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金刚石、石墨和C60(第1课时)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金刚石、石墨和C60的结构,知道金刚石、石墨的性质和用途。2.了解木炭、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及原因。3.理解物质的结构、性质与用途之间的关系。(二)过程与方法:1.能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并会对现象分析归纳,总结出重要的知识点。2.通过金刚石、石墨物理性质、用途和结构的归纳总结,使学生认清结构、性质、用途的内在关系。3.通过碳的几种单质的了解使学生了解物质的多样性。(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教会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2.树立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的观点。3.通过对C60、碳钠米管的发现及研究的介绍,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二、教学重点金刚石、石墨的物理性质和用途;金刚石和石墨物性差异很大的原因。三、教学难点物质的结构、性质、用途之间的关系。四、教学准备教师准备:铁架台、漏斗、烧杯(3)、玻璃棒、 滤纸、水、红墨水、活性炭、防毒面具、教学光盘(配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师用书)学生准备:铅笔、小刀、干电池、电线、小灯泡、木炭、小块玻璃、一杯水五、教学过程【设疑引入】问题1:我们已经知道,物质由元素组成,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做什么?问题2:不同种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种单质,同一种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单质吗?试举例说明。除了金刚石,还有石墨、足球烯,它们都是碳元素的“孪生子”(多媒体展示三幅图片:①钻石②石墨③足球烯),并以此引出课题——【板书】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C60(一)【板书】一、碳的单质活动一 听故事《金刚石的醒悟》(请一位学生朗读并投影)活动二 播放介绍金刚石、石墨的视频活动三 ⑴用小刀削下铅笔芯并放手中揉搓,有什么感觉?⑵完成家庭小实验1【汇报交流】通过听故事、看录像、动手实验,从中你能得出金刚石和石墨的哪些特点,请同学回答,教师分析归纳【总结板书】1、金刚石和石墨[投影]金刚石[C] 石墨[C]相同点 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非金属单质,都是由碳原子构成不 同点 结构 网状 层状外观 无色透明正八面体状晶体加工琢磨后有夺目光泽 深灰色鳞片状固体略有金属光泽滑腻感硬度 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 最软的物质之一导电性 无 良好用途 钻探机钻头、刻刀、装饰品等 电极、铅笔芯、润滑剂等由上表可知:__结构 不同→____性质 不同→ 用途 不同活动四 学生同桌为一组进行实验,要求学生做完实验后完成表格(实验报告)(教师巡回指导并参与到小组的研究和讨论中去,注意对学生的表现加以肯定和表扬)操作 结构 操作 现象1、分别观察木炭 玻璃 2、分别向木炭浇少量水 玻璃两小组分别派代表进行汇报,把本组的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通过多媒体投影到大屏幕,然后进行小结归纳得出结论:活动五教师演示【实验6-1】要求学生把看到的现象填入表格(实验报告)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或解释1、往烧杯中倒入一定量的水,然后滴入几滴红墨水。(复习旧课) 不一会儿,烧杯中的水全变红了. 分子在不断地运动2、把实验1的水分成A、B两份,向A中加入活性炭搅拌、静置、过滤,B留作对比,过滤好的液体与B对比。 A中的液体由红变无色 活性炭具有吸附性【总结板书】2、木炭、活性炭→疏松多孔→吸附性(物理性质)→吸附色素、毒气、异味、细小杂质等(物理变化)【思考讨论】从金刚石、石墨、木炭和活性炭的结构、性质、用途,思考一下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小结并板书】结论:【板书】3、C60分子【课堂练习】【板书设计】 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C60金刚石网状 硬度大 钻探机钻头、刻刀正八面体 琢磨璀璨夺目 装饰品石墨层状 质软 铅笔芯滑腻感 润滑剂良好的导电性 电极木炭、活性炭 吸附性 脱色、除异味、净水炭疏松多孔 防毒面具的滤毒罐【知识拓展】铅笔上的“HB”“2B”的涵义C60分子的发现、特点、应用前景,碳单质研究的新进展3、炭黑 制造墨、油墨、油漆、鞋油和颜料,还可以增加轮胎制品的耐磨性焦炭 冶炼金属4、同素异形体: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如:氧气和臭氧、红磷和白磷、金刚石、石墨和C60【课后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