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1—2022学年第二学期 九 年级 道德与法治 学科教学设计课题 专题十九 民生新规护航幸福生活-备战2022年中考道德与法治必备时政热点解读与押题 第 1 课时 总课时 教 学 过 程 个人复备主备人 审核人 使用人 使用 时间 网络招聘信息不得含有歧视性内容 新未成年人保护法全面呵护青少年身心健康 实施三孩生育政策 知识链接 1、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 2、衡量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不仅要看经济发展状况,而且要看发展成果是否惠及全体人民,人民的合法权益是否得到切实保障。 3、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为了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党和政府抓住人们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4、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只有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才能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而这一切都离不开社会主义制度的坚实保障。 三、新题训练 1.农业农村部表示,2021年要奋力夺取粮食丰收,目标是确保总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南方省份要想方设法巩固双季稻面积,增加冬油菜种植;东北和黄淮海地区争取增加玉米面积,大豆、棉花等大宗农产品该扩大产量的要抓紧落实。奋力夺取粮食丰收,确保粮食总产量是因为( C ) ①我国还没有解决温饱问题 ②我国粮食供应始终处于紧平衡状态 ③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础 ④粮食安全始终是关系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自立的全局性重大战略问题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④ D.②③教学 目标 一、 民生新规护航幸福生活 二、知识链接三、新题训练教学 重点 一、 民生新规护航幸福生活教学 难点 二、知识链接三、新题训练课型 新授课 有无课件 有 其它准备教 学 过 程 个 人 复 备一、民生新规护航幸福生活何为“民生”? 1.民生问题,简单的说,就是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最主要表现在吃穿住行、养老就医子女教育等生活必需上面。民生问题也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同党的性质、宗旨和目标一脉相承。教育是民生之基,就业是民生之本,收入分配是民生之源,社会保障是民生之安全网。这四大问题都是民生的基本问题。 2.习近平的“民生观”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发表重要论述,阐明自己的“民生观”,指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意义,提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民生工作的着力点,将广大人民群众凝聚到追求幸福中国的目标上来。 一切工作出发点、落脚点都是让人民过上好日子” “要完善制度、改进工作,推动养老事业多元化、多样化发展,让所有老年人都能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 “让群众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3.民生政策:“双减”政策落地 对学生可批评训导不能伤害侮辱2021—2022学年第二学期 九 年级 道德与法治 学科教学设计教 学 过 程 个 人 复 备 教 学 过 程 个人复备2.2021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透露了新一年教育发展改革举措。会议明确,要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大力度治理整顿校外培训机构,抓好中小学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管理。全面振兴乡村教育,完善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加快推进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加快建设终身学习体系。据此回答1-2题 1、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7月24日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这是对未成年人的( B )保护。 A.学校保护 B.社会保护 C.司法保护 D.立法保护 3.、会议强调,全面振兴乡村教育,完善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加快推进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加快建设终身学习体系。我国之所以重视教育,是因为( C ) ①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 ②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人类传承文明和知识、培养年轻一代、创造美好生活的根本途径 ③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 ④教育是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事业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4.财政部提出,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加强基本民生保障。落实就业优先政策,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稳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完善社保基金管理,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支持发展文化事业产业。这说明( B ) ①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②发展的根本目的是增进人类福祉 ③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 ④只有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才能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5.2021年商务部对促进汽车家电家具等大件消费、提振餐饮消费、释放农村消费潜力等方面作出具体安排......对居民淘汰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汽车并购买新车,给予补贴。商务部这一规定基于我国( D ) 法律有规范作用,法律规定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明确公民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规范公民的行为。个人信息保护法对遏制材料一中的乱象提供了法律依据。 法律有保护作用,法律通过制裁违法犯罪,惩恶扬善,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秩序。 ①总体上我国资源紧缺,资源形势严峻 ②我国环境形势不容乐观 ③大气污染问题严重 ④我国替代能源开发利用前景良好 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④ D.②③ 6.材料一:据南方日报记者了解到,近年来,信息泄露事件屡屡发生,而APP过度索要授权是个人信息泄露的导火索之一。2019年中央电视台3·15晚会曝光多家科技企业存在私自采集个人信息的情况。另据“电子商务消费纠纷调解平台”近年来受理的全国数十万起电商投诉案件大数据表明,包括当当网、苏宁易购、国美在线等在内的电商平台,以及携程、去哪儿等在内的生活服务O2O平台,均曾出现用户信息泄露事件。而仅2018年,就多次出现用户个人信息泄露事件,圆通、顺丰十几亿条个人信息在暗网被出售,以及12306数百万条旅客信息在网上被出售等。 材料二:《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确立以“告知-同意”为核心的个人信息处理一系列规则,要求处理个人信息应当在事先充分告知的前提下取得个人同意,并且个人有权撤回同意;重要事项发生变更的应当重新取得个人同意;不得以个人不同意为由拒绝提供产品或者服务。 (1)从法律的作用看,材料二对整治材料一中的乱象有什么意义? (2)结合材料一、二,体会法律和生活的关系。 法律是应生活的需要制定和颁布的,又对生活加以规范和调整。分层作业 基础题:全体学生完成 能力题:选典型题中上等学生附加完成 背诵分层 重点题背诵和全部理解背诵板书设计 一、 民生新规护航幸福生活 二、知识链接三、新题训练反思提升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