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七年级语文上册班级:———————— 组名:———————— 姓名:———————— 年 月 日5黄河颂【学习目标】1.通过朗读,理解诗歌内容,领悟诗歌对黄河的赞颂之情。2.理解诗歌内容,体会其在特殊背景下的深刻含义。3.准确体会诗歌中蕴含的歌颂黄河、歌颂伟大的中华民族的热情。【课前预习】1.作者作品光未然,原名张光年,1913年出生,湖北光化县人。1935年8月创作《五月的鲜花》歌词,以其深怀忧患与愤恨体现浓郁深沉的抒情气息广为传唱。1939年到延安后创作了歌颂中华民族精神的组诗《黄河大合唱》。新中国成立后,曾担任《剧本》《文艺报》《人民文学》主编。2.识记生字词。巅( ) 澎湃( ) 狂澜( )屏障( ) 哺育( ) 九曲连环( )3.朗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1)本课题目为《黄河颂》,哪个字是关键?(2)诗由朗诵词和歌词两部分组成,从全诗来看,你认为朗诵词这部分所起的作用是什么?【课堂探究】1.诗人在歌颂黄河之前,对黄河作了一番描绘,这些句子表现了黄河的什么特点?2.诗人从哪些方面赞美了黄河的英雄气魄?3.诗人借歌颂黄河表达了什么感情?4.“啊!黄河!”在诗中重复出现了三次,这种“反复”的修辞手法有何作用呢?【拓展练习】写一段话,表达你欣赏《黄河大合唱》后的感悟。【关于黄河是诗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李白《赠裴十四》)◆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望三门,三门开,黄河东去不回来。(贺敬之《三门峡——梳妆台》)◆责令李白改,黄河之水手中来。(贺敬之《三门峡——梳妆台》)◆李白: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吼万里触龙门。奔鲸夹黄河,凿齿屯洛阳。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王昌龄:白花垣上望京师,黄河水流无尽时。◆薛逢:黄河九曲今归汉,塞外纵横战血流。◆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卢纶: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白居易:黄河水白黄云秋,行人河边相对愁。◆李贺:折折黄河曲,日从中央转。◆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吼万里触龙门。(李白《公无渡河》)◆黄河水白黄云秋,行人河边相对愁。(白居易《生离别》)◆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柳中庸《征人怨》)◆青海只今将饮马,黄河不用更防秋。(高适《九曲词》)◆白花垣上望京师,黄河水流无尽时。(王昌龄《出塞》)◆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天。(李白《行路难》)◆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刘禹锡《浪淘沙》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