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定跳远(教案) 体育五年级下册(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立定跳远(教案) 体育五年级下册(表格式)

资源简介

《体育》水平一——技巧单元教学计划
年级 五年级下 课题 立定跳远 学时 3
单 元 教 学 目 标 1、了解各种一些简单的单脚双脚跳跃练习,和双脚跳跃的方法并知道各种跳跃动作在日常锻练和生活中的运用方法,并乐于运用; 2、掌握双脚起跳双脚落地缓冲的基本知识和技术,在老师引导下正确学练,提高身体的感知能力和活动能力; 3、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能力和兴趣,并能运用双脚起跳双脚落地缓冲方法拓展活动; 4、形成互帮互助、团结协作的良好课堂氛围。
节次 教学内容 具体学习目标
第 一 节 1. 各种单脚双脚跳跃 2.双脚用力蹬地 3. 双脚用力蹬地起跳双脚落地缓冲 1.通过学习,掌握基本的双脚起跳双脚落地原理; 2.顺序做出用力蹬地,迅速向前跳出,双脚同时用全脚掌着地,双腿屈膝缓冲的动作 。
第 二 节 1.两脚稍分开自然站立,上体稍前倾,抬头两臂后举。2手臂前后摆动 同时双脚用力向前蹬地迅速向前跳出。3落地时以脚跟先着地,同时屈膝缓冲.维持平衡 1.60﹪以上学生能说出和领会立定跳远动作要领和顺序,初步建立立定跳远技术动作的概念; 2.体会展、蹲、跳的重要性; 3.了解练习中保护帮助的方法,并能在练习中给与同伴必要的保护与帮助
第 三 节 1、利用三拍法的提示,完整动作 2、学习评价 1.掌握完整的技术动作,双脚轻巧落地 2.在老师帮助下了解自身学,并能针对性提高自己 3. 能自我展示
《立定跳远》第1课时教学设计方案
一、指导思想
根据《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精神,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体现课标的思想和理念,在发挥指导作用的同时,更加重视以学生为主体,面向全体学生,一切活动为了学生的发展,启发思维,自主创新。本课以游戏为主线,让孩子们自己玩合作玩,在玩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终引出立定跳远的正确方法,让孩子在游戏中不知不觉的初步学习立定跳远动作,使学生在乐中学,学中乐,在学练中技能得以接受,情感得以升华
二、教学内容——立定跳远第一课时
三、教材分析
立定跳远主要出现在水平一的教材中,低年级跳跃内容是一些简单的单脚跳,双脚跳跃练习和基本跳跃方法,对培养学生跳跃的正确姿势,发展学生跳跃能力具有重要作用,通过教学,促进学生身体机能的发展,提高学生灵敏、速度、力量和协调性素质的能力,培养学生勇敢果断和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因此我在立定跳远教学中安排了3课时,通过3课时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掌握其动作方法,发展跳跃能力,本次课为第一课时,使学生掌握双脚用力蹬地的动作,双脚屈膝缓冲落地的动作方法。
四、学情分析
水平一的孩子自我掌控和约束力较差,根据水平一学生心理、生理特点在教学中以游戏为主线,孩子们很乐意去做,乐意去学只有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学中玩,才能符合他们的年龄特征和接受能力
五、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双脚起跳,双脚落地并屈膝缓冲
2、教学难点:上下肢协调配合
六、教学组织形式与过程
本课根据水平一孩子的心理及生理特点,孩子们自我控制约束力较差,在教学中教师始终以游戏为主线,让孩子自己玩合作玩在游戏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终引出立定跳远的动作方法,让孩子们在游戏中不知不觉学习了立定跳远的动作,使学生在乐中学,乐中练,在学练中使技能得以接受。
七、教学过程
1、开始部分5分钟小火车跑、韵律活动
2、基本部分27分钟以游戏的方式,让孩子们玩跳自己的圈,两人合作跳等,在跳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及时提出并解决,教师示范标准动作,孩子们继续练习,并自主比赛来检验自己的能力。
3、结束部分8分钟游戏:青蛙部队、放松活动《左手右手》,让学生学以致用,在游戏中让所学动作得以升华同时让学生身心放松小结本课表现。
八、主要教法、学法
1、教法:根据本课内容,我采用游戏的方式进行教学,从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另外还采用了教师示范,让学生能更好的模仿
2、学法: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采用观察法、师生互动互帮互学,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到练习中
九、场地与器材
篮球场 扩音器2 呼啦圈41个 标志旗4面
十、运动负荷预计
练习密度40﹪----45﹪ 心率110----135次/分
水平一“立定跳远”第一课时教案
年级:五年级 人数: 40 人 授课教师:鲁传松
教学内容 1. 立定跳远 2. 游戏:青蛙部队 教学 资源 呼啦圈41个 标志旗4根 扩音机1个
重点 双脚起跳,双脚落地并屈膝缓冲
难点 上下肢协调配合
教 学 目 标 认知目标:通过一人跳圈、两人合作跳、四人合作跳在跳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及时提出并解决,教师示范标准动作,让学生了解立定跳远的基本动作. 技能目标:学生在练习跳圈时,3∕5学生在教师指引下能完成屈膝动作,2∕5学生能蹬地有力,落地轻盈屈膝缓冲。 情感目标:学生练习时,不讨论与教学无关的内容,1∕3学生在练习中对不理想的动作向老师请教,并自觉独立进行2次练习;能展示立定跳远技术动作,分组练习时相互观察和帮助,1∕10学生能彼此提出建设性意见,学生在练习时能主动整理呼啦圈,正确保护帮助。在教师鼓动和表扬时,至少有2∕3以上学生鼓掌激励;技术动作较好的同学在教师提议和同学掌声中主动展示,并讲出学习体会,引领其他同学练习。
课序及时间 教学内容、强度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与 目标达成
课的 引入 课堂常规 课的引入 宣布内容和要求 安排见习生(图一) 强度:无 (一)课堂常规: 1、整队集合,清点人数,师生问好 2、宣布课的内容和要求,安排见习生。 3、强调课堂安全 学生成四列横队站立 要求:集队要做到快、静、齐,精神饱满。 图一 规范教学常规 激发学生兴趣 积极参与
热身 活动 5min 由四列横队变成一路纵队手持呼啦圈(图二) 热身操 强度:中 (二)课的引入: “孩子们今天老师要带同学们去郊外走走….一定要注意安全。指引,领做热身操 学生由四列横队变一列纵队,活泼精神饱满。(图二) 充分热身。 学生能按照老师安排准确变队
学习尝试 6min 发现问题: 1、 各种随意的跳 2、 两人一组双脚起跳双脚落地(图三) 3、 四人一组跳高低圈练习 (图四) 1、引导学生进行自由跳圈练习2、引导学生进行两人一组双脚起跳双脚落地跳圈练习,并抽生示范。 3、讲解、巡回指导、给予个别帮助 4、在练习过程中强调安全 在老师指导下积极进行尝试性练习 1、学生发挥充分想象各种随意跳 2、 两人合作完成各种双脚起跳双脚落地动作(图三) (图四) 学生用“低圈、低圈、高圈、低圈”进行练习体会用力蹬地和落地缓冲动 作要领(图四) 1、通过各种跳跃练习游戏,让学生自主的合作的进行学习。2、发现高圈时落地很重,让学生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学习尝试 5min 解决问题: 1、两人一组搭手低圈辅助练习双脚起跳双脚落地(图五) 2、四人一组搭手辅助跳高圈练习(图六) 3、完整动作 两腿稍分开,两臂前后预摆一至二次,两腿随着屈伸,当两臂向前上方摆动时,两脚迅速有力蹬地,膝关节充分蹬直,向前跳起,脚后跟先着地,并迅速过度到全脚掌,屈膝缓冲,上体前倾。 1、示范并讲解两人一组跳低圈辅助动作练习和要领。 2、示范并讲解四人一组跳高圈辅助动作练习和要领 3、请孩子们做练习 4、教师边做动作边讲解。 5、教师做完整动作示范 1、观察老师示范动作,领会动作要领 2、学生练习立定跳远辅助动作,并交换练习 图五 图六 4、模仿老师做完整动作练习5---8次 突出教学重点,解决重点
自主 练习 成果 展示 15min 1、 分组练习完整动作(图七) 强度:中强 学生个人或展示动作 强度:中 1、给学生分组 2、巡回指导,交流心得,给予个别帮助 1、 提示动作规格 2、 组织学生进行自我展示 3、 找出易犯问题和纠正方法,帮助学生分析成因 1、小组长带领各小组分组练习,每人4—6次(图七) 1、个人和小组积极参与展示 2、在老师指导 下完成动作 自主练习、积极参与体会成功的乐趣 学生敢于展示自己,能正确评价和分析
拓展 提高 6min 青蛙部队 强度:强 提示、示范游戏方法 听从指挥、认真比赛、注意安全 组织:成两路纵队比赛(图八) 学生积极参与比赛,为小组争光,遵守规则,胜不骄败不馁,公平良性竞争。
放松 与评价 3min 1、放松练习 强度:低 2、教师点评; 对本节课完成情况进行评价, 3、布置作业、归还器材、师生再见 一首轻松欢快的音乐“左手右手”。充分让学生放松。 1、充分放松 2、点评时注意听讲 3、积极动脑、认真思考 散点队形。 恢复身心,归纳反思
课后 延伸 作业:练习所学动作,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做准备
预计 负荷 曲线 课的 密度 40﹪左右
平均心律 135次∕分左右
课后反思 鸡公的鸡
附学案:
学 案 学习方法 积极参与——尝试探索——自主练习——展示风采——挑战自己
问题 1、 为什么学习立定跳远 ?立定跳远能锻炼我们的跳跃能力当我们遇到障碍时可以跳过去 2、 如何才能做好立定跳远的动作?关键环节? 3、 立定跳远的动作要领是什么?用力蹬地摆臂、落地屈膝缓冲。
易犯 错误 纠正 方法 错误1、立定跳远单脚起跳或单脚落地 纠正方法:辅助跳跃剪刀石头布、搭手跳跃等 错误2、落地后不屈腿 纠正方法:做下蹲动作 错误3、落地很重、声音很大 纠正方法:搭手跳跃让落地轻盈
安全应急预案:
1、体育课前,体育教师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2、检查学生是否带有对课堂有安全危害的物品,若有及时放于规定地方;
3、做好准备活动,热身运动;
4、提醒学生自我保护,教会学生自我保护方法,纠正不安全的做法,防止事故的发生;
5、在进行体育活动时,如果学生因进行锻炼发生身体伤害事故时,要根据专业进行现场救护,如果不能进行处理,要马上与医院联系,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受伤的学生送往医院进行救护。
8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