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变阻器【教学目标】1.了解变阻器的构造,在电路中的符号2.理解变阻器的工作原理3.知道正确使用变阻器的方法【教学重点】1.滑动变阻器的工作原理2.滑动变阻器的连接方法【教学难点】变阻器变化时,电阻变化,从而引起电流的变化【教法】讲授法、演示法、实验法【学法】即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教学用具】电源、开关、灯泡两个、滑动变阻器、导线若干等【课型】新授课【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引入新课:复习:电阻的影响因素: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及温度。生活实例:舞台灯光亮暗变化;声音大小变化;电风扇快慢变化。总结:在实际中灯光的亮暗变化,是由于电流的大小变化引起的,而电流的变化是怎么实现的呢?其一是电压的变化,因为电压越大相当于对电流推动力越大,电流越大;其二是电阻的变化,电阻是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电阻越大,电流越小。(均演示)问:如何改变电压和电阻呢?改变电压可以改变接入电路的电池多少,改变电阻有四种方法,其中改变接入电路的电阻丝长度是最简单实用的。在演示的过程中问学生这样一个问题:在改变电阻从而改变电流的时候是改变了接入电路的电阻总长度,还是只是改变了接入电路的部分电阻长度?在实际中,电压变化从而引起电流变化较麻烦,我们往往是通过改变接入电路的电阻大小,从而改变电路中电流大小,进而引起其它物理量的变化。在物理学中有很重要的应用,有许多地方都会遇到,为了达到目的,在生活实际中有一个专门的仪器来实现电阻的连续变化——变阻器。新课教学:滑动变阻器1.介绍变阻器的分类:滑动变阻器和变阻箱。2.带着P20的4个问题观察滑动变阻器。讲解:3.构造:绝缘的瓷筒、较粗的金属杆(电阻很小)、4个接线柱、金属丝、滑片P;问题1:金属丝是由哪种物质制成的?变阻器的目的是改变电路中的电阻大小,若是接入铜丝,电阻很小,不足以尽以改变原来电路的结构,因此应该用电阻很大的材料制成,可以改变原电路的一些结构。问题2:为什么要在电阻丝上涂上绝缘层?那些地方刮去了?为什么?和学生一起讨论课本四个问题答案。4.接法:根据前面的常识,变阻器接入电路的只有两个接线柱,现在有四个接线柱,我们应该怎么接呢?接法有四种:“两上”、“两下”、“一上一下”。(分别演示)(1)串联接入电路--------------------------串;(2)“一上一下”接入电路(斜对角或同侧)---接;(3)开关闭合前,将变阻器调到最大值处------调。5.符号:6.练习:(1)那段接入电路;(2)P→运动时,R怎么变化;(3)AC或AD接入电路时效果一样。总结:A、接入电路的电阻大小取决于下接线柱;B、P离下接线柱越近,电阻越小,反之越大;C、常识:已知R↑I↓,R↓I↑,所以开关闭合前应将滑片置于最大值处。演示:“两上”、“两下”、“一上一下”对电路的影响注意:在“一上一下”时问P应置于何处,接入电路是那段?7.观察铭牌,知道其含义(1)电阻值:表示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2)电流值:表示滑动变阻器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8.总结滑动变阻器原理(或者说变阻器如何改变电流)原理:通过改变接入电路的电阻丝的长度,改变电阻,从而改变电流。9.变阻器作用问:为什么要在电路中使用变阻器呢?改变电阻,从而改变电流;保护电路。使用规则1.“一上一下”接入电路;2.开关闭合前,滑片置于最大值处。课堂小结:变阻器的结构以及使用【作业布置】学案相关习题【板书设计】变阻器一、变阻器分类:1.滑动变阻器2.变阻箱二、滑动变阻器1.符号:2.构造:电阻率大较大的电阻丝3.原理:通过改变接入电路的电阻丝的长度,改变电阻,从而改变电流4.铭牌:(1)电阻值:表示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2)电流值:表示滑动变阻器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三、使用规则1.“一上一下”接入电路;2.开关闭合前,滑片置于最大值处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