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48张PPT)8.1 力 弹力苏科版 八年级下册制作 高文超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将人和动物对物体的作用和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向对比,初步建立力的概念。知道什么是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2)通过动手实验,知道弹力是由物体发生形变而产生的力的。(3)通过探究物体形变大小与外力的关系,领悟弹簧测力计的原理;通过观察和对比,认识弹簧测力计的构造和使用方法;通过实验操作,学会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4)知道国际单位中力的单位是牛顿(N)。教学目标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了解力的概念和弹簧测力计的使用通过观察,知道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具有能量。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经历用橡皮筋测力计的制作以及测量头发所承受的最大拉力实验,培养学生乐于参与、勇于创新的意识和提高学生的实验设计、实验操作能力。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力的概念、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教学难点:在引导学生形成力的概念时,寻求现象的共性,从而形成对力的清晰认识。弹力概念的形成。新知导入用拳击沙包,拳头肌肉紧张,拳头对沙包有力的作用。新知导入用拳击沙包,拳头肌肉紧张,拳头对沙包有力的作用。新知导入用拳击沙包,拳头肌肉紧张,拳头对沙包有力的作用。新知导入“力”这个词在生活中广泛使用着。在物理中,力(force)的含义是什么呢?有人认为,力是由肌肉紧张引起的,只有人和动物才能产生力的作用。这个认识对吗?运动员举高杠铃 狗拉雪橇新知讲解(a)运动员举起杠铃 (b)铲车举起重物(c)狗拉雪橇 (d)火车头拉车箱新知讲解我们日常所见的推拉、提压、摩擦、碰撞、吸引和排斥等现象,都属于力的作用。新知讲解运动员 举起 杠铃铲车 举起 重物狗 拉 雪橇火车头 拉 车厢人 推 车人 提 箱压路机 压 路面物体物体作用施力物体受力物体新知讲解物理学中,力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只要有力的作用发生,就一定会涉及两个物体:一个施加力的物体叫做施力物体;另一个是受到力的物体,叫受力物体。铲车 举起 重物狗 拉 雪橇火车头 拉 车厢物体物体作用施力物体受力物体运动员 举起 杠铃新知讲解手压气球,气球会变形;手压弹簧,弹簧会缩短;手拉橡皮筋,橡皮筋会伸长。物体形状的改变,叫做形变,如果形变的物体在撤去外力后能恢复原状,那么该物体所发生的这种形变叫做弹性形变。弹性形变新知讲解压塑料尺的力越大,塑料尺的弯曲程度约 (大/小)使塑料尺弯曲使弹簧伸长拉弹簧的力越大,弹簧伸长得越 (大/小)新知讲解压塑料尺力越大,塑料尺的弯曲程度约 (大/小)使塑料尺弯曲使弹簧伸长拉弹簧的力越大,弹簧伸长得越 (大/小)大大新知讲解由此可见,使物体发生弹性形变的外力越大,物体的形变就越大。使塑料尺弯曲使弹簧伸长在上述活动中,你会感到,弯曲的塑料尺、被拉伸的弹簧会对使它们发生形变的手指产生力的作用。新知讲解事实说明,物体发生弹性形变后,力图恢复原来的形状,而对另一个物体产生的力叫做弹力(elastic force)。使塑料尺弯曲使弹簧伸长条件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甲甲恢复原状与弹性形变物体接触的物体乙新知讲解事实说明,物体发生弹性形变后,力图恢复原来的形状,而对另一个物体产生的力叫做弹力(elastic force)。使塑料尺弯曲使弹簧伸长条件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 塑料尺塑料尺 恢复原状与弹性形变物体接触的物体 手指新知讲解事实说明,物体发生弹性形变后,力图恢复原来的形状,而对另一个物体产生的力叫做弹力(elastic force)。使塑料尺弯曲使弹簧伸长条件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 弹簧弹簧 恢复原状与弹性形变物体接触的物体 手指新知讲解事实说明,物体发生弹性形变后,力图恢复原来的形状,而对另一个物体产生的力叫做弹力(elastic force)。使塑料尺弯曲使弹簧伸长条件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 弹簧弹簧 恢复原状与弹性形变物体接触的物体 手指新知讲解根据形变与外力的关系,人们制成了测力计,它可以用来测量力的大小。弹簧测力计就是其中的一种。新知讲解弹簧测力计主要由弹簧、秤钩、指针和刻度盘组成。如图所示的弹簧测力计的量程是 N,分度值是 N。弹簧指针刻度盘秤钩新知讲解如图所示的弹簧测力计的量程是 N,分度值是 N。信息快递: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newton),符号是N。弹簧指针刻度盘秤钩0~50.1新知讲解如图所示的弹簧测力计的量程是 N,分度值是 N。信息快递: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newton),符号是N。弹簧指针刻度盘秤钩0~50.1新知讲解如图所示的弹簧测力计的量程是 N,分度值是 N。信息快递: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newton),符号是N。0~100.2新知讲解如图所示的弹簧测力计的量程是 N,分度值是 N。信息快递: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newton),符号是N。0~50.1新知讲解如图所示的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操作中,哪一个是正确的?其余的错在哪里?新知讲解信息快递:实验弹簧测力计,应注意一下几点:1.先了解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和分度值,所测力的大小应在它的量程内。2.测力前,应检查指针是否指在“0”刻度线上。若不在,应校正“0”点。3.要使弹簧测力计的轴线方向与受力方向一致。4.读数时,视线应与刻度盘垂直。新知讲解(a)正确。指针指“0”;拉力与轴线方向一致;示数为1.5N。新知讲解(b)错误。拉力与轴线方向不一致;示数为1.8N,不是实际拉力的大小。新知讲解(c)错误。指针没有指“0”;示数为1.2N,不是实际拉力的大小。新知讲解将弹簧测力计竖直放置,观察并校正“0”点。倒立或倾斜时指针不指在“0”点。做一做1.将弹簧测力计竖直放置,观察并校正“0”点。新知讲解做一做2.用手线下拉弹簧测力计的秤钩,体验并比较弹簧测力计为1N和5N时,手的用力情况。手的拉力,弹簧测力计示数为5N时,比示数为1N时大。新知讲解做一做3.将一个钩码挂在弹簧测力计的秤钩上,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质量为50g的钩码挂在弹簧测力计的秤钩上,弹簧测力计示数为0.5N。新知讲解形状各异的测力计新知讲解运动大的物体具有能量,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也具有能量吗?人被形变的撑杆弹起来人被弯曲的跳板弹起来新知讲解运动大的物体具有能量,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也具有能量吗?人被形变的蹦床弹起来箭被拉开的弓射出去新知讲解生活中还有许多事实说明,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具有能量,这种能量叫做弹性势能。课堂练习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一个物体会产生力B. 接触的两个物体一定会产生力C. 力物体对物体的作用D. 力是一个物体接触另一个物体C课堂练习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弹力就是弹簧产生的力B.两个接触的物体一定产生弹力C.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恢复原状时对接触的物体产生的力就是弹力D.弹力的大小与形变程度无关C课堂练习3.实验弹簧测力计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使用弹簧测力计测力前,应将测力计在受力方向上调零B.测量时,让测力计弹簧伸长方向与受力方向一致C.测量时,指针最后所指刻度就是所测力的大小D.弹簧测力计允许超过它的量程D课堂练习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推拉、提压、摩擦、碰撞、吸引、排斥等属于力的作用B.力的国际单位是牛顿C.使物体发生弹性形变的外力越大,物体的弹性形变就越大D.测量力的大小只能用弹簧测力计D课堂练习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狗拉雪橇时,施力物体是狗,受力物体是雪橇B.铲车举起重物时,施力物体是铲车,受力物体是重物C.弹力没有施力物体D.有力作用时,一定涉及两个物体C课堂总结一、力是什么?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推拉、提压、摩擦、碰撞、吸引、排斥等现象属于力的作用。产生力的条件:必须有两个物体且相互作用。不接触的两个物体也会产生力的作用。二、形变和弹力。 物体形状的改变叫做形变。形变的物体在撤去外力后能恢复原状的形变叫弹性形变。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要恢复原状使对另一个物体产生的力叫做弹力。三、力的测量——测力计。力的单位是牛顿。弹簧测力计的使用:1.先了解量程和分度值,不能超过量程;2.指针指0刻度;3.弹簧测力计轴线方向与受力方向一致;4.读数时,视线与刻度盘垂直。板书设计一、 力是什么?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推拉、提压、摩擦、碰撞、吸引、排斥等现象属于力的作用。产生力的条件:必须有两个物体且相互作用。不接触的两个物体也会产生力的作用。二、形变和弹力。 物体形状的改变叫做形变。形变的物体在撤去外力后能恢复原状的形变叫弹性形变。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要恢复原状使对另一个物体产生的力叫做弹力。三、力的测量——测力计。力的单位是牛顿。弹簧测力计的使用:1.先了解量程和分度值,不能超过量程;2.指针指0刻度;3.弹簧测力计轴线方向与受力方向一致;4.读数时,视线与刻度盘垂直。作业布置1.P47T22.家庭作业:P47T1、T3。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课题 第八章 力8.1 力 弹力导学目标:(1)将人和动物对物体的作用和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向对比,初步建立力的概念。知道什么是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2)通过动手实验,知道弹力是由物体发生形变而产生的力的。(3)通过探究物体形变大小与外力的关系,领悟弹簧测力计的原理;通过观察和对比,认识弹簧测力计的构造和使用方法;通过实验操作,学会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4)知道国际单位中力的单位是牛顿(N)。重点:力的概念、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难点:在引导学生形成力的概念时,寻求现象的共性,从而形成对力的清晰认识。弹力概念的形成。导学方法:实验探究法、讨论法课 时:1课时导学过程课前导学1.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_________。推拉、提压、摩擦、碰撞、吸引、排斥等现象属于____________的作用。产生力的条件:必须有两个物体且相互______________。不接触的两个物体也会产生______________的作用。2.物体______________的改变叫做形变。形变的物体在撤去外力后能恢复______________的形变叫弹性形变。发生_________形变的物体要恢复原状使对另一个物体产生的力叫做______________。3.力的单位是______________,符号是______________。4.弹簧测力计的使用:(1)先了解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和______________,所测量的力不能超过______________;(2)测量前观察弹簧测力计指针是否指在______________刻度;(3)弹簧测力计轴线方向与受力方向______________;4.读数时,视线与刻度盘______________。课堂导学一、认识力1.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_________。推拉、提压、摩擦、碰撞、吸引、排斥等现象属于____________的作用。产生力的条件:必须有两个物体且相互______________。不接触的两个物体也会产生______________的作用。二、形变和弹力2.物体______________的改变叫做形变。形变的物体在撤去外力后能恢复______________的形变叫弹性形变。发生_________形变的物体要恢复原状使对另一个物体产生的力叫做______________。三、力的测量3.力的单位是______________,符号是______________。4.弹簧测力计的使用:(1)先了解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和______________,所测量的力不能超过______________;(2)测量前观察弹簧测力计指针是否指在______________刻度;(3)弹簧测力计轴线方向与受力方向______________;4.读数时,视线与刻度盘______________。5. 2021年10月16日0时23分,搭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三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按照预定时间精准点火发射,约582秒后,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飞行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如图所示,在火箭加速上升过程中,有燃烧后的气体对空气有力的作用,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______________,受力物体是______________。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小结课堂练习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一个物体会产生力B. 接触的两个物体一定会产生力C. 力物体对物体的作用D. 力是一个物体接触另一个物体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弹力就是弹簧产生的力B.两个接触的物体一定产生弹力C.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恢复原状时对接触的物体产生的力就是弹力D.弹力的大小与形变程度无关3. 实验弹簧测力计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使用弹簧测力计测力前,应将测力计在受力方向上调零B.测量时,让测力计弹簧伸长方向与受力方向一致C.测量时,指针最后所指刻度就是所测力的大小D.弹簧测力计允许超过它的量程4.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推拉、提压、摩擦、碰撞、吸引、排斥等属于力的作用B.力的国际单位是牛顿C.使物体发生弹性形变的外力越大,物体的弹性形变就越大D.测量力的大小只能用弹簧测力计5.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狗拉雪橇时,施力物体是狗,受力物体是雪橇B.铲车举起重物时,施力物体是铲车,受力物体是重物C.弹力没有施力物体D.有力作用时,一定涉及两个物体课后练习课后反思参考答案:课前导学1.作用、力、作用、力。2.形状、原状、弹性、弹力。3. 牛顿、N。4.分度值、量程、0、一致、垂直。课堂导学1.作用、力、作用、力。2.形状、原状、弹性、弹力。3. 牛顿、N。4.分度值、量程、0、一致、垂直。5.燃气、空气。课堂练习1.C;2.C;3.D;4.D;5.C。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课题 第八章 力8.1 力 弹力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将人和动物对物体的作用和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向对比,初步建立力的概念。知道什么是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2)通过动手实验,知道弹力是由物体发生形变而产生的力的。(3)通过探究物体形变大小与外力的关系,领悟弹簧测力计的原理;通过观察和对比,认识弹簧测力计的构造和使用方法;通过实验操作,学会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4)知道国际单位中力的单位是牛顿(N)。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了解力的概念和弹簧测力计的使用;通过观察,知道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具有能量。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经历用橡皮筋测力计的制作以及测量头发所承受的最大拉力实验,培养学生乐于参与、勇于创新的意识和提高学生的实验设计、实验操作能力。教学重点:力的概念、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教学难点:在引导学生形成力的概念时,寻求现象的共性,从而形成对力的清晰认识。弹力概念的形成。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用具:多媒体、弹簧测力计、钩码、气球、弹簧、橡皮筋、测力计教学互动设计: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做一做 同桌之间做掰手腕游戏交流讨论 请同学们谈谈肌肉有什么感觉?投影 观察:利用多媒体展示几幅图片让学生感受力最初是从肌肉紧张中得来的。(介绍中国的体育健儿为国争光的事迹,教育学生热爱祖国)小结 物理学中的力最初是从肌肉的紧张得出来的二、新课讲授,师生互动“力”这个词在生活中广泛使用着。在物理中,力(force)的含义是什么呢?有人认为,力是由肌肉紧张引起的,只有人和动物才能产生力的作用。这个认识对吗?(一)力是什么(a)运动员举起杠铃 (b)铲车举起重物(c)狗拉雪橇 (d)火车头拉车箱我们日常所见的推拉、提压、摩擦、碰撞、吸引和排斥等现象,都属于力的作用。物理学中,力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只要有力的作用发生,就一定会涉及两个物体:一个施加力的物体叫做施力物体;另一个是受到力的物体,叫受力物体。(二)形变和弹力手压气球,气球会变形;手压弹簧,弹簧会缩短;手拉橡皮筋,橡皮筋会伸长。物体形状的改变,叫做形变,如果形变的物体在撤去外力后能恢复原状,那么该物体所发生的这种形变叫做弹性形变。活动:8.1 探究弹性形变与外力的关系压塑料尺的力越大,塑料尺的弯曲程度约 (大/小)拉弹簧的力越大,弹簧伸长得越 (大/小)由此可见,使物体发生弹性形变的外力越大,物体的形变就越大。在上述活动中,你会感到,弯曲的塑料尺、被拉伸的弹簧会对使它们发生形变的手指产生力的作用。事实说明,物体发生弹性形变后,力图恢复原来的形状,而对另一个物体产生的力叫做弹力(elastic force)。(三)力的测量根据形变与外力的关系,人们制成了测力计,它可以用来测量力的大小。弹簧测力计就是其中的一种。弹簧测力计主要由弹簧、秤钩、指针和刻度盘组成。如图所示的弹簧测力计的量程是 N,分度值是 N。信息快递: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newton),符号是N。如图所示的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操作中,哪一个是正确的?其余的错在哪里?信息快递:实验弹簧测力计,应注意一下几点:1.先了解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和分度值,所测力的大小应在它的量程内。2.测力前,应检查指针是否指在“0”刻度线上。若不在,应校正“0”点。3.要使弹簧测力计的轴线方向与受力方向一致。4.读数时,视线应与刻度盘垂直。做一做1.将弹簧测力计竖直放置,观察并校正“0”点。将弹簧测力计竖直放置,观察并校正“0”点。倒立或倾斜时指针不指在“0”点。2.用手线下拉弹簧测力计的秤钩,体验并比较弹簧测力计为1N和5N时,手的用力情况。3.将一个钩码挂在弹簧测力计的秤钩上,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四、板书设计,整合提升五、大海扬帆,尝试远航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一个物体会产生力B. 接触的两个物体一定会产生力C. 力物体对物体的作用D. 力是一个物体接触另一个物体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弹力就是弹簧产生的力B.两个接触的物体一定产生弹力C.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恢复原状时对接触的物体产生的力就是弹力D.弹力的大小与形变程度无关3. 实验弹簧测力计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使用弹簧测力计测力前,应将测力计在受力方向上调零B.测量时,让测力计弹簧伸长方向与受力方向一致C.测量时,指针最后所指刻度就是所测力的大小D.弹簧测力计允许超过它的量程4.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推拉、提压、摩擦、碰撞、吸引、排斥等属于力的作用B.力的国际单位是牛顿C.使物体发生弹性形变的外力越大,物体的弹性形变就越大D.测量力的大小只能用弹簧测力计5.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狗拉雪橇时,施力物体是狗,受力物体是雪橇B.铲车举起重物时,施力物体是铲车,受力物体是重物C.弹力没有施力物体D.有力作用时,一定涉及两个物体参考答案:1.C;2.C;3.D;4.D;5.C。六、作业:P47T2课外作业P47T1、T3 。教学反思:本节分为三个教学板块:(1)力是什么;(2)形变和弹力;(3)力的测量。通过生动的情景图片使学生从熟悉的事例中领悟到力的存在,并引起对其共性的思考,通过分析归纳抽象出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一种作用;通过活动,让学生知道弹力和力的测量。这次在板书中,强调了研究对象,即指受力物体,一般只研究受力物体。学生在分析施力物体、受力物体时,知识错误明显减少。两个物体施力物体:主动受力物体(研究对象):被动一、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 弹力二、形变和弹力:形变的物体在撤去外力后能恢复原状的形变叫弹性形变。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要恢复原状使对另一个物体产生的力叫做弹力。三、力的测量:测力计——弹簧测力计。力的单位是牛顿。弹簧测力计的使用:1.先了解量程和分度值,不能超过量程;2.指针指0刻度;3.弹簧测力计轴线方向与受力方向一致;4.读数时,视线与刻度盘垂直。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8.1 力 弹力 学案.doc 8.1 力 弹力.ppt 8.1 力 弹力 教案.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