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青春有格 课件(32张ppt+2视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2青春有格 课件(32张ppt+2视频)

资源简介

(共32张PPT)
第一单元 青春时光
第三课 青春的证明
3.2
知识目标
1、知道“行己有耻”、 “止于至善”的涵义;
好的榜样的作用;
2、了解知耻之心、“羞恶之心”的作用;
3、理解“行己有耻”、“止于至善”的道理;
4、学会做到“行己有耻”、“止于至善”;
能力目标
学会增强自控力的方法。
情感态度
做到知廉耻、懂荣辱,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
教学重点:“行己有耻”“止于至善”的内涵和要求;
教学难点:“行己有耻”“止于至善”的道理。
“行己有耻”要求我们怎么做?
增强自控力的方法。
“止于至善”的内涵。
自主学习
01
正确认识“行己有耻”。
为什么要向榜样学习?
“止于至善”要求我们怎么做?
02
03
04
05
06
这是我们熟悉的田字格,为什么刚学写字的时候需要用田字格呢?
对汉字的书写起到了规范、引导的作用
和写字一样,做任何事情都不能出格。

规矩、标准
品格、风格
“青春有格”是说青春也需要规范和引导。我们要学会遵守“规格”,不做一些触碰道德底线,违反法律规定的“出格”行为。
行己有耻
01
孔子说:“行己有耻”。
意思:一个人行事,凡自己认为可耻的就不去做。
朱熹说:“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
意思:人只有知道什么是可耻的,才知道什么事不可以做。
我们要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
1.什么是“行己有耻”(含义)/如何理解“行己有耻”
(1)一个人行事,凡自己认为可耻的就不去做。
(2)我们要知廉耻,懂荣辱(思想);有所为,有所不为。(行为)
知耻是有所不为的前提,用羞耻心来规范自己的行为

青春有格—— 行己有耻
2、为什么要做到“行己有耻”
青春并不意味着肆意放纵,总有一些基本规则不能违反,一些基本界限不能逾越。
你说我说
请同学们列举出身边发现青春出格,不知耻的事。
学校生活中——————
家庭生活中——————
社会生活中——————
旅游中————————
考试作弊
上课讲话吵闹
3.怎样做到“行己有耻”?
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
(1)我们要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
译:一个人有了羞耻心,就能不做那些不该做的事
朱熹
疫情防控期间,绝大部分人识大体、顾大局,展现良好的素养,但也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因素,请你判断下列哪些行为是文明的有羞耻心的表现?哪些是不文明的没有羞耻心的表现?如果你也有这些行为,应怎么做?
隐瞒旅居史
工作人员陪伴患者
乱扔废弃口罩
积极配合核酸检测
探究分享
(2)“行己有耻”需要我们有知耻之心,不断提高辨别“耻”的能力。
(3)触碰道德、法律底线的事我们不做
探究二 行己有耻的要求
腾讯游戏《关于寒假暨春节假期未成年人游戏限玩的通知》,2022年寒假暨春节假期前后,腾讯游戏旗下在中国大陆地区运营的网络游戏,面向未成年人的游戏限玩时间,都进行了具体规定,除周末和春节假期的每日20-21时限玩时段外,其余时间未成年人均无法进入游戏体验,可登录总时长不超过14小时。
思考:你如何看待这项规定?
提示:未成年人自我控制力较差,容易沉迷网络游戏。这项规定能够提升未成年人抗诱惑的能力,提升自控力。
(4)“行己有耻”,需要我们磨砺意志,拒绝不良诱惑,不断增强自控力。
图片说明了什么?
增强自控力的方法:
(1) 增强“我不要”的力量
(2)增强“我想要”的力量
(3)加强自我监控
3.如何做到行己有耻?
(1)要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
(2)有知耻之心,不断提高辨别“耻”的能力。
(3)树立底线思维,触碰道德底线的事情坚决不做,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
(4)需要我们磨砺意志,拒绝不良诱惑,不断增强自控力。
增强自控力的方法
方法与技能
02
01
03
尝试不做某些事情,纠正自己的行为。
例如,不乱发脾气,不随便许诺,不说某些口头禅。
增强“我不要”的力量
每天坚持做一些自己未能做到的事。例如,放学回家先完成作业,出门前和家人打招呼。
增强“我想要”的力量
认真记录一些自己平时不关注的事。例如,日常的零花钱支出,上网或者看电视所用的时间。
加强自我监控
方法2
方法1
方法3
二、止于至善
1.什么是止于至善?
《礼记·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止于至善”是追求“至善”的道德境界;
是一种“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的实践过程;
是一种向往美好、永不言弃的精神状态。
教学目标
结合P30“阅读感悟”
1.你是如何理解“微尘”
2.从中得到的启示是什么
2、止于至善的要求(做法)
①从点滴小事做起。积少成多,积善成德 P29
诠释爱心的精神符号
从援助印度洋海啸灾区,向灾区捐款,再到为白血病儿童捐款,到处都出现了“微尘”的身影
最初只是一种个人行为的爱心善举,却因其施恩不图报的美德唤醒了众人的爱心。就像小小的尘埃凝聚在一起,爆发出了巨大的力量,进而演化成一种社会行为。
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
你从这些人身上学到了什么?他/她给了你怎样的力量?
②在生活中寻找“贤”,将他们作为榜样,向榜样学习。
(1)榜样不仅是一面镜子,而且是一面旗帜。
(2)好的榜样昭示着做人、做事的基本态度,激发我们对人生道路和人生理想的思考,给予我们自我完善的力量。
(3)善于寻找好的榜样,向榜样学习。汲取榜样的力量,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国家就会更加美好。
3.榜样有什么作用?
慎独,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中道德修养的一种方式、一种境界,是指在没有外在监督的情况下,能严守道德准则。
元代大学者许衡一日外出,因为天气炎热,口渴难耐。正好路边有一棵梨树,行人们纷纷去摘梨解渴,只有许衡一个人不为所动。这时候有人就问他:“为什么你不摘梨呢?”许衡就说了:“不是自己的梨,怎么可以随便乱摘呢?”那人就笑他迂腐:“世道这么乱,管它是谁的梨。”
许衡说:“梨虽无主,我心有主。”
③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检视自身的不足,不盲目自责,积极调整自己,通过自省和慎独,端正自己的行为。
许衡做到止于至善了吗?
他是如何做到的呢?
④以修身为本,行走在“止于至善”的路上,在学习中成长,在成长中收获,是对青春最好的证明。
品性修养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后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后天下才能太平。上自天子,下至平民,一切都要以修身为做人处事的根本。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青春不可辜负
①每个人都可以从点滴小事做起,积少成多,积善成德。
②在生活中寻找“贤”,将他们作为榜样。
③要求我们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检视自己的不足,不盲目自责,积极调整自己,通过自省和慎独,端正自身行为。
④以修身为本,行走在止于至善的路上,在学习中成长,在成长中收获。
4.如何做到止于至善
版权:胖大叔工作室
青春有格
行己有耻
2、怎样做到“止于至善”
1、“止于至善” 的含义?
3、榜样的作用有哪些?
止于至善
如何做到“行己有耻”?
什么是“行己有耻”(含义)?




1.革命家李大钊说:“青年者,人生之王,人生之春,人生之华也。”新一代的青年人是奋进的一代,也是敢于尝试证明自我的一代,但在青春的生命旅途中,一些基本规则不能违反,一些基本界限不能逾越。下列古语、格言所蕴含的道理与此无关的是( )
A.羞耻之心,义之端也
B.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C.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
D.功崇惟志,业广惟勤
D
2、孔子说:“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下列行为符合“行已有耻”要求的是 ( )
①公共场所打电话尽量小声,以免影响他人
②拿别人的缺点、缺陷、姓名开玩笑
③上课时讲笑话,活跃课堂气氛
④男女同学交往注意尺度,举止得体
A. ①④ B. ①③ C. ② ③ D.③④
A
3.(2021北京)孟子曰:"侧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其中,"羞恶之心”告诉我们( )
A.闻过即改,知耻后勇
B.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C.仁者爱人,推己及人
D.见贤思齐,止于至善
A
02 BUSINESS SECTION
We have many PowerPoint templates that has been specifically designed to help anyone that is stepping into the world of PowerPoint for the very first time.
4、“止于至善”对每位中华儿女来说,不仅是美好的愿望,更是鞭策的动力。“止于至善” ( )
①是人们不断追求的一种道德境界
②是一种“虽 不能至,然心向往之”的实践过程
③是一种向往美好、永不言弃的精神状态
④像威严的法官,端坐在内心法庭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 ①③④
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