×10-7
1.3×10-12
某酸性CuCl2溶液中含有少量的FeCl3,为得到纯净的CuCl2?2H2O晶体,加入________,调至pH=4,使溶液中的Fe3+转化为Fe(OH)3沉淀,此时溶液中的c(Fe3+)=_____________。过滤后,将所得滤液低温蒸发、浓缩结晶,可得到CuCl2?2H2O晶体。
(4)在空气中直接加热CuCl2?2H2O晶体得不到纯的无水CuCl2,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由CuCl2?2H2O晶体得到纯的无水CuCl2的合理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8.(9分)25℃时,有下列五种溶液:
①0.1mol/L CH3COOH溶液 ②pH=13 NaOH溶液 ③ 0.05mol/L H2SO4 ④0.1mol/L Na2CO3溶液 ⑤含有足量AgCl固体的饱和AgCl溶液
请根据要求填写下列空白:
(1)溶液④的pH 7(填“>、<、=”),其原因是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2)在上述①至④四种溶液中,pH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填序号﹞
(3)将该温度下a mL的溶液②与b mL的溶液③混合,所得混合溶液的pH=7,
则a:b =
(4)若溶液④和Al2(SO4)3溶液混合,观察到有白色絮状沉淀和无色气体生成,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5)在溶液⑤中分别放入:A.10mL蒸馏水;B.50mL 0.2 mol?L?1AgNO3溶液;C.60 mL 0.1mol?L?1AlCl3溶液;D.100mL 0.1 mol?L?1盐酸溶液。充分搅拌后,Ag+浓度最小的是 (填序号)
29.(5分)为了证明一水合氨(NH3·H2O)是弱电解质,甲、乙、丙三人在常温分别选用下列试剂进行实验:0.01 mol·L-1氨水、0.1 mol·L-1NH4Cl溶液、NH4Cl晶体、酚酞试剂、pH试纸、蒸馏水。
(1)甲用pH试纸测出0.01 mol·L-1氨水的pH为10,则认定一水合氨是弱电解质,你认为这一结论是否正确? (填“是”或“否”),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取出10 mL 0.01 mol·L-1氨水,用pH试纸测出其pH=a,然后用蒸馏水将其稀释至1000 mL,再用pH试纸测出其pH为b,若要确认一水合氨是弱电解质,则a、b值应满足什么条件?(用等式或不等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丙取出10 mL 0.01 mol·L-1氨水,滴入2滴酚酞溶液,显粉红色,再加入NH4Cl晶体少量,颜色变 (填“深”或“浅”)。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10分)工业废水中常含有一定量的Cr2O72-和CrO42-,它们会对人类及生态系统产生很大损害,必须进行处理。常用的处理方法有两种。
方法1:还原沉淀法
该法的工艺流程为:CrO42-Cr2O72-Cr3+Cr(OH)3↓
其中第①步存在平衡:2CrO42-(黄色)+2H+Cr2O72-(橙色)+H2O
⑴若平衡体系的pH=2,该溶液显 色。
⑵能说明第①步反应达平衡状态的是 。
A. Cr2O72-和CrO42-的浓度相同 B.2v (Cr2O72-)= v (CrO42-) C.溶液的颜色不变
⑶第②步中,还原1molCr2O72-离子,需要 mol的FeSO47H2O。
⑷第③步生成的Cr(OH)3在溶液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请写出其沉淀溶解平衡方程式
常温下,Cr(OH)3的溶度积Ksp=[Cr3+]·[OH?]3=10?32,要使c(Cr3+)降至10?5mol/L,溶液的pH应调至 。
方法2:电解法
该法用Fe做电极电解含Cr2O72-的酸性废水,随着电解进行,在阴极附近溶液pH升高,产生Cr(OH)3沉淀。
⑸用Fe做电极的原因为 。
⑹在阴极附近溶液pH升高的原因是(用电极反应解释) ,溶液中同时生成的沉淀还有 。
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
座号
高二化学试题(理科)答题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二、填空题
25. (13分)(1) , Kw= ,
(2)① ;② ;③ 。
(3)① ②
(4) ,(选填序号)
② 。
③ (填“>”、“<”、或“=”,下同),
26.(6分)(1)△H 0
(2)K = 。
(3)v(N2)=
(4) (多选扣分) (5)
27. (9分)(1) ml; ml。
(2)
(3)_____________, c(Fe3+)=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9分)(1)pH 7,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2) ﹝填序号﹞
(3)a:b =
(4)
(5) (填序号)
29. (5分)(1) (填“是”或“否”),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填“深”或“浅”)。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 (10分)⑴ 色 ⑵

⑷ 、
⑸原因为 。
⑹ (用电极反应解释) , 。
2012~2013学年第二次月考高二化学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本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B
A
D
C
B
D
B
C
D
C
C
B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A
C
A
A
D
D
B
B
C
C
B
D
28. (9分)(1)pH >7 (1分) CO32- + H2O HCO3- + OH- (2分)
(2)②④①③ (2分)
(3) 1:1
(4) 2Al3+ + 3CO32- + 3H2O == 2Al(OH)3↓+ 3CO2↑ (2分)
(5)C
29. (每空1分,共5分)
(1) 是 如果NH3?H2O是强碱,则0.01mol/L的pH=12
(2) b>a-2
(3) 浅 NH4Cl溶于氨水时全部电离,产生的铵根离子使NH3?H2O的电离平衡向左移动,从而氢氧根离子溶度降低。
三明市富兴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第二次月考
历史(文)试题
第I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孔子说:“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孔子这句话中的“礼”的含义是( )????????????????????????????????????????????????????????????? ? A、礼仪礼节 ??????????? B、政治制度 ??????????? ?C、风俗习惯? ?????????D、国家政权
2、梁启超曾这样评价孔子:“吾将以教主尊孔子。而教主不足以尽孔子,教主感化力所及,限于信徒。举中国人,虽未尝读孔子之书者,而皆在孔子范围中也。”这主要反映( )
A、儒家学说博大精深,内涵丰富?????? B、儒家学说与皇权结合而政治化
C、儒家思想融入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念 D、儒学对维护国家统一与稳定的作用
3、《焚书?答耿中丞》说:“夫天性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于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故为‘愿学孔子'之说者,乃孟子自所以止于孟子,仆方痛撼其夫,而公谓我愿之欤?”李贽此话的含义主要是( ) ? A、批判摧残人性的孔子思想????????? B、肯定人皆有独立思考权利 ? C、揭露道学家们的虚假面目????????? D、主张亲身实践并学以致用
4、明清之际,三位进步思想家的思想,实质是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的活跃,他们使儒家思想更趋实事求是,与国计民生靠得更近,由此形成了( )
A、经世致用思想??? ?B、君主批判思想?   ?C、自由平等思想? D、重农抑商思想
5、2010年1月14日,即将推出中国网络经营的谷歌(英文为“google”)中文网站LOGO,由原来的多颜色字母转变成了下面的样子(下图),其中“L”代表( )
A、指南针 B、造纸术 C、火药 D、活字印刷术
6、下表是16~17世纪中国、欧洲著名科学家及其成就。以下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
?
姓名
成就
?
中国
李时珍
《本草纲目》
徐光启
《农政全书》
宋应星
《天工开物》
?
欧洲
哥白尼
提出“太阳中心说”
伽利略
用望远镜观察天体,证实太阳中心说
牛顿
提出物体运动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
①中国古代科技采用传统的典籍整理,以应用技术为主 ②明清科技发达,领先世界 ③西方科技采用观察和逻辑推理的研究方法,主要是理论科学 ④西方医学落后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③
7、英国史学家韦尔斯说:“19世纪以前的两千多年,很少有中国人对于他们自己的科技一般优越于世界其他各地的科技产生过任何认真的疑问。”对上述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  
A、中国古代科技居于世界前列 B、古代中国禁绝任何外来科技
 C、中国古代文明并非世界领先 D、古代中国缺乏对科技的反思
8、小说在明清时期被社会上层人士看成是“猥鄙荒诞,徒乱耳目”,皆“黩载”(正史不记载)。1902年,染启超创办《新小说》,发表《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把小说提到“文学之最上乘”的崇高地位。小说这种地位的变化反映了(??? )
A、经济的发展和市民队伍的进一步扩大 B、资产阶级思想文化影响的扩大
C、小说的政治功能日益突出 D、改良派的政治立场发生了重大变化
9、马克思指出:“他们战战兢兢地请出亡灵来给他们以帮助,借用他们的名字、口号和衣服,以便穿着这种久受崇敬的服装,用这种借用的语言,演出世界历史的新场面。”这一观点是评价(??? )
A、毛泽东思想 B、康有为的维新变法思想
C、孙中山的旧三民主义 D、新文化前期的指导思想
10、孙中山说:“在国内,君主可以不要,忠字是不能不要的。……为四万万人效忠,比较为一人效忠,自然是高尚得多,故忠字的道德还要保存。”孙中山对“忠”的理解是( )  A、弘扬传统的忠孝思想????????? B、保持忠君爱国思想  C、要有牺牲和奉献精神????????? D、强调国家民族意识
11、陈独秀在《吾人最后之觉悟》中说:“自西洋文明输入吾国,最初促吾人之觉悟者为学术,相形见绌,举国所知矣;其次为政治,年来政象所证明,已有不克守缺抱残之势。继今以往,国人所怀疑莫决者,当为伦理问题。”对此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国人觉醒的主要障碍是传统伦理? B、国人最先引进的是西方学术思想 C、国人引进西方政治制度是成功的? D、国人最后觉悟要引进马克思主义
12、下图是鲁迅先生于1917年8月设计的北大校徽(后称“北大红”),刘半农戏称为“哭脸校徽”。其图案以篆体的“北大”二字构成传统的瓦当形象,下面的“大”字像一个人,上面的“北”字又像两个人,构成了“三人成众”的意象。下列理解不准确的是(???)
A、隐含了新文化运动的价值取向
B、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
C、承载了北大人“肩负重任”的理想与追求
D、反映了“自出独立,兼容并蓄”的学术精神
13、1917年,《新青年》第2卷第6期发表了胡适的《朋友》:“两个黄蝴蝶,双双飞上天。不知为什么,一个忽飞还,剩下那—个,孤单怪可怜。也无心上天,天上太孤单。”该诗(??? )
A、具有明显的反封建斗争精神 B、否定了传统的道德观念
C、宣传了民主科学的思想理念 D、体现了文学革命的成果
14、毛泽东指出:“只有这种三民主义,才是新时期的革命的三民主义……中国共产党才称之为‘中国今日之必需’,才宣布‘愿为其彻底实现而奋斗’”。“新时期的革命的三民主义”的突出特点是(???)
A、明确提出推翻军阀统治 B、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
C、体现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 D、提出了实现共产主义的奋斗目标
15、右图的“希望工程宣传画”说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政府实行科教兴国的重要环节是加紧(  )
?????????? ??
16、下图为恢复高考制度以来报考与录取人数变化示意图。图中1977年反映的现象与其他年份相比,最能说明的问题是(  )
  A、高等教育越来越受民众重视 B、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逐步发展为大众教育
C、“文革”严重影响了高校正常招生 D、高等教育质量不断提升
17、西班牙《世界报》报道:“中国龙已经飞起来了,而且飞得很高,它使整个中国充满了自豪。”德国《汉诺威汇报》:“中国正在奋起直追,中国人进入太空的事实证明了这个经济迅速崛起的国家的实力。”这两则关于我国科技成就的评论,最有可能是指(??? )  
A、第一座实验性原子反应堆建成 B、“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C、第一颗氢弹试爆成功 D、“神舟”飞船发射成功
18、牛顿说:“企图仅以祷告祈求上帝的祝福,来取代自己所该付出的努力,是一种不诚实的行为,是出于人性的懦弱”。材料反映了牛顿(??? )  
A、洋溢着人文主义的光芒 B、思考人生的价值
C、质疑上帝的作用 D、强调对上帝要诚实
19、恩格斯指出,任何新的学说“必须首先从已有的思想材料出发,虽然它的根源深藏在经济的事实中”。最能印证其主旨的是(??? ) 
A、商品经济催生了欧洲近代启蒙思想 B、人文主义保留了天主教的神学色彩
C、古典文化孕育了意大利的人文主义 D、人民主权学说丰富了法国启蒙思想
20、马丁·路德这样描述他在奥古斯丁修道院塔楼的“福音体验”:“我夜以继日地思索上帝公义的问题,直到我看出它与‘义人必因信得生’的关系。不久我便明白‘上帝的公义’
真正指的是上帝以恩惠和怜悯使我们因信称义……”马丁路德“福音体验”的重大意义在于
A、动摇了上帝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B、是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
C、使人们获得精神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
D、使宗教神权、专制王权和贵族特权遭到沉重打击
21、卢梭在《爱弥儿》一书中写道,妇女们应该在家中劳动,永远不要到需要讲话的公共集会上去……难道世界上还有比把家里收拾得井井有条的母亲更感人,更让人尊敬的吗?这表明卢梭反对妇女(? ? )  A、拥有教育权??????B、享有政治参与权 C、争取人身自由权?????D、获得劳动权
22、英国哲学家怀海特在《科学与近代世界》一书中写道:“伽利略说地球是动的,太阳是固定的;宗教法庭说地球是固定的,太阳才是动的,而牛顿派的天文学家则采取了一种绝对空间的理论,认为地球与太阳都是动的。”作者意在说明( )
A、科学家与宗教法庭的观点难以调和 B、宗教法庭曾经热衷于科学研究
C、地球与太阳的运动关系难以判断 D、科学家曾经继承了宗教法庭的观点
23、1949年,斯大林70寿辰,法国共产党专门派人请毕加索为斯大林画了一幅肖像以表祝寿。毕加索以反传统绘画技法完成这幅作品。此画( )
????A、域中有诗,歌颂伟人????????????????B、色彩艳丽,光彩照人
????C、真实反映领袖的光辉形象????????????D、视觉异常,有支离破碎之感
24、以下是《花木兰》和《功夫熊猫》的剧照,它们是美国拍摄的曾经风靡中国的两部动画片。这一文化现象带给我们的历史启示,最恰当的表述是(??? )
A、可以依靠现代科技进步,提升民族文化的影响力
B、电影艺术对人类的社会生活有广泛的影响
C、好莱坞电影特别喜欢中国元素
D、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电影艺术得到迅速发展
第Ⅱ卷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 52分)
2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公元前8世纪至前3世纪在中国、希腊都曾有过思想文化的飞跃,当时的思想家们流传下了许多著名的观点或名言。
国别
人物
观点或名言
希腊
泰勒斯
万物皆源于水
赫拉克利特
万物的本原是火
普罗塔戈拉
人是万物的尺度
苏格拉底
认识你自己
中国
孔子
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
孟子
尽其心者,知其性也
荀子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材料二??14世纪时,意大利中北部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崛起的商人阶级由于拥有财富而创造了为财富服务的新思维,提出了关注人的生命与尊严的价值观。古希腊、古罗马文化的传统更多地保留在意大利。……而且意大利各城市同拜占庭、阿拉伯一直有着经济和文化上的联系。因此意大利人更容易接触古希腊手稿和艺术古迹。 材料三? (下图)图画中间是一个火锅,火锅里面写满了很多汉字,比如佛、功夫、结构、礼、后现代、老舍、莎士比亚、爱因斯坦、道、仁、京剧等许多代表中国和外国文化的东西。 材料四??从更为一般的意义上讲,启蒙运动提出了一整套有关人类事务的原则:人类是善良的,至少是可以完善提高的,他们可以通过教育变得更加完善,人的理性是获得真理的钥匙,而依赖盲目信仰或者拒绝容忍多样性的宗教是错误的。 ──《全球文明史》中华书局2006年4月第1版2009年3月第2次印刷第496页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古希腊思想家和中国思想家在研究方向上有何异同。(2分) (2)材料一中的三位中国思想家,哪一位与材料四中的启蒙思想家的观点相近?其思想主张还有哪些?(2分)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三中的“仁”和“莎士比亚”如算作同一味调料的标准是什么?据材料二,概括这一标准产生的条件。(5分) (4)结合所学知识,据材料四,归纳从文艺复兴到启蒙运动时期“理性”思想的变化。(2分) (5)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的认识。(4分)
26、在许多方面,宋朝在中国历史上都是个激荡的时代,它所统辖的是一个前所未见的发展、创新和文化繁盛的时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科学院院士李约瑟博士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说:“中国的科技发展到宋朝,已呈巅峰状态。在许多方面实际上已经超过了18世纪中叶工业革命前的英国或欧洲的水平。”
材料二? 北宋兴起的新儒学讲究由心而发,格物致知,在文学艺术和社会生活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苏轼认为:“书必有神、气、骨、肉、血,五者阙(缺)一,不为成书也”,强调书法的精神气度,他还认为,“我书意造本无法,自出新意,不践古人”。
北宋宫廷画院曾出过一道考题:“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获得第一名的却画着船夫躺在船尾,独自吹着笛子。画家要表达题中的“无”,是“非无舟人,只无行人”。
材料三?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
请回答: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宋朝的科技发展“已呈巅峰状态”及对世界文明进步所起的重要作用。(3分)
(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新儒学的产生对宋代文人书法、绘画的影响。(4分)
(3)结合宋代在科技、思想、文学艺术等某一方面的新变化,论证材料三的观点。(6分)
?27、阅读下列关于西方人文主义思潮的几则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智者学派中的)另一些人则把自然与法律对立起来,强调自然(注:这里指“人的本性”)是不可抗拒的……因此,他们要求废弃约束违反自然的法律、习俗和伦理,建立起与自然相符的法律和习俗。普罗泰戈拉特别强调人的尊严和价值是至高无上的,国家治理好坏的标准,要看它是否对人有利和符合人性。
材料二?? 苏格拉底提出一个重要的命题即“美德即知识”(或“道德即知识”)。其涵义是,他认为一切美德都离不开知识,知识是美德的基础,知识贯穿于一切美德之中;美德不是孤立存在的一些观念和准则,任何美德都须具备相应的知识,无知的人不会真正有美德。……正义也是美德,而这种美德的基础是能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处理他人与我之间关系的知识。勇敢也是美德,而理性的知识贯穿于勇敢之中,没有理性的知识,勇敢是无益的。节制也是美德,而节制离不开克制欲望、了解需求,严于律己的知识。
材料三? 康德认为法律作为社会生活中的“普遍必然”使个人行为与普遍道德法则协调一致。所以,法律是个人自由与他人自由共存的条件和制度。法律与道德的不同在于:道德是内在的、自觉的,它推动人们应该这样行动;法律是外在的、强制的、它限制人们去做某事。法律的完善是社会进步的标志。康德希望建立一个在法律之下的个人与他人具有同样自由的统一的政治制度。然而,这个理想制度不是通过直接的政治实践,而是通过道德的不断完善来实现。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分析智者学派中的这些人的观点有何局限性?(4分)?
(2)据材料二、三,比较康德与苏格拉底思想的异同。(?6分)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个人自由的认识。(2分)
?2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文主义者歌颂世俗,蔑视天堂,攻击禁欲主义,背弃来世观念,放眼现实世界。 ????????????????????????????????????????????? ――刘明翰《世界通史?中世纪卷》 材料二?18世纪,牛顿的学说通过伏尔泰传播到了法国,从而使法国人首次感受到牛顿思维的优势。牛顿的学说证实了在对客观真理的探索中,最可靠的是人的理性,而非信仰。牛 顿的理性精神对法国的人文及其它众多学科产生了巨大冲击。 ――《牛顿引力理论给法国带来的冲击》 材料三? 西方从中世纪遗留下来的教会神学,其内容不是关于这个世界的问题,而是关 于另一个世界的问题,身后世界的问题。任何神学的东西,只要人的思想世俗化了,理性觉醒了,那么神学的东西不管多么貌似强大,都是不堪一击的非常脆弱的。……在中世纪的西方封建国家中,与君权平列的有教权。君权是世俗权力,管辖世俗界,教权是精神权力。……一个封建君主如果侵犯了封臣的权利,封臣就可以不对封主尽义务。……西方封建时代并无近代意义的立法概念,法律是古老的习惯法。所谓习惯法,就理论上讲,就是法律来自社会,而非出自君权。 材料四? 儒家的圣贤主张经世致用,相信可以把现实世界治理成为一个具有良好秩序的、合理的世界。正因这样,儒家经学对我们社会的影响之深、力量之韧是罕见的。……封建时代中国的皇帝,既是君,又是圣,君神合一。……一切权力都掌握在手里。除此,中国还有一个关于君权的理论,叫做“君者,法之原也”。……中国启蒙运动遇到的困难要比西方启蒙运动遇到的困难大的多。 ?????????????????????????????????――以上两段材料摘自吴于廑《中西启蒙运动的比较》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指出法国启蒙运动兴起的条件。(4分) (2)比较材料三、四,论证“中国启蒙运动遇到的困难要比西方启蒙运动遇到的困难大的多”这一观点。(8分)?
2012—2013年度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
座位号
总分
高二历史答题卷(文科)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题号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答案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52分。)
25、(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分)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26、(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分)
27、(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分)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8、(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分)
2012—2013年度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
高二历史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B
C
B
A
C
D
D
C
B
D
A
A
题号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答案
D
C
B
C
D
A
C
C
B
A
D
A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52分。)
27、(1)局限性:认为人的本性是不可抗拒的,要求废弃法律、习俗和伦理;过分强调个人自由和主观感受。(4分)?
(2)?同:康德与苏格拉底都认识到人的道德的重要性。异:苏格拉底强调人可以通过知识提高道德修养,达到自律;康德强调可以通过法律规范制约人的行为?。(6分)
?(3)认识:自由是人的自然权利,但人们行使自由权利不应该违背道德和法律。(2分)
28、(1)条件:人文主义者批判封建神学(或强调人性);牛顿的物理学证实理性的重要性。(4分) (2)论证:神学关注来世;儒学关注现实。西方有与君权平列的教权;中国是君神合一。西方君主对封臣没有绝对的权力;中国君主具有一切权力。西方法律来自社会;中国法律出于君权。(8分)
三明市富兴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第二次月考
地理(文)试题
考试时间:120分钟 总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道题仅有一个正确选项 ,每题1.5分,共60分)
1.下面对我国地理位置优越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东部临太平洋,受海洋气流影响,使东部广大地区雨量充沛,有利于农业生产
B.南北跨纬度较多,有利于发展多种农业经济
C.东部临海,有利于发展海洋事业,同海外各国交往
D.平原地区广阔,为发展农业提供了有利条件
2.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二级阶梯上,呈东西走向的山脉是   A.天山—阴山   B.昆仑山—秦岭 C.大兴安岭—太行山  D.喜马拉雅山
甲、乙两地分别位于我国两大不同地形区,根据下表提供的相关资料,回答3-4题
地区
经纬度
海拔(米)
一月平均气温(oC)
七月平均气温(oC)

102 oE,25 oN
1891
7.7
19.8

113 oE,28 oN
68
4
32
3.甲、乙两地所在的地形区分别是
A.云贵高原、成都平原 B.黄土高原、华北平原
C.青藏高原、四川盆地 D.云贵高原、洞庭湖平原
4.甲地纬度更低,但夏季气温明显低于乙地,其主要原因是
A.所处地形类型不同     B.所属气候类型不同
C.所处海陆位置不同   D.所处热量带不同
根据我国农业部2003年2月的《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四种农作物的优势生产区域如图所示。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5-7题。
5.图例①、②、③、④代表的四种农作物依次为
A.大豆、甘蔗、油菜、棉花 B.棉花、大豆、油菜、甘蔗
C.油菜、甘蔗、棉花、大豆 D.大豆、油菜、棉花、甘蔗
6.上述四种农作物优势产区确定的主要依据是 :
①自然条件、 ②交通条件 ③劳动力因素 ④产业化基础、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7.实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的主要目的是 ①增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②加快城镇化的进程、③因地制宜发挥地区优势、④缩小地区差距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8、下列地理事物,分布在长江沿岸且按由上游至下游排列正确的有
A、商品粮基地:鄱阳湖平原、江汉平原、江淮平原、太湖平原
B、汇入长江的支流:雅砻江、乌江、嘉陵江、汉江
C、跨越长江的铁路:川黔线、成昆线、焦柳线、京九线、京沪线
D、钢铁工业基地:攀枝花、重庆、武汉、马鞍山、上海
“红三角”经济圈包括江西赣州、广东韶关、湖南郴州的8万平方千米土地。由于三市都属于红色砂砾岩山区,同时也是革命老区,故被称为“红三角”地区。“红三角”地区以广州南沙为平台,牵线“珠三角”,共建华南经济圈规划,形成良好的资源互补。读右图,回答9—11题。
9.图中①②两条铁路线分别是 ( )
A.京广线、京沪线 B.京九线、京沪线
C.京广线、京九线 D.焦柳线、宝成线
10.“红三角”地区发展粮食生产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是
A.热量、光照 B.光照、水
C.水、地形 D.地形、土壤
11.“珠三角”可以为“红三角”地区经济的发展提供 ( )
A.大量廉价劳动力 B.充足的农林产品
C.丰富的矿产资源 D.资金和技术支持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等降水量线分布图,读图回答12~13题:
12.图中等降水量线明显向北凸出的主要原因是
A.受西南季风的影响,暖湿气流沿河谷深入
B.地处迎风坡
C.地势西高东低,有利于东南季风深入
D.多锋面、气旋活动
13.有关该区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区有丰富的水能、地热能资源
B.图中河谷成因与东非大裂谷相似
C.图中甲处自然带表现为明显的垂直地带性
D.图中甲处等降水量线密集的主要影响是地形
读下图回答14-16题
14.图中山地②年降水量最多的海拔高度大约位于 ( )
A.山顶2900米处 B.南坡海拔2200米处
C.南坡海拔2500米处 D.北坡海拔2100米处
15.图中①地的气温年较差为 ( )
A.10℃ B.20℃ C.30℃ D.40℃
16.1月,④地气温高于①地的原因除纬度因素外,主要是因为④地
A.海拔较高 B.受夏季风影响较大 C.森林覆盖率高 D.受冬季风影响较小
某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学生通过调查,记录了该地区农事活动的时间表。分析表中信息,回答17~18题
时间
6月~9月
9月~次年6月
6月~9月
农作物种植
玉米
小麦
玉米
17.该地区可能位于我国的
A.松嫩平原 B.黄淮海平原 C.鄱阳湖平原 D.准噶尔盆地的绿洲
18.该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主要限制性因素可能是
A.低温、冻害 B.地形、水源 C.旱涝、盐碱 D.光照、风沙
19.近年来,珠江三角洲地区河流的河口附近出现咸潮(咸潮是指沿海地区海水通过河流或其他渠道倒流进内陆区域后,水中的盐分达到250毫克/升的自然灾害),下列措施有利于缓解咸潮的是 ( )
①从上游水库调水,引淡压咸 ②大量引河水灌溉农田
③抽取地下水,提高河水水位 ④植树造林,建设海防林绿化体系
⑤发展节水产业 ⑥在河口清淤,降低河床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②③⑥ D.①④⑤
20.关于上海港和广州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海岸线曲折,均为天然深水良港 B.均位于河流入海口处,河流联运便利
C.港口周围地势平坦,筑港条件好 D.临近我国重要工业基地,货物吞吐量大
21.关于图中几个省区地理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春季频繁影响我国的沙尘暴,其风沙多源于
蒙古和哈萨克斯坦 ②受沙尘暴危害最严重的
要数b省区,主要原因是干旱 ③该区域拥有丰
富的太阳能、水能、草场和矿产资源 ④f省有
我国著名的商品粮、糖料和桑蚕基地( )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④  D.①③④
22.关于a、b两省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由于晴天多,日照长,虽为高寒农业区,但农作物产量高
B.农田、村镇、城市主要分布在湟水谷地和雅鲁藏布江谷地
C.河流①地处亚欧板块的内部,下游流经东南亚注入太平洋
D.平均海拔高,高寒缺氧、冻土、生态脆弱成为发展陆路交通的自然障碍
我国正在建设杭州到深圳的沿海铁路,它对东南沿海的发展将起到巨大的作用。右图是“东南沿海铁路图”,读右图回答23-24题。
23、关于沿海铁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途经省区全部位于我国东部经济地带
B.连接了珠江三角洲和沪宁杭两大工业基地 C.经过长江、钱塘江、珠江等河流流域
D.线路走向大致与海岸线大体平行
24、杭州到深圳的沿海铁路对途经港口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加快城市化、工业化进程 ②扩大港口的经济腹地
③提高人们生活质量 ④增强港口的综合运输能力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根据表1资料,回答25~27题。
表1 我国四省(区)人口及部分自然资源统计数据(2006年)
省(区)
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耕地面积(万公顷)
水资源总量(亿立方米)
木林总蓄积量(亿立方米)

34.3
532.5
1865.8
15.8

53.5
1539.1
727.9
15.0

51.9
542.4
404.4
0.4

31.1
361.0
184.6
2.0
25.表1中①、②、③、④所示省(区)的简称依次是
A.川、黑、苏、陇 B.苏、川、陇、黑
C.黑、川、陇、苏 D. 陇、黑、川、苏
26.下列推理,其过程和结论正确的是
A.耕地面积①比②小,因此.山区面积①比②大
B.水资源总量②比③多,因此,年降水量②比③大
C.木材总蓄积量③比④少,因此,森林覆盖率③比④低
D.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①比③小,因此,乡村人口比重①比③大
27.有关四省(区)农业生产地叙述.正确的是
A.①省(区)西部是该省种植业集中地区
B.②省(区)东部是我国著名的棉花产区
C.③省(区)南部农业耕作制度一年一熟
D.④省(区)北部灌溉用水主要是地下水和高山冰雪融水
读我国某区域,回答28-30
28.有关图中甲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气温较周边高
B.甲地有可能是山间小盆地
C.气温的影响因素是海陆位置
D.气温的影响因素是地形
29.乙河流的水文特征是
A.流量小 B.含沙量大
C.汛期长 D.结冰期较短
30.图中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是
A.地形以平原为主,平原面积广大 B.气候为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
C.土壤肥沃,为紫色土 D.中小河流众多,水资源丰富
下表为我国三个地区甲、乙、丙三河流各月流量资料(立方米/秒)。据此回答31-32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1200
1400
1700
4500
6000
12500
11100
7500
4500
3000
2000
1000

0
0
80
50
60
200
260
300
220
100
60
50

50
100
500
600
200
350
850
1100
700
500
300
100
31.甲、乙、丙三条河流所在地区依次为
A.西北、东北、南部沿海地区 B.东北地区、华北地区、西北地区
C.南部沿海、西北、东北地区 D.南部沿海地区、东北地区、西北地区
32.关于丙地区工业基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B.是我国最大的轻工业基地
C.是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
D.是我国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33.若右图所示为我国东部雨带推移位置示意图,则正常
年份,雨带移到②位置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北方正处于沙尘暴频发季节
B.北回归线标志塔正午影子的长度为全年最短的时期
C.意大利首都罗马进入一年中的多雨季节
D.北印度洋洋流逆时针方向运动
下左图表示我国地理“四极”特征变化趋势图回答34-35题。
34、下列因素对“四极”形成影响不大的是 (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起伏 D、洋流
35、影响图中甲地区农业发展的直接限制性因素是 ( )
A、光照不足 B、气温低 C、降水少 D、冻土分布广
读上右图我国某区域示意图,回答36—38题。
36.图中①、②两地之间的山脉是
A.贺兰山 B.阴山 C.大巴山 D.秦岭
37.下列矿产地,位于①、②两地所在省区的是
A.神府煤矿 B.白云鄂博稀土矿 C.平朔煤矿 D.金昌镍矿
38.关于①、②两地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地是草原,②地是森林
B.①地是半干旱地区,②地是半湿润地区
C.①地是落叶阔叶林,②地是常绿阔叶林
D.①地是中温带,②地是暖温带
下图①②③为几条重要的地理界线,据图回答39-40题:
39.关于界线①的说法错误的是
A.①界线以南主要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B.①线以南年降水量大于800毫米
C.①线以南一月平均温大于0℃
D.①线南耕地类型主要是旱地
40.关于界线②、③的说法正确的是
A.②为内外流域界线,③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
B.②为季风界线,③为第二、三级阶梯(地形)界线
C.②为森林与非森林分界线,③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
D.②为400毫米年降水量界线,③为农牧业界线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有5小题,共40分)
41.下图所示地区在20世纪90年代频发洪涝灾害(8分)

(1)“人在江底走,水在头顶流”是C河段景观描述,请说明其形成过程?(3分)
(2)分析图示D地区总体地势特征并说出判断依据?(2分)
(3)近年来,该地区针对洪涝灾害频发采取的主要措施有哪些?(3分)
42.读下图及表,回答下列问题(8分)
(1)说明造成①、②两地年均温差异及以①、③两地年降水量差异的原因(4分)
(2)分析④地降水量高于⑤地的原因(2分)
(3)分析⑥、⑦两地年降水量差异较大的原因(2分)
43.读图和材料,完成有关活动(8分)
材料一 20世纪90年代,中国和法国专家经过考察,发现宁夏北部、贺兰山东麓的小气候十分适合优质葡萄的生长。宁夏人民经过辛勤劳动,一起完成3万亩葡萄基地和防护林的建设。
材料二 Q、R两地气候资料对比
地点
海拔高度(米)
1月均温(℃)
7月均温(℃)
1月降水量(mm)
7月降水量(mm)
年降水量(mm)
年日照时数
(小时)
R
201
2.6
20.7
54.1
60.6
824.5
1975.3
Q
1111
-8.4
23.3
1.2
42.2
193.7
2975.7
(1)简述法国R地1月份均温比宁夏Q地高的主要原因 (3分)
(2)与法国葡萄园相比,请说出贺兰山东麓地区发展葡萄种植有哪些有利条件 (3分)
(3)如果大量利用丰富的黄河水资源在贺兰山东麓地区发展120万亩葡萄生产,可能对本地和黄河中下游地区分别产生哪些不利影响?(2分)
44.读下列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分析回答(8分)
(1)说出图中字母A处山脉以及西侧地形区为的名称(2分)
(2)A山脉东侧地区在发展农业生产时不利的因素主要有哪些?,西侧地区的最突出的环境问题是?(2分)
(3)C城市所在河流易引发水灾,从水系特点来看,分析其原因(1分)
(4)说出C城市最初形成和发展的主导因素?目前其化学工业十分著名,其发展的有利条件是?(3分)
45.读我国某区域示意图,分析回答下列各题。(8分)
(1)图示B地区在一年中 ≥10℃的日数多于A地区,但积温反而低于A地区,分析其原因。
?
(2)简述B地形区地形特征
?
(3)分析B区农业生产土地利用中最主要的不利因素。
(4)近十年来,我国不断加大本区的交通建设投资,请说明其主要意义。
2012-2013学年上学期第二次月考
高二文科地理答题卷
座位号: 成绩:
一、选择题(每道题仅有一个正确选项 ,每题1.5分,共6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二、综合题(共40分)
41
(1)


(2)

(3)


42
(1)


(2)

(3)


43、

。 




44、
(1)
(2)
(3)

(4)

45、
(1)

(2)
(3)

(4)

2012-2013学年上学期第二次月考
高二文科地理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道题仅有一个正确选项 ,每题1.5分,共6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D
A
D
A
D
D
A
D
C
D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D
A
B
B
C
D
B
C
D
A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D
C
C
B
A
D
D
D
C
D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C
C
B
D
B
D
A
C
D
B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有5小题,共40分)
44.(8分)(1)太行   黄土高原 (2分) 
(2)春旱(干旱)、盐碱和洪涝   水土流失(2分) 
(3)扇形水系,各支流同时涨水,干流排水不畅,下泄困难(1分)
(4)水运(交通)   附近海盐资源丰富,有华北油田提供原油(3分)
45.⑴ B区域高原地形,海拔偏高,夏季温度低,积温数反而较少。A区域盆地地形,夏季温度高,积温高 2分 ⑵ 地形崎岖,有典型的喀斯特地貌 1分
⑶山地多,平地少,耕地面积少;喀斯特地貌广布,地层贫瘠;水土流失严重。3分
4开发本区的自然资源,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加强本区与沿海地区的交往与合作,发展处向型经济,带动经济发展;加强民族团结 2分 任意回答两点即得两分
三明市富兴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第二次月考
政治(文)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51分)
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1.5分,共51分。
1. 中华文化根植于农耕时代,当时的哲人在不断思考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等关系中,产生了和谐理念。这告诉我们( )
A.文化是人类社会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B.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C.人的文化素养是通过学习文化知识逐步形成的 D.文化源于人们的社会实践
2. 英国发布新版2012年伦敦奥运会待客指南举例:初次与印度人会面,身体接触或靠近都构成侵犯,即使你完全出于善意。阿拉伯人不喜欢接受指挥,如果你对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客人发号施令会让他们感到受到冒犯。都是禁止的 。这反映了( )
① 文化影响着人们的交往方式 ② 各个民族的文化都是不同的
③ 各个民族具有优秀的民族精神 ④ 各民族文化有自己的个性和特征
A.③④ B.②③ C. ①④ D.①②
3.歌曲《油条哥》是由保定市文明办和保定广播电视台根据刘洪安的事迹创作的,词曲作者在到小店考察走访和与刘洪安的交谈中获得了灵感,以音乐的方式表达了人们对食品安全的渴望和对诚信经营的呼唤。一曲《油条歌》,让小小的油条摊成为文明古城向善而行的标志,普通的“油条哥”成为善行保定令人敬佩的平民楷模。这表明( )
①人们创造文化,文化也在塑造着人 ②歌为心声,音乐是文化最完美的载体
③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基础 ④文化本质上是一种精神力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是 ( )
A.培育“四有”公民 B.思想道德建设
C.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D.中华民族精神
5.每年9月是“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国家开展“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 (  )
①是国家把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的表现②有利于青少年保持高昂的精神状态③有利于铸造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强基固本 ④就是要提高公民的科学文化素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6.2012年是中华书局成立一百年。百年来,中华书局坚持“守正出新启民智”的理念,与国家民族同呼吸共命运,升沉荣辱,生死以之。从中华书局坚持的理念中我们可以感悟到 ( )
A.文化环境有利于人的成长 B.不同性质的文化决定着人的不同成长路径
C.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D.文化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7. 2012年2月4日,第二届“中华情”海峡两岸民间艺术嘉年华暨第八届厦门元宵民俗文化节在厦门举行。活动推出两岸民俗踩街表演、两岸木偶戏展演、两岸木偶戏艺术研讨会、两岸民间工艺绝技展示4项文化活动,突出两岸文化交流。举办这一活动有利于(  )
①展示闽台文化魅力,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 ②更好地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③中华文化面向世界取长补短,博采众长 ④引导人们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8.“弘扬科学精神,加强人文关怀,注重心理辅导,培育奋发进取、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培育和引导社会心态。从文化的角度看,这是因为 ( )
A.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也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
B.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C.培育积极的社会心态,有利于化解社会矛盾
D.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9.《菜根谭》中说:“势利纷华,不近者为洁,近之而不染者尤洁。”要做到“近之而不染”必须 (  )
A.立足实践,推动文化创新 B.积极参加各种文化活动
C.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 D.回避生活中的道德冲突
10.“双百”人物(一百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和一百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用自己的言,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让我们在感动中实现精神的升华。他们的身上折射出,在当代中国 ( )
A. 中华美德治国化民,指引方向 B.核心价值博大精深,人人践行
C. 民族精神生生不息,历久弥新 D.传统文化潭远瀛长,凝聚力量
11.“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下列观点蕴含的文化道理与之不一致的是
A.祖国如有难,汝应作前锋 B.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C.苟利国家,不求富贵 D.锦绣河山收拾好,万民尽作主人翁
12.2011年接抱坠楼女童的“最美妈妈”吴菊萍引发了海内外的集体感动。因吴菊萍义举而激发的爱心接力,折射着人性的光辉,引导着社会向善,更多的人把感动变为行动。如请你以此材料为背景,为班级宣传橱窗中写一篇宣传稿,最合适的题目是: ( )
A.道德在传承 文明在传递 B.用巨大的爱 做细小的事
C.建设精神文明 加强道德建设 D.弘扬爱国主义 培育时代精神
13.2011年7月25日,意大利中国文化年框架下的“茉莉飘香一江苏文化周”开幕式举行。以传统文化艺术展览和昆剧经典折子戏展演为主要内容的开幕活动将中国江苏深厚的文化底蕴展现无遗。这一活动有利于: ( )
①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②丰富中国传统文化基本内涵
③增强民族文化的多元性特征 ④促进中外文化的交流与借鉴
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4.从1997年《哈利波特》首部作品诞生,到2011年8月终结版电影全球上映,其在全球的图书、电影、主题公园等,各种开发价值已超过300亿美元。这启示我们: ( )
A.夯实经济基础,壮大文化产业 B. 增强文化实力,提升综合国力
C. 发展文化产业,打造文化品牌 D.防止文化渗透,反对霸权主义
15.茶,是中华民族的举国之饮。发于神农,闻于鲁周公,兴于唐朝,盛于宋代。 中国茶文化糅合了中国儒、道、佛诸派思想,独成一体,芬芳而甘醇。可见,中国茶文化( )
A. 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B.对人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C. 是中华之特有文化 D.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16.穿越剧以“穿越”的手法演绎历史,满足了不少人的欣赏需求,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但以“穿越剧的方式解读历史也引来了更多的反思,甚至受到批评。这就要求影视作品的创作要能够: ( )
A.满足大众的娱乐化需求 B.提高人们辨别不同性质文化的能力
C.保障人们基本文化权益 D.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17. 100年来,中华书局以出版古籍和经典特色。如今他们把自身的定位从“传承者”扩展为“传播者”,既出版古籍学术著作,又出版面向大众的解读经典式图书,丰富了文化市场,收到了读者的广泛欢迎。由此可见 ( )
A.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载体 B.文化发展要兼收并蓄
C.文化融合离不开博采众长 D.文化繁荣要锐意创新
18.春晚舞台上,蒙古族的《吉祥颂》、回族的《数花》、壮族的《美丽的姑娘》等节目展现了一幅“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的民族画卷。这表明 ( )
①中华文化具有区域性和稳定性 ②中华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③各民族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④中华文化呈现多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19.《富春山居图》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该画在清代顺治年间遭火焚,断为两段,现分藏于浙江省博物馆和台北故宫博物院。2011年6月1日,该画首次在台北合璧展出。此次历史性的“山水合璧”,深深激荡起两岸同胞的共同民族情怀。这表明 ( )
①两岸同胞对同根文明和文化的认同 ②民族精神集中体现了一个民族特有的精神品质
③文化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重要见证 ④优秀的文化典籍可以转化为物质力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下表是某机构对200名20岁以下青少年的偶像崇拜情况进行问卷调查的结果
崇拜
对象
科学家
时代
英雄
娱乐
明星
体育
明星
自己
反面
人物
无偶像
其他
人数
30
12
79
44
3
10
9
13
针对这种情况,你认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需要 ( )
A.尊重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支持人们的自主选择
B.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人们的思想
C.提倡多元化,反对以某种思想作为社会的主流意识
D.尊重人们价值选择的差异性,包容各种思想行为
电视连续剧《沂蒙》是临沂继大型红色水上实景演出《蒙山沂水》、电影《沂蒙六姐妹》后推出的一部文艺精品,其播出掀起收视热潮,获第28届CCTV电视剧“最佳热播剧奖”和“长篇电视剧一等奖”。据此回答21~22题。
21.《沂蒙》从唯物史观和民族大义的高度,创新思维,将发生在沂蒙老区的真人真事,通过原汁原味、质朴真实的拍摄手法和场景设置以及平实的方言和朴实的表演,彰显了沂蒙人民的人性光辉和人格魅力。这启示我们 ( )
①文化创新必须立足于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 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主旋律作品创作的源泉 ③艺术来源于客观,灵感来自于主观 ④要积极创新文化内容、形式和手段
A.①④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22.《沂蒙》用“红嫂”式的质朴表现“红嫂”的崇高,真实地展示了“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沂蒙精神,是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的又一壮歌。这表明(  )
①对于民族精神要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 ②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是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 ③中华民族精神是不断丰富和发展的 ④作为民族精神核心的爱国主义,在不同时期的具体内涵是相同的
A.③④ B.①④ C.①② D.②③
23.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活动10年来,全国范围内共评选出了100多位各行各业的杰出人物,在观众中产生了强烈共鸣。这说明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 ( )
①大众传媒发挥了载体作用,成为重要推动力②要弘扬主旋律,确立社会主义文化的主导地位③人民群众是文化建设的主体,要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④模范人物具有感召力,为社会树楷模是核心环节
A.①③ B.③④ C.②③ D.①②
24.2011年11月29日,国家广电总局下发《(广播电视广告播出管理办法)的补充规定》,决定自2012年1月1日起全国各电视台播出电视剧时,每集电视剧中间不得再以任何形式插播广告。“强烈抗议在广告时间插播电视剧”这一曾经流行于群众中的讽刺性调侃对我国文化发展的启示是 ( )
①要加强文化市场管理,杜绝文化市场自发性②要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以服务人民为荣
③要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 ④要尊重人民的文化权利,反对落后文化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25.“群众文化,是全部文化的母体,是众多文化模式的根基与源头活水。‘创造在基层,希望在民间’是被文化发展证明了的一个基本规律。脱离了群众文化,专业文化势必曲高和寡、干涸枯竭,没有前途。”这说明推动文化创新需要 ( )
①继承传统、推陈出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②发展符合人民群众需求的通俗文化和流行文化 ③尊重人民群众在文化创造中的主体地位 ④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6.近年来,文化部在中央财政的支持下建立了有效的古籍保护工作经费保障机制。“保护中华古籍、守望传统文明”已经成为许多中国人的自觉行动。我国积极推进古籍保护 ( )
①有利于中华文明的传承和发展 ②是现代文明高度发达的重要见证
③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④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7.余秋雨说:“好书是岁月和空间的凝炼,集中了智者对于人性和自然的最高感悟。阅读它们,能够使年青人摆脱平庸和狭隘,发现自己的精神依托和人生可能。”这表明 ( )
A.人们常常遭遇思想道徳上的“两难选择”
B.多读书才能提高人们的知识文化水平
C.文化对人有深远持久的影响
D.要在科学文化修养中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
28.我国素有“一诺千金”之说。在今天,我们仍然要大力提倡诚实守信的精神,因为这是( )
①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核心内容 ②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
③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重要见证 ④形成和谐文明社会风气的必要条件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29.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思潮、凝聚社会共识。”这是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 ( )
①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基础 ②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③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 ④中华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共同核心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30.木槿花是韩国国花,象征着大韩民族历尽磨难而矢志弥坚的民族性格。美国人认为玫瑰是爱情、和平、友谊、勇气和献身精神的化身,因而定为国花。俄罗斯选向日葵为国花,表达了俄罗斯人民向往光明,厌恶黑暗的情感。这反映了 ( )
A.文化的继承性和发展性 B.文化的多样性和民族性
C.文化的传承性和创新性 D.文化的稳定性与时代性
31.2012年5月28日10时22分,河北唐山前段时间发生4.8级地震。震后,民间传说“有庙宇倒塌,专门来收童男童女”,于是百姓大规模燃放鞭炮“辟邪”其热闹程度和过年一样。事实上,那场地震并不具备破坏性,也没有庙宇倒塌。因此,要破除这种“随大流”式迷信(  )
A.要坚决抵制,依法取缔落后文化
B.要消除封建迷信思想
C.要先发展文化,后发展经济
D.必须大力发展科学事业,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
32.在文化建设中,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是(  )
A.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B.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C.坚持邓小平理论 D.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33.漫画《“忙”道》旨在说明(  )
①公民的思想道德修养亟待提高 ②公民的社会公德意识尚需加强 
③公民的知识文化水平依然较低 ④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必须加强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34.杜甫是“大地的诗人”,他如此真切、如此深情地注视着吾土吾民。他对公正的关切,对苍生的关怀,源于他最深刻的生命体验。杜甫活着,他依然行走于大地……。( )
A.以人为本,维护人民利益始终是中华文化的价值追求
B.立足实践,反映人民的利益与呼声才能获得艺术的永恒
C.中华文化的感召力源于中华民族仁爱、中和的善良本性
D.中华传统美德以其先进性推动中华文化从历史走向未来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49分)
二、非选择题:(5小题,共49分)
35.北宋史学家司马迁说:“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
你如何看待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的关系?(8分)
36.2012年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杀75周年纪念日。《人民日报》发社论指出,历史深刻昭示,各族人民的坚定团结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力量源泉。在亡国灭种之际彻底觉醒,在爱国主义精神感召下捐弃前嫌,在14年抗日战争中空前地团结在一起,中华民族焕发出巨大凝聚力和旺盛生命力,熔铸了伟大的民族精神。前进的道路上,有中华儿女的坚定团结,有民族精神的自觉弘扬,必定形成推动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合力。
我国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是什么?谈谈当前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有何重要意义?(10分)
37.2012年12月8日,我校第20届科技文化艺术节拉开帷幕。本次文化艺术节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艺术品位高、参与面广、场面壮观,集中展现了我校科技文化艺术水平。以高品位、高质量的活动建设健康向上、生动活泼的校园环境,营造校园良好文化氛围。
请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谈谈对科技文化艺术节活动的认识。(9分)
38.国学,泛指中国传统文化。悄然兴起的“国学热”可谓“文化寻根”现象的折射,这与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日益提升密切相关。就现实层面而言,中国传统文化对个人、家庭、国家和社会起到了巨大的维系与调节作用。借助电视、网络等现代手段,国学也穿上“现代时装”,并通过通俗化的解读,在文化的传播和普及上有了更高的效率。我国政府大力提倡学国学,推动国学发展,就是要将优秀的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对接,使我们的民族文化焕发更强的生命力,在经济社会和谐发展进程中发挥积极作用。
运用《文化生活》知识,结合材料分析我国传统文化如此之“热”的原因。(12分)
39.《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既要让人民过上殷实富足的物质生活,又要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文化生活。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自觉把文化繁荣发展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基本要求,进一步推动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更好地满足人民精神需求。
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在文化建设中应怎样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10分)
2012—2013学年度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答题卷
高二政治(文化生活)试题(文科)
座位号
第Ⅰ卷 选择题(请将答案填在题号底下的空格中。34小题,共51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题号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答案
题号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答案
第Ⅱ卷 非选择题:(5小题,共49分)
35. (8分)











36.(10分)(1)


(2)







37.(9分)













38.(12分)








39.(10分)












参考答案
第Ⅰ卷 选择题(请将答案填在题号底下的空格中。34小题,共59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D
C
D
B
A
D
A
B
C
C
B
A
题号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答案
B
C
A
D
D
C
B
B
A
D
A
C
题号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答案
C
B
D
B
C
B
D
D
A
B
第Ⅱ卷 非选择题:(5小题,共41分)
39.(10分)①立足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发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汲取世界各民族文化的长处,不断进行文化创新。(2分)②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提供多种类型、多种风格的文化产品,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2分)③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是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应加大对公益性文化事业的投入力度,加强社区和乡村文化设施建设。(2分)④发展文化产业,繁荣文化市场,满足人们日益多样化的文化需求。(2分)⑤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还要发展科学教育事业。(2分)⑥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开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2分)
(该问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回答时可从文化创新、大众文化、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文化发展的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方面分析。答对5点即可满分)
三明市富兴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第二次月考
数学(文)试题
(总分150分,时间:120分钟)
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1.下列命题中不是全称命题的是 ( )
A.任何一个实数乘以0都等于0 B.自然数都是正整数
C.每一个向量都有大小 D.一定存在没有最大值的二次函数
2.抛物线的准线方程为 (  )
A. B. C. D.
3.是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4.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B. C. D.
5.已知双曲线的a=5,c=7,则该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 )
A. B.或
C. D.或
6.已知函数,若,则a的值是( )
A. B. C. D.
7.抛物线上一点M到焦点的距离是,则点M的横坐标是( )
A. B. C. D.
8.已知函数的导函数图象如右图所示,那么函数的图象最有可能的是( )

9.如果方程表示焦点在x轴上的椭圆,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10.已知函数有极大值和极小值,则a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11.过椭圆的左焦点作x轴的垂线交椭圆于点P,为右焦点,若,则椭圆的离心率为( )
A. B. C. D.
12.函数的定义域为R,,对任意,则不等式的解集为( )
A. B. C. D.
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16分)
13.命题“若,则”的否命题是 .
14.抛物线的焦点到其准线的距离是 _______.
15.已知椭圆的焦距为6,则k的值是 _______.
16.已知,记,则 .
三、解答题:(第17~21题每题12分,第22题14分,共74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若集合,,试求a的取值范围,使得.
18.已知a为实数,函数.
(1)若,求a的值及曲线在点处的切线方程;
(2)求在区间[0,2]上的最大值.
19.已知抛物线过点.
(1)求抛物线的方程;
(2)是否存在平行于OA(O为坐标原点)的直线l,使得直线l与抛物线有公共点,且直线OA与l的距离为?若存在,求出直线l的方程;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20.已知函数.
(1)若函数在或处取得极值,试求a,b的值;
(2)在(1)的条件下,当时,恒成立,求c的取值范围.
21.已知椭圆的一个顶点为,焦点在x轴上,离心率为.
(1)求椭圆的方程;
(2)设椭圆与直线相交于不同的两点M、N,当|AM|=|AN|时,求m的取值范围.
22. 已知函数图象上点处的切线方程为.
(1)求函数的解析式;
(2)求函数的单调区间;
(3)函数,若方程在上恰有两解,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2012-2013学年(上)高二数学(文) 第二次月考试卷答案
一、选择题:5×12=60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D
A
B
D
B
C
B
A
D
C
A
B
二、填空题:4×4=16
18、解:∵ ∴ ……1分
(1)∵
∴ ……2分
∴ ……3分
∴ ……4分
∴ ……5分
∴切点为,切线的斜率 ……6分
∴曲线在点处的切线方程是 ,即 ……7分
综上述:,切线方程为 ……8分
(2)∵由(1)知
∴易知函数在区间[0,2]上为增函数 ……10分
∴函数在区间[0,2]上的最大值 ……12分
20、解:(1)∵函数在或处取得极值
∴ ……1分
又∵
∴ ……2分
∴ ……3分
经检验,当时,函数在或处取得极值 ……4分
∴ ……5分
21、解:(1)∵椭圆的焦点在x轴上,故设椭圆的方程为: ……1分
又椭圆的一个顶点为,离心率为
∴ 即 ……2分
又 ∴ ……3分
∴ ……4分
∴椭圆的方程为: ……5分
22、解:(1)∵函数图象上点处的切线方程为
∴ 即 ……1分
∴ ……2分
∴ ……3分
∴函数的解析式为 ……4分
(2)∵函数的定义域为
∴由(1)有 ……5分
令,解得:
令,解得: ……7分
∴函数的单调增区间是;单调减区间是 ……8分
三明市富兴中学012-2013学年高二第二次月考
数学(理)试题
时间:120分钟)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共15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10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1.的值是 ( )
A. B. C. D.
2.已知椭圆上的一点到椭圆一个焦点的距离为,则到另一焦点距离为 ( )
A. B. C. D.7
3.抛物线的准线方程是( )
A. B. C. D.
4.下列求导运算正确的是 ( )
A.( B.(log2x=
C.(3x=3xlog3e D. (x2cosx=-2xsinx
5. 下面几种推理中是演绎推理的序号为 ( )
A.由金、银、铜、铁可导电,猜想:金属都可导电;
B.猜想数列的通项公式为;
C.半径为圆的面积,则单位圆的面积;
D.由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圆的方程为,推测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球的方程为 .
6.方程的曲线是 ( )
A. 一个点 B. 一个点 和一条直线 C. 一条直线 D. 两条直线
7.由曲线与,,所围成的平面图形的面积为 ( )
A. B.1 C. D.2
8. 设是函数的导函数,的图象如图所示,则的图象最有可能的是 ( )
9. 若有极大值和极小值,则的取值范围是 ( )
A. B.或
C.或 D.
10.设是定义在R上的偶函数,当时,,且,则不等式的解集为( )
A.(-1,0)∪(1,+) B.(-1,0)∪(0,1)
C.(-,-1)∪(1,+) D.(-,-1)∪(0,1)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00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1.一个物体的运动方程为,其中的单位是米,的单位是秒,那么物体在3秒末的瞬时速度是 米/秒.

12.已知函数在x=1有极值, 则 _____________。
13.已知函数在区间上的最大值与最小值分别为,则__.
14.已知函数在总是单调函数,则的取值范围是
15.在面积为S的正三角形ABC中,E是边AB上的动点,过点E作EF//BC,交AC于点F,当点E运动到离边BC的距离为高的时,的面积取得最大值为类比上面的结论,可得,在各条棱相等的体积为V的四面体ABCD中,E是棱AB上的动点,过点E作平面EFG//平面BCD,分别交AC、AD于点F、G,则四面体EFGB的体积的最大值等于 V。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8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和解题过程.
16.(本题满分13分)
计算:(1) (2)
17.(本题满分13分)
求与椭圆有共同焦点,且过点的双曲线方程,并且求出这条双曲线的实轴长、焦距、离心率以及渐近线方程.
18.(本小题满分13分)
已知、,求证:
19.(本小题13分)
某商场销售某种商品的经验表明,该商品每日的销售量(单位:千克)与销售价格(单位:元/千克)满足关系式,其中,为常数,已知销售价格为5元/千克时,每日可售出该商品11千克.
(Ⅰ) 求的值;
(Ⅱ) 若该商品的成本为3元/千克, 试确定销售价格的值,使商场每日销售该商品所获得的利润最大.
20.(本小题14分)
设函数,曲线过P(1,0),且在P点处的切线斜率为2.
(I)求a,b的值;
(II)证明:.
21.(本小题共14分)
已知函数,
(I)求的单调区间;
(II)求在区间上的最小值;
(Ⅲ)当时,在区间上恒成立,求得取值范围。
2012-2013学年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
高二数学(理科)参考答案
(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计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D
B
B
C
D
A
C
B
C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20.(本小题满分14分)
解:(I) …………2分
由已知条件得,解得 ………………6分
(II),由(I)知
设则
…………9分
而故当时,即≤………………14分
三明市富兴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第二次月考物理试题
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满分100分。
2.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题卷上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满分36分,共12个小题,每小题3分):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1.关于磁感线的概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磁感线上各点的切线方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
B.磁场中任意两条磁感线都不能相交
C.磁感线和电场线一样都是不封闭曲线
D.通过恒定电流的螺线管内部磁场的磁感线都平行于螺线管的轴线方向
2. 在图中,标出磁场B的方向,通电直导线中电流I的方向,以及通电直导线所受磁场力F的方向,其中正确的是
3.如图所示,两根非常靠近且互相垂直的长直导线,当通以
如图所示方向的电流时,电流所产生的磁场在导线所在平面内
的哪个区域内方向是一致且向里的
A.区域I B.区域Ⅱ
C.区域Ⅲ D.区域Ⅳ
4.一根有质量的金属棒MN,如图所示,两端用细软导线连接后悬挂于a、b两点.棒的中部处于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中,棒中通有电流,方向从M流向N,此时悬线上有拉力.为了使拉力等于零,可以
A.适当减小磁感强度
B.使磁场反向
C.适当增大电流
D.使电流反向
5.每时每刻都有大量宇宙射线向地球射来,地磁场可以改变射线中大多数带电粒子的运动方向,使它们不能到达地面,这对地球上的生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假设有一个带正电的宇宙射线粒子正垂直于地面向赤道射来,在地磁场的作用下,它将
A.向东偏转
B.向南偏转
C.向西偏转
D.向北偏转
6.如图所示,有一根直导线上通以恒定电流I,方向垂直指向纸内,且和匀强磁场B垂直,则在图中圆周上,磁感应强度数值最大的点是
A.a点 B.b点 C.c点 D.d点
7.一带电粒子,沿垂直于磁场的方向射人一匀强磁场,粒子的一段径迹如图所示,径迹上的每一小段都可近似看成圆弧,由于带电粒子使沿途空气电离,粒子的能量逐渐减小(带电荷量保持不变),从图中情况可以确定
A.粒子从a到b,带正电
B.粒子从b到a,带正电
C.粒子从a到b,带负电
D.粒子从b到a,带负电
8.条形磁铁放在水平面上,在它的上方偏右处有一根固定的垂直纸面的直导线,如图所示,当直导线中通以图示方向的电流时,磁铁仍保持静止.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磁铁对水平面的压力减小
B.磁铁对水平面的压力增大
C.磁铁对水平面施加向右的静摩擦力
D.磁铁所受的合外力增加
9.如图所示,一导电金属板置于匀强磁场中,当电流方向向上时,金属板两侧电子多少及电势高低,判断正确的是
A.左侧电子较多,左侧电势较高
B.左侧电子较多,右侧电势较高
C.右侧电子较多,左侧电势较高
D.右侧电子较多,右侧电势较高
10.如图所示,圆形区域内有垂直纸面的匀强磁场,三个质量和电荷量都相同的带电粒子a、b、c,以不同的速率对准圆心O沿着AO方向射入磁场,其运动轨迹如图。若带电粒子只受磁场力的作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粒子动能最大
B.c粒子速率最大
C.b粒子在磁场中运动时间最长
D.它们做圆周运动的周期Ta11.如图所示为一速度选择器,内有一磁感应强度为B,方向垂直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一束粒子流以速度v水平射人,为使粒子流经磁场时不偏转(不计重力),则磁场区域内必须同时存在一个匀强电场,关于这个电场场强大小和方向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大小为B/v,粒子带正电时,方向向上
B.大小为B/v,粒子带负电时,方向向下
C.大小为Bv,方向向下,与粒子带何种电荷无关
D.大小为Bv,方向向上,与粒子带何种电荷无关
12.如图,空间存在水平向左的匀强电场和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电场和磁场相互垂直。在电磁场区域中,有一个竖直放置的光滑绝缘圆环,环上套有一个带正电的小球。O点为圆环的圆心,a、b、c为圆环上的三个点,a点为最高点,c点为最低点,Ob沿水平方向。已知小球所受电场力与重力大小相等。现将小球从环的顶端a点由静止释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当小球运动的弧长为圆周长的1/4时,洛仑兹力最大
B.当小球运动的弧长为圆周长的1/2时,洛仑兹力最大
C.小球从a点到b点,重力势能减小,电势能增大
D.小球从b点运动到c点,电势能增大,动能先增大后减小
二、填空、实验题(本题包含3个小题,共26分)
13.目前世界上正在研究的一种新型发电机叫磁流体发电机,如图表示它的发电原理.将一束等离子体(由高温下电离的气体,含有大量带正电和带负电的微粒,而从整体来说呈电中性)喷入磁场,由于等离子体在磁场力的作用下运动方向发生偏转,磁场中的两块金属板A和B上就会聚集电荷,从而在两板间产生电压。请你判断;在图示磁极配置的情况下,金属板 (选填“A”或“B”)的电势较高,通过电阻R的电流方向是 (选填“ab”或“ba”)。
14.如图所示,是等离子体发电机的示意图,两平行金属板间距离为d,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B、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要使该发电机电源的电动势为E,则等离子的速度v= ,a是电源的 极.
15.一劲度系数为k的轻质弹簧,下端挂有一匝数为n的矩形线框abcd,bc边长为L,线框下边部分处于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方向与线框平面垂直,如图所示,垂直纸面向里.线框中通以电流,方向如图,开始时线框处于平衡状态.现令磁场反向,磁感应强度大小仍为B,线框达到新的平衡,求在此过程中,线框位移△x的大小 。
16.在“测定金属的电阻率”的实验中,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金属丝直径时的刻度位置如图所示,用米尺测量金属丝的长度L=0.810 m.金属丝的电阻大约为4Ω,先用伏安法测出金属丝的电阻,然后根据电阻定律计算出该金属材料的电阻率.
(1)从图中读出金属丝的直径为 mm.
(2)在用伏安法测定金属丝的电阻时,除被测电阻丝外,还有如下供选择的实验器材:
A.直流电源:电动势约4.5 V,内阻很小;
B.电流表A1:量程0~0.6 A,内阻0.125Ω;
C.电流表A2:量程0~3.0 A,内阻0.025Ω;
D.电压表V:量程0~3 V,内阻3 kΩ;
E.滑动变阻器R1:最大阻值10Ω;
F.滑动变阻器R2:最大阻值50Ω; G.开关、导线等。
在可供选择的器材中,应该选用的电流表是 ,应该选用的滑动变阻器是 。
(3)根据所选的器材,在如图所示的方框中画出实验电路图.
(4)若根据伏安法测出电阻丝的电阻为Rx=4.1Ω,则这种材料的电阻率为 Ω·m。(保留二位有效数字)
17.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可测出电压表的内阻,电源内阻可以忽略,为电阻箱,当R取不同值时,电压表分别有一示数。若多次改变电阻箱的阻值,测得多个对应的电压值,最后作出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则电压表的内阻 ,电源电动势是 。
三、计算题(共5题,写出详细过程)38分
18.如图所示,水平放置的两根平行金属导轨相距0.2m,上面有一质量为0.04kg的均匀金属棒ab,金属棒电阻忽略不计,电源电动势为6V、内阻为0.5Ω,滑动变阻器调到2.5Ω时,要使金属棒ab对轨道的压力恰好为零,需在金属棒所在平面位置施加一个水平的匀强磁场,问:
(1)流过金属棒的电流多大
(2)该匀强磁场的方向
(3)该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多少.(g=10m/s2)
19.如图所示,在xOy平面内,电荷量为q、质量为m的电子从原点O垂直射人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电子的速度为v0,方向与x轴正方向成30°角,则
(1)电子第一次到达x轴所用的时间是多少?
(2)这时电子在x轴的位置距原点的距离是多少?
20.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带电荷量为+q的小物体,在水平方向的匀强磁场B中,从倾角为
的绝缘光滑足够长的斜面上由静止开始下滑,求:
(1)此物体在斜面Q上运动的最大速度.
(2)此物体在斜面上运动的距离.
(3)此物体在斜面上运动的时间.
21.如图所示,直角坐标系xOy位于竖直平面内,在水平的x轴下方存在匀强磁场和匀强电场,磁场的磁感应为B,方向垂直xOy平面向里,电场线平行于y轴。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正电的小球,从y轴上的A点水平向右抛出,经x轴上的M点进入电场和磁场,恰能做匀速圆周运动,从x轴上的N点第一次离开电场和磁场,MN之间的距离为L,小球过M点时的速度方向与x轴的方向夹角为.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求
电场强度E的大小和方向;
小球从A点抛出时初速度v0的大小;
A点到x轴的高度h.
22.1932年,劳伦斯和利文斯设计出了回旋加速器。回旋加速器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置于高真空中的D形金属盒半径为R,两盒间的狭缝很小,带电粒子穿过的时间可以忽略不计。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与盒面垂直。A处粒子源产生的粒子,质量为m、电荷量为+q ,在加速器中被加速,加速电压为U。加速过程中不考虑相对论效应和重力作用。
(1)求粒子第2次和第1次经过两D形盒间狭缝后轨道半径之比;
(2)求粒子从静止开始加速到出口处所需的时间t;
(3)实际使用中,磁感应强度和加速电场频率都有最大值的限制。若某一加速器磁感应强度和加速电场频率的最大值分别为Bm、fm,试讨论粒子能获得的最大动能E㎞。
2012-2013 上学期阶段考试卷
高二物理答案1212
一、单项选择题 ( 每题3分,共36分 )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C
C
A
C
A
A
B
B
B
B
D
D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6分)
计算题(共38分)
18、解:由题意可知ab中的电流大小为I==2A
方向水平向左
欲使ab对轨道压力恰为零则mg=BIL
得B==1T
19.解:电子在磁场中的运动轨迹如图中实线所示,占整个圆周的电子所受到的洛仑兹力提供它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即qvB=,得R=
所以电子第一次到达x轴所用的时间为:t==,电子在x轴上的位置距原点的距离为x=R=.
(1) (2)
22:(1)设粒子第1次经过狭缝后的半径为r1,速度为v1
qu=mv12
qv1B=m
解得
同理,粒子第2次经过狭缝后的半径

(2)设粒子到出口处被加速了n圈
解得

三明市富兴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
(时间:120分钟 满分:100分)
说明: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2.选择题答案请用2B铅笔准确地填涂在答题卡上相应位置,否则不得分。
试卷类型:A,科目:生物。准考证号:“年段+班级+学号+考室+考号”。(如高二1班12号第8考室10号,准考证号为2 01 12 08 10)。
3.非选择题答案必须填写在答卷的相应位置,否则不得分。
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
一、选择题:(每题一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与酶的化学本质不同的物质是:
A.抗体 B.胰岛素 C.脂肪酶 D.性激素
2.下列关于酶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生物体内的酶都是由活细胞产生的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
B.活的生物体的任何一个细胞都能产生酶,酶在细胞内才起催化作用
C.酶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生物体缺乏某种酶就可能出现这种酶缺乏症
D.同一生物体内的各种酶要求的催化条件相同,其催化效率受温度和pH的影响
3.如图,①表示有酶催化的反应曲线,②表示没有酶催化的反应曲线,E表示酶降低的活化能。正确的图解是
4.将乳清蛋白、淀粉、胃蛋白酶、唾液淀粉酶和适量水混合装入一个容器内,调整 pH 至 2.0 ,保存于 37℃ 的水溶锅中,过一段时间后,容器内剩余的物质是
A. 淀粉、胃蛋白酶、多肽、水 B. 唾液淀粉酶、淀粉、胃蛋白酶、水
C. 唾液淀粉酶、胃蛋白酶、多肽、水 D. 唾液淀粉酶、麦芽糖、胃蛋白酶、多肽、水
5.30个腺苷和60个磷酸分子最多能组成多少个ATP
A.10个 B.20个 C.30个 D.60个
6.ADP转变为ATP需要
A.Pi、酶、腺苷和能量 B.Pi、能量 C.能量、腺苷和酶 D.Pi、能量和酶
7.下列有关植物细胞中ATP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1分子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所释放的能量约是1分子ATP水解所释放能量的94倍
B.ATP在细胞中含量很多才能满足生命活动的顺利进行
C.ATP中的“A”代表腺嘌呤,1个ATP分子含有两个高能磷酸键
D.远离“A”的高能磷酸键中的能量均来自化学能
8.罐头食品的盖上印有“如发现盖子鼓起,请勿选购”字样,引起盖子鼓起的最可能原因是
A.好氧型细菌呼吸,产生CO2和H2O B.微生物呼吸,产生CO2和C2H5OH
C.乳酸菌呼吸,产生CO2和C3H6O3 D.酵母菌呼吸,产生CO2和H2O
9.右图表示的是某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呼吸时O2 的吸收量和CO2 的释放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其中线段XY=YZ。则在氧浓度为a时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
A.消耗的有机物相等
B.消耗的氧相等
C.释放的能量相等
D.释放的二氧化碳相等
10.有氧呼吸过程中产生能量最多的是
A.形成二氧化碳时 B.形成[H]时 C.形成水时 D.形成丙酮酸时
11.酵母菌在有氧时进行有氧呼吸,无氧时进行无氧呼吸,将酵母菌放在含有培养液的密闭锥形瓶中,测得CO2的释放量比O2的吸收量大1倍,则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比为
A.1∶6 B.1∶3 C.1∶2 D.1∶1
12.用含18O葡萄糖跟踪有氧呼吸过程中的氧原子,18O的转移途径是
A.葡萄糖→丙酮酸→水 B.葡萄糖→丙酮酸→氧
C.葡萄糖→氧→水 D.葡萄糖→丙酮酸→CO2
13.在室温下进行了如图酵母菌厌氧呼吸的探究实验,分析错误的是
A.滴管中冒出的气泡中的气体是CO2
B.试管中加水的主要目的是制造缺氧环境
C.若试管中的水换成冷水,气泡释放速率下降
D.被分解的葡萄糖的能量部分转移至ATP,其余的存留在酒精中
14.关于细胞呼吸正确的说法是
A.无氧呼吸是不需氧的呼吸,但对底物的分解反应也是属于氧化反应
B.水果贮藏在完全无氧的环境中,可将损失减小到最低程度
C.蓝藻进行有氧呼吸的酶存在于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D.无氧呼吸对生物体的生存都是有害的
15. 右图表示某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氧浓度为a、b、c、d时,测得的CO2释放量和O2吸收量的变化。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氧浓度为a时,细胞呼吸最弱
B. 氧浓度为b时,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量是有氧呼吸的3倍?
C. 氧浓度为c时,有氧呼吸强度与无氧呼吸强度相等
D. 氧浓度为d时,该器官只进行有氧呼吸
16.下列有关细胞呼吸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蛔虫进行无氧呼吸 B.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只能进行无氧呼吸
C.长跑时,人体产生的CO2是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共同产物
D.马铃薯块茎进行无氧呼吸能产生乳酸
17. 下列关于光合作用探究历程中有关实验过程、现象、结论的描述正确的是
A.恩格尔曼的实验证明了光合作用的产物有O2 ,且由叶绿体释放出来
B.萨克斯的实验中遮光组为对照组,曝光组为实验组,证明了光是光合作用的条件之一
C.鲁宾和卡门的实验证明了光合作用产生的O2来自于CO2
D.卡尔文的实验用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法:CO2 → C5 →(CH2O)
18.用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四种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最大和最小的分别是
A.叶绿素a ;胡萝卜素 B.叶绿素b ;胡萝卜素
C.胡萝卜素;叶绿素a D.胡萝卜素;叶绿素b
19.下列关于叶绿体和光合作用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叶片反射绿光故呈绿色,因此日光中绿光透过叶绿体的比例最小
B.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含有自身光合作用所需的各种色素
C.光照下叶绿体中的ATP主要是由光合作用合成的糖经有氧呼吸产生的
D.光合作用强烈时,暗反应过程直接将3个CO2分子合成一个三碳化合物
20、下图为绿色植物体内某些代谢过程中物质变化的示意图,1 、2 、3 分别表示不同代谢过程。以下表达正确的是
A、①中水参与第二阶段的反应,产生于第三阶段,测定叶片的①的强度一定要将装置放在黑暗中
B、③在叶绿体囊状结构上进行,一定在黑暗中才可以进行
C、②中产生的O2用于①的第二阶段,生成CO2,释放出少量能量
D、X代表的物质在叶绿体中的移动方向为从叶绿体的基质移向叶绿体的囊状结构
21.分析某真核生物中某种细胞器成分时发现它们含有胸腺嘧啶。据此推知,这些细胞器不可能完成以下哪种生化反应
A.C6H12O6 2C3H4O3(丙酮酸)+4[H]+能量
B.2H2O 4[H]+O2
C.2C3H4O3(丙酮酸)+6H2O 6CO2+2O[H]+能量
D.6CO2+12H2O C6H12O6+6H2O+6O2
22.根据右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X、Y分别可以代表三碳化合物和丙酮酸
B.①④都有[H]产生,②③都需要消耗[H]
C.①④发生在线粒体基质中,②③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
D.①④消耗氧气,②③产生氧气
23.线粒体和叶绿体都是进行能量转换的细胞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两者都能产生ATP,但最初的能量来源不同
B.需氧型生物的细胞均有线粒体,植物细胞都有叶绿体
C.两者都含有磷脂、DNA和多种酶,叶绿体中还含有色素
D.两者都有内膜和外膜,叶绿体中一般还有基粒
24.光合作用产生的[H]和呼吸作用产生的[H],分别用于
A.都用于还原CO2  B.前者还原O2,后者还原CO2
C.都用于还原O2  D.前者还原CO2,后者还原O2
25.图甲表示A植物光合速率受光照强度影响的变化曲线。图乙表示A植物光合速率在不同光照强度环境条件下,光合速率受CO2浓度影响的变化曲线。a点与c点相比较,c点时叶肉细胞中C3的含量;b点与c点相比较,b点时叶肉细胞中C5的含量依次是
A.低、基本一致 B.高、高
C.高、基本一致 D.低、高
26.光照增强,光合作用增强。但在光照最强的夏季中午,由于气孔关闭,光合作用不继续增强,反而下降。主要原因是
A.夏季光照太强,叶绿素分解 B.夏季气温太高,酶活性降低
C.暗反应过程中C3产生得太少 D.水分蒸腾散失太多,光反应产生的ATP和[H]少
2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根细胞通过自由扩散方式吸收K+ B.秋季植物叶片变黄后叶肉细胞内只含叶黄素
C.水果贮藏在完全无氧的环境中,可将有机物的消耗降低到最低程度
D.条件适宜时突然停止光照,叶绿体中C3化合物的含量增加
28.细胞内很多化学反应都是在生物膜上进行的,下图表示真核细胞中4种生物膜上发生的化学变化示意图,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细胞膜有① B.高尔基体膜结构有②
C.叶绿体外膜上有③ D.线粒体内膜有④
29.右图玻璃容器中,注入一定浓度的NaHCO3溶液并投入少量的新鲜绿叶碎片,密闭后,设法减小液面上方的气体压强,会看到叶片沉入水中。然后再用光照射容器,又会发现叶片重新浮出液面。光照后叶片重新浮出液面的原因是
A.叶片吸水膨胀,密度减小
B.溶液内产生的CO2大量附着在叶面上
C.叶片进行光合作用所产生的O2附着在叶面上
D.NaHCO3溶液因放出CO2而密度增大
30.将一植物放在密闭的玻璃罩内,置于室外进行培养,假定玻璃罩内植物的生理状态与自然环境中相同。用CO2浓度测定仪测得了该玻璃罩内CO2浓度的变化情况,绘制成如下图的曲线,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H点CO2浓度最低,说明此时植物对CO2的吸收最多,光合作用最强
B.CO2浓度下降从DE段开始,说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是从D点开始的
C.D点表明植物光合用强度和呼吸作用强度相等
D.D点较B点CO2浓度高,是因为D点温度高,使植物呼吸作用强
31.以测定的CO2吸收量与释放量为指标,研究温度对某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光照相同时间,35℃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的量与30℃时相等
B.光照相同时间,在20℃条件下植物积累的有机物的量最多
C.温度高于25℃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的量开始减少
D.两曲线的交点表示光合作用制造的与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的量相等
32.关于叶肉细胞在光照条件下产生ATP的描述,正确的是
A.无氧条件下,光合作用是细胞ATP的唯一来源
B.有氧条件下,线粒体、叶绿体和细胞质基质都能产生ATP
C.线粒体和叶绿体合成ATP都依赖氧
D.细胞质中消耗的ATP均来源于线粒体和叶绿体
33.下列关于细胞周期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不是生物体的所有细胞都处于细胞周期中
B.无论什么生物,在细胞周期中,都是分裂间期比分裂期时间长
C.利用药物抑制DNA合成,细胞将停留在分裂间期
D.细胞周期可分为前、中、后、末四个时期
34.下列图①~⑤表示一个细胞周期中染色体变化的不同情况,在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的顺序应该是
A. ④①⑤③② B.②③①④⑤ C.①⑤④③② D.⑤④③②①
35.在观察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分辨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最佳时期为
A.前期 B.中期 C.后期 D.末期
36.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的主要不同点表现在 ①前期 ②中期 ③后期 ④末期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7.菠菜根的分生区细胞不断分裂使根向远处生长,在分裂过程中不会出现的是
A.细胞分裂前期,中心体进行复制 B.细胞分裂中期,染色体形态较固定、数目较清晰
C.细胞分裂前期,核膜和核仁逐渐消失 D.细胞分裂末期,高尔基体参与细胞壁的形成
38.某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数为2N,图甲表示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图乙表示处于有丝分裂中期,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a代表染色单体
B.图中b代表染色体
C.图中c代表DNA
D.上述三项判断都是错误的
39.某植物体细胞内有4条染色体,那么在有丝分裂的前期,其染色体、染色单体、DNA分子和脱氧核苷酸链数依次是
A.4、4、4、8 B.4、4、8、16 C.4、8、8、16 D.4、8、16、32
40. 某同学做有丝分裂实验时检查了正处在分裂各时期的1000个洋葱根尖细胞,发现其中681个处于前期,139个处于中期,23个处于后期,157个处于末期。据此分析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各时期中时间最短的是
A.前期 B. 中期 C.后期 D.末期
41.对于染色体和DNA分子的关系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DNA分子数目加倍时,染色体数目也加倍 ②染色体数目减半时,DNA分子数目也减半
③染色体数目加倍时,DNA分子数目也加倍 ④DNA分子复制时,染色体也复制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选项
实验目的
主要实验步骤
A
酶催化具有高效性
实验组:2mL3% H2O2+1mL过氧化氢酶 保温5min
对照组:2mL3%H2O2+1mL蒸馏水 保温5min
B
酶催化具有专一性
实验组:2mL 3%可溶性淀粉+1mL新鲜唾液 保温5min后碘液检验
对照组:2mL 3%蔗糖+1mL新鲜唾液 保温5min后碘液检验
C
探究酶作用的适宜温度
5mL 3%可溶性淀粉+2mL新鲜唾液+碘液→每隔5分钟将溶液温度升高10℃,观察溶液蓝色变化
D
pH影响酶的催化活性
向三支试管中依次各加入:2mL 3%可溶性淀粉、1mL不同pH缓冲液和1mL新鲜唾液 在适宜温度下保持5min 斐林试剂检验
42.观察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有丝分裂,制作装片过程中,主要操作步骤的正确顺序应该是
A.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B.漂洗、解离、染色、制片
C.解离、染色、漂洗、制片 D.漂洗、染色、解离、制片
43.用高倍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处于分裂间期和中期的细胞数目大致相等 B.视野中不同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可能不相等
C.观察处于分裂中期的细胞,可清晰的看到赤道板和染色体
D.细胞是独力分裂的,因此可选一个细胞持续观察它的整个分裂过程
44.下列哪种细胞的分裂属于无丝分裂
A.洋葱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 B.人皮肤的再生过程
C.蛙的红细胞的分裂 D.癌细胞的恶性增殖
45.细胞分化的根本原因是
A.细胞核中基因发生突变 B.细胞中细胞器的种类发生改变
C.细胞核中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D.细胞中合成的蛋白质发生改变
46.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在不断增长的癌组织中,癌细胞一般都能合成蛋白质
B.人的卵细胞虽然分化程度很高,但仍然具有较高的全能性
C.硝化细菌的代谢类型是自养需氧型,该细菌还能够产生O2
D.人体骨骼肌细胞能合成多糖,当处于相对缺氧时,可进行无氧呼吸产生CO2
47.不属于细胞衰老特征的是
A.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物质减少 B.细胞内色素积累
C.酶的活性降低 D.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收缩
48.下列哪项不属于细胞凋亡的生物学意义
A.细胞凋亡是生物体正常发育的基础 B.细胞凋亡是由基因控制的
C.细胞凋亡是在各种不利因素影响下的细胞死亡 D.细胞凋亡是机体的自我保护机制
49.癌细胞不具有的特征是
A.在适宜条件下能够无限增殖 B.细胞的形态结构发生显著变化
C.细胞膜上糖蛋白等物质减少,细胞间黏着性降低
D.细胞呼吸速率显著减慢,核体积增大
50.下列关于细胞分裂、分化、衰老和凋亡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分化使各种细胞的遗传物质有所差异导致细胞形态和功能各不相同
B.个体发育过程中细胞的分裂、分化和凋亡对于生物体都具有积极意义
C.细胞分裂存在于个体发育整个生命过程中,细胞分化仅发生于胚胎发育阶段
D.多细胞生物体细胞的衰老与机体的衰老总是同步进行的,其间可能有细胞发生癌变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50分)
二、非选择题
51.(5分)胰蛋白酶作用于一定量的某种物质(底物),温度保持37 ℃,pH保持在最适值,生成物量与反应时间关系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酶作用的底物是________。
(2)在140分钟后,曲线变成水平,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胰蛋白酶浓度和其他条件不变,反应液pH由2逐渐升高到10,则酶催化反应的速度将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中能正确表示胰蛋白酶对底物的分解速度和温度关系的是(  )
52.(8分)下图表示生物体内呼吸作用的过程,图中a-d表示某种物质,①—⑤表示相关生理过程,据图回答:
(1)①—⑤过程,能在人体细胞中进行的是 ;在线粒体中进行的是 ;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的是 ;释放能量最多的是 。
(2)将一只实验小鼠放入含有放射性18O2气体的容器内,18O2进入细胞后,最先出现的放射性化合物是 。
(3)如果氧气供应不足,则人体内的葡萄糖的分解产物是 ,释放的能量 ,反应场所是 。
53.(11分)下图是光合作用过程的图解。请根据图回答:
(1)写出图中所示反应过程的名称:A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图中所示物质的名称:①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
(3)写出光合作用的总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54.(10分)回答下列Ⅰ、Ⅱ小题:?
Ⅰ.下图中甲为测定光合作用速率的装置,在密封的试管内放一新鲜叶片和二氧化碳缓冲液,试管内气体体积的变化可根据毛细刻度管内红色液滴的移动距离测得。在不同强度的光照条件下,测得的气体体积如图乙所示。植物叶片的呼吸速率不变。
(1)标记实验开始时毛细刻度管中液滴所在位置。实验时,当光照强度由0渐变为2.5千勒克斯时(不同光照强度照射的时间均等),液滴所在位置应在实验初始标记的___________(填左右)位置处。?
(2)在图乙中,光照强度为15千勒克斯时,植物1小时光合作用产生的气体量为________毫升(假设随光照的增强,植物体的温度不变)。?
(3)为了防止无关因子对实验结果的干扰,本实验还应设置对照实验,对照实验装置与实验组装置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对照组在相同光照情况下,刻度管中的红色液滴向右移了5毫米,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将试管中的CO2缓冲液改为水,则实验测得的数据指标是________________。
Ⅱ. 图丙为叶肉细胞中有关细胞器的结构模式图,a-f代表O2或CO2,丁图表示温度对该植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影响(以测定的CO2吸收量与CO2释放量为指标),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丙图中可表示O2的字母是________________,图中c________(可以、不可以)表示葡萄糖的去向,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夏季晴天的正午,丙图a-f过程中可以发生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丁图中在5℃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量是呼吸消耗有机物量的________倍。
55.(6分)下图A为某生物体细胞有丝分裂示意图,图B表示在一个细胞周期(G1、S、G2组成分裂间期,M为分裂期)中的细胞核内DNA含量的变化曲线;图C表示处于一个细胞周期中各个时期细胞数目的变化(用特殊的方法在一个培养基中测得的),请据图回答:
(1)图A处于有丝分裂(填汉字)________期,处于B图(填字母)__________期。
(2)此细胞在分裂末期能否出现细胞板?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图中的DNA含量为2C~4C之间的细胞,处在B图的(填字母)____________期。
(4)用DNA合成抑制剂处理,C图中DNA含量为________(C)的细胞数量会增加。
56.(10分)两个生物兴趣小组分别对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进行了如下的探究实验。请分析作答:
(1)甲兴趣小组想探究的具体问题是:酵母菌是否在有氧、无氧条件下均能产生CO2。现提供若干套(每套均有数个)实验装置,如图Ⅰ(A~D)所示:
①请根据实验目的选择装置序号,并按照实验的组装要求排序(装置可重复使用)。有氧条件下的装置序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无氧条件下的装置序号:    ________。
②装置中C瓶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瓶中澄清的石灰水还可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代替。
(2)乙兴趣小组利用图Ⅱ所示装置(橡皮塞上的弯管为带有红色液滴的刻度玻璃管),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类型。
①如果想得到实验结论,还必须同时设置对照实验,请问对照实验装置(假设该装置编号为Ⅲ)如何设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请预测与结论相符合的现象,并填写下表:
序号
装置中红色液滴的移动现象
装置Ⅱ
装置Ⅲ
结论
1
a________________
b不移动
只进行有氧呼吸
2
c不移动
d________________
只进行无氧呼吸
3
e________________
f________________
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
③若酵母菌消耗的O2为3 mol,而释放的CO2为9 mol,则酵母菌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量是有氧呼吸的________倍。
2012—2013学年上学期月考2
高二生物答题卷 考试座位号
题 号
51
52
53
54
55
56
总 分
得 分
51.(每空1分,共5分)
(1)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
52.(每空1分,共8分)
(1)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53.(11分)
(1)A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_______。
(2)①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
(3)总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4.(每空1分,共10分)
Ⅰ.(1)___________ (2)___________
(3)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1)___________ ___________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 (3)___________
55.(每空1分,共6分)
(1)___________ ___________(2)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 (4)___________
56.(每空1分,共10分)
(1)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a___________  d___________  e___________  f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
2012—2013学年上学期月考2
高二生物参考答案
三明市富兴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第二次月考英语试题
温馨提示:本试卷分第一卷(选择题)和第二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请你将第一卷客观题1—75小题的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
请严格按照你的准考证号认真填写答题卡。否则以零分计算。
例:准考证号203010508表示你是高二(3)班1号学生在第5考室的第8考号,即第一位数代表高二年级,第二、三位数代表班级,第四、五位数代表班级座号,第六、七位数代表考室,第八、九位数代表考室考号。
第一卷(共115分)
第一部分:听力 (共两节,20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30分)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l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 How much are the cards all together?
¥10 . B. ¥11. C. ¥12.
When will the first bus leave on Saturday?
A. At 7:00. B. At 7:30. C. At 8:00.
What will the man probably do?
Do his homework again.
Take another exam.
Go to the teacher’s office.
What does the woman say about a letter?
A. She will write a letter next Saturday.
B. She wrote a letter to her family yesterday.
C. She is waiting for a letter anxiously today.
5. What does the man mean?
A. The weather is bad.
B. He doesn’t want to go out.
C. They’d better rent a car.
第二节(共15小题; 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听下一段材料,回答第6至7题。
What is the man?
A hotel clerk.
A hotel manager.
A policeman.
What happened to the woman?
She cannot find her necklace.
She left her necklace in the bed.
She is not satisfied with the bed.
听下一段材料,回答第8至10题。
What do we know about the woman?
Her car ran into the fence.
She received a ticket from the man.
She parked her car in the wrong place.
Why does the man ask the woman to move her car?
She’s blocking the traffic.
She has no driving license.
She parked her car in his place.
Where can the woman park her car?
Around the corner.
In the parking lot.
At the police station.
听下一段材料,回答第11至13题。
What are the speakers doing now?
Listening to some music.
Camping out in the country.
Talking about business problems.
Who will be brought next time?
The speakers’ friends.
The speakers’ daughter.
The speakers’ son.
What do we know about the speakers?
Both of them are worried about Lucy.
Neither of them is ever busy with their work.
They both want to be relaxed at the weekend.
听下一段材料,回答第14至16题。
How long haven’t the speakers seen each other?
For about six months.
For more than a year.
For about two months.
Why did Jason get a promotion?
The boss thought he was capable.
He was one of the boss’ relatives.
He had worked there for many years.
What kind of man was Jason’s former boss?
Easy-going.
Cruel.
Open-minded.
听下一段材料,回答第17至20题。
What are probably the listeners?
Travelers.
Patients.
Traders.
Who will help you when you have difficulty in English?
Your doctor.
Your partners.
Your tour guide.
What should people do when they are seriously hurt and alone?
Call the hotel managers.
Call the tour guide.
Call 911 for help.
Why are people often sent to the hospital in the US?
To pay their medical bills.
To get medical service.
To receive health insurance.
第二部分:英语知识运用(共两节, 满分45分)
第一节:单项填空(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
请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
21. When they arrived, I was about to leave, so I had only limited time to explain _______ to them my opinion on their plan.
A. desperately B. properly C. roughly D. eventually
22. Goodness! Teddy is late again! It’s _____ of him to keep us waiting!
A. normal B. typical C. visual D. particular
23. A wise athlete should be able to ______the skills he acquired in sports to another area of life after he retires from his sports career.
A. appeal B. convey C. posses D. apply
24. China’s Shenzhou-9 capsule, _________ astronauts included its first female one, Liu Yang, attracted all the leading media across the world.
A. which B. where C. of which D. whose
25. Funding projects for the poor families are already________, and their children can go back to school to continue their study.
A. in advance B. in case C. in place D. in sight
26. John has put on so much weight recently that his mother has to ______ all his trousers to his measure.
A. let out B. give away C. bring in D. make up
27. When asked for my views about the teaching job, I told the journalists that I found ______ indeed demanding but rewarding.
myself B. them C. it D. this
28. They didn’t stop their prejudice against those affected with HIV _______they attended the lecture on AIDS given by Dr. Philip
A. when B. until C. since D. while
29. To kill time, the old man sat in front of the television, happy _____ anything that happened to be on, switching from one channel to another.
to watch B. watching C watched D to have watched
30. It isn’t clear _______ the government will do to end the conflicts taking place in the north cities.
how B. which C. that D what
31. ---Look, somebody ______ the floor in this classroom.
---Wow, it’s so clean and tidy. It wasn’t me. I didn’t do it. Is it Cindy?
A. was cleaning B. is cleaning C. has cleaned D. had cleaned
32. It’s a Chinese State-owned company _______will buy Canadian oil and gas producer Nexen Inc.
A. that B. which C. where D. what
33. _____ with so many difficulties, I had difficulty ______ my dream of running a store of my own.
Facing; achieving B. Faced; to achieve
C. Facing; to achieve D. Faced; achieving
34. He answered the door, and there______ with long hair he had never seen before.
A. a slim girl did stand B. a slim girl stood
C. did a slim girl stand D. stood a slim girl
35. ---Philip was ill and didn't attend Tom's wedding last week.
---I ________, either, if my sister _______ me.
A. wouldn't; hadn’t reminded B. wouldn't have; hadn’t reminded
C. hadn’t; wouldn’t remind D. didn’t; hasn’t reminded
第二节 完型填空(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30分)
请阅读下面短文,掌握其大意,然后从36—55各题所给的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
After losing his job at 50, Lee had enough time and made a list of unfinished business. He was _36 through boxes of reminders that called up memories of things he 37 have done but didn’t.
For the next year, Lee travelled the country to fulfill his unfinished 38 on the list. Among his ten tasks: Pay a thank-you visit to a high school teacher; 39 out for a lonely mentally ill aunt 40 whom his whole family had lost touch over ten years ago; repay a $600 41 to a friend he hadn’t seen in decades.
“Once you start working and 42 a family, you have only so much time and energy. It’s easy to tell 43 you’ll get back to the people later.” Lee said, “At 50, I realized I had become 44 from important people and values.”
“Every 45 was just so much richer than I could have imagined. Every meeting called up a 46 experience in the people I spent time with.” The friend who had 47 his $600 had completely forgotten that debt, which 48 had grown to 6 million. But their meeting 49 memories of a brave and energetic youth, 50 Lee afterwards to climb mountains. The high school teacher was not only pleased with his former student’s visit 51 also asked questions that were challenging and inspiring as ever. Lee’s aunt, a promising pianist who hadn’t had a visit from her family in 52 , cheered up and began playing piano again; most important, she knows 53 cares.
Now Lee needs to find a new job, but he has decided to continue 54__ unfinished business. “It’s amazing 55 _ you can achieve with just a visit, a call or an email when you make efforts to reach out!”
36. A. getting B. seeing C. going D. glancing
37. A. must B. should C. might D. would
38. A. matter B. affair C. thing D. business
39. A. reach B. make C. take D. get
40. A. for B. with C. to D. of
41. A. check B. note C. budget D. debt
42 A. living B. lifting C. raising D. rising
43. A. themselves B. myself C. oneself D. yourself
44. A. disconnected B. dismissed C. disappointed D. disliked
45. A. memory B. schedule C. arrangement D. moment
46. A. similar B. same C. different D. difficult
47. A. borrowed B. lent C. sent D. kept
48. A. strangely B. effectively C. fortunately D. actually
49. A. brought back B. brought down C. brought in D. brought out
50. A. informing B. inspiring C. reminding D. taking
51. A. however B. and C. but D. yet
52. A days B. weeks C. months D. years
53. A. someone B. everyone C. no one D. any one
54. A looking after B. taking care of C. going through D. thinking over
55. A. that B. which C. what D. as
第三部分:阅读理解(共2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40分)
阅读下列短文,从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A、B、C和D)中,选出最佳选项。
A
You cannot say that it’s entirely true that kids learn a second language easily, but it’s still the best time to learn. Babies are basically equipped to hear and distinguish every possible language and dialect, but once they reach 6 months old, they begin to focus on the particular sounds that exist in the languages that they’re exposed to. In this way, kids will naturally and automatically be bilingual(双语的) if they hear multiple languages on a daily basis when they are still babies.
One lady told me of her son who grew up in a very multi-cultural community working at a resort. He would naturally and easily switch from Dutch, to French, to Italian, German and English depending on who he was talking to. Of course that’s an extreme case, but it’s completely possible and easy.
It’s not true that they will get mixed up by learning multiple languages. They may mix them up purposely simply because certain words or expressions are easier, but they won’t develop any permanent language disabilities. Quite the contrary, bilingual children have been shown to be as much as a year more advanced in learning ability development for 2 and 3 years olds.
Some kids who simply aren’t gifted at learning languages, just as some aren’t gifted at sports or music, will find it difficult to continue schooling in a foreign language. In that case, it may be better not to continue with the foreign language school. Perhaps for Grade Two you could try a bilingual school.
In any case, learning even a small amount of a foreign language, maintaining the ability to hear and pronounce it by listening to music and movies will keep a foundation for later learning. Knowing a second language can be a great benefit for gaining employment.
56. What’s the main idea of the first paragraph?
A. It’s difficult for kids to learn a second language.
B. Kids are able to learn multiple languages.
C. Kids should be exposed to the native language.
D. Kids enjoy all kinds of different dialects.
57. The lady told us that her son_________.
A. was working in a multi-community
B. could speak five kinds of languages
C. was learning some different languages
D. could talk with many people at the same time
58. In which way can learning multiple languages benefit kids?
A. Mixing up different languages.
B. Distinguish different dialects.
C. Developing learning ability.
D. Developing language disabilities.
59. What should you do if your kids are not good at learning language?
A. Send them to a bilingual school later.
B. Ask them to turn to sports or music.
C. Encourage them to remain in Grade One.
D. Let them remain in the foreign language school.
B
When I was a baby, I entertained you and made you laugh.Whenever I was "bad", you'd shake your finger at me and ask: " How could you?"—but then you'd give up, and roll me over for a belly scratch and I believed that life could not be any more perfect.
My housetraining was a long process, because you were terribly busy, but we worked on that together.We went for long walks, runs in the park and car rides.We stopped for ice cream.I took long naps in the sun waiting for you to come home at the end of the day.
Gradually, you began spending more time at work and on your career, and more time searching for a human mate.Eventually, you fell in love.She, now your wife, is not a dog person, but I still welcomed her into our home.I was happy because you were happy.Then the human babies came along and I shared your excitement, I was fascinated by their pinkness, how they smelled, and I wanted to mother them too.Your wife was afraid I would bite them.But nevertheless, as they began to grow, I became their friend.
Now, you have a new job in another city and you and they will be moving to an apartment that does not allow pets.You've made the right decision for your "family" , but there was a time when I was your only family.
I was excited about the car ride until we arrived at the dog pound.It smelled of dogs and cats, of fear, of hopelessness.You filled out the paperwork and said:"I know you will find a good home for her." They shrugged and gave you a pained look.The children were in tears as they waved me goodbye.And "How could you?" were the only three words that swept over my mind.
Is it better to live with hope or without hope? At first, whenever anyone passed my pen(畜栏), I rushed to the front, hoping it was you, that you had changed your mind and that this was all a bad dream.
My beloved master, I will think of you and wait for you forever.I hope you receive more faithfulness from your family than you showed to me.
60. Who tells this story?
A.A dog.
B.A child.
C.A dog's owner.
D.A dog trainer。
61.The dog's owner took his dog to the pound because_________.
A.he had a newborn baby.
B.his wife did not like the dog.
C.he was moving into a new building.
D.he thought the dog too troublesome.
62.Which is TRUE about the dog when it lived at the pound?
A.It was excited about the pound.
B.It did not trust humans any more.
C.It continued to love its former owner.
D.It hoped to be adopted by another family.
63.What is the theme of the story?
A.Be faithful to those who love you.
B.Never complain about your life.
C.Never expect too much.
D.Be ready for changes.

C
Here is a memo (备忘录) to all staff who work for “Sports for Life”. “Sports for Life” sent its schedule to the parents who would like to choose a sport for their child to play. The memo is for your reference when you answer the phones from parents asking for further information.
Sports 1: Basketball.
We expect this will be the most popular of the four sports. Students are advised to sign up as soon as possible. Students will take a private bus to and from Kwun Tong Sports Park. To cover the cost of hiring a bus, each student will have to pay$10 each time. There will be four basketball courts available for our use with one teacher watching over each game.
Sports 2: Gym
We will be using St. Peter’s Memorial Park. It is not very busy and crowded before 6:00 pm. Besides, it has lot of trees with plenty of shade. Students must bring along two bottles of water to prevent thirst. Three activities, skipping, jogging, outdoor aerobics (有氧运动), all of which are free of charge, will be arranged. And there will be a teacher on duty for each of the activities.
Sports 3: Hiking
Hiking(远足)will take place at Kowloon Peak. The activity will start at 2:30 pm and finish 90 minutes later. Three teachers will accompany the students, and a hiking instructor will accompany each group of 15 hikers. Each instructor will cost$75/hr.
Sports 4: Swimming
The Kowloon City Aqueatic Centre is a 10-minute walk from our school. Four teachers will go to the pool and conduct the goings-on from the poolside. We will only be able to reserve the pool for one hour (i.e. 2:45pm to 3:45pm). Only students skilful at swimming can take up this activity. The pool will have two lifeguards present. Girls must wear a swimming suit. The cost is $10 per visit.
64.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RUE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A. Students selecting basketball had better sign up early.
B. Students taking part in gym should arrive at 6:00 pm.
C. Hiking usually begins at 2:30 pm and lasts 2 hours.
D. Students having swimming suits can take up swimming.
65. Students should pay for the sports except________.
A. jogging and skipping
B. swimming and hiking
C. hiking and jogging
D. basketball and swimming
66. We know from the memo that ________.
A. each sport will take only on hour
B. students will be charged for the four sports
C. teachers will accompany students on each sport
D. all the sports will take place at Kowloon Peak
67. The purpose of the memo is to ________.
A. attract students’ interest in the programme
B. help the staff explain the programme to the parents
C. require the parents to select a sport for their child
D. remind teachers and lifeguards to be present on time
D
Australian people love swimming and going to its beautiful beach. But it wasn’t always that way.
Different climate leads to different habits. When Europeans first invaded Australia, the only people here who were good at swimming were the Aboriginal people. The Europeans came from climates where it was too cold to swim. However the warm climate of Australia soon changed their attitude to swimming. At first, only men swam. They swam without any clothes on—there were no women to see them.
Cover up! By the 1880 and 1890s visiting the beach was very fashionable. People wore everyday street clothes—much more than people wear at the beach today. In those days it’s believed people should cover their most body so as not to be seen by the opposite sex. Special bathing costumes were designed for women. This costumes used a lot of cloth and were very heavy when wet, making it difficult to swim.
Laws made and laws changed. The government decided to stop men swimming naked(裸体). It passed a law which forbade bathing between 6 am and 7 am. But in 1903, the laws changed; people could swim in the daytime, but they had to wear neck-to-knee costumes.
Costume is shrinking. As time passed, swimming costumes became smaller and more convenient. At first men and women were covered from neck to knee. Then arms became bare. Then more of the legs were uncovered. Each new change was regarded by many as shocking and rude and people wrote letters to the newspapers complaining about the new costume.
Nowadays some people go to special “nude beaches” to swim naked. However, most people cover their bodies more than they did ten years ago—not because they think bare skin is shocking—but to protect their skin from the harmful rays of the sun.
68. Which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about the climate of Australia is TRUE?
A. It changed European settlers’ attitude to swimming.
B. It changed European settlers’ swimming costume.
C. It made European settlers feel much hotter.
D. It made European settlers have to swim naked.
69. During the late 19th century, swimmers should_________. A. wear a lot of heavy clothes on beaches.
B. wear special wet costumes designed for them.
C. hide when they come across a person of the opposite sex.
D. cover their body to avoid being seen by the opposite sex.
70. What does the underlined sentence mean?
A. People were surprised by each new change and criticized it.
B. People were amazed by each new change and welcomed it.
C. Only newspapers were in favor of each new change.
D. Only newspapers thought poorly of each new change.
71. What can we infer from the last paragraph?
A. People worry about getting skin disease from too much sun.
B. People protect their swimming costumes from too much sun.
C. People sometimes go swimming on the nude beaches.
D. People today cover their bodies more than before.
E
We're nearing the peak of the 11-year solar cycle, so double-check your GPS and watch where you're going.
On Thursday, the sun suddenly gave off a massive solar flare. Solar flares can disrupt(使中断) radio communications, including devices that use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technology, such as cell phones, airplanes and car navigation(导航) systems.
So if you're relying on your GPS for driving directions, to find your location on your phone's mapping tool or for any other purpose, have a backup navigation system handy, such as a printed map. Even more importantly, pay close attention to where you are and where you're going. Don't rely solely on your GPS to give you directions.
In 2006, research from Cornell University proved that solar flares can cause GPS devices to lose signal. This can cause these devices to temporarily misrepresent your location or otherwise malfunction. "If you're driving to the beach using your car’s navigation system, you'll be OK. If you're on a commercial airplane in zero visibility weather, maybe not," said the researchers and they warned that after 2011 there would probably be lots of GPS disruptions.
In addition, solar flares can disrupt power systems. This week, National Geographic reported: "Under the right conditions, solar storms can create extra electrical currents in Earth's magnetosphere -- the region around the planet controlled by our magnetic(磁的) field. The electrical power grid(电网) is particularly likely to be affected by these extra currents, which can go into high-voltage transmission lines, causing transformers to overheat and possibly burn out." Across the nation, electric services and grid operators are preparing to respond to such problems.
A number of such blasts are expected over the next three to five years -- and the biggest flares are yet to come. This week's flare registered M9.3, about the highest level in the medium category. Larger flares that fall into the "X" category can cause global radio blackouts, but large M-class flares also can cause radio disruptions.
This is one of a series of recent chain reactions of severe space weather, as the solar cycle approaches solar maximum in 2013. Other major flares came in February and June, and more may follow. Remember to keep those printed maps handy.
72. ________ can help you better if massive solar flares break out.
A. The phone’s mapping tool.
B.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C. Car navigation systems.
D. The printed map at hand.
73. The underlined word “malfunction” refers to ________.
A. operate smoothly.
B. fail to run properly
C. crash as directed
D. manage appropriately
74. How many major flares have broken out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A. Once
B. Twice
C. Three times
D. Four times
75. Which will probably be the most suitable title?
A. Recent solar flare may disrupt your GPS
B. 2013, the solar cycle approaches maximum
C. Cornell University’s research on the solar flare
D. Never rely on your GPS for directions any longer
第四部分:写作(共三节,满分35分)
第一节 短文填词 满分10分
阅读下面短文,根据以下提示:1)汉语提示; 2)首字母提示;3)语境提示,在每个空格内填入一个适当的英语单词,并将该词完整地写在右边相对应的横线上。所填单词要求意
义准确、拼写正确。
We held an English festival last week, from which we learnt a lot.
We organized a v ___ of colorful activities, English speech 1__________
included. Besides, we i Professor Smith to give a 2_________
lecture on English (文化的) background information. 3_________
So learned and humorous was the professor _________ he attracted the 4_________
audience by beginning his lecture _________ an amusing story and all 5________
of us were _ (深刻)impressed by his wisdom and humor. 6________
During the lecture, he made himself u by speaking English 7________
slowly and clearly for us to t notes. He also gave us some 8________
practical learning m ___ to develop the sense of language and 9________
encouraged us to use English as much as ________ in our daily life. 10_________
根据汉语提示完成下列句子 满分10分
1. 如果人类继续像这样无节制地消耗自然资源,终有一天所有资源必将用尽!
All the natural resources will ______ ________ some day in the future if we human beings continue consuming them like that.
2. 每次想锻炼时,TIM就会去健身中心。
Every time he __________ __________ doing sports, Tim will go to the fitness center.
3. 他已被指控虐待儿童,逃不了严厉处罚。
He has been __________ of __________ children and won’t be able to escape from severe punishment.
4. 这家博物馆的藏品包括如莫奈、凡高、毕家索等著名画家的作品。
The _________ in this museum includes paintings by________ famous artists ______ Monet, Van Goho and Picasso.
5. 尽管缺乏资金,志愿者们还是设法为山区的孩子们建起了一个流动图书馆。
Volunteers __________ _________ build a moving library for the children in the mountainous regions 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 lacking money.
6. 见到莫言本人,学生们献上一束鲜花以表敬佩之意。
Seeing Mo Yan _______ _______ _________, the students presented him with 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 flowers in admiration.
书面表达:满分15分
最近,你和同学开展研究性学习,在你校3000名高中生中就学习英语时中各项语言技能的训练时间分配做了调查,请根据图表所示结果写一篇120词汇左右的短文:
1)简述调查结果。
2)对花时间最多和最少的项目试分析原因。
3)发表自己对如何合理分配时间的看法。
30% time
25% time
23% time
10% time
10% time
2% time
reading
vocabulary
grammar
writing
listening
speaking
注意 1)开头已给,不计入总词数 2)书写清楚,卷面整洁
Recently we have carried out a survey among 3000 senior students in my school about their distribution of time on different language skills while learning English.
As we can see from the table

高二英语2次考答题卷 考室 考室座位号
第一节:短文填词:满分10分
1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 7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 8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 9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 10_______________

第二节:完成句子:满分10分
1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4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第三节 书面表达 满分15分 注意:表达占12分;书写占3分
Recently we have carried out a survey among 3000 senior students in my school about their distribution of time on different language skills while learning English.
As we can see from the tabl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二英语参考答案:
三明市富兴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基础知识(9分)
1、对第一单元课文内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湘夫人》一文中“搴汀洲兮杜若?将以遗兮远者”湘君要采香草送给远方的姑娘,表示湘君对爱情坚贞不渝,象征诗人对理想执着追求。
B《拟行路难·其四》中“人生亦有命”,“命”指门第决定人生,有什么样的门第就有什么样的遭遇。作者认为非常不公平,但没法改变,只能认命。
C《蜀相》的颔联台阶的野草独自在春光中生长,树上的黄鹂鸣叫婉转,却是徒劳的,“自”、“空”二字写出了诸葛祠的荒凉、冷清。
D《书愤》一文提到诸葛亮的《出师表》,诗人以诸葛自比,《出师表》中“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诗人以此自励,表明他至死不忘恢复中原的大志。
2、对第二单元课文内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夜归鹿门歌》该诗前四句着眼于钟鸣、争渡、向渔村、归鹿门等人物的动态描写,后四句侧重于月照、岩扉、松径等静态描写,先静后动,以静衬动。
B《梦游天姥吟留别》采用浪漫主义手法,诗人通过夸张、想象等手法构思出一幅梦游奇景,塑造出—个个梦幻中的生动形象,把幻想中的事物写得活灵活现,惊心动魄。
C《登岳阳楼》颔联写景壮丽,意境阔大,特别是“日夜浮” 寓情于景,既描写洞庭湖水势浩淼,“浮”字隐含自己长期飘泊无归的感情。
D陈廷焯赞美韦庄的《菩萨蛮》一词“似直而纡,似达而郁”,把怀念故乡欲归不得的感情委婉地蕴含在看似直率的言语中。
3、对第二单元课文内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白的《将进酒》写得笔墨酣畅,情极奔放,全篇大起大落,诗情忽翕忽张,由悲转乐,转狂放,转愤激,再转狂放,最后结于“万古愁”,回应篇首。
B《阁夜》一诗主要运用烘托手法,首联借夜雪初霁之景烘托诗人凄苦悲凉的心境。颔联借鼓角悲鸣、星河动摇之景侧面烘托出兵革未息、时局动荡、战争频繁的气氛。
C《李凭箜篌引》一诗在描摹乐音上,主要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并且重点实写,如“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写奇妙的乐音震破了女娲补天的五色石,引来秋雨大作。
D《虞美人》是词牌名,写于李煜被囚之后,词人把愁比作一江春水,形象地突出了词人亡国之愁的深重绵长。
默写(11分)
4、
(1)、 ,洞庭波兮木叶下。
(2)、心非木石岂无感, 。
(3)、出师未捷身先死, 。
(4)、塞上长城空自许, 。
(5)、春水碧于天, 。
(6)、 ,使我不得开心颜。
(7)、 ,乾坤日夜浮。
(8)、 ,千金散尽还复来。
(9)、 ,三峡星河影动摇。
(10)、女娲炼石补天处, 。
(11)、 ,只是朱颜改。
三、课外古诗词阅读(13分)
5、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问题(4分)
积雨辋川庄①作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野老与人争席罢②,海鸥③何事更相疑。
①辋川庄:即王维在辋川的宅第,在今陕西蓝田终南山中,是王维隐居之地。②《庄子·杂篇·寓言》载:杨朱去从老子学道,路上旅舍主人欢迎他,客人都给他让座;学成归来,旅客们却不再让座,而与他“争席”,说明杨朱已得自然之道,与人们没有隔膜了。③《列子·黄帝篇》载:海上有人与鸥鸟相亲近,互不猜疑。一天,父亲要他把海鸥捉回家来,他又到海滨时,海鸥便飞得远远的,心术不正破坏了他和海鸥的亲密关系。
苏轼评价王维的诗“诗中有画”,请就颔联进行分析。(4分)
6、阅读下面一首,完成问题(5分)
《蝶恋花》
北宋 欧阳修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1)上片塑造了了一位怎样的主人公形象?(2分)
(2)请简要分析“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主要运用的表现技巧。(3分)

7、阅读下面一首,完成问题(4分)
军 城 早 秋
严武[注]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注】严武(726—765):字季鹰,华阴(今属陕西)人,曾任成都尹、剑南节度使,广德二年(764)秋率兵西征,击败吐蕃军队七万多人。
(1)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什么寓意?(2分)
(2)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2分)
四、课外古文阅读(15分)
南阳县君谢氏墓志铭
欧阳修
庆历四年秋,予友宛陵梅圣俞来自吴兴,出其哭内之诗而悲曰:“吾妻谢氏亡矣。”丐我以铭而葬焉。予未暇作。
居一岁中,书七八至,未尝不以谢氏铭为言,且曰:“吾妻故太子宾客谢涛之女、希深之妹也。希深父子为时闻人,而世显荣。谢氏生于盛族,年二十以归吾,凡十七年而卒。卒之夕,殓以嫁时之衣,甚矣吾贫可知也。然谢氏怡然处之,治其家,有常法。其饮食器皿,虽不及丰侈,而必精以旨;其衣无故新,而浣濯缝纫必洁以完;所至官舍虽庳陋,而庭宇洒扫必肃以严;其平居语言容止,必怡以和。吾穷于世久矣,其出而幸与贤士大夫游而乐,入则见吾妻之怡怡而忘其忧,使吾不以富贵贫贱累其心者,抑吾妻之助也。吾尝与士大夫语,谢氏多从户屏窃听之,间则尽能商榷其人才能贤否,及时事之得失,皆有条理。吾官吴兴,或自外醉而归,必问曰:‘今日孰与饮而乐乎?’闻其贤者也则悦;否,则叹曰:‘君所交皆一时贤隽,今与是人饮而欢耶?’是岁南方旱,仰见飞蝗而叹曰:‘今西兵未解,天下重困,盗贼暴起于江淮,而天旱且蝗如此。我为妇人,死而得君葬我,幸矣!’其所以能安居贫而不困者,其性识明而知道理多类此。呜呼!其生也迫吾之贫,而殁也又无以厚焉,谓唯文字可以著其不朽。且其平生尤知文章为可贵;殁而得此,庶几以慰其魂,且塞予悲。此吾所以请铭于子之勤也。”若此,予忍不铭?
(选自《欧阳修全集》,有删节)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年二十以归吾 归:出嫁。
B.其平居语言容止 容止:形貌。
C.谓唯文字可以著其不朽 著:彰显。
D.庶几以慰其魂 庶几:希望。
9.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梅圣俞夫妇情深的一组是(3分)
①出其哭内之诗而悲 ②其衣无故新,而浣濯缝纫必洁以完
③入则见吾妻之怡怡而忘其忧 ④闻其贤者也则悦
⑤我为妇人,死而得君葬我,幸矣 ⑥且其平生尤知文章为可贵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③⑥ D.④⑤⑥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梅圣俞在妻子去世后,请求好友欧阳修为她写墓志铭,后来在给欧阳修的多封信中,又一再提及此事。
B.谢氏出身于名门望族,但安贫乐道,治家有方,并且十分关心丈夫与士大夫的交往,是名副其实的贤内助。
C.西兵进攻江淮地区,随后又相继发生旱灾、蝗灾,谢氏仰天长叹,忧心忡忡,可见她关注百姓疾苦。
D.谢氏秉性明慧,懂得事理,时不时和梅圣俞探讨来访者才能高下,以及世事得失,都能讲得头头是道。
11.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殓以嫁时之衣,甚矣吾贫可知也。
(2)使吾不以富贵贫贱累其心者,抑吾妻之助也。
五、《三国演义》阅读(22分)
12、下列各项中,对《三国演义》故事情节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张松和庞统的相貌都十分丑陋。张松入京拜见曹操,曹操以貌取人,并不重视张松,使得张松投靠了孙权。庞统也因貌恶不被孙权喜欢,但是刘备却是一见如故,大大重用。
B刘备、诸葛亮对再次前来索要荆州的鲁肃说必须取得西川之后才能归还荆州。周瑜大怒,决心攻取荆州,设“假途灭虢”之计,欲以攻取西川为名借路荆州以夺取之。诸葛亮将计就计,大败周瑜。结果周瑜终因不能取荆州而气死。
C马腾被曹操杀死,其子马休逃脱。长子马超联合韩遂发兵,打得曹操割须弃袍。马超与曹操手下猛将许褚交锋,不分胜负。曹操用贾诩之谋,设计离间马超、韩遂。曹操故意引得韩遂前来单独对话,并给韩遂写去一封有涂改的信,马超见信大怒,杀死韩遂。
D. 张松感激刘备之恩,临走之前将西川四十一州地理图本献给刘备,并将法正、孟达二人推荐给刘备。张松与友法正,孟达约备取川。刘备不忍取同宗基业,经孔明说服,命庞统、云长、翼德、子龙守荆州,自己与孔明领兵西行。
13、下列各项中,对《三国演义》故事情节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孔明派赵云攻取桂阳郡,桂阳郡太守赵范投降赵云,并拜赵云为兄,要将嫂子樊氏献于赵云。赵云大怒,打到赵范,上马出城。赵范反叛,又被赵云活捉。刘备问赵云拒婚缘由,赵云说:“但恐名誉不立,何患无妻子乎?”刘备说:“子龙真丈夫也!”
B刘备告诉孔明周瑜已死,孔明吃惊之余,打算前往柴桑口吊丧,他带着赵云等人径直来到柴桑,鲁肃相迎,周瑜部下想杀孔明,碍于赵云,不敢动手。孔明设祭灵前,跪地读祭文,读完,伏地大哭,让鲁肃等人都觉得孔明为人不错。鲁肃还设宴款待孔明。
C 长史董昭上表尊曹操为魏公,加封九锡,荀彧坚决反对。曹操兴兵江南,命荀彧跟从,荀彧知道曹操有杀己之心,托病留在寿春。曹操就派人送一个饮食之盒,里面却是空的,荀彧知道曹操想杀他,便服毒自尽。曹操知道后,不以为然。
D见张任勇猛,孔明决定先捉张任,后取雒城。次日,孔明引军过金雁桥,以言语相激,诱张任过桥,赵云拆桥断张任的退路,张任带军走到芦苇丛,遭到魏延、黄忠袭击,人慌马翻。往山路而来又撞上张飞,结果被张飞杀了。
14、下列各项中,对《三国演义》故事情节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孙权欲乘刘备出征西川的时候夺回荆州,恰逢吴国太病重,要见女儿和外孙,孙尚香带阿斗回江东,巧被赵云知道,单枪匹马追之,至江边借一渔夫小船,孤身一人摇桨而追,追上之后奋勇杀退东吴数人,夺回阿斗。
B、刘备进入益州,张飞一路平定蜀中郡县,兵至江州,巴郡太守严颜依靠城池进行抵抗,张飞强攻打不下来就用计诱使严颜出城作战,活捉了严颜。张飞敬佩严颜的为人,对他以礼相待后招降之。
C、刘备收服马超,人们都说马超厉害,关羽不服,给刘备去一封信,要和马超比试,刘备问诸葛亮,诸葛亮给关羽一封信,说马超虽强,但比不了“美髯公”。诸葛亮称关羽“美髯公”,是因为关羽胡须确实、长得漂亮,但关羽不可罢休。
D、甘宁在袁术手下的时候,曾经杀死凌统的父亲凌操,所以二人有不共戴天之仇。濡须之战中,凌统被乐进、曹休围困,甘宁放箭射中乐进,救出凌统。但是凌统依然不屈不饶,不愿和甘宁友好相处。
15、下列各项中,对《三国演义》故事情节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
A、鲁肃邀请关羽来东吴赴宴,在庭后埋伏刀斧手,欲在席间谋害关羽,夺得荆州。关羽只带数人,轩昂而来。酒至半酣,关羽婉言对抗鲁肃的诘难。后关羽右手提刀,“劫持”鲁肃到岸边,赵云驾船过来接应。吴兵无奈。
B曹操平汉中之后,率部前来援助张辽,孙权与战不利,陈武、董袭阵亡,孙权不得已向曹操求和。道士左慈来到邺都,施展法术戏弄曹操,曹操大怒,处斩了左慈。
C汉中之战,曹操受挫,进退两难。庖官进汤,恰逢夏侯惇入帐,禀请夜间口号,曹操随口以“鸡肋”传令众官,主簿杨修依此便叫军士准备归程,曹操大怒。加上杨修平时恃才放旷,屡犯曹操之忌,并反对曹丕继位。于是下令杀了杨修。
D马超投奔汉中张鲁,张鲁受刘璋之托派马超前去营救刘璋。马超与张飞大战一整天,马超战胜,诸葛亮派人前去贿赂张鲁谋士杨松,杨松向张鲁诬告马超欲谋反,使得马超进退两难,刘备趁机劝降了马超,在马超的辅助下攻取了益州,刘璋投降。
16、下列各项中,对《三国演义》故事情节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庞德造一榇,抬赴樊城,与妻子生死离别,以表破关公之决心。关公与庞德战百余回不分胜负,于禁恐其抢了功劳,就一箭射中关公左臂,并鸣金收兵。后来在关公水淹七军时,庞德为报复于禁而降。
B、刘备安定两川之后,受文武官员拜贺为汉中王。子刘禅,立为王世子。封许靖为太傅,法正为尚书令;诸葛亮为军师,总理军国重事。封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为五虎大将,魏延为汉中太守。关羽对与马超同为五虎将大为不满,拒不接受。
C、公元220年,曹丕把汉朝末代皇帝汉献帝赶下台,称为文帝。他的胞弟曹植两次被贬低官爵,削减封地。曹丕曾经命令曹植必须在七步以内把诗作成,不然的话,就用重刑。曹丕的话音刚落,曹植就把诗作好了。
D、刘备在关中称王,曹操大怒曰:“织席小儿,安敢如此!吾誓灭之!”后听从司马炎之辞,派满宠往东吴说孙权取荆州,断刘备后路。孙权派诸葛瑾借与关羽联姻之名去荆州探听虚实,被关羽骂回。
17、下列各项中,对《三国演义》故事情节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在攻打荆州时,关羽受曹昂部下一箭。华佗认为应当切开臂膀刮掉渗入的毒药,病才能根除。华佗用刀刮骨,悉悉有声,左右掩面失色,关羽饮酒食肉,谈笑弈棋,神色自若。华佗刮尽其毒,敷上药,以针线缝之,关羽大笑而起,华佗称赞他说:“君侯真天神也!”
B孙权拜吕蒙为大都督,攻取荆州。吕蒙向陆逊献计,两人经过周密安排,派士兵伪装成农民,骗过关羽的守军,顺利渡江,招降对关羽的不满的傅士仁、糜芳,趁关羽毫无防备,骗开了城门。吕蒙兵步血刃,赚取了荆州。
C关羽败走麦城后,欲从小路突围前往西川。王甫劝他走大路,关羽说就是有埋伏,他也不怕。王甫见他不听,与关羽哭别。关羽率关平等二百余骑,遇东吴伏兵四面杀来,将关羽等人用绊马索绊倒,关羽被马忠所杀。
D孔明权刘备称帝无效后,便设一计,先托病不出,刘备询问,孔明说因担忧而病,刘备数问所忧之事,孔明不答。刘备再三请问,孔明才说出,刘备说等他病好再行登基大礼,孔明立刻起身,百官也进来请刘备登基,刘备只得同意。
18、简答题(任选一题作答4分)
(1)、简述张飞智取瓦口隘的故事。

(2)、请简述曹操“割须弃袍”的故事。
六、文化经典阅读(10分)
19、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4分)
“以粟易械器者,不为厉陶冶;陶冶亦以其械器易粟者,岂为厉农夫哉?且许子何不为陶冶,舍,皆取诸其宫中而用之?何为纷纷然与百工交易?何许子之不惮烦?”曰:“百工之事,固不可耕且为也。”“然则治天下独可耕且为与?有大人之事,有小人之事。且一人之身而百工之所为备,如必自为而后用之,是率天下而路也。故曰:或劳心,或劳力。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
你是如何理解画线句子?(4分)
20、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6分)
孟子谓戴不胜曰:“子欲子之王之善与?我明告子。有楚大夫于此,欲其子之齐语也,则使齐人傅诸?使楚人傅诸?”曰:“使齐人傅之。”曰:“一齐人傅之,众楚人咻之,虽日挞而求其齐也,不可得矣。引而置之庄岳之间数年,虽日挞而求其楚,亦不可得矣。子谓薛居州,善士也,使之居于王所。在于王所者,长幼卑尊皆薛居州也,王谁与为不善?在王所者,长幼卑尊皆非薛居州也,王谁与为善?一薛居州,独如宋王何?”
(1)、“一薛居州,独如宋王何”孟子对宋王变好是持什么态度的?为什么?(3分)
(2)、孟子用楚子学齐语的故事来说明什么?谈谈你的认识。(3分)
七、作文(70分)
马来西亚有一种鸟类叫苍鹭,这种鸟觅食的办法很奇特。每当它肚子饿的时候,便会在一片沼泽地的上空盘旋几圈,然后在一个岸边停下来,瞪着眼睛,注视水面。一段观察以后,它便会飞到草丛里捉虫,捉到一条,便将其叼起投放到刚才观察的水域,然后再捉虫再投放……如此反复多次后,一个可喜的现象发生了,许多小鱼扎成堆在那片水域里等待天空掉下来的小虫。当苍鹭发现小鱼扎堆后,便飞到岸边折一根草杆,然后同样投放在这片水域里,小鱼以为草杆也是小虫,便争先恐后地抢夺草杆,可草杆坚硬不柔软,况且随着鱼儿泛起的水花来回漂,鱼儿根本无法吞下它,最后导致抢夺的鱼越来越多。这时,苍鹭会从岸边悄悄地下水,静静地看着鱼儿往那堆里扎,然后瞄准一条从它身边游过准备去抢食的小鱼,迅速将其叼住吞下。几条鱼下肚,苍鹭吃饱了,它便会悄悄上岸,轻轻飞走,绝不多停留一分钟。
全面理解材料,从中提炼出观点,自拟标题,自定立意,写一篇议论文,不少于800字。
2012-2013学年度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
高二语文答题卷
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座位号:
选择题:(共36分,每题3分)
1
2
3
8
9
10
12
13
14
15
16
17
4、(11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5、(4分)



6、(5分) (1)
(2)
7、(4分)(1)

(2)
11、(6分)(1)
(2)

18、选()题
(4分)答:


19、(4分)


20、(6分)(1)

(2)

21、作文(60+10)
三明一中2012-2013学年度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
高二语文参考答案
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附参考译文:
庆历四年的秋天,我的朋友宛陵梅圣俞先生从吴兴来看我,拿出他悼念亡妻的诗作,并悲伤地说:“我的妻子谢氏死了。”请我写一篇墓志铭来安葬她。我当时没有空闲写作。
过了一年,他写了七八封书信来,书信中没有不提到给谢氏写墓志铭的。并且说:“我妻子是已故太子宾客谢涛的女儿、希深的妹妹。希深父子当时都是举世闻名的人,世家荣耀。谢氏生于一个富盛的家族,她二十岁嫁给了我,总共过了十七年就去世了。死的时候,用出嫁时的衣服(给她)穿上入棺,我的贫穷超乎寻常,就可以知道了。可是谢氏却安适自在(不嫌弃)。治理家庭,有她自己的办法,家里的饮食器皿,虽然不是很多,但(饭菜)一定做得精细又有味;我们的衣服不论旧的新的,都一定清洗得干干净净,并缝补得整整齐齐;所居住的房舍虽然简陋卑微,但一定把庭院洒水清扫得干净整洁;她的一言一行和日常起居,都很和悦从容。我一世贫穷由来已久,外出时有幸能与贤士大夫共游而感到快乐,回家则能见到我妻子的淡静怡然从而忘掉烦忧。让我不因为财富多少、地位高低而焦虑,这是妻子对我的帮助吧。我经常与士大夫交谈,谢氏多从屏风后悄悄听我们谈话,过后,她对某人的才能、品德好坏以及时事的得失都能作出评价,都评说得有条有理。我在吴兴做官,有时从外面喝醉了回来,她一定会问:‘今日和谁饮酒这么快乐呢?’听说是与贤能的人饮酒,就高兴;如果不是,就感叹道:‘您所交往的都是当今品德高尚、才能杰出的人,现在竟与这种人喝酒取乐了?’这一年,南方大旱,她仰头看见飞蝗而感叹说:‘如今西夏的战争威胁还没有解除,天下苍生赋税很重、生活困难,盗贼又在江淮地区强势出来作乱,而且天又大旱、飞蝗灾害又来。我作为妇人,死了还得能有夫君埋葬我,已经算是幸运的了!’她之所以能安然面对贫困的生活而不感到困苦,是因为她见识高明而且懂得道理多才能如此。(此处翻译值得商榷,应该是两个方面,一是安居贫而不困,一是性识明而知道理,对上文的总结。可翻译为:她能安然面对贫困的生活而不感到困苦的情形,她见识高明而且懂得道理,大多像这样。“之所以”可不必译出。)哎!她一生受我贫困所累,而去世后也没有得到厚葬,只有文字可以彰显她的不朽。而且她的平生尤其懂得文章是最珍贵的;死后能得到这样的墓志铭,希望能以此安慰她的灵魂,而且弥补我的悲痛。这是我经常向您请求为她写墓志铭的原因啊。”像这种情况,我能忍心不写吗??
七、作文(60+10)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