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依法行使权利课件 ( 40 张ppt+ 3个视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2依法行使权利课件 ( 40 张ppt+ 3个视频)

资源简介

(共40张PPT)
3.2 依法行使权利
行使权利有界限
维护权利守程序
1、知道任何权利都是有范围的,知道行使权利的界限,懂得依法行使权利;
2、了解维护公民权利的方式,知道如何正确维护权利。
3、明白宪法对公民行使权利作出的限制性规定是对公民权利的保护,增进热爱宪法的情感,自觉遵守宪法、维护宪法尊严。
教学目标
自学导航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P43-46内容,思考下列问题,并在课本上做标记。
时间:5分钟
1、公民如何行使权利
2、公民为什么要依照法定程序维护自身利益
3、公民应怎样维护自身权益?
4、维护权利的方式有哪些
5、什么是协商?有什么特点?
6、什么是调解?它的方式和依据是什么?
7、什么是仲裁?它有什么特点?适用范围是什么
8、什么是诉讼?有哪些种类?
晓明的妈妈参加某公司网上促销活动,购买了一套座椅按摩垫,却一直没有收到货。晓明建议妈妈向消费者协会投诉。消协调查发现该公司存在虚假宣传及欺诈等行为。经调解,该公司向晓明的妈妈返还了货款,并给予赔偿。
运用你的经验
在消费过程中你是如何维护自己权益的?
在消费过程中,要明白自己的权利、不忘索要发票、牢记维权时限等。
当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时,应依据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通过正确的途径和方式来维权: 可以与经营者和解,双方在自愿互谅的基础上解决争议; 和解无效时,可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 向有关部门申诉;提请仲裁机构仲裁; 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01
行使权利有界限
严厉打击疫情期间的网络谣言
公民享有言论自由的权利,但是我们要依法行使权利。
公民拥有的权利
超越权利范围的违法行为
权利界限
公民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超越权利范围的违法行为
…… ……
言论自由
散播谣言、肆意诋毁辱骂他人等
出版自由
出版盗版刊物、淫秽色情读物等
集会自由
聚众赌博、非法集会等
①任何权利都是有范围的。公民行使权利不能超越它本身的界限,不能滥用权利。
《噪声污染防治法》将于2022年6月5日起施行,重新界定噪声污染内涵,对恼人的夜间施工噪声、机动车轰鸣疾驶噪声、娱乐健身音响音量大、邻居宠物噪声扰民等问题都作出了相应规定,还静于民,守护和谐安宁的生活环境。
思考:如何看待广场舞扰民事件?
“广场舞扰民”
②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生活在线
请你评价以下行为,再举出几例类似行为。
遛狗不牵绳
公共场所不戴口罩
高空抛物
广场舞扰民
网络谣言
在国旗上打广告
查阅宪法,了解我国宪法对公民行使权利作出的限制性规定。
不得用言论进行诬告、陷害其他公民的活动;
不得用言论侮辱、诽谤、诋毁其他公民的人格尊严;
行使申诉、控告和检举权利的公民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任何人不得利用结社自由进行破坏社会秩序、损害公民健康、妨碍国家安全的活动;
任何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破坏社会秩序、损害公民身体健康、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探究与分享:
2月24日,在俄乌局势焦灼之际,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表示“北约至今还欠中国一笔血债”。1999年5月8日,中国驻南联盟使馆被北约轰炸。下午4点30分,北方交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首都11所重点高等院校的数千名学生,经北京公安机关批准,举着“北约霸权主义行径必将失败”、“强烈抗议北约惨无人道的残暴行为”等大型横幅,来到美国驻华大使馆门前,强烈抗议北约袭击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并造成使馆人员和新闻记者严重伤亡的罪行。
思考:
这一事例启示我们公民应如何正确行使权利?
③公民行使权利应依照法定程序,按照规定的活动方式、步骤和过程进行。
要点归纳
1
(1)行使权利有界限。公民行使权利不能超越它本身的界限,不能滥用权利。
(2)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3)公民行使权利应该按照法定程序,按照规定的活动方式、步骤和过程进行。
一、公民如何正确行使权利
02
维护权利守程序
维护权利守程序
扬州市民周某在某健身房办了张健身卡,后来他不想在此健身,便找到工作人员退卡。遭到拒绝后,他便用白色塑料桶装了两升左右的汽油上门威胁,以达到退卡目的。结果钱没有要到,却把自己送上了被告席,获刑一年半。
生活中,我的权利受到侵害,应该怎么办呢?
思考:为什么周某这种维权方式反而被判有期徒刑一年半呢?
周某没有用正确方式维护自身合法权利。他的行为已经危及了他人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了危害公共安全罪。
2.为什么维护权利要守程序?
遵守正当的程序,有利于公民实际享受权利,有效避免和化解纠纷 。P44
新闻链接
网购冰墩墩被“家猫换熊猫”
#男子花万元网购冰墩墩结果收到HelloKitty# 2022年2月21日,江苏扬州,张先生在官网没抢到冰墩墩,便通过微信群找到网络卖家窦某,花了1万多元订购35只冰墩墩。在多次催促后,对方终于发货,但张先生收到的竟是一包裹HelloKitty玩偶。
观看材料并思考:
1.张先生受骗的经历,带给我们哪些警醒?
2.你认为张先生如何维权?维权时应当遵循哪些程序步骤?
①公民行使权利应依照法定程序,按照规定的活动方式、步骤和过程进行。
②遵守正当的程序,有利于公民实际享受权利,有效避免和化解纠纷。
③每个公民都应该树立按照法定程序办事的意识,通过正确的途径和方式维护自身权益。
3.公民应怎样维护自身权益?
笔记区
3.公民维护权利的方式有哪些?
公民权利受到损害,要依照法定程序维护权利。维护权利的方式包括和解、调解、仲裁和诉讼等。
(1)适用:一些常见的消费、劳动争议和交通事故纠纷等,可以通过协商解决。
(2)优势:协商是一种快速、简便的争议解决方式。
(3)协商的程序:当事人在自愿、互谅的基础上,依据法律,通过直接对话,摆事实、讲道理,分清责任,达成协议,使纠纷得以解决。
含义:是当事人之间自行解决纠纷的方式。
“小刮擦”交通事故,协商解决
消费者享有“7天无理由退换货”
和解
含义:是通过调解组织解决纠纷的方式。
(1)依据:调解人以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以及社会公德为依据。
(2)调解过程:对纠纷双方进行疏导、劝说,促进他们相互谅解,进行协商,自愿达成协议,解决纠纷。
(3)我国调解方式主要有: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
调解
A(当事人)—B(中间调解人)—A(当事人)
第三方介入
人民调解:主要是在人民调解委员会主持下消除纷争的活动。
行政调解:是指由我国行政机关
(政府、公安机关、婚姻登记机关等)解决纠纷的一种调解制度。
司法调解:是在人民法院法官的主持下解决纠纷的一种方式。
人民调解:
依法设立的调解民间纠纷的群众性组织,常由村委会和居委会负责。
调解由“人民调解员”完成。
行政调解:
由行政机关主持,通过说服教育来调解民事纠纷或轻微刑事案件。
司法调解:
也称诉讼调解,在人民法院法官的主持下,对民事案件诉讼双方当事人进行调解的结案方式。
调解书具有强制力。
优势:便民性、主动性、亲和性、低耗性、和谐性
调解方式与区别:
和解
调解
“调解”是指纠纷的当事人在中立的第三方的介入下,通过谈判达成和解、解决纠纷的过程和结果。
注意:区分“和解”与“调解”
双方当事人之间通过信息的交换和沟通,就产生纠纷的事项达成共识和就纠纷的解决做出一致的决定的过程和结果。是自行解决纠纷。
经过旅游监察支队的多次调解,旅行社方面依然不同意退款或改期。
维权之路—仲裁
小云爸爸和旅行社讨论后,找到当地“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仲裁委员会经过审理,对该案下达了裁决书,裁决支持了小云爸爸的仲裁申请。
旅行社接到裁决书后,在规定期限内为小云爸爸办理了解约和退款。
解惑
调解无效
调解无效怎么办呢?
双方自愿申请仲裁 通过诉讼,向法院起诉
②适用:公民与其他个人或组织之间发生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争议时,可以申请仲裁。
③依据/程序:当事人根据他们之间订立的仲裁协议,自愿将其争议提交仲裁,并受仲裁裁判约束。
④特点:灵活性、终局性、保密性、国际性。
仲裁
①含义:仲裁是通过仲裁机构解决纠纷的方式。
在仲裁中,当事人享有选定中仲裁员、仲裁地、仲裁语言以及适用法律的自由,还可以协议设计符合自己特殊需要的仲裁程序。与法院严格的诉讼程序和世界表相比,仲裁程序较为灵活。(灵活性)
与其他争议解决方式相比,仲裁具有以下特点:
仲裁不同于法院裁决,仲裁裁决不能上诉,一经作出即为终局,对当事人具有约束力。(快捷性)
仲裁案件不公开审理,从而有效地保护了当事人的商业秘密和商业信誉。(保密性)
《承认及执行外国仲裁裁决公约》现有缔约国家和地区100多个。根据该公约,仲裁裁决可以在这些缔约的国家和地区得到承认和执行。(国际性)
01
02
03
04
诉讼
含义:诉讼是通过人民法院解决纠纷的方式。
适用:公民遇到人身关系或财产关系的争议,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公平对于某些侵犯人身、财产权利的行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刑事自诉;公民认为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侵犯了自己的权益,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民事诉讼:民事纠纷
刑事自诉:刑事侵权
行政诉讼:行政侵权
方式 参与人 依 据 适 用
和解 当事人
调解 当事人和 调解人
仲裁 当事人和 仲裁法庭
诉讼 当事人、代理人 及人民法院
快速便捷
便民、和谐
程序较为灵活,不公开审理
最正规最权威,维权的最后屏障
优势:
事实、法律法规
事实 法律 道理
事实、法律法规政策、公德
仲裁协议、法律
消费、劳动争议和交通事故纠纷
广泛适用
合同纠纷
财产权益争议
人身、财产争议、违法行政行为
和解、调解、仲裁和诉讼方式的区别
判断下列维权方式:
(协商)
(调解)
(1)邻居将张老师家的电动车前车灯撞碎,邻居主动道歉得到了张老师的原谅。
(2)河南公共频道的百姓调解栏目帮助解决了很多矛盾纠纷。
(3)某小区业主将开发商不履行合同造成业主权益受损反映给当地住建局,住建局出面协调,最终达成一致协议。
(4)李老太太将不赡养自己的儿女告上法庭,法庭在开庭前进行调解。
(5)某包工头因拖欠农民工工资,农民工向仲裁机构提出仲裁。
(调解)
(仲裁)
(调解)
依法行使权利
行使权利
有界限
公民应如何依法行使权利
理解个人的自由和权利
小结
维护权利
守程序
维护权利守程序的原因和要求
公民维护权利的方式
随堂检测
1.2021年4月19日,上海年展上一女子因与特斯拉品牌公司有消费纠纷,站上特斯拉展台的车顶高呼“特斯拉刹车失灵”表达不满。大声吵闹一度引发现场秩序混乱,并造成车辆一定程度受损。对此,你的看法是(  )
①行使权利应有界限,维护权利需守程序
②正常渠道维权难,“以闹取胜”属无奈
③是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需要,无可厚非
④遇到消费纠纷需理性,维权方式要正当
A.①④ B.②③ C.③① D.①②
A
2、晓明的妈妈参加某公司网上促销会活动,购买了一套座椅按摩垫,却一直没收到货。晓明建议妈妈(  )
①向消费者协会投诉
②与公司协商并要求赔偿
③向人民检察院申请仲裁
④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C
 1.我们走入了高度信息化的社会,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应该是(  )
 A、越来越分离  B、与任何人都无关
 C、越来越紧密  D、彼此不能分开
3.小东和彤彤是同班同学,小东讨厌彤彤,想整整她。于是,他在网上散布了一些对彤彤不好的言论,并对彤彤进行谩骂和侮辱。当警察到校对小东进行教育时,小东还没认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呢。对此说法正确的是( )
①公民行使权利时,不能损害其他人合法的权利和自由
②我们应该增强法律意识,依法办事
③公民不可能有言论自由
④公民的自由没有绝对的,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正确行使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B
4. 权利如果不能正确行使,不仅不能成为法治进程的铺路石,反而可能变成社会动荡的导火线。下列同学的行为中,属于正确行使公民权利的是( )
A.小明在网络上发布同学的私人信息
B.张某的餐厅为了多赚钱而偷税漏税
C.小风把故意破坏的球鞋退还给商家
D.小花为自己的小发明申请了专利
D
5.近日,某县人民法院以交通肇事罪判处屈某有期徒刑三年六个月,并赔偿给原告杨某因交通事故所致的损失,共计13万元。杨某这种维护权利的方式是(   )
A.协商 B.调解 C.仲裁 D.诉讼
D
C
6.公民的合法权利受到保护。下列属于侵犯他人权利的是( )
A.公安机关将犯罪嫌疑人的照片印在通缉令上
B.某人在网上发布违法言论,其账号被网主管部门冻结
C.商场因为丢失物品,保安强行将被怀疑的顾客扣押并搜身
D.国家安全机关因为国家安全的需要,对某人的通信进行检查
7.毕达哥拉斯说:“不能制约自己的人,不能称之为自由的人。”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公民在行使权利时没有绝对的自由 
②公民要正确行使权利,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和他人的利益 
③公民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以合法方式行使权利 
④公民在行使权利时不可能享有真正的自由
A.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A
8.“我可以挥动拳头,但是绝不能碰到另一个人的鼻子。”这是因(   )
①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②任何权利都是有范围的,不能滥用权利
③权利是宪法的核心内容,要尊重他人
④公民行使权利不能超越它本身的界限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