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1—2022学年第二学期 九 年级 道德与法治 学科教学设计课题 专题十六 百年答卷-备战2022年中考道德与法治必备时政热点解读与押题 第 1 课时 总课时 教 学 过 程 个人复备主备人 审核人 使用人 使用 时间 3.两个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党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反映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心愿,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 4.十个“坚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民至上, 坚持理论创新,坚持独立自主,坚持中国道路,坚持胸怀天下, 坚持开拓创新,坚持敢于斗争,坚持统一战线,坚持自我革命。 以上十个方面,是经过长期实践积累的宝贵经验,是党和人民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必须倍加珍惜、长期坚持,并在新时代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 5.牢记“一个根本”现在,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又踏上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全党要牢记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这个根本问题,把握历史发展大势,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初心使命,始终谦虚谨慎、不骄不躁、艰苦奋斗,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为任何干扰所惑,决不在根本性问题上出现颠覆性错误,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执着奋力实现既定目标,以行百里者半九十的清醒不懈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二、知识链接 1、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 2、党的指导思想: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4、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 5、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党的奋斗目标。 6、我国发展的根本目的是增进民生福祉。教学 目标 一、 百年答卷 二、知识链接三、新题训练教学 重点 一、 百年答卷教学 难点 二、知识链接三、新题训练核心 素养 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课型 新授课 有无课件 有 其它准备教 学 过 程 个 人 复 备—、《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 1.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简称:十九届六中全会),于2021年11月8日至11日在北京召开。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习近平代表中央政治局向全会作工作报告,并就《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讨论稿)》向全会作了说明。2021年11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公报》。 2.全会认为,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 是在建党百年历史条件下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需要;是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做到坚决维护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确保全党步调一致向前进的需要;是推进党的自我革命、提高全党斗争本领和应对风险挑战能力、永葆党的生机活力、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继续奋斗的需要。2021—2022学年第二学期 九 年级 道德与法治 学科教学设计教 学 过 程 个人复备 教 学 过 程 个 人 复 备新题训练 1.在政治建设上,积极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越性得到更好发挥,生动活泼、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得到巩固和发展。保障全过程民主的政治制度有哪些( C ) 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④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 D②④ 2.在社会建设上,人民生活全方位改善,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大幅度提升,发展了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的良好局面,续写了社会长期稳定奇迹。这体现了( D ) ①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②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是党的奋斗目标③发展的根本目的是增进人类福祉④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党的初心和使命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②③ D②④ 3.“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过去一百年,中国共产党向人民、向历史交出了一份优异的答卷。过去100年,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 B ) ①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在中国长达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②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极少数剥削者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③实现了一穷二白、人口众多的东方大国大步迈进社会主义社会的伟大飞跃④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历史性转变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4.一百年是新起点,赶考之路再出发。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还要( D ) ①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②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③消除绝对贫困④建设美丽中国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 ④ D①②④ 5.“辨方位而正则。”中国共产党在领导革命、建设、改革的百年伟大实践中,立时代潮头,发时代先声,做时代先锋,坚持实事求是,洞察时代大势,找准历史方位,把握历史主动,因事而化、因时而进、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 因势而新。从国际形势看,我国发展面临着哪些机遇( D ) ①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不可逆转,各国经济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程度不断加深②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越来越强劲③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国在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具备了良好的积累,为经济发展从“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型奠定了良好基础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已被各个国家广泛认同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④ D①② 6.材料一:党中央认为,在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历史时刻,在党和人民胜利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正在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重大历史关头,全面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对推动全党进一步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伟大胜利,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材料二:4月1日,党中央发出《关于对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重点研究全面总结党的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问题征求意见的通知》,在党内外一定范围征求意见。 9月6日,决议征求意见稿下发党内一定范围征求意见,包括征求党内部分老同志意见,还专门听取了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代表意见。文件起草组逐条分析了意见和建议,做到能吸收的尽量吸收。经反复研究推敲,对决议稿作出547处修改,充分反映了各地区各部门各方面意见和建议。 (1)分析材料一,体会中国共产党的地位(3分)。 (2)结合材料二,概括中国共产党和人民的关系(3分)。 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利益至上,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人民支持、拥护党的领导。分层作业 基础题:全体学生完成 能力题:选典型题中上等学生附加完成 背诵分层 重点题背诵和全部理解背诵板书设计 一、 百年答卷 二、知识链接三、新题训练反思提升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