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金刚石、石墨和C60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和用途。(2)知道碳单质的化学性质.(3)知道不同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同一种元素也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2.过程与方法(1)会对展示或演示的资料分析、归纳。(2)能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并会对现象分析归纳,总结出重要的知识点.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以发展的观点看待碳的单质。(2)树立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的观点。教学重点碳单质的化学性质,教学难点碳跟某些氧化物的反应。教学方法观察——分析——总结。实验探究——分析——归纳。教学过程自学检测:1.古代字画能长期保存,是由于单质碳在常温下具有( )A、稳定性 B、氧化性 C、还原性 D、助燃性2.碳的化学性质有①可燃性:完全燃烧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下同) 不完全燃烧②还原性:还原CuO 现象3. 有关碳的化学性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碳和氧气反应时,产物可以是CO2也可以是COB. 碳和氧气的反应无论产物是什么,都是吸热反应C. 碳和氧气的反应无论产物是什么,都是放热反应D. 灼热的碳能还原二氧化碳4.在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中:(1)反应开始后,在盛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说明反应中有_____________生成,被加热的试管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2)反应完成后,把被加热的试管里的粉末倒在纸上可以看到有_______色的铜,这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右图中酒精灯上加一金属网罩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实验结束时,应先_____________,再撤掉____________。交流展示:资料:我国古代一些书法家、画家用墨书写或绘制的字画能保存很长时间而不变色。[设问]这说明了什么 [学生讨论回答]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板书]1.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设问]若升高温度,又如何呢 [回顾提问]写出木炭在氧气中充分燃烧时的化学方程式.[学生板演][介绍]当碳不充分燃烧时,生成—氧化碳。[总结板书]2.高温下.碳能跟多种物质反应。(1)跟氧气反应:(充分燃烧)(不充分燃烧)[引导]碳在高温时还有重要的性质。[活动与探究]把经过烘干的木炭粉末和氧化铜粉末混合均匀,小心地铺放进试管,并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试管口装有通入澄清石灰水的导管(如图),用酒精灯(可加网罩以使火焰集中并提高温度)加热混合物几分钟。然后先撤出导气管,待试管冷却后再把试管里的粉末倒在纸上。观察现象并分析。[学生活动][交流]现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试管粉末中有红色物质.分析得产物为二氧化碳、铜.[设问]上述反应的反应物、生成物、条件都已确定,你能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吗 [学生板演][板书](2)跟某些氧化物反应2CuO+C2Cu+CO2[分析]从分子组成上看CuO转变为Cu,发生了什么变化 是谁导致了这种变化 [讨论回答]CuO转变为Cu失去了氧,是碳夺走了CuO中的氧。[讲解并板书]3.还原反应:含氧化合物里的氧被夺去的反应.还原性:能夺走含氧化合物里氧的物质具有还原性。[练习]焦炭在工业上可用来炼铁:2Fe2O3+3C4Fc+3CO2↑请问:这个反应是否是还原反应 若属于还原反应,哪种物质具有还原性 [回答]此反应是还原反应,其中碳具有还原性.[介绍]工业上常利用碳的还原性,制取多种金属。[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何收获 [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碳的单质.首先认识了几种不同的碳单质,并了解了它们重要的物理性质和用途。然后重点分析总结了碳的化学性质,最后总结出了还原反应及还原性的概念。感受与反思小结:一、碳的单质1.金刚石很硬,可用来切割玻璃.2.石墨很软,有良好的导电性.3.木炭、活性炭有强吸附性.4.性质器用途二、碳的化学性质1.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2.高温下,碳能跟多种物质反应。(1)跟氧气反应:(充分燃烧) (充分燃烧)(不充分燃烧)(2)跟某些氧化物反应2Fe2O3+3C4Fc+3CO2↑3.还原反应:含氧化合物内的氧被夺去的反应。还原性:能夺走含氧化合物里氧的物质具有还原性拓展练习:已知A、B为两种黑色粉末,D为红色单质,A、B、C、D、E五种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10所示。请回答:(1)C的化学式为 ;(2)A中金属元素的化合价是 ;(3)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澄清石灰水②ABDC高温①图10E↓PAGE3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