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 我们的梦想 同步练习(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8.1 我们的梦想 同步练习(含答案)

资源简介

8.1 我们的梦想
一、单选题
1.梦想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有梦就有前进的力量。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夙兴夜寐,执着地追求实现小康、过幸福生活的社会梦想。那么,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是什么呢?( )
A.实现现代化
B.实现全面小康社会
C.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D.共同富裕
2.《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全体中国人共同的梦想。“中国梦”的本质内涵是( )
A.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C.实现中华民族的独立梦 D.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3.新时代,新征程。中国人自信地走在一条追求梦想、实干兴邦的康庄大道上。以下选项中哪个是图表空白处对应时间节点的奋斗目标( )
A.实现共同富裕 B.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C.消除绝对贫困 D.建成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4.在学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内容后,同学们对新时代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下列对其理解正确的是( )
①中华民族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②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
③我国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作为基本政治制度载入宪法和法律
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成为主要矛盾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5.“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我们只有喊着同一个号子、朝着同一个方向同舟共济,才能奋力驶向梦想的前方”。这句话中的“时代”和“梦想”分别指( )
A.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改革开放新阶段 振兴中华实现现代化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D.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 完全实现现代化
6.
图中①②应当填写( )
A.①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时期心 ②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B.①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时期 ②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C.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②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D.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②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7.近日,经党中央批准,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写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大事记》,《大事记》突出反映,新中国成立70多年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艰苦奋斗、顽强拼搏,实现了( )
A.由贫困到温饱、再由温饱到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B.把我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
C.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D.跻身发达国家和创新型国家行列的梦想
8.歌曲《我和2035有个约》中写道:“我和2035有个约,约在欢呼雀跃那天,我亲爱的祖国更加美丽和谐,昂扬屹立新世界……”我国提出2035年的远景目标是( )
A.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C.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D.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9.根据我国2035年远景目标和“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下图空白处应依次填入( )
①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③进入小康社会
④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A.②④① B.①②④ C.②①④ D.②③④
10.青少年是未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发展成果的分享者。2021年9月5日,刚刚年满15岁的小华畅想了他今后的人生轨迹。以下是他规划的年龄段可能发生的事件,其中不正确的是( )
A.18岁的小华参与乡村振兴建设,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力量
B.22岁的小华大学毕业,投身于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
C.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美好生活,让29岁的小华感觉幸福满满
D.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大国外交风采让44岁的小华很自豪
11.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我们每个人的梦。今年15岁的小李在听了《中国人,中国梦》的主题班会之后,满腔热血,开始畅想自己未来的人生奋斗轨迹,其中有可能实现的是( )
A.20岁,在大学举办“加快实现全面小康”班会活动
B.22岁,出去旅游一趟,感受我国实现基本现代化的变化
C.30岁,和好友相约一起去北京天安门共祝祖国实现中国梦
D.45岁,和全国人民共同见证我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12.小亮在学习“新时代开启新征程”内容时,用时间轴表述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安排,下面能体现出从“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到“本世纪中叶”可以分两个阶段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13.2021年12月25日至26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分析当前“三农”工作面临的形势,研究部署2022年“三农”工作。新时代中央做好“三农”工作有利于(  )
A.2035年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B.增进民生福祉,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C.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立即消除发展差距
D.助力贫困群众完成致富,实现同步富裕
14.“十三五”时期,“中国之治”令人自豪、坚强主心骨令中国人民信赖。擘画2035宏伟远景,描绘“十四五”美好前景,我们会看到( )
A.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全面主导世界发展
B.改革开放基本国策是现代化强国之路
C.到2035年,将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D.到“十四五”结束时,将初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15.下图为我国不同时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解决温饱问题,稳步推进“三步走”战略
B.②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C.③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完成社会主义现代化
D.④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结束,进入新时代
16.2021年11月8日至11日,十九届六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全会总结了党领导人民自信自强、守正创新,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意味着( )
①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②实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③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
④为广大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最好的选择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7.春晚歌曲《我和2035有个约》,2035年,我们要实现的目标是( )
A.建设四个现代化 B.建成小康社会
C.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D.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18.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人新时代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
②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③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
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人新时代,中华民族迎来了实现独立和解放的光明前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9.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 。( )
A.未来方向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B.未来方位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C.历史方向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人口.资源. 环境问题之间的矛盾
D.历史方位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20.中国梦是你的梦、我的梦、大家的梦。我们都在努力奔跑,我们都是追梦人。下列关于中国梦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中国梦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②中国梦,归根到底是公民的梦、世界的梦
③中国梦的本质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④中国梦是国家情怀、民族情怀、人民情怀的统一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二、综合探究题
21.【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实现民族复兴伟业】
2020年我国将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某校九年级(1)班开展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民族复兴伟业”的学习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其中。
活动一 填一填打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战,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打好“三大攻坚战”,坚决完成国家发展预定任务。
(1)“五位一体”总布局包括经济建设、____________、文化建设、____________和生态文明建设。
活动二 议一议在党的领导下,亿万中国人民实现了从贫困到温饱再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为人类战胜贫困、为发展中国家寻找发展道路提供了成功经验。
(2)在实现全面小康的路上,我们的成功经验有哪些
活动三 辩一辩习总书记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不能掉队。对此,有同学得出了以下结论:只要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就实现了共同富裕。
(3)请你对他的观点作简要辨析。
活动四 想一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场接力跑,我们要一棒接着一棒跑下去,每一代人都要为下一代人跑出一个好成绩。
(4)请谈谈你为复兴伟业“接力”应作的准备。
22.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召开以来,如何书写“中国之治”新篇章成为大家积极探讨的话题。某校九(1)班同学就此开展探究性学习,请你参与并回答问题。
★发挥制度优势
通过学习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公报,同学们了解到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具有多方面的显著优势,认识到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1)请你用一句话表达对中国共产党的热爱之情。
★夯实法治基础
走法治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男生:民法典禁止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守护百姓“头顶安全”;透过法律形式为见义勇为者“撑腰”……这是一部良法!
女生:有法律制度不等于就有法治,法治还要求实行善治。
(2)你同意他们的观点吗 请说明理由。
★展现中国担当
人类命运休戚与共,中国与世界紧密相连。在世界舞台上我国展现了大国担当。大家就此搜集了以下信息并进行讨论。
信息一:疫情发生后,中国第一时间向世界卫生组织、有关国家和地区组织主动通报疫情信息,分享新冠病毒基因组序列信息和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引物探针序列信息。
截至5月31日,中国共向27个国家派出29支医疗专家组,已经成正在向150个国家和4个国际组织提供抗疫援助。
信息二:2020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坚持共商共建共享,遵循市场原则和国际通行规则,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开展互惠互利合作。
(3)请你根据上述信息,运用所学学知识,总结中国在世界舞台上是如何展现担当的。
(4)请你结合本次探究性学习,谈谈青少年为书写“中国之治”应增强哪些意识。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2.D
3.B
4.C
5.C
6.D
7.A
8.C
9.C
10.A
11.D
12.D
13.B
14.C
15.B
16.B
17.C
18.A
19.D
20.C
21.(1)政治建设;社会建设。
(2)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共享发展理念;全国人民发扬了艰苦奋斗精神;等等。
(3)该观点是错误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党和国家到2020年的奋斗目标,是走向共同富裕的必经阶段;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对此我们应该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4)树立远大理想,将个人梦想与中国梦紧密结合起来;努力学习、提升自身素质;做好人生职业规划;脚踏实地,艰苦奋斗;等等。
22.(1)祝愿中国共产党永葆青春!
(2)同意。①良法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反映社会的发展规律,程序正当,符合公平正义要求,维护个人的基本权利,促进人与社会的共同发展,最大程度地维护社会秩序、增进人民福祉。民法典是一部良法。②法治要求实行良法之治;法治还要求实行善治。法治建立在民主政治基础上,通过赋予公民更多的参与公共活动的机会和权利,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
(3)①中国着眼于时代发展大势,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为全球治理提出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②中国广泛参与国际事务,在承担责任中不断积累经验,提升能力,增长智慧。③在解决人类面临的各种问题的过程中积极探索、有效行动,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促进人类社会共同发展。
(4)爱党、爱国、爱人民的意识;法治意识;全球意识;责任意识。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