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青春有格 课件(33张ppt+2视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2青春有格 课件(33张ppt+2视频)

资源简介

(共33张PPT)
据新闻报道,2月20日,辽宁沈阳,网传一无人机在沈阳机场上空黑飞,飞行高度840m,疑当事人称自己将无人机黑飞至机场上空,最后被打下来了。事件发生后,当事人程某某还在某微信群内公然炫耀,并叫嚣称:现在小,未满16岁,只要不犯重罪,就进不去。
情境探究
(1)程某某的言行“出格”了吗?具体出了什么格。
(2)你如何看待程某某这种“黑飞”的行为
格:法律和道德
3.2青春有格
第三课 青春的证明
“青春有格”是说青春也需要规范、引导和约束。青春并不意味着肆意放纵,总有一些基本的规则不能违反,总有一些基本的界限不能逾越。
知识目标
1、知道“行己有耻”、 “止于至善”的涵义;
好的榜样的作用;
2、了解知耻之心、“羞恶之心”的作用;
3、理解“行己有耻”、“止于至善”的道理;
4、学会做到“行己有耻”、“止于至善”;
能力目标
学会增强自控力的方法。
情感态度
做到知廉耻、懂荣辱,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
教学重点:“行己有耻”“止于至善”的内涵和要求;
教学难点:“行己有耻”“止于至善”的道理。
这是我们熟悉的田字格,为什么刚学写字的时候需要用田字格呢?
对汉字的书写起到了规范、引导的作用
和写字一样,做任何事情都不能出格。

规矩、标准
品格、风格
“青春有格”是说青春也需要规范和引导。我们要学会遵守“规格”,不做一些触碰道德底线,违反法律规定的“出格”行为。
01
对话经典
“行己有耻”
孔子说:“行己有耻”。
意思:一个人行事,凡自己认为可耻的就不去做。
朱熹说:“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
意思:人只有知道什么是可耻的,才知道什么事不可以做。
我们要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
1.什么是“行己有耻”(含义)/如何理解“行己有耻”
(1)一个人行事,凡自己认为可耻的就不去做。
(2)我们要知廉耻,懂荣辱(思想);有所为,有所不为。(行为)
知耻是有所不为的前提,用羞耻心来规范自己的行为
小张是南昌的一名在校大学生,正值青春年华,却因一次“贪玩”,生命永远定格在了今年的春天。
2021年3月12日下午,小张先后辗转乘坐滴滴车、公交车来到某网吧上网,从3月12日傍晚6时许至3月14日上午10时许,小张一直在网吧内,上网时长长达40个小时。
之后,小张从网吧出来后坐公交车回学校,当天上午11时35分被发现晕倒在公交车上,后经江西省人民医院抢救无效宣告死亡,死亡原因系心脏停博。
“止于至善” 需要我们怎么做?
2.为什么要“行己有耻”?
2、为什么要做到“行己有耻”
青春并不意味着肆意放纵,总有一些基本规则不能违反,一些基本界限不能逾越。
判断下列哪些行为没有做到行己有耻?
乱闯红灯
偷窃
乱丢垃圾
随地吐痰
畅所欲言:在我们身边,还有哪些行为是可耻的行为?
学校中的可耻行为:
家庭中的可耻行为:
社会中的可耻行为:
旅游中的可耻行为:
2.如何做到行己有耻?
结合名言思考我们该怎样做到行己有耻?
②需要有知耻之心的人,不断提高辨别“耻”的能力。
①我们要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
朱熹:“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
孟子:“羞恶之心,义之端也”
“羞恶之心”引导我们判断是非善恶,明确行为选择的理由。
“羞恶之心,义之端也” ——孟子
道德底线——“触碰道德底线的事情不做”
这些是什么行为?
法律底线——“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
③“行己有耻”要求我们树立底线意识,触碰道德底线的事情不做,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
探究二 行己有耻的要求
腾讯游戏《关于寒假暨春节假期未成年人游戏限玩的通知》,2022年寒假暨春节假期前后,腾讯游戏旗下在中国大陆地区运营的网络游戏,面向未成年人的游戏限玩时间,都进行了具体规定,除周末和春节假期的每日20-21时限玩时段外,其余时间未成年人均无法进入游戏体验,可登录总时长不超过14小时。
思考:你如何看待这项规定?
提示:未成年人自我控制力较差,容易沉迷网络游戏。这项规定能够提升未成年人抗诱惑的能力,提升自控力。
"金融第一贪"赖小民贪腐细节曝光
⑶“行己有耻”更需要我们磨砺意志,拒绝不良诱惑,不断增强自控力。
增强自控力的方法
方法与技能
02
01
03
尝试不做某些事情,纠正自己的行为。
例如,不乱发脾气,不随便许诺,不说某些口头禅。
增强“我不要”的力量
每天坚持做一些自己未能做到的事。例如,放学回家先完成作业,出门前和家人打招呼。
增强“我想要”的力量
认真记录一些自己平时不关注的事。例如,日常的零花钱支出,上网或者看电视所用的时间。
加强自我监控
方法2
方法1
方法3
①我们要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
② 我们要有知耻之心,不断提高辨别“耻”的能力;
③我们要树立底线意识,触碰道德底线的事情不做,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
④我们要磨砺意志,拒绝不良诱惑,不断增强自控力。
3.如何做到“行己有耻”(要求)?
02
感悟经典
“止于至善”
1.什么是止于至善?
《礼记·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止于至善”是追求“至善”的道德境界;
是一种“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的实践过程;
是一种向往美好、永不言弃的精神状态。
如何才能
做到“止于至善”?
我们应该有自己的格调,有我们的“至善”追求。
礼貌待师
与同学互帮互助
给老人让座
遵纪守法
孝敬父母
生活中如何做到止于至善?
每个人都可以从点滴小事做起。“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积少成多,积善成德。
2022年3月3日晚,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揭晓。极不平凡的2021年,他们以凡人之力,书写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今天,共同见证温暖,致敬向上的力量!
生活中如何做到止于至善?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
在生活中寻找“贤”,将他们作为榜样。
榜样有什么作用?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01
02
04
03
榜样(贤)
思考
激发我们对人生道路和人生理想的思考
力量
给予我们自我完善的力量
镜子 旗帜
不仅是一面镜子,而且是一面旗帜。
基本态度
好的榜样昭示着做人、做事的基本态度
榜样的作用
④以修身为本,行走在“止于至善”的路上,在学习中成长,在成长中收获,是对青春最好的证明。
品性修养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后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后天下才能太平。上自天子,下至平民,一切都要以修身为做人处事的根本。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青春不可辜负
①每个人都可以从点滴小事做起,积少成多,积善成德。
②在生活中寻找“贤”,将他们作为榜样。
③要求我们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检视自己的不足,不盲目自责,积极调整自己,通过自省和慎独,端正自身行为。
④以修身为本,行走在止于至善的路上,在学习中成长,在成长中收获。
4.如何做到止于至善
本课小结
行己有耻
含义:凡认为可耻的事就不去做
要求:
①知耻心
②底线意识
③自控力
止于至善
内涵:是追求“至善”的精神境界
要求:
①从小事做起
②见贤思齐
③自我省察




1.(2021贵州铜仁)革命家李大钊说:“青年者,人生之王,人生之春,人生之华也。”新一代的青年人是奋进的一代,也是敢于尝试证明自我的一代,但在青春的生命旅途中,一些基本规则不能违反,一些基本界限不能逾越。下列古语、格言所蕴含的道理与此无关的是( )
A.羞耻之心,义之端也
B.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C.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
D.功崇惟志,业广惟勤
D
2.(2021北京)孟子曰:"侧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其中,"羞恶之心”告诉我们( )
A.闻过即改,知耻后勇
B.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C.仁者爱人,推己及人
D.见贤思齐,止于至善
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