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五单元复习提纲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五单元复习提纲

资源简介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五单元复习提纲
第17课 内战烽火
重庆谈判
材料:P89上图。
此图反映什么事件?
重庆谈判
此事件发生的背景是什么?在抗战胜利后,蒋介石在美国的支持下阴谋发动反共反人民的内战,
蒋介石三次电邀毛泽东去重庆谈判的原因是什么?为了进一步赢得准备内战的时间,也为了欺骗人民
毛泽东去重庆的原因是什么?什么时候和谁一起去的?结果怎么样?
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的阴谋。
1945年8月,毛泽东在周恩来等人的陪同下。
结果:达成和平建国的"双十协定"。
毛泽东 的重庆之行反映了他的什么精神?
弥天大勇,一身系天下之安危的大无畏精神。
全面内战爆发
时间:1946年6月
标志:蒋介石撕毁"双十协定",对中原解放区发动进攻,标志全面内战爆发
转战陕北
原因:1947年3月,国民党大举进攻陕苷宁解放区,由于众寡悬殊,中共中央主动撤出延安,转战陕北。
领导:毛泽东、周恩来
结果:彭德怀、贺龙率领西北人民解放区,粉碎了敌人的进攻。
挺进大别山
时间:.1947年夏
人物:刘伯承,邓小平
部队: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
作用: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严重威胁国民党统治中心南京和武汉,标志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反攻阶段。
毛泽东对此比喻:一把尖刀插入敌人的胸膛。
第18课 战略大决战
一、三大战役
三大战役
时间
部队
指挥
歼敌人数
意义
辽沈战役
1948年9月—11月
东北人民解放军、
林彪、罗荣桓
47万
解放了东北全境
淮海战役
1948年11月—1949年1月
中原解放军、华东解放军
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
55万
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南各省的基础
平津战役
1948年9月—11月
东北人民解放军、华北解放军
林彪、罗荣桓、、、、、、
52万
使华北全境获得解放
二、三大战役的作用:
三大战役的胜利,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一百五十多万人,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了,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三、渡江战役
材料:奋勇前进,坚决、彻底、、、、、、P95黑体字材料。
这是什么背景下谁什么时间下达的命令?这是三大战役取得胜利后,毛泽东、朱德在1949年4月下达的命令。
命令下达后人民解放军有何军事行动?等候在长江北岸的人民解放军分三路渡江作战。
结果如何?国民党的长江防线顷立刻崩溃,23日,解放军占领南京,标志统绐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权的垮台了。
人民解放军迅速取得胜利的原因有哪些?
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
战争的正义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