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情绪的管理 课件(34张)+3视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2情绪的管理 课件(34张)+3视频

资源简介

(共34张PPT)
有的同学说,我想哭就哭,想笑就笑,想骂就骂,关别人什么事?是这样的吗?
第四课 揭开情绪的面纱
4.2情绪的管理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会情绪表达对人际关系的影响,感悟友善、和谐、文明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现。
【能力目标】掌握调节情绪的方法,学会合理调节自己的情绪;能够运用情绪调节的方法帮助他人改善情绪。
【知识目标】认识适度负面情绪的作用及调节持续负面情绪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情绪的调节
【教学难点】 情绪的表达
自 主 学 习
1.为什么要以恰当方式表达情绪?如何表达情绪?
2.为什么要正确对待自己的情绪感受(为什么要学会调节情绪/意义/作用)?
3.生活中调节情绪的方法有哪些?
4.掌握调节情绪的方法有什么意义?
P39
P40
P40
P40-41
01
情绪表达
新知讲解
新知导入
可怕的情绪链
一位公司董事长因看报忘了时间,为了不迟到,他在高速路上超速驾驶,结果被警察开了罚单,最后还是耽误了时间。这位董事长愤怒之极,回到办公室后将销售经理叫来训斥了一番;
销售经理挨训后,心里不愉快,又将秘书训一顿;秘书无缘无故受训,窝了一肚子气,无可奈何回家,对着儿子大发雷霆。
儿子莫名其妙地被父亲痛斥也很恼火,便将自己家中的猫狠狠地踢了一脚。
思考: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人与人之间的情绪会相互感染。即使没有语言的交流,一个人的表情、声调、姿态和动作所表达的情绪,也会影响周围的人。
情绪的表达不仅与自己的身心健康有关,而且关乎人际交往。
①人与人之间的情绪会相互感染。即使没有语言的交流,一个人的表情、声调、姿态和动作所表达的情绪,也会影响周围的人。P39.1
请你来辨析:
有的同学说,人生路漫漫,有喜也有悲。该喜则喜,该悲则悲。
有的同学说,我要哭就哭,要笑就笑,要骂就骂,关别人什么事?是这样的吗?
注意:情绪不仅是个人的事情,表达情绪时要关注到他人的感受。
为什么要合理的表达情绪?
怒伤肝——气得肝疼(诸葛亮三气周瑜,周瑜吐血而亡);
喜伤心——过喜伤心(范进中举喜极而疯);
忧伤肺——林黛玉忧思成疾,最终因肺病而死;
惊伤胆——胆都吓破了;
恐伤肾——吓尿裤子了;
思伤脾——因为想家而吃不下饭。
我国古代医学典籍《黄帝内经 素问》、《千金方》等都有记载,长期的情绪压抑、悲观、绝望、低落很容易使人生病。
②情绪的表达与我们的身心健康有关
林毅刚上初一,在学校和同学相处易怒,控制不了自己情绪,别人开个玩笑就动手打人,扬言要弄死别人(其实在外面胆子很小),有几次生气了把自己的手咬得发肿,好像和谁都有深仇大恨一样。
小力现在就像是个“小炸弹”。他平日里是个有主见、爽快率直的孩子,但是一遇到不顺心的事,就立马发起脾气,满脸涨红、嚎啕喊叫、撕扯东西,完全听不进去劝说。
情绪的表达关乎人际交往
为什么要以恰当的方式表达情绪?P40
①人与人之间的情绪会相互感染。即使没有语言的交流,一个人的表情、声调、姿态和动作所表达的情绪,也会影响周围的人。
②情绪表达不仅与自己的身心健康有关(对内),而且关乎人际交往。(对外)
情景说情绪
情景一:小吴因没有戴口罩和出入证,与疫情防控人员发生冲突,情绪失控,对防疫人员大打出手并损坏现场防控设施,被刑事拘留。
情景二:自习课上非常安静,小李与同学发生了矛盾,他马上大发雷霆,破口大骂,粗口连篇,同学们都投来厌恶的目光。
情景三:今天班主任表扬了小华同学,批评了他的同桌小邓同学,小邓很难过,此时,小华非常高兴,对着小邓笑得声音都出来了。
情景分析:他们的做法合适吗?请说明理由。
1.表达情绪,需要遵守道德和法律,不能损害他人和集体的合法权益。
2.恰当方式表达,反应适度,注意时间、场合、对象。
3.表达情绪,要考虑他人感受 。
2.怎样正确表达情绪?
情景演绎
2、怎样进行情绪表达?(高频考点)
在人际交往中,我们需要了解自己的情绪,接受它们,并学会以恰当的方式表达出来。 P39
1.要在合适的场合、时间,以合理的方式表达;
2.要照顾他人的感受,不伤害他人,也不伤害自己;
3.要符合基本社会规范,不违反道德和法律,不损害他人和集体的权益。
02
情绪调节
①保持积极的心态,享受喜悦和快乐,让我们的青春更生活加美好。有助于我们更好的适应环境。(积极作用)
积极的心态
②适度的负面情绪,可以帮助我们适应突发事件。但持续地处于负面情绪状态,则可能危害我们的身心健康。(消极作用)
好害怕,一会儿老师要提问,得赶紧背呀!
负面情绪
面试时,进办公室一定要淡定!淡定!淡定!
③学会合理的调节情绪,使情绪在生理活动、主观体验、外显表情发生一定的变化,有助于我们更好的适应环境。
1.为什么要学会调节情绪?P40
①保持积极的心态,享受喜悦和快乐,让我们的青春生活更加美好。
②适度的负面情绪,可以帮助我们适应突发事件,但持续地处于负面情绪状态,则可能危害我们的身心健康。
③学会合理调节情绪,有助于我们更好的适应环境。
改变认知评价
同样找到半杯水,两个人的反映大相径庭。启示我们在陷入不良情绪时,主动调动理智这道闸门的力量,换一种认知角度,控制不良情绪,尽力使自己愉悦起来。
调节情绪的方法
两个口渴的人找到半杯水。快乐的人想:“啊,我终于找到水了!虽然眼下只有半杯水,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有良好的开端,我一定还能找到更多的水”于是他变得高兴起来。而苦恼的人则想:“怎么就只有这半杯水?就这半杯水有什么用?”一气之下他摔掉水杯,然后坐以渴毙。
调节情绪的方法
转移注意
材料:美国汽车城底特律,以前许多加油站经常排长队,加油者因等候加油而常常心急火燎,发生争执吵闹。自从在各加油站播放古典音乐和轻音乐后,这类吵闹现象大大减少。
思考:吵闹的现象为什么大大减少了呢?
提示:排队的人把注意力放在了听音乐上,所以不觉得排队是一件很烦恼的事情。
调节情绪的方法
“某市在中考、高考开考前,为缓解考生的紧张情绪,特别播放一些励志、鼓励的歌曲”这是引导学生把注意力转移到歌曲上。
当出现情绪不佳的情况时,要把注意力转移到使自己感兴趣的事上去,如:外出散步,看看电影、电视、读读书、打打球、下盘棋,找朋友聊天,换换环境等,有助于使情绪平静下来,在活动中寻找到新的快乐。
你还能举出其他“转移注意”调节情绪的例子吗?
进行运动
向他人倾诉
击打沙袋
放声歌唱
适当场合哭一场
适当场合大声喊叫
将不良情绪通过别的途径与方式痛痛快快地表达宣泄出来。
情绪调节方法:合理宣泄
这样的宣泄方式合理吗?
抽烟
打架
酗酒
暴饮暴食
对骂
“捏捏族”
“合理”就是要符合“道理、情理”,我们在发泄情绪的时候不能伤害自己或他人的利益,不能突破道德和法律的底线。
调节情绪的方法
放松可以通过呼吸放松、想象放松、静坐放松来调节紧张和焦虑的情绪。(瑜伽、太极拳、深呼吸、手指操等)
放松训练
2.调节情绪的方法有哪些
①改变认知评价;(换个角度看问题等)
②转移注意法;
(如听音乐、打球、看电影、到风景秀丽的野外散步,去旅游等。)
③合理宣泄;
(如大哭、唱歌、找人倾诉、写信等)
④放松训练
(如做瑜伽:生理放松。静坐:心理放松)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A同学:竞选班长失利,很难过,但对自己说没关系,别人当班长能更好的服务班级,而我更应该做好本职工作。
改变认知评价
B同学:考试的时候很紧张,一些会做的题目也忘了,这个时候多做几次深呼吸,平静心情,这样就好多了。
C同学:同学误解我时,感到很委屈,控制不住就独自大哭了一场。
合理宣泄
学以致用
D同学:当你气恼时,请先数到十,假如怒火燃烧,那就数到一百。
放松训练
转移注意
二、情绪调节
①这些方法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调节情绪,成为情绪的主人。
②可以帮助同学、家人改善情绪,使他们保持积极乐观的心境。
3.调节情绪的方法有什么作用?
如何管理自己的愤怒情绪
与信赖的长者交流。
自我提醒。
运用“我感到愤怒,是因为……”的表达方式。
寻找一种适合自己排解愤怒的活动形式。
通过书信的方式把愤怒的感受写出来。
如何安慰他人
①为他做些体贴的事。
②做一个耐心的听众。
③设身处地,向他表示理解。
④帮助他转移注意。
情绪的管理
情绪的表达
1.为什么要以恰当方式表达情绪?
2.调节情绪的方法有哪些?
3.合理调节情绪有何意义?
情绪的调节
1.为什么要调节情绪?
2.如何正确表达自己的情绪?
4.如何安慰他人
课堂小结:
1、“捏捏族”是指一些消费者心情不好的时候到超市里通过“虐待”食品来宣泄情绪,释放压力的人,这一些食品包括饼干、方便面等,他们的做法( )
A.值得借鉴,是一种宣泄不良情绪的方式
B.不可取,可以先购买食品,再进行毁损
C.不可取,宣泄情绪应采用合理、合法的方式
D.表明情绪具有相互感染性
2、不会控制自己情绪的人,就是一台被损坏的机器。由此可见,学会调节和控制情绪十分重要。下列同学调控情绪的做法可取的是( )
①小红与同学发生误会,用诙谐的语言打破僵局②小田被老师批评后,故意不听课来反抗③小伟与父母发生矛盾,感觉委屈,跑了出去④小刚考试遇到难题,非常紧张,就深呼吸放松
A. ① ② ③ B. ① ④ C. ① ② ④ D. ① ② ③ ④
C
B
课堂练习
3.每年4月2日是世界“枕头大战日”。当天,活动参加者自带枕头互相击打。“大战”结束后,大家一起把“战地”清理干净。这种缓解压力、调控情绪的方法属于( )
A.转移注意 B.改变认知评价 C.合理宣泄 D.放松训练
4.人的情绪复杂多样。我们在表达自己情绪的时候,应该考虑周围人的感受。这是因为( )
A.情绪有喜怒哀惧四大类 B.情绪与个人态度紧密相连
C.情绪是可以调节的 D.情绪具有感染性
C
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