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上 册13.4 电压和电压表的使用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苏科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上 册13.4 电压和电压表的使用 教案

资源简介

《电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电压的作用,电压的单位及换算。
2.会正确使用电压表。
3.会用电压表测量用电器两端的电压。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学电压表的使用方法,养成学生自学的能力。
2.通过用测量用电器两端的电压,养成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3.通过电压概念的建立,让学生学会用“类比法”研究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养成与他人合作和交流能力,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
2.通过认识安全电压值,渗透安全教育。
【教学重点】
电压表正确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
1.电压在电路中的作用
2.用电压表测量电路中电压大小。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水果电池、电压表、电流表、开关、灯泡、导线若干、干电池。
学生:电压表、开关、灯泡(2个)、导线若干、干电池(3节)、自备水果。(16组)
【教学过程】
主要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情境引入二.新课讲授水流的形成2.电流的形成 1、播放一段关于电压的视频2、提出问题:什么是电压?它是怎么产生的?它在电路中的作用是什么?1、以水为例说明电压(类比水压)1)利用自制教具说明水流的形成条件—存在水压2)电流的形成开关闭合后,灯泡发光。 [思考]:1.灯泡发光谁在起作用?2.在电路中要形成持续的电流要具备什么条件?[结论]:电源—电压—电流[结论]:电路中得到持续的电流的条件:① 有电源,② 电路是通路总结一下水流与电流的形成二者之间有什么相似之处。闭合开关----打开阀门灯亮----水轮转动电压----水压(设计意图:用水流的形成要有水压类比到电流的形成要有电压。用类比的方法讲解,学生比较容易理解,轻松突破难点。) 认真观看视频 学生认真观察演示实验,思考提出的问题实验现象:打开阀门后,左右两个容器中水位发生变化,同时水轮转动;当水位相同时,水轮停止转动。 回答:两边水位差也推动水形成水流。问题:有什么方法使水再次流动? [回答]1.是电源在起作用,它给电路提供了电压。2.电路中要得到持续电流的条件① 有电源,② 电路是通路
3.电压的作用4.电压表的读数5.电压表的使用方法6.电压表测电压 思考:1.电压在电路中的作用是怎样的?2.在国际单位制中,电压的单位是什么?常用单位有哪几个?它们之间单位换算是如何的?3.生活中不同用电器的电压各是多大?记住几种常见电源的电压值:一节干电池的电压、一节铅蓄电池的电压、我国的家庭电路的电压及人体安全电压。PPT展示:认识身边常见的电压值: 4.课件展示:了解伏特的科学故事伏特(1745-1827) 意大利科学家,他发明了伏特电堆,这是物理学历史上的神奇发明之一。为了纪念他对物理学的贡献,所以把电压的单位命名为伏特。[板书]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自主学习1] 电压表与电流表在外观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观察手边的电压表,对比学过的电流表完成:1.电压表的元件符号是什么?2.电压表的作用是什么?3.电压表有几个接线柱?4.电压表有几个量程?每个量程的分度值分别是多少? [合作交流]小组内交流,让学生加以总结。 [板书] 电压表:三个接线柱,两个量程0-3V 分度值0.1V 0-15V 分度值0.5V[练习] [自主学习2] :电压表的使用方法请同学们用5分钟的时间阅读课本P57“电压表的使用说明书”,结合电流表的使用及注意事项,了解电压表的使用方法。(设计意图:通过小组讨论和交流,成果展示,让学生在纠错过程中巩固新知。加深对电压表使用方法的理解。)[归纳总结]一调零:使用前看指针如果没有指到零刻线时,调节调零旋钮,让指针指到零刻线处。三要:一要把电压表和被测的用电器并联;二要让电流从电压表的正接线柱流入,从负接线柱流出;三要用试触法选择合适的量程;一允许:允许用电压表直接测量电源两端的电压;三看清:读数时要一看清所接的量程;二看清分度值;三看清指针所指的位置。[板书]电压表的使用方法: 一调、三要、一允许、三看清[过渡语]同学们对电压表的使用方法掌握的很好,现在用电压表测量用电器两端的电压。 [分组实验1]实验目的:1.练习使用电压表。2.探究增大电源电压的方法。实验步骤:将电压表分别接在一节、两节、三节电池的两端,接通电路, 把结果记录下来。 [分析与总结]把几个电池串联可以增大电源电压[分组实验2]用电压表分别测L1和L2两端的电压 【思考】若测完L1的电压后,把电压表接A点的导线直接改接到C点去测L2的电压,这样是否妥当? [想想议议]如图所示,电压表已与被测电阻并联。如果要把这三个串联着的电阻与电源连接,哪端应该接电源的正极?哪端应该接电源的负极?请在图中标出电流的方向。[分组实验3]制作水果电池,测量电压大小并判断正负极 回答:1.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2.国际单位制中,电压的单位是伏特,简称伏, 符号 V,常用单位有千伏(kV)、毫伏(mV)。一节干电池的电压是1.5V,一节铅蓄电池的电压是2V,我国的家庭电路的电压是220V,人体安全电压不高于36V. 以小组为单位,观察电压表,进行自主学习。 [问题回答]1.符号2.作用:测量用电器两端的电压。3.有三个接线柱4.有两个量程分别是:0—3V,分度值为0.1V;0—15V,分度值为0.5V。[规律提升] 电压表读数时做到“三看清”1.看清所选的量程2.看清分度值3.看清指针所指的位置学生读数抢答[合作学习]以小组为单位带着问题进行自主学习。[成果展示]小组内进行交流、讨论,然后在班内交流成果。1. 电压表的接线柱接反了指针向左偏,无法读数可能把指针打弯,损坏电压表。2. 电压表的量程选大了会出现指针偏转角度太小,读数误差太大。3. 电压表的量程选小了会出现指针指到右端无法读数,可能把指针打弯,损毁电压表。4. 用电压表可以直接测电源两端的电压。(设计意图:电压表是电学中最常用的测量工具之一,正确使用电压表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教学过程中采用了学生自学、合作交流,老师精讲、点拨相结合的方法完成对难点的突破。) 以小组为单位学生进行实验并记录数据温馨提示:1.连接电路时,开关必须断开;2.注意量程的选择 (设计意图:让学生认识到串联电路的电压不一定否相等。)(设计意图:电压表不仅能测量电压大小,还能判断电源的正负极)(设计意图:巩固电压表的使用,增加学习的趣味性)
三.【总结收获】 引导学生谈本节课的学习收获。 学生交流讨论自己的收获。课件展示。
四.【课后作业】 比较电流表与电压表使用上的异同点,完成表格填写 课后完成
[板书设计]
16.1 电压
1.电压的作用: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2.电压表: 0—3V 分度值为 0.1V 0—15V 分度值为 0.5V
3.电压表的使用方法:
一调:调零
三要:一要并联,二要让电流正入,负出;三选择合适的量程 (试触法)
一允许:允许用电压表直接测量电源两端的电压
三看清:一看清量程;二看清分度值;三看清指针的位置
【教学反思】
一、案例中的“亮点”
1.利用自制教具类比水流和电流,学生比较容易理解,轻松突破难点。
2.利用学生自带的水果制作水果电池,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真正的参与到学习中来,真正把课堂还给了学生。
关于电压表正确使用这个教学重点,
主要是把电压表与电流表进行对比,

对比中引导学生悟出两者的异同,
从而掌握电压表的使用规则。
采用类比与对比
的教学方法,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达到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的目的,能够活跃
气氛,师生互动,学生积极参与,从而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教师演示电压表的
使用之后,
暂且不讲解电压表的读数,
先让学生自己做实验,
在实验中就会暴露
出不会读数或读数错误等问题
二、教学中易出现的问题
1.有些小组在连接电路时,出现了电路有故障不会排除,电压表量程的选择上没有用试触法等问题,致使有些小组的同学没有完成实验任务。
2、在“成果展示”的环节中,由于时间把握不好,时间分配上出现了前松后紧的情况。
附件:达标检测
1.用电压表测电压时必须让电流从电压表的 接线柱流入,从电压表的 接线柱流出,否则表针会反转,不仅无法读数,有时还会损坏电压表.
2.实验室中的电压表有两个量程,分别是0-- V和0-- V的电压.这两个量程每大格和每小格所表示的电压值 (选填:“相同”或“不同”.)
3.如图所示,要使电压表测灯L2两端的电压,正确的电路图是( )
4.在使用电压表测电压时,下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使用之前不要先检查电压表指针是否指零刻度
B.电压表只能测量串联电路中各用电器两端的电压
C如果电压值无法预先估计,先用电压表大量程的接线柱进行试触
D.电压表不允许直接测量电源两端的电压
5.灯L1与灯L2串联,先用电压表测灯Ll两端的电压,如图所示.再测L2两端电压时,只将电压表接A的一端改接C,这种接法__________ (填“正确”或“不正确”).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正 负 2.3 15 不同
3.D 4.C
5.不正确 电流从电压表的负接线柱流入
附件
比较电流表与电压表使用上的异同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