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打(教案) 体育三年级下册(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散打(教案) 体育三年级下册(表格式)

资源简介

教学设计
教 学 任 务通过完整示范、讲解示范、小组学练等活动形式来熟悉正架姿势,初步体验出拳的感觉,使学生提高对散打运动的认识和参与兴趣。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自己录制视频来培养学生团队精神与社会适应能力,并在小组学练中在各自的水平上有所提高。 通过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活动、游戏了解散打基本技术来提高学生对体育活动重要性的认识,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课次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策略11.学习散打正架姿势 2.提高身体协调性。 3.进行常规教育,加强组织纪律性。重点:控制身体重心 难点:动作协调连贯示范讲解技术动作。 学生模仿练习。 3、原地练习。 21.87%学生能初步掌握正架基本动作。 2.通过徒手操发展学生力量,增强协调性。 3.在自主合作的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判断力和团结协作能力重点:两肘不离肋、两拳不离心 难点:正确的手臂角度 完整动作激趣。 原地正架姿势练习。 3、原地小战士游戏。 4、完整练习,教师示范讲解动作要领31.巩固完整动作,改进手臂夹角角度,提高出拳的能力。 2.发展力量素质,提高协调性。 3.培养认真锻炼的态度。重点:两肘关节与肋部夹紧,肘尖与地面保持垂直 难点:出拳时与脚的配合视觉激趣。 口头表扬 气势提升4重点:动作协调有力 难点:正确用力顺序与出手角度结合速度比赛。 反应比赛。
指导思想 本课依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强调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在课中不但注意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更注重培养学生参与体育的兴趣、实践能力及创新精神,让学生体验到主动参与并获得成功的乐趣,从而使学生的兴趣得到培养,实践能力得到加强,能力得到提高,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在锻炼中收益。 学情分析 本课的授课班级为三年级三班,授课对象为49名同学,男生26人,女生23人。他们活泼好动,想象丰富,求知欲望旺盛,但学习往往是从兴趣出发,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容易受外界事物的干扰。因此,教学中培养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基础。 教材分析 本节课教学内容为散打正架姿势,该教学内容是腿法与手法的基本动作。本教材一共预设为五课,本次课为第二课。 四、教学目标 学生模仿学习教师动作,掌握发力动作和出手角度,达到85%的同学能初步掌握散打正架技术动作。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重心掌握,手臂与脚的连贯动作 教学难点:正确的转体与手的结合 教法与学法分计 采用讲解与示范、集体与分散练习、设置游戏相结合的方法,自评互评,层层深入,逐步使学生完成学习目标。 七、场地器材 场地:半个篮球场 器材:(标志桶)若干、展板 八、教学流程 开始部分:课堂常规,队列练习 情景设置,语言引导 热身活动,示范激趣 基本部分:自主体验 主教材学习,情景设置练习 分组练习 3.结束部分:放松活动 评价总结 九、预计运动负荷与密度 1.平均心率:140±5次/分 2.练习密度:35%~40% 十、设计思路(本课创新点) 1. 根据本课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采用情景教学法,设置情景为“小小战斗士” 2.教学语言通过口头评价鼓励激励学生;采用“关键词”提醒办法,如屈膝、含胸、收腹、护头等;采用目的性话语引导启发学生 3.教具采用“自主学习”的方式,将教具贯穿课程始终 课时教学设计 水平三·四年级《散打正架姿势》课时教学计划 教学内容:散打正架姿势课时:2教 学 目 标1.87%学生能初步掌握散打正架姿势动作。 2.通过视觉和气势增加学生兴趣,增强协调性。 3.在自主合作的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判断力和团结协作能力重点重心掌握,手臂与脚的连贯动作难点正确的转体与手的结合教学 阶段教学 内容教师 活动学生 活动设计 意图运动负荷时间次数强度开 始 部 分 8’一、课堂常规 体育委员整队,清点人数,检查着装,师生问好宣布上课内容与要求,安全教育,安排见习生 热身活动 自编操+专项准备活动 1.语言亲切,营造良好氛围 3.教师完整示范导入,激发兴趣 教师带领学生做自编操 场地站位: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 集合快、静、齐 按要求着装,精神饱满 学生认真听、看、练 通过队列训练严格要求,培养学生饱满的精神和令行禁止的组织纪律性 利用教师情景设置和语言引导,激发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兴趣,增强教学趣味性 通过自编操练习,充分舒展身体,活动各关节关节,达到充分热身目的。 1 2 1 4 1 2 1 小 小 中 基 本 部 分 28’复习上节课所学习的内容 教师讲解完整技术动作并示范 师生同做分解动作,学生跟做(每个动作3组)体会出拳的感觉 散打正架动作学练,突破重难点 学生自主体验如何让战斗士做出最帅的战斗动作 请学生展示,教师点评引入技术动作讲解示范 学生模仿练习 ④学生展示 ⑤提出问题并解决 4学生错误动作并让学生提出问题。 课课练:前后左右并脚跳,开合跳,韧带的拉伸 教师讲解要求,引导学生复习上节课内容 学生自主体验,教师巡视并语言引导。 组织学生展示,引入动作示范讲解 4.组织学生按要求分组练习,可观看纸片上正确动作,教师巡视指导。 5.学生展示,教师点评鼓励。学生互相分享。 6.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进行课后练。 1. △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2. x x x ┆ x ┆ x ┆ x ┄┄┄┄△┄┄┄┄ x ┆ x ┆ x ┆ x x x ┆ x ┆ x x x x ┆ x ┄┄┄┄△┄┄┄┄ x ┆ x x x x ┆ x ┆ ┆ x ┆ x x x x ┆ x ┄┄┄┄△┄┄┄┄ x ┆ x x x x ┆ x ┆ 要求:1.体会动作 2.认真听讲,练习 3.勤于思考 4.认真听要求和规则,按要求安全进行练习 通过学生观看完整动作为主教材学习进行铺垫和引导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发展探究问题的能力 利用情景设置练习引导学生全情投入, 培养学生挑战自我,坚持到底的意志品质及合作意识 3 3 15 7 1 若干 若干 若干 小 小 中 大结束部分 5’ 总结评价 放松活动 集合整队,评价小结 表扬激励学生 带领学生进行放松活动 布置课后内容 师生再见,下课四横队集合 认真听老师评价总结 下课 收还器材 要求:1.遵守纪律,认真听讲 2.积极放松充分放松身身心 培养学生集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2 3 1 1 小 小 器材(标志桶)若干 预计运动负荷1.平均心率:140±5次/分 2.练习密度:40%~50%
5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