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教学设计·中学物理】《电压和电压表的使用》苏科版义务教育教科书 物理 九年级(上册)课 型:新课教学目标:1. 通过与水流的类比了解电压的概念,知道电压的单位.2. 学会正确使用电压表.3. 通过讲解废旧电池的危害和回收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保护环境、“绿色消费”的意识.4. 通过对伏打电堆的介绍教导学生要善于学习、交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看得更远.教材分析:1. 重点:学会正确使用电压表2. 难点:电压的理解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 类比教学法 探究教学法学法指导:实验探究法 对比分析法 总结归纳法1、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演示实验:水果电池(如图1、2所示)思考1:灯发光说明了什么?思考2:电流是如何形成的呢?带着这个问题,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第十三章第四节《电压和电压表的使用》。(二)新课教学1. 电压提问:什么是电压?思考1:如图3所示,水管中的水会怎么样?水流是如何形成的呢?提示:液体压强分析:水管中的水会流动,水流的形成是由于水管两端存在水压差,而水泵的作用是不断将水从乙处抽到甲处,使水管两端维持一定的水压差。思考2:如图4所示闭合开关灯泡发光,电路中有电流,电流是如何形成的呢?提示:类比法分析:与水流类似,电路中电流的形成是由于电路两端存在电压,而电源的作用就是维持正负极之间有一定的电压。总结:不仅可以把电流类比成水流,电压类比成水压,还可以将电路类比成水路,导线类比成水管,电灯类比成水轮机,开关类比成阀门(如图5所示)。追问: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有电压一定有电流吗?分析:不一定,如果电路断开,即使有电压也不会产生电流,电流的产生必须要求有电压且是闭合回路,缺一不可!讲解1:在物理学中,用字母U表示电压,在国际单位制中,电压的单位是福特,简称伏,符号位V(U为物理量符号,V为单位符号,注意区分)。这是为了纪念意大利物理学家伏打对物理学的贡献而命名的。说到伏打,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下,请同学们把课本翻到P77,请一名同学朗读“读一读”部分。物理学史:通过**同学的朗读,我们知道伏打对物理学的贡献是发明了能持续产生电流的装置——伏打电池。更值得一提的是,当年伏打的这一发明还引起了拿破仑的关注,并因此被赐予伯爵称号。其实,伏打电池的制作并不复杂(现场制作)。伏打的成功看似幸运其实是实至名归,伏打自小就对电学有浓厚的兴趣,从16岁开始就与当时著名的电学家们通信、交流、研讨。同学们,由此我们可以收获两点启发:第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第二,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会看得更远!讲解2:电压的常用单位还有千伏(kV)、毫伏(mV)、微伏(μV),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1kV=1000V、1V=1000mV、1mV=1000μV练习:256kV= V220mV= V50V= kV2.8×104μV= mV30mV= μV提问:同学们,常见的电压值你知道哪些呢?回答:一节干电池1.5V一节蓄电池2V家庭电路220V对人体的安全电压不得超过36V(适当拓展)过渡:我们怎么知道一节干电池的电压呢?有没有测量电压的仪器呢?2. 电压表介绍电压表的实物图和电路元件符号并借助展台展示电压表。同学们,请结合电流表的使用思考电压表在使用时应该注意啥事项?同学们自由发言!教师演示电压表读数!读数总结:实验室常用的电压表是双量程电压表,有三个接线柱,左边的接线柱标有“-”,其余两个接线柱分别标有“3”和“15”。若把标有“—”的接线柱和标有“3”的接线柱到电路中,则表示选用了0~3V的量程,此时分度值为0.1V;若把标有“—”的接线柱和标有“15”的接线柱到电路中,则表示选用了0~15V的量程,此时分度值为0.5V。教师演示电压表使用!思考:电流表需要串联在电路中使用,那么电压表可以串联吗?使用总结:其一, 使用前应检查指针是否指零,如有偏差则要用螺丝刀旋转表盘上的调零螺丝,将指针调至零位;其二,电压表应与待测电路并联,使电流从电压表的“+”接线柱流入,从“-”接线柱流出;其三,被测电压的大小不能超过电压表的量程。一般先试用大量程,如电压表示数在小量程范围内,则应改用小量程,这样既能保护电压表且读数更准确。过渡:由上可知电压表和电流表在使用上有很多相似之处,下面请同学们分析一下电压表和电流表的异同。3. 电流表和电压表的异同同学们自由发言!总结,如图6所示。过渡:我们已经了解了电压表的使用方法,如果让你利用电压表测量电压,你想怎么做?4. 电压表的应用活动1:重温经典本环节主要由老师演示完成,验证现场制作的伏打电池也有电压。活动2:实验大师本环节指导学生完成电池串联成电池组时电压的规律。首先指导学生串联电池,然后要求学生在2分钟内用电压表分别测出每一节电池的电压U1、U2、U3,最后将三节电池串联成电池组,测出电池组的电压U。活动3:沙场练兵本环节由学生自主判断电压表的使用注意事项,并能分析出电压表所测部分。难点点拨,依据电流方向,电压表的正接线柱与被测电路左端相连,电压表的负接线柱与被测电路右端相连;难点总结,电压表不能同时测量用电器和电源的电压!活动4:勇于探索本环节让同学们以四人小组的方式测量水果电池电压,实验过程中允许出现电压表指针反转,也允许没有电压值或者电压值不同…根据刚才的巡视,发现同学们所测得水果电池的电压各不相同,同学们水果电池电压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呢?还发现有些同学电压表指针反偏,这是为什么呢?如果有兴趣,同学们在时间可以进一步研究水果电池!结束语:物理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社会,希望同学们要善于在生活中发现物理问题,研究物理问题,进而造福人类!二、作业布置:《课时作业本》对应电压部分练习三、板书设计:(使用课件:是)§13.4 电压和电压表的使用一、电压1. 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2. 电压(U)国际单位是伏特,简称伏,符号为V3. 常用单位:千伏(kV)毫伏(mV)微伏(μV)4. 单位换算:1kV=1000V 1V=1000mV 1mV=1000μV5.常见电压值:一节干电池1.5V、一节蓄电池2V、家庭电路220V、对人体的安全电压不得超过36V二、电压表1.电压表电路元件符号2.电压表使用注意事项①使用前应检查指针是否指零,如有偏差则要用螺丝刀旋转表盘上的调零螺丝,将指针调至零位②电压表应与待测电路并联,使电流从电压表的“+”接线柱流入,从“-”接线柱流出③被测电压的大小不能超过电压表的量程。一般先试用大量程,如电压表示数在小量程范围内,则应改用小量程,这样既能保护电压表且读数更准确。四、教学反思:亮点:1. 充分挖掘教材资源并利用教材资源,如真实制作水果电池和伏打电池;2. 利用现代化教学设备,如通过投影讲解电压表和调节电压表;3. 通过物理学史的介绍培养学生的物理情感和物理精神;4. 注重将生活、物理、社会有机结合,培养学生的社会担当和家国情怀。不足:1. 给同学们演示实验不充分,可能还存在一部分学生生疏的情况;2. 板书设计不具有特色。改进:1. 严格遵循课标分析重难点,重点突出难点突破;2. 充分进行学情分析,做到详略得当。图1图2图4图3图5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