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8张PPT)看了《天龙八部》视频片段,大家回想一下里面的男主角乔峰是北宋人还是契丹人?《天龙八部》主要围绕着乔峰寻找自己真实身份的过程中发生的一系列的事情,乔峰为什么这么执着的纠结自己是北宋人还是契丹人?导入新课第七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010203辽、西夏的建立辽、西夏与北宋的和战民族关系的发展学习目录01辽、西夏的建立辽的建立西夏的建立辽的生产生活西夏的生产生活【魏晋南北朝】【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请同学们寻找这两幅地图的相同点?这两个时期民族关系有什么样的共同之处?全国处于分裂时期,中原王朝局部统一民族交融加强辽的建立—时空定位01北宋建立960年耶律阿保机统一各部,建立政权916年建立者:耶律阿保机定都:上京临潢府民族:契丹契丹在辽水一带活动389年契丹者,古匈奴之种也。代居辽泽之中,潢水两岸——《旧五代史·契丹传》那么生活在北方的契丹究竟过着怎样的生活呢?西夏的建立—时空定位01北宋建立960年耶律阿保机统一各部,建立政权916年建立者:(李)元昊定都:兴庆府民族:党项族党项族属西羌族的一支,过着半农耕半游牧生活。隋唐时内附中原称臣,受唐王朝赐李姓。到北宋时期,西夏归附北宋,但后来西夏于1038年,建立独立政权。西夏建立1038年西夏—生产生活状况看图说话西夏如何增强实力?措施:元昊仿制唐宋制度,订立官制、军制和法律,并鼓励垦荒、发展农牧经济,还创制了西夏文字“天庆宝钱”货币西夏买牛契约西夏符牌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辽北宋西夏辽西夏北 宋北宋时期,少数民族政权并立,成为这一时期民族关系中最大的特点。那这一时期北宋与辽、西夏又是处理彼此的关系呢?02辽、西夏与北宋的和战辽与北宋和战——澶渊之盟西夏与北宋和战澶渊之盟(936年)辽太宗:占领燕云十六州,与中原冲突加剧宋太宗:宋太祖:宋真宗:1234辽与北宋的和战燕云十六州在五代十国时期,被后晋石敬塘(936年)划给契丹,让中原王朝失去最后一道防御北方游牧民族的防线。(936年)辽太宗:占领燕云十六州,与中原冲突加剧(986年)宋太宗:(960年)宋太祖:(1005年)宋真宗:1234辽与北宋的和战互通使节,保持友好关系数次战争,从进攻到防御从澶州之战到澶(chan)渊之盟战和战和澶渊之盟——从战到和澶州燕云十六州北宋朝震动,宰相寇准力主迎战。帝遂渡河,御北城门楼,远近望见御盖,踊跃欢呼,声闻数十里。契丹相视惊愕,不能成列。——《宋史·寇准传》击退辽军1005年辽宋议和,史称“澶渊之盟”“以万乘之贵而为城下之盟,其何耻如之!”——《宋史》澶渊之盟——从战到和如何看待澶渊之盟?1、对辽来说,澶渊之盟使辽不仅安然脱险,而且还得到了岁币。2、对北宋来说,澶渊之盟加重了北宋人民的负担。3、从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史来看,澶渊之盟结束了辽宋之间几十年的战争,开启了辽和北宋之后长期的和平局面。使此后的辽宋边境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稳定的状态,促进了双方的经济文化交流。澶渊之盟——从战到和澶渊之盟——从战到和《澶渊之盟》宋辽为兄弟之国,辽圣宗年幼,称宋真宗为兄。宋辽以白沟河为界,双方撤兵;凡有越界盗贼逃犯,彼此不得停匿。宋每年向辽提供岁币,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至雄州交割。边境设置榷场,开展互市贸易。经济方面:换来了长期的和平,有利于边疆民众的生产生活、有利于北宋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积极:【名词解释】岁币:北宋每年送给辽的银、绢等钱物,称为岁币。后来,北宋向西夏、南宋向金也送岁币。【名词解释】榷场:当时在宋与辽、宋与西夏的边界开设贸易场所。民族关系:边界贸易的往来,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加深了各族人民之间的了解。分组讨论消极:加重了人民的负担,让北宋政府边防更加空虚。西夏与北宋的战和——从战到和960年西夏归附北宋1038年西夏独立,北宋发动对西夏的战争1040年西夏首领元昊发动对北宋的战争1044年宋夏议和知识迁移1、战:频繁的战争造成社会动荡,给各族人民带来了痛苦和灾难,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战争对辽、西夏来说是进攻、掠夺,对北宋来说是自卫、防御。2、和:议和对北宋来说是统治者牺牲人民利益换取和平局面的手段。虽然岁币给北宋人民带来沉重的负担,但是议和带来的和平局面促进了民族之间的交流与交融。如何正确评价北宋与辽、西夏的战和西夏与北宋的战和——从战到和西夏与北宋的战和——从战到和960年西夏归附北宋1038年西夏独立,北宋发动对西夏的战争1040年西夏首领元昊发动对北宋的战争1044年宋夏议和战则两败俱伤,和则共同发展榷场贸易兴盛议和影响:宋夏议和,让宋夏边界贸易兴旺知识迁移03民族关系的发展由战到和民族交融加强民族关系发展——民族交融加强960年西夏归附北宋1038年西夏独立,北宋发动对西夏的战争1040年西夏首领元昊发动对北宋的战争1044年“庆历和议”916年辽建立960年北宋建立1005年“澶渊之盟”1125年金灭辽战:45年和:120年和:78年战:6年北宋与辽北宋与西夏民族相处方式有战有和,但民族关系还是以和为主一个能为不同人群的不同文化提供多样性发展空间的“多民族之巨大中国”。——杉山正明《疾驰的草原征服者:辽 西夏 金 元》多元一体,共谱华章辽的生产生活状况《契丹人引马图》根据材料,说一说契丹是一个什么样的民族?行营到处即为家,一卓穹庐数乘车。千里山川无土著,四时畋猎是生涯。北方游牧民族辽—生产生活状况看图说话唐末大乱给契丹带去了中原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活方式契丹货币白釉契丹鸡冠壶契丹文字契丹如何增强实力?措施:耶律阿保机建国后,发展生产,创制文字,国力不断增强课堂小结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辽、西夏辽、契丹族兴起西夏、党项族辽与北宋的和战争夺幽云十六州檀渊之盟维持和平局面宋夏和战宋夏边境贸易兴旺宋夏和议巩固提高1.“统一契丹,建立政权,定都上京,尊为太祖”,这句话描述的是契丹历史上的( )A.松赞干布B.元昊C.耶律阿保机D.宋太祖C2、元昊学习中原汉族王朝的统治经验,并多方争取宋朝境内的失意士人为自己所用,又和大臣一起模仿汉字创制了西夏文字。这说明( )A.西夏深受汉族文化的影响B.西夏经济发展迅速C.宋朝士人地位十分低下D.西夏开始出现文字A3、京剧《澶渊之盟》中有句唱词:“将舟船暂驻中流,寡人要一观黄河夜景。”其中的“寡人”指的是( )A.宋太祖B.宋太宗C.宋真宗D.宋徽宗C感谢聆听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历史素材 (1).mp4 历史素材 (2).mp4 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课件.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