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一单元 隋朝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课时练(含答案)
一、选择题
1. 开元以后,唐王朝在边疆普遍设立节度使,他们的权力越来越大,至于“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甲兵,又有其财赋”。这揭示了安史之乱的( )
A.原因 B.特点 C.结果 D.影响
2.“万国尽征戍,烽火被冈峦。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这是杜甫在《垂老别》一诗中描绘的安史之乱造成的惨状。下列关于这一事件说法正确的是( )
A.发生在唐太宗时期 B.引发了黄巢起义
C.导致唐朝由盛转衰 D.造成了唐朝灭亡
3.黄巢起义,指的是乾符五年(878年)至中和四年(884年)由黄巢领导的民变,是唐末民变中历时最久,波及最大,影响最深远的一场农民起义。这次起义( )
A.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B.推翻了唐朝的腐朽统治
C.给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 D.攻入长安建立后梁政权
4.他原是农民起义军将领,后因投降唐朝被封为节度使,并于907年建立政权,唐朝至此灭亡。他的名字和他建立的政权名称分别是( )
A.朱温 后梁 B.朱温 后唐 C.黄巢 后梁 D.黄巢 后唐
5. 以下有关五代时期政权更迭的知识卡片,正确的是( )
6.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局面,实质上是( )
A.汉族政权与少数民族政权的并立 B.豪强地主势力发展的结果
C.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 D.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
7. 宋朝刘克庄曾言“宁死开元贞观,勿生天宝(玄宗后期)广明(唐僖宗)。”这是因为( )
A.唐玄宗追求享乐,朝政腐败 B.安史之乱后,唐朝由盛而衰
C.贞观之治是唐朝的鼎盛时期 D.唐太宗是中国最贤明的君主
8.唐朝末年,翰林学士刘允章在《直谏书》中指出,老百姓有“官吏苛刻”“赋税繁多”“冤不得理,屈不得申”“冻无衣,饥无食”“病不得医,死不得弗”等“八苦”。上述材料反映的应该是( )
A.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 B.藩镇节度使拥兵自重
C.唐末农民起义的原因 D.五代十国导致的混乱
9. 据史料记载:唐朝天宝元年(742年),边军不断增加,达到49开人,占全国总兵数85%以上,其中又主要集中在东北和西北边境,材料反映出当时唐朝形成了( )
A.外重内轻的局面 B.宦官专权的局面
C.蒲镇割据的局面 D.奸臣乱政的局面
10. 下表是五代简表,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政权名称 存亡时间 开国国君 国君原来身份
后梁 907-923年 朱温 宣武节度使
后唐 923-936年 李存勖 河东节度使
后晋 936-947年 石敬瑭 河东节度使
后汉 947-950年 刘知远 河东节度使
后周 950-960年 郭威 邺都留守
A.五代时期北方政权林立 B.农民起义推动五代更替
C.五代是藩镇割据的延续 D.君主身份影响王朝兴袁
11.五代中国时期,真正敌对的政权是个别,绝大多数政权奉中原王朝为正朔,称臣纳贡。在某种程度上,这就减少了进一步分裂的因素,相反增加了促进国家统一的因素。材料反映了( )
A.藩镇割据导致五代十国局面出现 B.五代十国时期国家完成统一
C.五代十国时期蕴含着统一的趋势 D.北方战乱而南方相对稳定
12.隋唐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繁荣与开放的时期,使我国封建社会达到顶峰。此后出现了国家分裂、政权并立的( )
A. 秦汉时期 B. 南北朝时期
C. 五代十国时期 D. 宋元时期
13.从表面上看,五代十国是我国历史上一个混乱、动荡和黑暗的时期,实际上,这一时期一直都存在着统一的因素,而且统一因素在不断地增长。统一的因素包括(  )
①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 ②长期政治统一的历史影响 ③各地经济发展的密切联系 ④人民对统一的渴望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4.起义军转战南北,并攻入长安,建立政权,这是( )
A.黄巢起义军 B.陈胜吴广起义军
C.钟相、杨幺起义军 D.李自成起义军
15.下列事件按发生的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
①唐朝灭亡 ②唐朝打败安史叛军 ③黄巢建立政权 ④安史之乱爆发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③①②④ D.④②③①
二、材料分析题
16.下面是一组有关唐朝人口的统计数字,分析后回答问题。
唐太宗贞观二十三年(649年)时人口数约1 900万;
唐玄宗开元十四年(726年)时人口数约4 142万;
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年)时人口数约5 292万;
安史之乱后期,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年)时人口数约1 699万。
(1)唐朝初年,人口不多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从唐太宗到唐玄宗时期人口统计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3)从755年到760年短短的5年时间,人口数为何会急剧减少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后官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接实果醉和春,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 ——白居易《长恨歌》
材料二: (天宝元年)李林甫为相,凡才望功业出已右及为上所厚、势位将逼已者,必百计去之,尤忌文学之士,或阳与之善,啖以甘言而阴陷之。世谓李林甫“口有蜜,腹有剑"。
——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二一五
材料三:夫以东周之地,久陷贼中,宫室焚烧,十不存一。百曹荒废,曾无尺椽,中间畿内,不满千户……东至郑、汴,达于徐方,北自覃怀,经于相土,人烟断绝,千里萧条。
——《旧唐书》卷一二0
(1)材料一、二,反映了唐玄宗后期怎样的统治状况 最终导致了哪一事件的发生
(2)结合材料三,说说安史之乱给人民带来什么样的灾难,给唐朝社会带来怎样的影响。
(3)从唐朝的由盛转衰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参考答案
一、1.A 2.C 3.C 4.A 5.C 6.D 7.B 8.C 9.A 10.C 11.C 12.C 13.B 14.A 15.D
二、16.、(1)隋炀帝暴政,隋朝末年长期战乱。
(2)唐朝前期经济繁荣,社会稳定,人民生活较安定,人口持续增长。
(3)安史之乱,社会急剧动荡,人口锐减。
17.(1)答案:唐玄宗统治后期追求享乐,任人唯亲,朝政日趋腐败。安史之乱。
(2)答案:安史之乱导致中原荒凉残破,人口大量减少,北方地区遭到一场浩劫。
对唐朝的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唐朝的国势从此由盛转衰,各种矛盾越来越尖锐;唐朝的中央权力衰微,安史旧将和内地节度使权势加大,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
(3)答案:“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统治者要勤政廉政,要关注民生;得人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等。(言之有理即可)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