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篮球——篮球急停急起教学设计 (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四章篮球——篮球急停急起教学设计 (表格式)

资源简介

水平四“篮球:运球急停急起”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能够了解篮球运球急停急起的技术原理以及在比赛中的运用价值。 2.技能目标:在运球急停急起时组合练习、面对障碍物、面对防守、比赛等难度不断递增的环境中能根据情况合理选择运球急停,急起运球,并能面对障碍物、防守和比赛运球急停急起突破时,懂得用眼睛余光观察周围环境,利用异侧手臂及身体姿势有效护球。 3.情感目标:练习中表现出自主学习、相互协作,不惧困难,敢于挑战,积极进取的能力。 课时 6
课时 次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教学重与难点 教学策略
1 运球急停急起技术动作方法 1.让学生初步了解篮球运球急停急起的技术原理 2.在游戏中能在篮球运球急停急起的练习时作出体前变换手动作,并能做到运球时眼看前方。 3.增强探究意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练习、积极进取的能力。 重点:手触球的部位 难点:眼看前方 拿放标志物运球换位 2.急停急起运球+体前变换手练习 3.游戏:急停急起与提前变换手直线运球接力游戏
2 运球急停急起练习方法1 1.能够对运球急停急起中跨步降重心正确的把握。 2.在运球急停急起的练习中,能做出急停跨步降重心时成功翻小垫子并控制好球,发展多种体能。 3.培养学生合作练习、积极探究的学习能力,体验成功的乐趣。 重点:急停急起时重心变化 难点:重心变化对球的控制 1.持、抛接球跨步急停、运球急停急起练习。 2.利用标志桶多种形式行进间运球急停急起 3.比赛:套娃大比拼
3 运球急停急起练习方法2 能简单的说出运球急停急起过障碍的方法. 2. 在练习中,能做出过弱防守队员时运球急停急起的技术动作与投准的动作衔接,发展灵敏,协调等体能 3.能积极地参与练习,获得成功的信心。 重点:快速启动 难点:重心合和球的控制。 1.行进间运球急停急起过障碍,行进间高低运球推倒、扶起标志桶。 2.运球急停急起过弱防守队员+投准练习。 3.游戏:连续运球急停急起加投篮。
课时 次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教学重与难点 教学策略
4 运球急停急起运用方法1 能说出运球多方向急停急起的动作方法。 在运球急停急起的练习中,通过观察光标能做出不同方向的急停急起技术动作,发展多种体能。 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体验成功的乐趣。 重点:多方向变化时动作协调 难点:球的控制 通过观察光标进行多方向快速急停急起、急停急起左右换手运球。 6米低运球+运球多方向急停急起过障碍 比赛:运球急停急起接力
5 运球急停急起运用方法2 能简单说出运球急停急起过防守队员的方法。 在运球急停急起练习中能做出过移动(弱、强)防守队员的技术动作,发展多种体能。 能积极参与练习,获得成功的信心。 重点:重心和球的控制 难点:人球结合 行进间高低运球急停急起:左右手行进间运球急停急起过(弱、强)防守的人。 追地滚球+行进间运球急停急起过防守的人 比赛:左右交换手运球急停急起过障碍接力
6 运球急停急起运用方法3 能简单地描述急停急起运球在面对障碍时的运用方法。 在运球过障碍练习中,能做出2种以上方法急停急起运球过障碍并传准,发展眼手协调等多种体能。 积极主动参与活动,友善对待同伴,表现出良好的合作精神。 重点:动作衔接 难点:身体的协调配合 运球急停急起过障碍+转准 高低运球+运球急停急起过障碍+传准。 比赛:全场一对一攻防转换先进球的为胜者。
《篮球运球急停急起》(七年级)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
实现以“技术·能力·体能”的融合与协调发展”式的体育课堂。把技术、运动能力、体能三要素进行有机的匹配,体现技术重在练习,能力重在运用,体能重在无痕教学理念。体育教学不是简单的动作技术讲解或教师示范学生模仿,而是应把动作要领(文本性知识)进行加工处理转化为让学生能够易学乐做的技术练习方法(操作性知识),使学生通过反复的技术练习,肌肉得到刺激,通过刺激掌握技术要领,是本次课设计的主要思路。
教学内容
1.篮球:运球急停急起练习方法 1 (6-2)
2. 游戏与体能练习
三、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学生能够意识到并说出降重心,合理的按球部位能有效的促进运球急停急起
2.技能目标:通过学练使90%学生能够通过推放标注桶进行运球急停急起中的跨步降重心和急起,70%以上学生能够连贯的完成运球急停急起的,其余学生能积极尝试进行左手运球,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合作练习、积极探究的学习能力,体验成功的乐趣。
四、教材及学情分析
众所周知,篮球运球急停急起是运动员在快速运球过程中突然急停然后再快速起动,通过节奏上的变化,来摆脱防守队员的一种技术。重点是降低重心停的稳,起的快,难点是对球的控制。本课的教学对象是七年级的常态学生,不是专业运动员,他们的球性和对篮球技术动作的理解和掌握还处在初级入门阶段,所以我们教师在备教材和备学生的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该教学目标的设定和教学方法的选择是否符合我们的教学对象。
我认为七年级的体育教学学习篮球运球急停、急起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球的控制能力,只有对球有一定的控制能力学生才能够完成这一技术动作,才能让学生体会到篮球的乐趣。在实际教学中发现,学生常会出现急起时反应不够快、运球在原地打转没有往前走;在运球过程中,球容易跑偏,或是运不住球,往往都是人跟着球跑;在急停时,停不稳,刹车刹不住;在运球变向或是传球时,掉球,跟着球跑等现象,屡见不鲜。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急停急起时重心变化
难点:重心变化对球的控制
六、设计思路
依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版),关于水平四技能目标的描述,以及《浙江省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指导纲要》的相关理论。结合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本课选用“篮球运球急停急起”作为教学内容。通过多媒体的利用,让学生更加清晰动作的结构,以及通过学生学练过程中错误动作和正确动作的对比,突破重点,解决难点;整节课利用标志桶作为标志物,多种形式利用高低标志桶层层递进解决学生跨步和降重心这个难点;根据浙江省一堂课的七个基本要求中的“教材三个一”设置以此技术为核心的组合练习和比赛环节。为了解决学生跨步却不降重心和停下来不不能连贯快速的急起的困难,利用急停推放标志桶急停与迅速急起到下一个标注桶的组合练习,游戏比赛,套娃大比拼,达到玩中学,学中乐的效果。也合理的回收了器材。本课设计方案让学生在运球中如何急停急起,通过利用急停推放标志桶急停与迅速急起到下一个标注桶的组合练习。课堂中通过大量的练习巩固学生的技术动作,发展学生的快速起动、速度、灵敏等身体素质。实现把技术的掌握、运动能力的提升、体能的提高相互贯通,融为一体,达到技术、能力、体能、情感协同发展,顺应人体的生长发育并促其良性的进化。
七、教学流程
(
调动情绪
激趣热身
合作学习
学练技能
情境放松
游戏+体能练习
运球急停急起练习
行进间徒手+运球快速反应练习、球操
队列队形
带领学生进行放松练习,
瑜伽式放松模式,让学生身心都得到放松
小结:分析与自评互评
安排学生归还器材
师生再见
分成四组进行运球急套娃大比拼
体能练习
1.
思考游戏中的急停急起,并思考
2.
通过利用标注桶多种形式进行运球急停跨步降重心起重心急起练习。
3.通过展示,对比,讲解纠错
4
.
组合:运球急停急起+传接球
导入课堂,队列队形
游戏推放标注桶(学生无意间做急停急起)
音乐伴奏下的球操
原地做不同形式的运球(复习第一节课的有节奏的高低运球,导入本届课的前后拉球)
恢复身心
整理评价
)教学流程
八、预期效果
练习密度:50%+5% 平均心率:100-160次/分最高心率:160次/分
九、场地设施与器材
体育馆篮球场、篮球36个、高标志桶16、底标志桶20个、音响一台
十、安全措施
1.适时传授练习规范指令,提出合理练习要求。
2.做好充分的热身活动,再练习中进行安全提示。
体育与健康实践课教案
授课教师 授课学校 授课时间
授课地点 体育馆 授课班级 授课人数
教学内容 篮球:运球急停急起练习方法 1 (6-2) 游戏与体能练习
教学 目标 1.认知目标:学生能够意识到并说出降重心,合理的按球部位能有效的促进运球急停急起 2.技能目标:通过学练使90%学生能够通过推放标注桶进行运球急停急起中的跨步降重心和急起,70%以上学生能够连贯的完成运球急停急起的,其余学生能积极尝试进行左手运球,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合作练习、积极探究的学习能力,体验成功的乐趣。
重点 难点 重点:急停急起时重心变化 难点:重心变化对球的控制
教学 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练标准及要求 组织形式及安全提示 运动负荷
次数 时间 强度
准 备 部 分 8 课堂常规 队列练习 准备活动 游戏(推放标注桶) 运球,(有节奏的高低运球) 3.3 球操 1.检查学生,安排见习生,师生问好,宣布本课的内容及要求。 2.调整队列练习原地四面转发 3.教师发出指令(每位学生,以各自目标跑步走) 3.2教师宣布游戏规则 (要求:在控制球的前提下快速推放标志桶) 3.3教师带领学生在音乐伴奏下进行球操球性练习。 静、齐、快 2.精神饱满,跟上节奏 3.按照指令快速跑到指定位子 3.2, 学生积极迅速的投入游戏 3.3学生基本能跟上老师的动作节奏,动作协调,球性练习时注意高低运球时重心的变化 1. 四列横队(图1) 组织:学生积极并快速推放标志桶,积极思考怎样合理的急停,并快速启动。 安全提示:跑步和运球过程中注意观察周边环境,避免安全事故,注意安全 球操队形 同上队列队形 ≥1 ≥1 ≥1 ≥1 ≥1 3ˊ 3ˊ 中
基 本 部 分 28′ 1.跨步急停练习 1.1.持球跨步急停接球 1. 2 抛球两步急停接球 2 行进间运球跨步急停练习 2.1运球急停手碰标注桶先高后底 2.2 运球急停急起追逐 3.游戏:运球急停急起套娃比赛 4.体能练习 4.1立卧撑 4.2高抬腿 4.3收腹跳 4.4开合跳 1.1 教师示范,组织学生练习持球跨步急停练习 引导学生思考脚掌的朝向 1.2组织学生练习,并讲解要求。 1.2.1生学练错误动作与正确动作的对比,讲解纠错。 1.3.1教师示范讲解运球急停时第一步脚尖向外,第二步脚尖向内 1.3.2 教师示范动作,并巡回指导。 1.4 教师讲解并示范组合动作,并组织练习 1.4.1选优秀学生展示 教师讲解比赛规则,并做到公平裁决。 3.组织学生体能练习,并讲解要求 1.认真观看教师示范,模仿练习,认真听讲解并思考。 1.1完成持球跨步急停,保证抛接球不掉,完成至少6次跨步急停练习。 做到第一步脚尖向外,第二步脚尖向内 1.2 70%以上学生能够在行进间运球遇到高标注桶降重心。并能控制好球,80%以上学生能够在行进间运球遇到底标注桶降重心。 1.2.1观看两个对比,发现问题,纠错。并认真听老师讲解。 1.3.1 90%以上学生能够做到遇标志桶做到跨步急停将重心 1.3.2 学生在跨步急停降重心推放标志桶 并能及起 1.4明确练习方法,70%以上学生能够在组合急停急起练习中完成动作,并能控制好球掉球 1.4.1 勇于展示,其他同学认真观察,至少能够说出一个动作评价 2.认真明确比赛要求,高质量完成动作的基础上提高速度。 3.学生认真完成每一组体能练习, 积极轮换 1.观看示范组织 同上 1.1学练队形 四列横队,体操队形 组织:四列横队,原地同时听教师哨音进行持、抛接球跨步练习 安全提示:抛接球跨步练习 是注意距离的控制,以免前后学生发生碰撞 集体练习队形(图3) 组织要求: 学生听到哨音时第一排学生快速启动运球,遇到标注桶时做跨步急停练习,当听到第二声哨时,第一和第二排继续急起运球,其他同学在原地运球,返回换手做跨步急停机器练习。主:无球手碰标志桶 安全提示:1.在折返运球急停急起时在两块标志物中间直线交错折返,注意观察同伴,避免发生碰撞。 2.在运球急停急起是注意眼观六路 组织 ≥4 ≥4 ≥2 ≥2 ≥2 ≥2 ≥1 ≥2 2ˊ 3ˊ 3ˊ 3ˊ 2ˊ 2ˊ 中 中 强 强 强 中
教学 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练标准及要求 组织形式及安全提示 运动负荷
次数 时间 强度
结束部分 4 集合放松 小结 师生再见 收还器材 教师领做放松操并且创设情境 教师引领学生进行小结 与学生再见 安排学生归还器材 积极放松 认真听总结 收还器材 师生再见 放松队形: 同上 组织要求: 1心情愉悦,身心放松 爱护体育器材 ≥1 2ˊ 小
预计心率 曲线图 次 210 180 150 120 90 60 0 5 15 20 25 30 35 40 分 平均心率 110-160次/分
练习密度 50%+5%
场地器材 体育馆篮球场、篮球36个、 高标志桶16、底标志桶20个、音响一台
课后小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