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人民当家作主 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三单元人民当家作主 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初中部八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
课题:人民当家作主
教学内容及其解析
内容与课时知识结构图
本单元由导语和“第五课,我国基本制度;第六课,我国国家机关”组成。本单元引导学生初步了解我国基本制度包含基本经济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并知道我国国家权力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国家司法机关的相关内容。本单元旨在引导学生了解我国的政治生活,积极参与政治生活,从而增强国家认同感,树立制度自信。
(二)内容解析
1、单元内容解析
本单元以“人民当家作主”为主题,帮助学生正确认识我国的国家制度和国家机构。引导学生明白,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这一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经济保证,也决定了我国必须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这些政治制度,保障了人民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使学生认识到人民当家作主需要通过国家机构行使国家权力来实现,我国国家机构有权力机关、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司法机关,还有国家主席、中央军事委员会等。不同国家机构通过行使各自职权,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2、《我国基本制度》解析
本课由引言和三框内容组成。引言首先揭示了本课与本单元的关系,加强制度建设,对于实现人民当家作主至关重要。然后从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人民的幸福安康、社会的和谐稳定、国家的长治久安等角度,指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性。最后通过提问方式引出本课内容,引导学生探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包括哪些基本制度,这些制度如何规范权力运行、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第一框“基本经济制度”,“运用你的经验”栏目,通过“判断同学父母的工作单位所有制性质”引出基本经济制度,然后用“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两目,分别讲述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第二框“根本政治制度”,主要讲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大代表的权利和义务、应该怎样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等三个问题。第三框“基本政治制度”,主要讲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具体内容有: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人民政协的性质、地位和职能,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优越性;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内容和优越性;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的性质、产生方式、主要工作及其优越性。
3、《我国国家机构》解析
引言首先揭示了本课与本单元及第五课的关系,人民当家作主不仅需要完善的国家制度予以保证,而且需要通过国家机构行使国家权力来实现。然后介绍了国家机构是人民意志的执行者和人民利益的捍卫者,国家机构与国家机关的关系,国家机关行使权力应遵循的原则。最后,通过设问引出对本课内容的学习。第一框“国家权力机关”,主要讲述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地位,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第二框“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主要讲述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的性质、地位、产生、任期和职权。第三框“国家行政机关”,主要讲述国家行政机关的性质、组成,各部门之间的关系;行政机关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国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工作部门的职权范围;行政机关层级不同,职权不同,国务院统一领导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行政机关必须依法行政,切实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权责要对等,失责要追究,侵权要赔偿。第四框“国家监察机关”,主要讲述国家监察机关的性质、组织体系,监察机关与权力机关、司法机关和行政机关的关系,监察委员会依法独立行使监察权;监察机关的职责。第五框“国家司法机关”,主要讲述人民法院的性质、组织体系,人民法院要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捍卫社会公平正义;人民检察院的性质、组织体系,人民检察院的职权,人民检察院行使检察权维护司法公正。
目标和目标解析
(一)目标
1、知道国有经济、集体经济的含义及其地位和作用,知道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和作用,知道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容,理解国家对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相关政策。
2、识记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和职权,以及我国权力机关体系,明确国家权力机关体系,感悟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
(二)目标解析
1.目标一:理解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2.目标二: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3.目标三:理解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构成、职权;了解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以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4.目标四:理解国家行政机关性质、构成、职权及其要求
5.目标五:人民法院的性质、构成、职权和要求。
6.目标六:理解人民检察院的性质、构成、职权和要求,以及检察机关的性质、构成、职权和要求
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
(一)本单元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可能是,在分析公民的基本权利时,对其具体的分类混淆。由于公民的基本权利有四层具体分类,但内部还有很多具体细化的内容,学生在总结时容易混淆。在此引导学生绘制公民基本权利的树状图表,进而明确其具体分类。
(二)本单元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的第二个问题可能是,对于“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享有条件不明确,“人身自由权”的具体分类的区别混淆。在此多运用案例分析的方式进行讲解和测试,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来分清人身自由权的各自特点。
基于以上分析,给出本章教学的难点:
1、国家对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政策及其各自的作用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内容、以及如何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3、我国基本政治制度的优越性
4、人民如何行使国家权力
5、结合生活中的事例,认识行政机关的职权、制度行政机关如何依法行政
四、教学支持条件分析
1.利用希沃白板展示图片、动图、视频、课堂活动等,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知识点,同时增加课堂的趣味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利用希沃白板的倒计时,控制学生的自主学习时间、合作探究时间、堂测时间等。
五、教学过程设计
问题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1.多党合作的原因和基本方针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文P71【相关链接:我国各民主党派概况】,帮助学生了解我国各民主党派的具体名称、成立时间和主要组织成员等基本情况,增进对民主党派的认识。
2.人民政协的性质和职能(板书)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文P72正文第一自然段,帮助学生归纳总结人民政协的性质和职能。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失利分析,明确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政治协商制度。
师生活动:通过以下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
1、结合上述情境,谈谈民主党派在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挥了什么作用?
问题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我国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2.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本内容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文P73【阅读感悟:卓玛的来信】,帮助学生了解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体会民族自治权。
3.实行民族区域自的意义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文P74【阅读感悟:各民族既和谐发展又各展所长】,帮助学生感受在统一的祖国大家庭里,各民族既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又各得其所、各尽其能、各展所长。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文P74正文,帮助学生归纳总结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意义。
设计意义:引导学生深刻认识到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华民族多元一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解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必要性。
师生活动:通过以下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
1、探究与分享:关于我国的民族自治区,你了解多少
2、你还了解哪些民族的文字?互相交流一下
问题三:基层群众政治制度
1.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内容(板书)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文P75正文第一自然段,帮助学生归纳总结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内容。
内容:我国实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由居民或村民分别选举产生居民委员会或村民委员会,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
2.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的性质(板书)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文P75正文第一自然段,帮助学生归纳总结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的性质。
性质:城市的居民委员会和农村的村民委员会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注意:不是基层国家政权机关)
3.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的职能
办理本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 协助维护社会治安
调解民间纠纷 反映群众意见、要求,提出建议
4.基层群众自治的意义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文P75正文第三自然段,帮助学生归纳总结。
意义:有利于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共事务和公益事业,推动社会主义民主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设计意义:让学生初步了解城市的居民委员会和农村的村民委员会是如何为人民群众服务的,明确居委会和村委会是党和政府练习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之一。
课堂总结:1.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有哪些?
2.多党合作的原因和基本方针是什么?P70
3.人民政协的性质和职能是什么?P72
4.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重要意义(优越性)是什么?
5.我国的民族关系是怎样的?P72
6.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意义是什么?P74
7.我国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内容是什么?P75
8.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的性质是什么?P75
9.实行基层群众自治的意义是什么?P76
目标检测:
1. 2020年5月8日,中共中央在中南海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就新冠肺炎疫 情防控工作听取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代表的意见和建议。这体现了我国的 政治制度。( )
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2. 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制度自信为我国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民族团结、人民幸福、社会安宁、国家统一提供了有力保障。下面对坚持完善各制度的影响正确的是( )
①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依法执政→为中国人民谋幸福
②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治协商→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③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平等竞争→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④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高度自治→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3. 居委会、村委会是基层群众自治的基本单元,如今也是疫情防控的基本战线。党员带头,群众广泛参与,邻里守望相助,充分发挥了联防联控作用,以“团结”的力量守护着我们共同的家园。这体现出( )
①基层群众组织是广大公民参与民主管理的唯一途径
②群众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
③人民群众积极行使了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
④“共建共治共享”是我国政治制度的重要内容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4. 在居委会组织下,某社区进行“最美楼栋”建设。通过“邻里微信群”和“美丽楼栋建设小组”,居民们积极提出合理化建议,居委会尽心服务,共同让小区更加和美。从“最美楼栋”建设可以看出( )
A. 基层群众自治,能促进社会和谐 B. 遵守正当程序,能避免产生纠纷
C. 培养高雅情趣,能有效调节情绪 D. 加强多党合作,能拓宽民主渠道
5. 我国为了实现民族平等、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利而实行的基本政治制度是( )
A.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 政治协商制度
C.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D.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6. 2020年5月27日,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胜利闭幕。全国政协委员积极建言资政,广泛凝聚共识,充分体现了专门协商机构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重要作用,人民政协的职能是( )
①依法执政 ②政治协商
③民主监督 ④参政议政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7. 2020年春节,新冠病毒来势汹汹,举国上下总动员,全力投入疫情防控阻击战。某校九(1)班同学以此为主题进行了实践探索。
【党旗飘扬】面对严峻疫情,党中央强调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把疫情防控作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来抓,要求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奋斗在一线,带领广大人民群众,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让党旗在防控疫情都猪呢个第一线高高飘扬。
要让党旗飘扬在疫情防控第一线,这说明了什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