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初识家用电器和电路【教材依据】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九年级物理上册第一节《初识家用电器和电路》【学情分析】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初步掌握了学习物理的方法,这是有利的一面。但是有关电学方面的知识以前没有接触过,是全新的内容,所以学习起来会有一定的难度。但是凭借浓厚的学习兴趣,以及与实际贴近的物理实验,同学们通过努力会让他们顺利掌握本章内容的。【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知道电路的基本组成及作用;了解直流电源和交流电源。(2)通过实验认识电路,知道电路的通路、断路和短路状态,了解电源短路的危害。(3)初步认识家用电器,通过实例,知道用电器是将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的装置。2、方法与途径(1)通过观察和联系实际来认识常用的各种电池和用电器。(2)通过活动学会连接简单电路,培养学生实验操作技能。3、情感与评价(1)通过观察与讨论,了解家用电器使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2)通过连接电路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增强节约用电的意识。4、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适时运用多媒体手段展示相关内容【教学重点】电路组成及电路连接的三种状态。短路的危害及防止。【教学难点】按要求正确画电路图。【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各种新型用电器应运而生,使我们的生活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下面请同学们讨论和交流各自家庭中用到的电器和它们的用途。(二)合作交流 解读探究1、电路的组成在学生讨论和交流的基础上,怎样对各种家用电器进行分类并把它们填入表格中。名称 用途 电源类型 电能转化成的主要能量形式交流电 电池 内能 机械能 光能 声能电灯 照明 收音机 电饭煲 手电筒 电风扇 电视机 点拨:鼓励学生扩充表格内容,提出不同的分类标准。议一议:这些电器在工作时有没有消耗电能?生:他们在工作过程中都要消耗电能。小结归纳:(1)用电器:使用电能进行工作的装置,可以将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2)电源思考:一个用电器工作时需要什么?生:需要用电,既有供电的装置。小结归纳:电源:能持续供电的装置。问题:你们知道的电源有哪些?学生交流讨论:电池,生活用电,发电机。小结归纳:①常见的电源有直流电源和交流电源。最常见的直流电源是电池,有正负两极,正极用“+”表示,负极用“-”表示。②从能量转化的观点看,电源是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3)开关思考:大家观察一下教室以及家里的用电器,我们怎样控制它们的工作呢?生:开关。小结归纳:开关:是控制电路通断的器件。(4)活动13.1:观察手电筒演示:用多媒体出示手电筒的示意图,作适当的分析和讲解,使学生形成对电路的初步认识。小结归纳:一个用电器的工作必须有电源提供电能,同时必须让电流有一个完整的路径。(5)活动13.2:怎样使一个小电灯亮起来组织学生将电池、小电灯、灯座、开关和导线连接起来,使开关能控制小电灯的发光与熄灭。实验前介绍注意事项:①连接电路过程中,开关必须处于断开状态;②用导线连接电路元件时,要将导线的两端接在电池盒、灯座、开关等的接线柱上,并顺时针旋紧,保证接触良好;③连接电池盒两极的导线绝不允许以任何方式直接相连,以免造成电源短路。小结归纳:电路就是用导线把电源、用电器、开关等元件连接起来组成的电流路径。当堂反馈:将下列各元件与其作用用线连接起来。开关 连接电路元件,输送电能用电器 提供电能的装置导线 控制电路通断电源 使用电能工作的装置2、电路的三种状态:通路、断路、短路做一做:请同学们将刚才连接的电路开关闭合,再断开观察小灯泡的变化。点拨:在小电灯的电路中,闭合开关,形成通路,电路中有电流流过,小电灯发光:断开开关,形成断路,电路中没有电流,小电灯熄灭。小结归纳:通路:处处连通的电路。断路:因某一处断开而没有电流的电路。短路:用导线不经用电器而将电源两极直接连在一起的电路。3、电路图议一议:在研究电路时,我们也要像图13-4那样画电灯、开关、电池的实物图吗?生:不需要。我们可以用符号表示电路中的各个元件。看一看:请同学们看课本57页常见的电路元件及符号。小结归纳:用电路元件符号表示电路元件实物连接的图,叫做电路图。做一做:请同学们试着用规定的电路元件符号把“活动13.2”中的电路图画出来。(提醒学生画图时不但要规范,还应尽可能整洁美观。)教师示范: 小结归纳:教师结合学生所画的情况提醒学生画电路图时应注意以下几点:①电路元件的符号要统一;②要注意所画符号和实物一一对应;③导线要横平竖直;④元件不要画在线路拐角处。(三)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结)本节课学到哪些知识?(四)板书设计:初识家用电器和电路一、电路的组成:用电器、电源、开关、导线。二、电路的三种状态:通路、断路、短路三、电路图:用电路元件符号表示电路元件实物连接的图。画电路图时应注意以下几点:①电路元件的符号要统一;②要注意所画符号和实物一一对应;③导线要横平竖直;④元件不要画在线路拐角处。(五)作业布置:练习册习题【教学反思】这节课比较成功的地方是利用学生对电源和用电器有较直观的认识,采取分组讨论家用电器使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的形式引入课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活跃了课堂气氛。从观察手电筒的结构入手了解电路,使学生不感到陌生,导入显得自然,轻松。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通过连接简单的电路,加深了学生对电路的了解,从以前的感性认识逐步提高到了理性认识。这些符合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新课标理念。然后在前面学习的基础上学习电路图的画法,为以后进一步的学习打下了必要的基础。不足之处是对有关概念的理解有一定困难,如短路等。在以后的教学中需想办法让抽象的知识直观化,以便于学生理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