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从闪电谈起教学目标:1、认识摩擦起电的现象,知道电荷的种类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2、知道验电器的原理及其作用。3、了解闪电是一种瞬间发生的大规模放电现象。4、了解静电现象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与防护。学情分析:本节是本章的开篇,由于学生在本节第一次系统地接触电现象,针对本节教学内容较多,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本节应准备大量的实验器材或结合多媒体教学。通过实验演示,给学生以神奇的感觉,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里探究、学习。重点难点: 1.认识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2. 理解摩擦起电的原因和实质.教具: 塑料笔、碎纸片、绸子、毛皮、玻璃棒、橡胶棒教学过程:【新课的引入】:天上的雷电与我们有时头发上带的电是一样的吗?老师介绍富兰克林的“风筝实验”,说明电的本质都是一样的。再提出:电是怎么产生的?学生实验:用塑料笔壳摩擦干燥头发,可以吸引小纸屑。一.静电现象: 1、物体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就说物体带了电,或者说带了电荷。 2.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摩擦起电.电从哪里来:摩擦起电的原因是什么?复习原子结构:物质由分子组成,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的核式结构:原子是由位于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绕核高速运转的电子所组成。(1)在通常情况下,原子呈中性(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与电子所带负电荷在数量上相等),由原子组成的物体也呈中性.(2)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3)在摩擦的过程中最外层电子就可能发生转移。得到电子的带负电,而失去电子的带正电。使两个物体带上等量的异种电荷。提问:摩擦起电是产生了电荷吗?二、电荷间相互作用:绸子摩擦过的玻璃棒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接触,绸子摩擦过的玻璃棒与绸子摩擦过的玻璃棒接触;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接触,看发生什么情况?1、正电荷:绸子摩擦过的玻璃棒上带的电荷叫正电荷,可用“+”表示2、负电荷: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上带的电荷叫负电荷,可用“—“表示3、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4、雷鸣与闪电:放电现象:两个物体带异种电荷,当电荷积聚到一定程度,就会发生火花放电,如云层间的闪电和带电的去与大地间的放电现象。一般物体带电时,它的尖端容易产生放电现象,叫尖端放电。闪电是带异种电荷的云层和云层之间或云层与地面之间的一种瞬间的大规模的放电现象,而放电时所发出的巨大声响就是雷鸣。三、怎样知道物体带了电:验电器1、作用: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2、构造:金属球、金属杆、金属箔3、原理:金属箔由于带同种电荷互相排斥而张开4、验电器是怎样工作的呢??让一物体与验电器的金属球接触,?如果验电器的两金属箔片张开一定角度则说明物体带电。当一带正电的物体接触验电器时?验电器就带上了正电荷?而使两金属箔片张开一定角度(电子从验电器转移到了物体)?当一带负电的物体接触验电器时?验电器就带上了负电荷?而使两金属箔片张开一定角度(电子由带电体转移到验电器上)提问:检验物体是否带电,你有几种方法?①、利用带电体的性质来判断:看它能否吸引轻小物质。②、用验电器检验③、用电荷的相互作用规律判断: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师:使物体带电的方法除了摩擦起电,还有接触带电和感应带电。电荷中和:放在一起的等量异种电荷完全抵消的现象,(中和指电荷完全抵消而不是电荷消失)四、静电的应用和防护1、应用 :?静电喷涂: 给物质微粒带上电以后?带电微粒就能在异种电荷的吸引下定向运动?绘喷出的雾状油漆带上电?让它飞向带异种电荷的喷涂物件静电植绒 :给绒毛带上电?让它飞向事先涂了胶的带异种电荷的布面静电除尘: 给烟囱或空气中尘埃带上电。让它飞向一定的地方?就可以达到静电除尘的目的静电复印 :利用正、负电荷能相互吸引的原理?使带静电的光敏材料表面在曝光时?按影像使局部电荷随光线强弱发生相应的变化而存留静电潜影?经一定的干法显影、影像转印和定影而得到复制件2、 防护 :思考:1.为什么面粉厂车间总要洒水以保持空气潮湿? 2.油罐车为什么要拖一条铁链?? 油罐车尾拖一条铁链。行驶中的油罐车里的油,跟罐壁摩擦时会产生电荷;当电荷积累到一定程度会发生火花放电,酿成事故。?因此,在油罐车尾部常拖一条铁链,将摩擦产生的静电随时由铁链引入大地,以保证安全 。3 避雷针高大建筑物上安装避雷针。当带电云层靠近建筑物时,建筑物会感应上与云层相反的电荷。这些电荷会聚集到避雷针的尖端,达到一定的值后便开始放电这样不停的将建筑物上的电荷中和掉,永远达不到会使建筑物遭到损坏的强烈放电所需要的电荷。五、课堂小结?老师问学生:我们这一堂课讲了哪些内容??由学生总结?老师做补充。六、布置作业?课后自我评价与练习 【当堂检测】1.自然界只有 两种电荷.中性物体失去部分电子带 电,得到多余电子的物体带 电.2. 甲、乙、丙三个带电体,甲物体排斥乙物体,乙物体吸引丙物体.如果丙物体带正电,则甲物体带 电.3、两个不带电的物体甲和乙,摩擦后可能出现:( )A 、甲带正电,乙带负电,且电量相同 B 、 甲带负电,乙带正电,且电量相同C、甲、乙均不带电 D、 甲、乙均带正电2、将与绸子摩擦过的玻璃棒分别接触下列验电器,将会发生什么现象?a 、验电器原来不带电 b 、验电器原来带很少量正电 c、验电器原来带很少量负电3、两个物体相互靠近时,相互吸引,这说明:a 、两个物体一定带同种电荷 b、两个物体一定带异种电荷c、可能一个物体带电,一个物体不带电 d、两个物体都不带电4、用细线悬挂的两个通草球相互排斥,则:a 、它们一定带异种电荷 b、它们一定带同种电荷 c、它们之间只有一个带电 d、它们可能都不带电5、甲、乙、丙、丁四个小球,若甲与经绸子摩擦过的玻璃棒互相吸引,乙排斥甲,丙吸引乙,丁吸引丙,则丁球:a 、一定不带电 b、不能带正电 c、一定带负电 d、可能不带电或带负电6、甲、乙、丙三个轻质小球,任意两个靠近均相互吸引,已知甲带正电,则乙球不可能( ),若丙球能吸引不带电的轻小物体则乙球一定( )。(选填“带正电”,“带负电”或“不带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