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1.5.改变世界的机械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轮轴、斜面做功的特点,能够计算相对应的功;2.了解特殊的斜面—螺旋;3.了解机械使用的历史发展过程,认识机械的使用对社会发展的作用。过程与方法:通过列举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机械,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使学生意识到机械的发展在人类文明中的重要地位,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应用科学知识服务人类的意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学重点:本节的重点是了解机械使用的历史发展过程,认识机械的使用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教学难点:本节的难点是轮轴和斜面做功的相关计算。教学用具:斜面、钩码、弹簧测力计教学方法:实验法、观察法课时:1课时课型:新授课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出示一个百宝箱,箱子里有钢丝钳、滑轮、核桃夹、筷子、天平、螺丝刀、扳手、螺丝钉、红酒开瓶器、晾衣架把手、钥匙、水龙头。请一位同学说一说他们分别是那种机械,认不出来的他们也是机械,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轮轴、斜面、螺旋。二、进行新课1、简单机械的家族活动一:轮轴(1)轮轴的定义:由两个半径不等的圆柱固定在同一轴线上组成。通常把大的叫轮,小的叫轴。(2)轮轴的实质: 通过观察图片轱辘井和动画演示,让学生知道什么是轮轴,明确哪个力是动力,哪个力是阻力,动力臂和阻力臂分别是什么,推出轮轴的实质就是一个可以连续转动的省力杠杆。(3)学生活动:介绍水龙头(4)练习:例题:使用轮半径与轴半径之比为5∶1的轮轴,若作用在轮上的动力是30N,则作用在轴上的阻力是________N 思考1:老师的百宝箱里哪些是轮轴 (请一位同学上台展示)思考2:生活中还有那些轮轴 (拓展思维、举一反三)活动二:斜面。(1)斜面的定义:斜面是一个与水平面成一定夹角的倾斜平面。(2)实验:观看教材91页11-5-5“利用斜面搬运重物”的图片,使学生初步认识到,使用斜面可以省力,请同学们利用老师提供的器材(斜面、钩码、弹簧测力计)验证斜面可以省力。用弹簧测力计直接提重物,测出重力大小G,在沿斜面拉物体测出拉力的大小F,比较F与G,得到F小于G。说明使用斜面可以省力。 (请一组同学展示实验过程,其他组同学作出评价)(3)斜面省力原理:根据功的原理使用任何机械都不能省功(不计斜面摩擦)则力F做的功,等于直接将物体举高做的功。 得Gh=FL 所以F=Gh/L 强调:如果不计摩擦,斜面长是高的几倍,拉力或推力就是物体所受重力的几分之几。(4)练习:例题:一个光滑斜面高1m,长4m,将一重200N的重物从该斜面的底端拉到顶端,所用的拉力F=____N,如果斜面高度不变,想使拉力更小些,则必须将斜面的长度 _______ (选填“变长”“变短”或“不变”)。活动三:螺旋-特殊的斜面教师让学生观动手:把一张三角形制片缠绕在笔杆上,体会斜面变成螺旋的过程。思考1:老师的百宝箱里哪些是螺旋?(请一位同学上台展示)思考2:骑自行车上坡是怎样才能省力?(请一位同学回答)思考3:盘山公路-费距离但省力过渡语:轮轴、斜面、螺旋以及之前学过的杠杆、滑轮就构成了简单机械家族。简单机械家族的成员可以进行变形和彼此合作,由此工程师们创造出来各种复杂的机械,以满足人们生产生活中的需要,这就是改变世界的机械。2、改变世界的机械课前布置作业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到图书馆、上网,查阅资料,了解机械的发展历史,以及当今中国制造的最先进的机械,并在本节课进行展示,采取竞赛的方式,激励学生敢于展示自我。三、课堂小结请同学们说一说学习了本节课后你的收获和感想.四、教学反思这节课我带来了一个百宝箱,里面有各种机械,这些机械学生并不陌生,都是生活中常见的,这就体现了物理“从生活走向物理”,也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学生运用网络等手段自主收集整理资料,找到当今中国制造的最先进的机械,并在课上进行展示,学生资料收集齐全形式多样,有图片有文字介绍还有视频,学生大胆精彩的展示,引发学生掌声不断,体现了以教师为主体学生为主导。五、板书设计11.5改变世界的机械杠杆简单 滑轮 改变机械 轮轴 世界家族 斜面 的机械螺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