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教学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5.2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教学学设计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5.2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教学学设计
【课标要求】
列举宪法有关人民主体地位的规定,说明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教材分析】
第二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主要阐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内容和优势。第一框和第二框两框的逻辑关系是:第一框介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地位、职权、机构及其组成人员;第二框阐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内容和优势,引导学生在制度层面上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第二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以一个“探究与分享”导人,包括两目。第一目“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主要阐述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概况、与国家性质的关系及其作为我国根本政治制度的体现;第二目“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势”主要阐述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以及如何坚持人民代表天会制度。
【教学目标】
1.知道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了解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原因;懂得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什么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2.能够联系材料阐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
3.深刻领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地位和优势,必须长期坚持、不断完善。
【核心素养】
1.政治认同:
相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好制度,有其独特优势,树立制度自信。
2.科学精神:理解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我国政治制度中处于核心地位。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
3.共同参与:通过社会实践,感悟“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好制度”这句话。【教学重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决定因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功能;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地位及地位表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势(优越性表现);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怎样的制度安排以及如何对待人大制度
【教学难点】我国的政权的组织形式(政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内涵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与讲授分析法相结合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人民代表大会,我们回忆一下人民代表大会是怎么组成的?
教师:整理分析过程
新课讲授:出示课题和目录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第一幕: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
议题一: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是什么?
探究活动一:观看视频《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并分析以下图示
探究问题:结合视频和上面的图示分析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内涵
学生讨论回答:结合教材关于新时代党建总要求进行梳理回答。
教师活动:点评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纠正、补充,形成较完整的答案。
教师总结:整理分析结果
一、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
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是什么?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内涵: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由人民定期选出自己的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并由人民代表大会组织其他国家机关,以实现人民民主专政历史任务的政权组织形式
●原则:民主集中制
●组成:由人民定期选出自己的代表组成各 级人民代表大会
●作用:行使国家权力
●组织:人民代表大会组织其他国家机关
●目的:实现人民民主专政历史任务
●实质:政权组织形式
知识拓展:民主集中制
注意区分: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关系
议题二:我国的国家权力是怎样运行的?
探究活动二:阅读材料《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正式确立》
中国共产党在带领人民为推翻三座大山而浴血奋战成立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同时,对建立新型人民民主专政政权及其组织形式进行了不懈探索。从大革命时期的“农民协会制度”、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工农兵代表会议制度”、全民族抗日战争时期的“参议会制度”,到全国解放战争时期的“人民代表会议制度”,真正体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权组织形式一步步发展。1949年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特定情势下代行了全国人大职权;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全国范围内正式确立。
探究问题:根据以上述材料分析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教师活动:点评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纠正、补充,形成较完整的答案。
教师总结:整理分析回答探究问题结果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决定因素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由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决定的,是与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相适应的政权组织形式 。
注意:国体相同,政体可能不同。
探究活动三:阅读材料《李锦斌:坚持把党的领导落实到人大工作各方面》
2021年3月8日上午,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李锦斌在审议全国人大组织法修正草案和全国人大议事规则修正草案时指出,要认真贯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把党的领导落实到人大工作各方面各环节,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独特优势,着力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时俱进、发展完善。
李锦斌说,全国人大组织法和全国人大议事规则,是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行使职权的重要制度保障。两部法律的修改,坚持党的领导,体现了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自觉,对于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在国家工作中得到全面贯彻和有效执行,具有重大而深远意义;坚持规范严谨,体现了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的法治精神,是保证和发展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保障;坚持改革创新,体现了面向未来、面向实践、与时俱进的时代品格,必将有利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完全赞同和拥护两部法律修正草案。
探究问题:根据以上述材料分析党的领导和人大工作之间存在什么关系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发挥着什么功能
教师活动:点评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纠正、补充,形成较完整的答案。
教师总结:整理分析回答探究问题结果
2、人民代表大会的基本功能
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一项基本功能,就是把体现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依照法定程序转化为国家意志,并使之成为全体公民共同遵守的法律规范。
探究活动四:观看视频《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体系》
探究问题:结合视频和教材内容分析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所处的地位?教师活动:点评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纠正、补充,形成较完整的答案。
教师总结:整理分析回答探究问题结果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地位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我国的国体
(1)一方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国家政治生活中体现人民当家作主,突出强调权为民所赋,最充分地体现了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要求。
探究活动五:观看视频《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其它国家制度的关系》
探究问题:结合视频和教材内容分析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其它国家制度的关系?
教师活动:点评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纠正、补充,形成较完整的答案。
教师总结:整理分析回答探究问题结果
(2) 另一方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我国政治制度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国家的其他制度,包括行政制度、监察制度、司法制度等,都是由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立法创制出来的,都要受其统领和制约。
小结一下:我国的国体、政体和中国共产党领导之间的关系
(1)国体决定政体,政体反映国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直接体现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人民民主专政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现自己的历史任务。
(2)工人阶级的领导是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的最重要特征,工人阶级的领导是通过自己的先锋队组织——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来实现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决定了在我国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3)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实现对国家的领导主要表现在党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并通过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
(4)在法律上,党必须遵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宪法和法律。在国家政治体制中,人大要在党的领导之下,接受党的领导。
第二幕:人民代表大会的优势
议题三:我国为什么要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探究活动六:观看视频《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和发展过程》
探究问题:结合视频和教材内容分析从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和发展过程中你能体会到我国人民是怎样当家作主的吗?
教师总结:整理分析回答探究问题结果
人民代表大会的优势
1. 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
在我国人民通过民主选举选出人大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力地保证了全国各族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广泛的民主权利。
(2)促进了人民民主专政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2.动员了全体人民以国家主人翁的姿态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广泛调动了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把全国各族人民的力量凝聚起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团结一心,艰苦奋斗,朝着国家的发展目标前进。
探究活动七:阅读材料《三权分立制与民主集中制》
材料一:美国国会通过的法案往往被总统否决。仅在富兰克林 德拉诺 罗斯福任总统时就达580次之多,美国总统提出建立海军部的议案得到国会同意用了10年,建立内政部用了39年,建立司法部用40年,建立劳工部用了45年。
材料二:2021年2月27日至28日,我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六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国务院关于修改完善香港特别行政区选举制度和有关建议的报告》。会议同意国务院这个报告提出的关于修改完善香港特别行政区选举制度的建议。从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必须始终坚持“爱国者治港”,到国务院提出修改完善香港特别行政区选举制度的报告,再到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高票表决通过。完善香港选举制度,我们仅用了1个多 月的时间。
探究问题:对比上述两则材料分析我国的人大制度 有何优越性
教师活动:点评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纠正、补充,形成较完整的答案。
教师总结:整理分析回答探究问题结果
保证了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
探究活动八:阅读材料《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少数民族代表名额分配方案》
根据《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关于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额和选举问题的决定》,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少数民族代表名额为360名左右,与十二届相同。具体分配方案如下:
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应选少数民族代表320名,其中: 1.蒙古| 族24名; 2.回族37名; 3.藏族26名; 4.维吾尔族22名; 5.苗族21名; 6彝族20名; 7.壮族44名; 8.布依族7名; 9.朝鲜族9名; 10.满族20名; 11.侗族6名; 12. 瑶族6名; 13. 白族4名; 14. 土家族15名; 15. 哈尼| 族4名; 16.哈萨克族5名; 17.傣族5名; 18. 黎族5名; 19.傈僳族2名;20. 佤族1名; 21.畲族2名; 22. 高山族2名; 23.拉祜族1名; 24. 水族1 名; 25. 东乡族1名; 26.纳西族1名; 27.景颇族1名; 28.柯尔克孜族1 名; 29. 土族1名; 30. 达斡尔族1名; 31. 仫佬族1名 32.,羌族1名; 330布朗族1名1;9341 (撒拉族1名; 35. 毛南族1名; 36. 仡佬族1名;37.锡伯族1名; 38.阿昌族1名; 39.普米族1名; 40. 塔吉克族1名; 41.怒族1名; 42.乌孜别克族1名; 43. 俄罗斯族1名; 44. 鄂温克族1名; 45. 德昂族1名; 46.保安族1名; 47.裕固族1名; 48.京族1名; 49塔塔尔族1名; 50. 独龙族1名; 51. 鄂伦春族1名; 52.赫哲族1名; 53门巴族1名; 54.珞巴族1名; 55."基诺族1名
二、中国人民解放军应选少数民族代表14名。
探究问题: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我国的每个少数民族都至少有一名全国人大代表, 从数量比例上来说,有些甚至高于汉族人口全国人大代表占总人口的比例。这样的人大制度安排,对于我国各项事业的 发展发挥了什么作用
教师活动:点评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纠正、补充,形成较完整的答案。
教师总结:整理分析回答探究问题结果
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1)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的职权,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
(2)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实现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
探究活动九:阅读材料《十四规划的编制过程》
2020年3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决定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研究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并成立文件起草组,由习近平总书记担任组长。
2020年7月9月“十四五”规划编制过程中坚持问计于民,集思广益,鼓励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通过多种途径建言献策。
2020年10月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零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草案.
2021年3月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后实施。
探究问题:从十四规划的编制过程中体会我国是怎样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 国有机统一的?
教师活动:点评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纠正、补充,形成较完整的答案。
教师总结:整理分析回答探究问题结果
5.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政治制度安排,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必须长期坚持、不断完善。
知识整合:为什么要毫不动摇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由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决定的。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伟大创造,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突出的制度优势。它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动员了全体人民以国家主人翁的姿态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保证了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政治制度安排,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必须长期坚持、不断完善。
本课小结: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