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1 2022学年山西省高一下学期3月联合考试历史一、选择题:本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商鞅以医国圣手自居,在他看来,普通人不配参与商议决策,而且还不能议论变法,只能遵照执行。如果秦国百姓敢私下议论商鞅变法,不管是夸还是骂,马上发配边疆。由此可知,商鞅主张( )A.隆礼重法 B.愚民之治 C.是古非今 D.君主专制2.晋武帝时期,朝廷在最高级的官吏设立方面,除同两汉一样,设有太尉、司徒、司空“三公”外,又加设太宰、太傅、太保“三师”,而且汉时大司马、大将军(“二大”)与太尉只能选设一职,不能并设三职,晋武帝时三职并设。这反映出当时( )A.中央集权加强 B.选官范围扩大 C.中枢机构臃肿 D.门阀势力衰微3.北宋农学家曾安止的《禾谱 序》记载:“春夏之间,淮甸荆湖,新陈不续,小民艰食,豪商巨贾,水浮陆驱,通此饶而阜彼乏者,不知其几千万亿计。”这说明当时( )A.赋税沉重导致农民生活困难 B.农业生产出现地域化分工C.商帮主要从事长途贩运贸易 D.地区间粮食转运贸易兴盛4.元初名儒郝经曾言,金朝“粲粲一代之典与唐、汉比隆,讵元媿、高齐之得厕其列也”;清代学者赵翼亦称,“金源一代文物,上掩辽而下轶元”。金朝文化繁盛的主要原因是( )A.汉化政策的推行 B.尚武精神的发扬C.经济制度的转型 D.猛安谋克的建立5.打击民族分裂势力,维护国家统一,是任何一个国家统治者恪守的治国准则。下列属于清朝前期打击民族分裂势力的事件是( )A.郑成功渡海收复台湾 B.戚继光台州九战九捷C.击溃漠西的准噶尔部 D.平定后突厥汗国叛乱6.1897年,继广东、湖北等省开始自铸银元后,天津北洋机器局也试铸银元,南京也开始铸银元。1898年,四川省成都造币厂也铸造四川卢比银币……各省督抚都把铸币看作是地方一大财源,拼命铸造。这一现象的出现( )A.动摇了清政府中央权威 B.加剧了国内军阀割据C.适应了经济发展的需要 D.抵御了西方经济侵略7.有学者在解读右图时认为:“我国近代化在器物层和制度层上相对流畅,但在精神观念层却旷日持久且显得力不从心。”其依据主要是( )A.工业化的开启困难重重B.戊戌变法促成制度变革C.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D.传统儒家思想根深蒂固8.下图所示是1938年漫画家廖冰兄创作的漫画《大和武士已经支撑不住了》。该漫画意在说明(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坚固B.中国即将取得抗战胜利C.抗战总体形势发生变化D.中国的国力远胜于日本9.1956年4月,中共中央指出,“小商店的形式,是我国商业中一种特别发达的形式”,并正式决定凡经营日用杂货、食品杂货……饮食业的商店,不合并集中。这反映出当时我国( )A.调整国民经济的任务完成B.生产关系变革具有务实性C.社会主义公有制基本确立D.市场经济体制的框架形成10.巴基斯坦联合通讯社记者伊夫蒂哈尔 阿里曾在回忆中说:“那一刻,全场沸腾!我一路跑进附近一间电讯室,用电报向总部发回一条英文快讯,以最少的文字把‘新中国来了’这个重大消息抢发出去。”与该回忆相关的历史事件最有可能是,中国( )A.参加日内瓦会议 B.成功研制“两弹一星”C.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D.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11.汉谟拉比在基本统一两河流域后,将昔日的各城邦国家变为地方单位,把旧城邦官吏降为地方官。这一举措意在( )A.提高统治效能 B.变革奴隶主贵族专政C.建立等级制度 D.巩固与各城邦的联盟12.古印度早期佛教依据其“四姓缘起论”,提出四姓中刹帝利居首位,第二位是婆罗门,作为四姓之末的首陀罗与其他三姓并不存在隶属关系。由此可推知,古印度早期佛教( )A.提出了人人平等的政治诉求 B.代表普通劳动者利益C.一定程度上冲击了种姓制度 D.遵循婆罗门教的说教13.《教训》是古埃及一位法老对继承人的口训,他指出国王受命于神,他的一切言行举止“都要在神的面前受到裁判”,而神是代表民意的,作为国王,“不要邪恶”“不要滥杀”。由此可见,该法老强调( )A.王权至高无上 B.统治者要行善政C.自由不可侵犯 D.主权与神权冲突14.下表所示为“亚述的对外战争”概况。由此可知( )时代 概况萨马尔纳萨尔三世 率军南征北战,最远征服地区从北部的亚美尼亚到南部的波斯湾提格拉特帕拉沙尔三世 打败了其劲敌乌拉尔图,征服了整个叙利亚地区,兼并了巴比伦阿舒尔巴纳帕尔 先后发起9次大规模远征,出兵埃及、地中海东岸地区、巴比伦尼亚、埃兰等地镇压人民起义A.掠夺财物是亚述推行军国主义的目的 B.古代两河流域文明毁于频繁对外战争C.农耕文明对外扩张能力优于海洋文明 D.武力扩张是古代文明扩展的重要方式15.波斯居鲁士大帝,恢复了被新巴比伦王国那波尼德所蔑视的对古老神祇的崇拜,并支持流落在巴比伦的犹太人重返巴勒斯坦,建立犹太教圣殿。这说明居鲁士大帝( )A.对宗教奉行宽容政策 B.实行政教分离的政策C.对不同行省分而治之 D.竭力遏制罗马的扩张16.阅读下图,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腓尼基字母吸收了古希腊字母的排序 B.古希腊人改造了腓尼基字母C.现代希腊字母是世界上最成熟的文字 D.腓尼基字母起源于两河流域17.古罗马松散的行省制使得各城市拥有相当大的独立性。中世纪,在西欧兴起的城市大多数坐落在原来罗马城市所在地,故罗马城市管理制度也保持得较为完整。由此可知,古罗马城市的遗存推动了中世纪两欧( )A.封君封臣制度的建立 B.分裂割据局面不断扩大C.城市自治运动的兴起 D.城市成为国家政治中心18.1075年,教皇格列高利七世颁布《教皇敕令》,主要内容包括:罗马教会只是“上帝”一人建立的;教皇在教会中享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任何人都不得修改他的判决,甚至可以修改所有的判决,甚至可以废黜皇帝。这说明( )A.皇帝依靠教皇维持封建统治 B.罗马帝国内部的纷争加剧C.教会专制阻碍封建体制形成 D.教权试图向世俗国家渗透19.伊凡四世亲政之后,按职能分工的“衙门”(政厅)代替了按地域分工的宫廷机关。比如1550年(伊凡四世)成立了军务驿站办公厅,要求其负责军队在行军期间的物资转运并总管组织服役人员调动、征收驿务税的相应事宜。这些“衙门”的建立( )A.提高了行政效率 B.精简了地方行政机构C.废除了等级制度 D.使俄国进入封建社会20.“它是古代伊斯兰世界的三大穆斯林帝国之一,它的治理模式的形成基础在于借鉴和继承其他国家的优秀文明……拜占庭帝国的完整税收制度、行政管理方式、宫廷王朝传统等被它吸收为新国家的统治制度基础。波斯民族的管理风格、阿拉伯地区的行政手段、欧洲文明的治理结构和方法,都被它吸收过来”。材料中所述的“它”指的是( )A.德里苏丹国 B.俄罗斯帝国 C.笈多帝国 D.奥斯曼帝国21.镰仓幕府时代,武家(幕府一派)的军事组织主要统治东国,公家(天皇一派)的政治组织则主要统治东国以外的地区。双方均可在属于对方势力范围内的土地上行使自己的权力,即武家可在西国地区行使军事警察权,公家可在东国地区行使行政、司法权。由此可见,镰仓幕府时代( )A.将军的军权成为最具权威的权力 B.天皇与将军结成了主从关系C.幕府与天皇形成了二元政治体系 D.中央集权封建体系不断巩固22.据14世纪摩洛哥旅行家伊本 白图泰的记载,西非瓦拉塔人穿着埃及服饰。在廷巴克图,商人、纺织工匠和乌里玛组成一个独立阶层,他们结交外国商人;孟达米斯商人建设了有地中海风格的社区。这些现象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A.撒哈拉商路贸易的发展 B.环印度洋贸易的繁荣C.大津巴布韦国家的强盛 D.阿拉伯帝国对外扩张23.印加帝国每两省建立相互援助的对应关系。如某一省因干旱、冰雹、寒冻导致农作物减产,那么挂钩的省应马上拿出剩余产品,救济对方。当然,受灾省本身也有一些剩余产品,储藏在各省国库,受灾时,这些产品无疑要取出来应急。上述举措( )A.促进了商品经济发展 B.形成了完善的扶贫制度C.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 D.体现了救济手段多样化24.据史书记载,一个古代玛雅农民使用石器、木器和骨器,就可以供给12口人充足的粮食;在盛产粮食的地区,一个玛雅农民花两个月的劳动就能生产出全家一年的食物以及须交纳的赋税和贡物。由此可推知( )A.玛雅人农业经营规模较大 B.玛雅地区农耕条件优越C.玛雅人农业商业化程度高 D.玛雅文明盛行精耕细作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一1935年之后,随着国际形势与国内局势的变化.中共对大革命失败后所采取的“左”的关门主义作了调整。1935年10月,党在秘密指示信中确认了“统一战线是抗战反蒋的总策略”。1936年1月1日,毛泽东致电朱德时对已发生转变的革命话语作了总结,指出政治局在共产国际指示之下有“新策略”决定,目前主要口号为“民族统一战线,苏维埃人民共和国,国防政府,抗日联军,土地革命与民族革命相结合,国内战争与民族战争相结合”。——摘编自夏清《词汇竞争:“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材料二在新中国成立之初,统一战线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四个阶级组成的联盟,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统一战线发展为工人、农民两个阶级和知识分子阶层的政治联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提出了拥护祖国统一爱国者的概念,统一战线的范围拓展到大陆范围外,香港同胞、澳门同胞、台湾同胞、海外侨胞则成为联系和团结的重要对象。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统一战线的重点是为建立和巩固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服务。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统一战线的职能调整到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服务上来。在1994年第三次全国统战理论工作会议上,构建统一战线学理论体系的问题被提出来。2000年,统一战线是一门科学这一提法被写入中共中央文件。——摘编自范景鹏《新中国成立70年统一战线的发展变化与历史经验》(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局部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提出“民族统一战线”口号的原因。(4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新中国成立以来统一战线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意义。(8分)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耶利哥古城(位于耶路撒冷和安曼之间的约旦河谷平原中央)是世界上最早的带有防御城墙的城镇之一。早在最初形成的时候,耶利哥的居民就已经达到了 2000人,与旧石器时代的小族群相比,这个数目是非常可观的。人们利用草原上的水源,种植了大麦和小麦。他们从事有限的商业活动,特别是与食盐和黑曜石(古代的人们用这种坚硬的火山玻璃制作小刀和刀刃)有关的贸易。大约在公元前7000年的时候,当地居民在他们的茅屋周围建造起坚固的围墙,挖掘了护城河,这些情况反映出耶利哥聚集起的财富已经引起了其他掠夺者的兴趣。——摘编自[美]本特利、齐格勒《新全球史》(第五版)材料二对恰塔尔 休于这处著名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位于今土耳其境内,距今约6000年)的发掘,清楚地证实了专业劳动的迅速发展。它在新石器时代逐渐发展成为一个熙熙攘攘的城镇,容纳了大约5000人。考古学者发现当地居民制作了陶罐、篮子、布料、皮革、石制和金属的工具、木刻、地毯、珠子以及夹杂在其他物品中的珠宝。恰塔尔 休于成为一座重要的城镇,部分原因是它的地理位置,在它的附近有丰富的黑曜石矿。城镇可能是制作生产黑曜石工具的中心。——摘编自[美]本特利、齐格勒《新全球史》(第五版)(1)根据材料一,概括耶利哥古城居民生活的特点。(6分)(2)指出耶利哥古城复原图与恰塔尔 休于遗址所属的史料类型,并结合材料说明两者的共同史料价值。(8分)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中世纪西欧庄园制度的特点是它的自给自足性。它的经济基础是土地,又依靠分散的手工业。西欧封建制度的经济单位是村社(公社),在村社(公社)里,男女数十人,彼此间大都是亲戚,分摊土地,一起工作,共同占有大多数东西。他们还未远离旧氏族集团,他们进行简单轮种法,通常把土地分作三部分,即个别的狭长条地、树林和牧场。在农民之上的是贵族等级集团,或者是世俗领主,或者是主教、修道院长,或者是诸侯和国王,以及名义最高的皇帝和教皇。领主们不是田庄的真正管理者,但负有保护庄园的责任。他们靠租赁土地和使用农奴来进行耕种,靠收取罚金和司法审判费获得丰厚的收入。——摘编自[英]贝尔纳《历史上的科学》材料二汉代的大地产有些是私人经营的田庄,这些田庄往往是集农、林、牧、渔、园艺、手工业为一体的生产组织,其中的劳动者和田庄的主人多有血缘宗族关系,他们的生产和其他活动都被安排得井井有条,甚至年轻人还有受教育的机会。大田庄还从事商品贸易,买贱卖贵以从中获利。大田庄还建立了自己的武装.在东汉末年社会秩序混乱时武装更有所发展。地产一般是分配给佃农耕种的,地主只向农民收取地租,而不组织生产,地租率一般为产量的 50%。——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并概括中世纪西欧庄园与汉代田庄的异同。(8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汉代田庄发展的影响。(6分)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波斯文化凭借强大的制度优势和人才优势与阿拉伯文化进行双向互动的交融。阿巴斯王朝(750 1258年)的哈里发制度深受波斯文化影响。阿拉伯帝国自倭马亚王朝(661 750年)开始就沿袭波斯人的行省制。波斯的人才融入阿巴斯王朝的统治,波斯的饮食、服饰、建筑风格和风俗习惯进入阿拉伯人的日常生活。波斯人也有选择、有鉴别地接受了与波斯文化传统、民族特性相适应的伊斯兰教什叶派。——摘编自[美]希提《阿拉伯通史》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一点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2021~2022学年山西省高一下学期3月联合考试历史参考答案1.B 2.C 3.D 4.A 5.C 6.A 7.D 8.C 9.B 10.D 11.A 12.C 13.B 14.D 15.A 16.B 17.C 18.D 19.A 20.D 21.C 22.A 23.C 24.B25.(1)原因:日本侵华的加剧;中国共产党的日趋成熟;抗日反蒋的需要;共产国际的指导。(4分,答出两点即可)(2)变化:由阶级联盟到政治联盟;工作范围和对象不断扩展;职能任务不断丰富;由理论政策到科学体系。(4分,答出两点即可)意义;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凝聚了力量;推动了国家统一的进程;提高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4分,答出两点即可)26.(1)特点:定居生活;人口聚集;从事农业生产和有限的商业贸易;修筑围墙和护城河以保护聚集的财富。(6分,答出三点即可)(2)史料类型:耶利哥古城复原图具有艺术加工色彩,属于第二手文献史料;恰塔尔·休于遗址是考古发掘。属于第一手实物史料。(4分)史料价值:反映了新石器时代西亚城镇建设、社会分工和经济发展的概况。(4分)27.(1)相同点:都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主;都存在姻亲血缘关系;都存在人身依附关系;都拥有私人武装;都有除农业租金收入之外的其他收入来源。(4分,答出因点即可)不同点:中世纪西欧庄园存在于整个贵族等就集团,汉代田庄主要存在于地方豪强;中世纪西欧庄园土地不能进行买卖。汉代田庄土地可以交易;中世纪西庄园独立性较强,汉代田庄的法定权力较小。(4分,答出两点即可)(2)影响:促进了生产力的提高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一定程度上加强了乡村教化,稳定了乡村社会秩序;(4分)冲击了小农经济的发展;壮大了地方豪强势力,威胁了中央集权,埋下了国家分裂的隐患。(2分,答出一点即可)28.示例一论题:阿拉伯人继承和发展了波斯的政治文化。(2分)阐述:波斯帝国实行君主专制制度。国王是整个政权的核心和最高主宰,他的权力被认为来自神。阿拉伯人借鉴波斯君主专制传统,建立哈里发制度。哈里发掌握政治、军事和宗教大权;阿拉伯帝国也仿照波斯传统在地方上实行行省制;波斯人重视官僚体系建设,阿拉帝国在哈里发下设各部大臣,辅助哈里发分掌各类事务。(8分)总之,阿拉伯人善于吸收世界其他地区的政治文化。提升了帝国的统治效能。(2分)示例二论题:阿拉伯人在人类文化交流史上作出了重要贡献。(2分)阐述:阿拉伯人吸收了被征服地区的文化。他们广泛翻译古代波斯、印度、希腊和罗马的文献,融合东西方文化,在文学、艺术,科学和思慧等领域取得重要成就。阿拉伯育人和旅行家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中国的造纸术、印度的数字等先后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促进了西欧文化的发展。(8分)总之,阿拉伯人吸收了古代世界其他地区的文明,推动了世界文化的发展。(2分)(“示倒”仅供参考,不作为评卷唯一标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